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魯本王子

這個來頭,將哈勒姆驚得汗水直流,急忙道歉說,“不愧是高文將軍閣下,能成爲帝國女婿當然是情理之中,請閣下美言我等與將軍的交好願望,剛纔的話語全當是鄙人的僭越不經之談。”

“當然,至於處於中樞位置西斯城的卡列戈斯三兄弟,也交給您去交涉了。”鮑德溫在文書上蓋上了印章。

很快,奧森和卡列戈斯三兄弟,組織起三千餘兵馬,投入鮑德溫麾下,這時候交通被斷絕的坦克雷德,軍隊食糧發生困難,便帶着主力軍隊,朝北企圖和亞美尼亞人會合,另外將隊伍裡的老弱傷病,大約五百人,送往了鮑德溫的阿達納城。

因爲此刻天真的坦克雷德,還認爲按照事先他和高文、鮑德溫的協定,塔爾蘇斯和阿達納還會收容這羣人。

但當這羣人走到阿達納城牆下,任由乞求呼號,城門依舊緊鎖,鮑德溫走上了雉堞,對着所有人提出了要求:“想要飲水,想要糧秣,想要藥草,那就必須宣誓對我效忠。”

下面哭聲震天,許多朝聖者平民怒斥鮑德溫無信無義,但是城牆卻被如狼似虎的法蘭克士兵據守,最後在酷熱和乾渴之下,此羣病弱的人們屈服了,他們屈從在鮑德溫的威逼利誘下,隨後鮑德溫在其中挑選出數名熟稔馬米斯特拉城佈局的諾曼傷兵,收買了他們。

兩日後,這幾名傷兵引導着鮑德溫和奧森的軍隊,趁着坦克雷德北上的空隙,襲取了馬米斯特拉城,將諾曼人的旗幟焚燬拋棄,升上了自己的戰旗。

這時候,鮑德溫在感到得意的同時,也感到心虛,他聽說自己兄長受傷臥病在小安條克的消息,得知現在整個後繼的朝聖者大軍是博希蒙德和阿德馬爾在主持大局。害怕得到責難,及被坦克雷德攻擊,便急速寫了密信,送到高文手中。請求他帶領軍隊來和自己會師,支撐局面。

以上便是韋薩特.梅洛,向高文稟報的,而今整個東奇裡乞亞的局勢。

“去幫襯鮑德溫,爲什麼不幫襯?只看到實利看不到大義是短視。而只看到大義看不到實利則是愚蠢。”當有的將官感到畏懼時,高文一錘定音,“任何時候都要分清楚,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巴里城防禦戰的仇恨絕不可以忘卻!”

很快在希德努斯河兩岸,狼煙飛舞,旌旗翻騰:高文五千名紅手旅團,和六百名騎兵(因爲只有六百人有馬,其餘四百人高文留在塞琉西亞城)。由蓋亞.卡列戈斯、奈克瑟斯.卡列戈斯兩年輕兄弟擔當嚮導,順着塔爾蘇斯城朝南,向阿達納、馬米斯特拉城的方向推進;安德列夫和賈爾古巴的船隊停留在河川和海口間,運輸糧秣;而梅洛爲副手,統轄阿斯巴、莫諾馬庫斯兩位吉那特貴族,和僕從來的千餘人馬(四百騎兵,九百多輕裝軍僕),朝奧森所在的蘭普倫城堡方向遊走,一爲疑兵,二則爲了遮斷奇裡乞亞門的間道。“教訓坦克雷德和諾曼人的時候來到了。我們等着這一刻等了數年,別叫任何人來打攪。”行軍的號角聲裡,高文已經決意要將奇裡乞亞的局勢殺出個分明來。

此刻,在自阿莫諾斯山脈橫向流過來的費拉米斯河川邊。聖喬治旗下,身披鎖子甲的坦克雷德,握着劍柄,立馬在滔滔河流旁,看着對岸叫囂立營的鮑德溫部衆,其身後是羸弱疲累的諾曼戰士們。身邊左右。是帕克阿德父子、理查德伯爵,和聖旗騎兵連隊的掌旗官佈雷德,小將怒火張天,“帕克阿德,即便這次亞美尼亞諸王公不來幫襯我,單憑手頭這三千不到的軍力,我也要和對岸的鮑德溫那雜種決一生死!因爲沒有退路和去處了。”

“請耐心忍耐段時間閣下,不要辜負你舅父的重託,此次完全是鮑德溫負義,襲取了我們的城堡,叫朝聖者曝曬於荒野之中。而據傳高文又要帶領大軍,準備將這片土地重新置於奴役的悲慘當中。所以在公義角度,我們完全佔據優勢,魯本王子一定會前來增援我等的!”光着腦袋的帕克阿德,不斷在給坦克雷德打氣助威。

“我們還需要等待多久,帕克阿德?士氣現在是憤怒的,戰士現在是飢餓的,而高文的軍隊據說也正在急速趕來,馬米斯特拉城也被卑劣的鮑德溫佔據了,我們既無退路也無給養,可惡。”坦克雷德狠狠用拳頭捶擊着劍柄和劍鍔,連手指都割傷出血來。

但帕克阿德卻不斷勸說他要冷靜堅持下去:現在亞美尼亞諸位王公,已經在東奇裡乞亞站穩腳跟,他們不會容忍外來戶如高文、鮑德溫之流來染指自己土地的,所以先前對奧森、卡列戈斯三兄弟這種山豹般的勢力,還無法團結起來,但是對高文此類的大鱷,是絕對會集結在你的旗下出戰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所有人還是懂得。

就在坦克雷德尚在焦躁的時刻,站在那邊高阜上眺望遠方阿莫諾斯羣山的年輕武士赫拉克勒斯(光頭的兒子),忽然指着各處山隘,“坦克雷德閣下、父親,他們來了!”

震天的行軍呼喊聲裡,坦克雷德欣喜而難以置信地回頭看去:整片山脈的道路、河川間,自各個方向,走出來了一羣羣精強的步騎軍隊,當先的打着飄揚的“雄獅”戰旗的,“是七嶺之王魯本王子!”

其後的是圖柏賽那城的統領官費爾,他帶着近千名精銳的騎兵前來;左翼則是拉沃德拉城的統領官庫蘇斯,也帶着無數忠肝義膽的武士與射手;在其後是馬拉什城的各亞美尼亞貴族們整個曠野和山谷間,人馬鼎沸,旗幟如火如荼,遮天蔽日。

“足有八千精銳士兵,足以與鮑德溫和高文一較高下!”帕克阿德不斷祝賀坦克雷德。

而此刻,河川對面的鮑德溫軍,則騷動不已,他們都看到了亞美尼亞人盛大雄壯的軍容而今鮑德溫、奧森和卡列戈斯三兄弟的聯軍,大約是七千人上下,其間多有臨時徵募的突厥、希臘士兵,戰力層次不齊,先前欺負坦克雷德還可,但是面對這羣剽悍的亞美尼亞山民武士,站在高壘上觀看的鮑德溫和奧森,各個臉色大變,“快去探知,高文現在到達何處了?”

第63章 金門凱旋第33章 裝腔作勢第94章 海與陸的捐贈第102章 用餐第39章 “蛤蟆”(續)第69章 死屍之樹冠第75章 咽喉第73章 系胸帶牆第75章 短兵交接第37章 印度藥劑第14章 邊境守捉官第70章 湖上新亭好第42章 三劍第45章 敘利亞人第85章 行政區與革幣第73章 “蘇雷爾曼關卡”第90章 會盟碑第14章 “雙眼”第31章 游擊戰第69章 死屍之樹冠第9章 諸種不滿第59章 色雷斯志願軍(上)第69章 紅隼第20章 大彗星第85章 小香車第55章 不爲所動第23章 瓦良格式開局第65章 海倫娜之名第32章 萊特手腕第27章 阿蘇夫,還是推羅第97章 圍三缺一第60章 巡營第36章 犀利寶劍第19章 誓師第19章 人人都愛雷蒙德第33章 伯爾納第35章 羽檄交飛第63章 戰備第16章 交替進攻第33章 進退選擇第16章 新聖座第19章 誓師第43章 處刑第83章 回憶與現實第64章 鏡中天使第25章 燒草第13章 連襟第62章 普拉西狄絲第6章 言之不預第65章 輕砲車第45章 真正退隱第22章 復仇的懲戒第14章 烏勒瑪大會第26章 啓程命令第1章 大連隊成形第11章 拋劍第35章 理想之國第89章 金星第80章 勸降書第42章 皇子新政第51章 草甸鏖兵(下)第109章 肉還是放在餐盤裡端上來比較好第34章 小貴族第54章 高文新戰術第94章 熊心第14章 筵席序位(上)第32章 普里文蘇斯河第19章 雪中之炭第6章 雄獅之冠(上)第29章 阿爾蘇第80章 不平等條約第28章 隱中的託孤第59章 達拉賽娜第20章 一觸即發第15章 筵席序位(下)第94章 整肅第44章 王子的埋伏圈第99章 港口光復第53章 坍塌的殿堂第27章 新幣第83章 大衛塔(下)第49章 鴉宮暗影第30章 尼基塔斯黨第12章 五分之一第60章 風雲逆轉第31章 加冕登基第23章 瓦良格式開局第85章 聖職長上第48章 阿拜多斯之戰第83章 再生第92章 御墨官的詫異第40章 小販般的皇帝第111章 基石法典第41章 印度高達第5章 大霧第16章 小翻車魚的發明(上)第80章 襲擊水門(下)第18章 “中間地帶”第73章 系胸帶牆第14章 喬模喬樣
第63章 金門凱旋第33章 裝腔作勢第94章 海與陸的捐贈第102章 用餐第39章 “蛤蟆”(續)第69章 死屍之樹冠第75章 咽喉第73章 系胸帶牆第75章 短兵交接第37章 印度藥劑第14章 邊境守捉官第70章 湖上新亭好第42章 三劍第45章 敘利亞人第85章 行政區與革幣第73章 “蘇雷爾曼關卡”第90章 會盟碑第14章 “雙眼”第31章 游擊戰第69章 死屍之樹冠第9章 諸種不滿第59章 色雷斯志願軍(上)第69章 紅隼第20章 大彗星第85章 小香車第55章 不爲所動第23章 瓦良格式開局第65章 海倫娜之名第32章 萊特手腕第27章 阿蘇夫,還是推羅第97章 圍三缺一第60章 巡營第36章 犀利寶劍第19章 誓師第19章 人人都愛雷蒙德第33章 伯爾納第35章 羽檄交飛第63章 戰備第16章 交替進攻第33章 進退選擇第16章 新聖座第19章 誓師第43章 處刑第83章 回憶與現實第64章 鏡中天使第25章 燒草第13章 連襟第62章 普拉西狄絲第6章 言之不預第65章 輕砲車第45章 真正退隱第22章 復仇的懲戒第14章 烏勒瑪大會第26章 啓程命令第1章 大連隊成形第11章 拋劍第35章 理想之國第89章 金星第80章 勸降書第42章 皇子新政第51章 草甸鏖兵(下)第109章 肉還是放在餐盤裡端上來比較好第34章 小貴族第54章 高文新戰術第94章 熊心第14章 筵席序位(上)第32章 普里文蘇斯河第19章 雪中之炭第6章 雄獅之冠(上)第29章 阿爾蘇第80章 不平等條約第28章 隱中的託孤第59章 達拉賽娜第20章 一觸即發第15章 筵席序位(下)第94章 整肅第44章 王子的埋伏圈第99章 港口光復第53章 坍塌的殿堂第27章 新幣第83章 大衛塔(下)第49章 鴉宮暗影第30章 尼基塔斯黨第12章 五分之一第60章 風雲逆轉第31章 加冕登基第23章 瓦良格式開局第85章 聖職長上第48章 阿拜多斯之戰第83章 再生第92章 御墨官的詫異第40章 小販般的皇帝第111章 基石法典第41章 印度高達第5章 大霧第16章 小翻車魚的發明(上)第80章 襲擊水門(下)第18章 “中間地帶”第73章 系胸帶牆第14章 喬模喬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