第24章 進入平和的心境

天地人身心靈合一會所心靈導師王森的分享:

控制犯罪率是警察的職責,而控制自殺率,不知道爲什麼,這年月似乎已經變成心理諮詢師的本職所在。無論孰因孰果,社會上早已流傳開這樣一個印象:心理諮詢師們,就是負責搞定那些不開心的人的。假如你不開心,或者發現身邊的人不開心,一定要找心理諮詢。因爲通過心理諮詢,每個人都能變得開心,也不會再有人想要自殺了。

我從一接觸心理諮詢開始,就不相信這說法。現在我更加不相信。試問一個孩子成長在一個不幸的家庭裡,父母吵架,出軌,婚姻破裂,酗酒,做生意破產,被債主追債,或者更慘,對孩子進行軀體上的虐待,有哪一個孩子能夠在那樣的環境裡開心?現在這個孩子來做心理諮詢了,他在諮詢中受到最好的對待,諮詢師讓他深信,這個世界也可以是很美好的。他開心了麼?——可是他回到家就會發現這個世界根本沒那麼美好。

在富士康這個事件中,當然不能臆斷那些生命消逝背後的原因。只是,我不覺得那全是由於沒有心理諮詢師導致的。就算有心理諮詢師,他能做的事情究竟是什麼?我曾經爲一個eap項目做過訪談,我問那裡的領導對我們的工作有什麼期望,他呵呵地笑着說,希望下屬們通過你們的服務,不再整天抱怨待遇不好,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工作。當時我完全無言以對。我很想告訴他,如果你的下屬餓了,你可以給一個餅,也可以不給,你不給的話他們就會繼續喊餓。至少我們耍耍嘴皮子,是沒法讓他們飽起來的。

當然我只是想想,我沒敢說出來,我只能禮貌地微笑着。因爲。說到底是他們花錢僱我們服務。老闆希望我畫幾個充飢的餅,我除了微笑還能說什麼呢。

也許你已經看出來,我已經開始暗暗地將生存壓力當作人們不開心的主要原因。這是很合理的觀點。如今這個社會的生存壓力有多嚴峻,只要你沒有大款老爸或者大款老公。我想你一定會點頭。對這些人來說,即使遇見最好的諮詢師,又有什麼用?

會有人說:在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下,也許人可以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可以更積極地尋求改變。畢竟,這個社會裡總是有成功者,不是所有人在逆境中都一籌莫展,鬱郁終日。心理諮詢可以像催化劑一樣,提供給來訪者接納、支持,和改變的勇氣,去促成他們的蛻變。沒錢也不用難過。我們來談談看,你可以想點什麼辦法,解決目前的困難?

我曾相信,這就是問題的終極解決,由此我獲得了極大的職業效能。一個高中的心理輔導老師問我。他有個學生被父親虐待,他該怎麼幫他?我建議他,陪着這個孩子去找老師,找警察,找社工,總不可能一個活生生的孩子受欺負,這個社會卻找不到一條解決的途徑吧?那個老師贊同我的話。我不知道後續發展如何。但我回頭想想,覺得那時我是非常幼稚的。那時我深信,我的來訪者餓了,他們一定可以想辦法爲自己做出一張餅。

那樣美好的想法其實建立在一個假設之上,就是每個人最後都能走出一條路。如果這假設成立,假如這世上每個學生都希望學業排名前進一名。他們都有諮詢師,他們都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他們都走出了一條路——所以他們就都可以前進一名?

你看,這個假設在數學上根本就不成立。

所以這個世界,這個充斥着生存壓力和競爭的世界啊。對一些人——或許是大多數人——真的是很美好的,對剩下的人當中的一部分——也或許是大部分——做一下心理諮詢,努努力,嘗試一下改變,真的也可能是很美好的。但是總有另外一部分人,哪怕是極小極小的一部分,世界仍然是很無奈的。再好的心理諮詢也不能讓他們開心。

現在讓我們把眼光放得再開一點。整個世界上其實還有很多的無奈,讓我們不開心,不開心而且還無法改變,除了生存壓力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

a很帥,有錢有才,性格也很棒,應付任何競爭都沒有問題。問題是他愛着b,但是b要麼已經有主了,要麼是同性戀,要麼既沒主也不是同性戀,可就是不愛能做什麼?他去做心理諮詢,心理諮詢的結果也許能讓他改變一點策略,但也許只能幫助他接受現實。而不管他再怎麼接受現實,只要他還在愛着,他就不會開心。

c生意做得很大,有車有房,不知生存壓力,可是個子很矮——或者乾脆說有殘疾,所以沒有女人願意嫁他,或者只有拜金的女人願意嫁他,他不開心。

d患了絕症。他身體一直都好好的,怎麼突然就患了絕症?他不開心。

e有一天照鏡子,發現她會容顏老去。她不開心。

f呢,她的先天氣質就是不容易開心。沒有任何原因的,就是不開心。

g的一切都很好,我們讓他一切都很好:事業、權力、錢、名望、健康、妻子、孩子,可是有一天他發現不管他怎麼逆天,天命最終還是要到。他的妻子是會死的,他的孩子也是會死的,他自己也是會死的。他的世界美好得不能再美好了,可是他拼命想留住一點東西的時候,會發現這麼美好的世界完全不留戀他,他就要失去一切。

如果說目前爲止什麼對我的職業成長幫助最大的話,我想就是幾年前在四川災區從事心理援助的經歷。我非常地感謝這段經歷,因爲它教會了我很多無奈。甚至不要說親人故去這樣的無奈,即使是辛辛苦苦花了幾年蓋起來的房子,忽然就震塌了,大家也會很不開心。心理諮詢?是的那很好,但是我失去的房子再也回不來了,是不是?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我花了這麼多篇幅,去證明心理諮詢不能讓所有人都開心,那麼我究竟有一個怎樣的主張,難道我主張就應該讓不開心的人陷入痛苦的深淵?心理諮詢無能去改變無可改變的事實,就讓絕望的人不希圖拯救,繼續步那十二條年輕的生命之後塵?還有人會問:心理諮詢如果都不能讓人開心,那麼它究竟有什麼用?

對於後一個問題,我想引用美國一位精神分析學家的觀點作爲回答。她說心理治療的目標,並不是製造一種廉價的甚至虛幻的開心,恰恰相反,它應當致力於讓來訪者有更高的內省力,更強的自主感,更符合現實的自尊,更清晰地認識並處理自身情緒的能力,面對困境時更強的自我力量以及自我協調性,愛的能力,工作的能力,以及成熟依賴的能力——最終的目標,是進入一種她稱之爲平和的心境。而那也許是一個人畢生的追求。

而以上所有這些,都是以現實作爲基礎。彷彿一個人光着腳走在大地,他脫掉腳上的鞋,不光可能感受到大地的溫暖,也可能會飽嘗砂石的粗糲。如果一件事是讓人痛的,那麼一個真實的人就應該感受到痛,而不是癢,不是無感覺,不是嘻哈大笑。

我相信生命是美好的,我深信這種美好,即使我們身處嚴峻的時代。但同時我也深信,這美好是一種複雜而深沉的體驗,它同時包含着開心和痛苦,包含着我所體驗到的一切真實。它承載我,如同大地。如果這種承載帶來愉悅,那自然值得享受,而如果這種承載帶來痛苦,那自然也就值得深深的哀傷——握着它,體會它的痛感,而不是幻想它變成一種別的什麼。

2009年在四川災區,和當地一個學校的校長聊天。他說地震過去一年了,老師們情緒還是很不好,教學積極性很低。他很着急,他跟老師講:失去的反正都回不來了,要向前看,要樂觀,要奮鬥。我對他說,這個思想沒錯,但這個態度錯了。經歷那樣的痛苦,每個人都應該體會悲痛。這是對生命基本的尊重。用高亢的樂觀去展望未來的美好,這是天上的東西;用嚴肅的沉痛去體味現下的哀傷,這是地上的東西。而人類終究還是生活在地上的。我其實很不明白爲什麼一旦有人不開心了,就會有很多熱心人湊過來,使盡渾身解數想讓他開心。甚至連他自己都很着急,覺得自己沒用,這麼一點破事老是掛在心上,影響學習,影響工作。我覺得這是真正的倒行逆施。有太多人見不得別人不開心了,他們不但想成爲心理諮詢師,乾脆想成爲救世主。他們對絕症的病人說:沒事啊,你一定會康復的!但是如果是真正的心理諮詢師,他也許只會握着那個病人的手,試着感受他當時的哀傷。

於是生命那繁複而深邃的體驗,正因其真切的痛楚,得以在剎那而永恆。

第7章 月淡煙深聽牧笛第23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3第64章 內外整合法則第72章 念力第30章 靈性覺察力第18章 空椅子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34章 合一 創造性的能量的來源第87章 平行宇宙2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23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3第30章 靈性覺察力第14章 兒子的夢第30章 看清你的婚姻模式第23章 靈動的孩子第10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8章 後臺朋友第91章 讓教育離人更近點,離功利更遠點第86章 平行宇宙1第27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58章 氣場第22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2第28章 如法求財第80章 對生命保持覺知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難言之隱第122章 孩子,我懂你的心情第11章 謙卑的修行第88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2第9章 亞斯伯格綜合症第86章 平行宇宙1第69章 慈悲喜捨(2)第15章 靈魂伴侶(3)第36章 淨土情懷2第14章 佛經與外星人2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77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28章 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第13章 渡6第78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2第59章 陰陽八卦第15章 靈魂伴侶(3)第16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3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71章 慈悲喜捨(4)第10章 迴歸自性之旅3第92章 允許孩子適當表達憤怒第9章 渡2第16章 渡9第33章 沒有觀察者的觀察第32章 理智與情感第31章 天力回國第38章 定期清理心靈垃圾第2章 孩子也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7章 得與失的修煉第46章 有一種女人嫁給誰都幸福第55章 附體現象探秘1第39章 智慧生存,柔軟存活第7章 親子教育宣講團第4章 夢魘2第20章 真相第3章 這個家族還有誰在?第7章 出於愛去做事1第三 卷前言空靈第35章 淨土情懷1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77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21章 好大一棵樹---系統排列第115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3第16章 天力靈示2第30章 靈性覺察力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12章 與天力的連結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66章 命運掌控在誰的手裡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26章 看春晚“吐槽”第98章 給孩子靈性滋養第29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3第26章 擁抱陰影2第23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3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幾個案例第16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第25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29章 財由心收3第81章 做有愛的能力的家長第48章 負責與允許第80章 心淨國土淨2第51章 女孩,請好好愛自己第19章 一切問題本不存在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44章 給孩子正能量第19章 一切問題本不存在第8章 渡1第91章 進入當下有意識的覺知第25章 他心通
第7章 月淡煙深聽牧笛第23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3第64章 內外整合法則第72章 念力第30章 靈性覺察力第18章 空椅子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34章 合一 創造性的能量的來源第87章 平行宇宙2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23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3第30章 靈性覺察力第14章 兒子的夢第30章 看清你的婚姻模式第23章 靈動的孩子第10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8章 後臺朋友第91章 讓教育離人更近點,離功利更遠點第86章 平行宇宙1第27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58章 氣場第22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2第28章 如法求財第80章 對生命保持覺知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難言之隱第122章 孩子,我懂你的心情第11章 謙卑的修行第88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2第9章 亞斯伯格綜合症第86章 平行宇宙1第69章 慈悲喜捨(2)第15章 靈魂伴侶(3)第36章 淨土情懷2第14章 佛經與外星人2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77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28章 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第13章 渡6第78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2第59章 陰陽八卦第15章 靈魂伴侶(3)第16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3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71章 慈悲喜捨(4)第10章 迴歸自性之旅3第92章 允許孩子適當表達憤怒第9章 渡2第16章 渡9第33章 沒有觀察者的觀察第32章 理智與情感第31章 天力回國第38章 定期清理心靈垃圾第2章 孩子也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7章 得與失的修煉第46章 有一種女人嫁給誰都幸福第55章 附體現象探秘1第39章 智慧生存,柔軟存活第7章 親子教育宣講團第4章 夢魘2第20章 真相第3章 這個家族還有誰在?第7章 出於愛去做事1第三 卷前言空靈第35章 淨土情懷1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77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21章 好大一棵樹---系統排列第115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3第16章 天力靈示2第30章 靈性覺察力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12章 與天力的連結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66章 命運掌控在誰的手裡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26章 看春晚“吐槽”第98章 給孩子靈性滋養第29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3第26章 擁抱陰影2第23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3第31章 佛家治病的幾個案例第16章 領受自然的恩典第25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29章 財由心收3第81章 做有愛的能力的家長第48章 負責與允許第80章 心淨國土淨2第51章 女孩,請好好愛自己第19章 一切問題本不存在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17章 絕不能讓枯燥進入課堂第44章 給孩子正能量第19章 一切問題本不存在第8章 渡1第91章 進入當下有意識的覺知第25章 他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