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郊迎

路途似乎很長,又似乎太短,這一路上趙樸真伺候左右,既像是煎熬,又像是偷來的歡愉。

她從來不知道原來一開了竅,喜歡一個人,可以喜歡到這樣地步,情不自禁的目光的追隨,車駕內袍服的味道,整理冠帶袍襪時手指觸摸到肌膚的感覺。

“這種事情遮掩不住的。”她想起花菀說羅綺和高靈鈞,少年男女,情竇初開,果然恨不得每一日都在一起,恨不得距離再近一些,再更近一些。

她只能慶幸李知珉看不見,否則她無論如何都藏不住。

他已經有了門第高貴的未婚妻,她理智卻完全無法壓住情感,只能偷偷的藏着,用比平日更小心的動作,來儘量縮小自己的存在感。

李知珉自然感覺到了這個近身服侍侍婢有些反常的沉默和安靜,不過他卻得出了另外一種理解:大戰結束了,三件大事,她已完成了兩件,她是害怕再知道自己更多的秘密,自己出爾反爾,不讓她走,如今自己失明……毫無前途,所以這樣極力的隱藏自己的存在。

毒傷曾經在他的身體肆虐,至今未清,身體的不舒服也導致了心情上的抑鬱,黑暗又讓他多思多想,一貫運氣都不大好的他,不由自己地將一切事情都往更壞的想。

他習慣性地壓抑着自己的憤怒,讓自己依然漠然冷靜,沒有什麼可以打倒他——一個小宮女而已,自己隨時可以捏死她,留着她不過是爲了還有用。

然而他如今看不見,冰冷漠然是他自己的想象,其實寬闊的車子矮榻上,正襟危坐一聲不吭的他面容蒼白,純色淺淡,雪白而長的輕裘毛鋒柔軟的擁着他輪廓優美的下頷,使他平日的威勢都削弱了,整個人顯得柔軟隱忍,甚至有些弱不勝衣。他自以爲在高傲冷酷地對待這個心野心大了的小宮女,在趙樸真看來,卻像是個被一再傷害因此縮進堅硬冷漠外殼的孩子,雙目失明,也強忍着不肯失了儀態和尊嚴。

一個忿恨怨怒,自以爲冷酷不在意,一個小心翼翼,壓抑着滿滿的愛意和憐惜,竟然相安無事了一路,靠近了京城。

之後便是輝煌而盛大的凱旋郊迎,皇帝帶着太子、朝廷三品以上官員、宗室王爵等諸親王,聲勢浩大地在京郊迎接,李知珉戴着玉冠,穿着寬大厚重的禮服,帶着三軍將士獻俘。

獵獵風和漫山遍野的旗幟中,在身旁將士的簇擁下,他沒有蒙着眼睛,漆黑的雙眸仍然能看透人心一般的冷冽,一舉一動也合乎禮儀,進退自如,令令許多聽到他雙目失明消息的人們微微有些吃驚,以爲已經恢復,然而等獻俘禮結束後,皇帝一反常態深出手要牽着自己這個立了大功,受了委屈的嫡長子要一同共乘鑾駕回城,這顯然不在禮制內,但卻是帝王顯示隆寵的重要舉動——沒有預先做過演習的秦王很顯然地對皇帝的手視而不見……按禮他應該惶恐地辭謝再三,但他看不見自己父皇伸過來的手,這是大不敬。

內侍們慌忙上前提醒秦王,皇帝卻憐惜而溫和的揮退了其他人,自己親身上前拉着自己受了大委屈的嫡長子的手,將他一路牽引着上了鑾駕上,皇帝當然不是個熟練的引導者,而秦王也被這完全沒有事先知會和演示過的父皇的舉止驚得微微有些失措,行走未免失措,身上那厚重的王服更是沉重的負擔,他亂了手腳,幾乎要被自己的衣帶絆倒,赤裸裸地讓他雙目的確已經失明的事實暴露在了所有人眼前,跟着皇帝的太子李知璧連忙也上前扶住他,皇帝微笑着對太子點了點頭,耐心地扶着他,安安穩穩地一路將他牽上了鑾駕上,人們都看到秦王紅了眼圈,嘴脣微微顫抖着,顯然對天恩隆重感動非凡。

這之後封賞下了來,秦王統帥有功,贈加了一千戶的食邑,並監領北衙禁軍都督,統領禁宮北衙十六衛,其餘有功之臣也各有封賞。令人意外的是,王慕巖卻上表辭了節度使的封賞,卻反而求了個侯爵的爵位,這叫人十分意外,節度使,可是割據一方實實在在的一方諸侯,有兵,有地,有錢,有武器,這顯然也是東陽公主爲自己兒子找到的最合適最能襄助自己的最好封賞,結果王慕巖卻當着朝廷的面,拒絕了封賞,而是求了一個侯爵爵位封賞,且爲自己長兄王慕鬆請封爲永平郡王世子。

朝廷譁然,但王慕巖卻長跪不起,王慕松本就是永平郡王嫡長子,只是當年東陽公主下降,聖後逼着王家休了原配妻子,強壓着王家貶嫡爲庶,如今王慕鬆卻寧願自己掙了一個侯爵的爵位,將永平郡王世子還給王慕鬆,說是棠棣情深,其實卻是生生的公然打了自己生身母親以及聖後的臉。

聖後一系的官員自然不幹,朝堂熱議了一番,最後皇帝和了稀泥,因王慕鬆此次也有戰功,便封爲北安侯,賜府邸一座,不必居住在公主府,王慕巖仍爲永平郡王世子不變,另外封了一些永平郡王本來也與東陽公主貌合神離多年,雖則沒心沒肺,對自己這個嫡長子到底也有着愧心,因此在朝廷上也並不反對。

旨意定了,散朝以後,不能上朝的東陽公主才知道了這個消息,氣得滿臉發青,叫人封了門,結結實實地給自己的親生子一頓家法,卻也拿這個逆子毫無辦法。

而秦王雖然領了這北衙都督的職,回了王府,卻是以養傷爲名,閉門謝客,深居簡出。

京城明眼人都已看出,禁軍歷來分爲南北衙,南衙爲兵部所掌,大多爲勳貴子弟鍍金之用,北衙歷來都是皇帝親掌,卻早已被東陽公主掌着,如今這一番折騰,實際已落入了皇帝的手中,這一場仗,東陽公主苦心孤詣爲兒子謀了戰功,最後卻便宜了王慕鬆,還丟了北衙的禁軍掌管權,這可真是……

“東陽公主這次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王府長史邵康拍着扇子笑道:“也是因爲褚時淵不在她身邊罷了。”他如今志滿意得,臉上紅光滿面,彷彿一點都沒有因爲主人失明前途叵測而覺得沮喪。

趙樸真一旁伺候着,心裡微微覺得不齒,果然是皇帝的人,李知珉是否有前程,並不影響他……真正爲李知珉着想的人,比如宋霑,都長吁短嘆了許久,卻並不就因此改節。

李知珉淡淡道:“他不是對東陽公主忠心耿耿嗎?”窗外春風滌盪,竟然又已將是一年春來,他眉目低垂,看不見的雙眸仍然清透冷靜,宛然和從前那個閒適聽曲的富貴閒王一個樣,彷彿沒有經過那鐵血生死的修羅戰場,實權在握,卻沒有前程。

“大概就是一個月前,東陽公主不知道哪裡得了風聲,聽說褚時淵在外邊偷偷養了個外室,便帶了人打上門去,將那女子擒了來要教訓她,沒想到那女子極爲性烈,竟趁人不備跳入河中,那河水甚急,竟然也就不見蹤影,褚時淵回來後聽說此事,登時就和公主翻了臉,聽說先找人打撈了一次未打撈上來後,當晚便去了白馬寺剃度出家了。”

“東陽公主後來聽說很是後悔,多次去白馬寺想要見他,他都避而不見。”

這下連趙樸真都聽住了,悄悄看了眼李知珉,想起了那次看見的密信,卻看到李知珉臉上面無表情,只有宋霑大笑道:“看來這男子好新鮮是本色,東陽公主如此悍妒,想來連褚時淵都受不了她了。”

邵康搖了搖頭道:“你有所不知,那女子卻並非褚時淵所養的外室,而是之前被問罪的幽州刺史孫紹璋的私生女,因生母位卑,又多病,一直養在鄉下不被人知,這次進京投奔褚時淵,聽說其實是過不下去了,曾得過父親囑咐,帶了信物悄悄進京投靠褚時淵,她畢竟是欽犯之女,褚時淵收留她,自然不敢大張旗鼓,沒想到卻被東陽公主給攪了,害死了故人之女,他一氣之下,竟是看破紅塵出家去了,東陽公主就此失了一個臂助,真是自作孽不可留!”

邵康搖着頭,幾乎是滿面春風,趙樸真卻已完全明白了,這實實在在就是一個離間褚時淵和東陽公主之間的一個局,至於那下落不明的女子,是否真的是前些日子因爲東陽公主而頂罪死去的孫紹璋之女?那不重要,重要的是設下這個局的人,對人心之把握,對男女之間脆弱的感情,是如此的準確和通透,一擊即中,穩狠準,褚時淵與孫紹璋本是好友,對孫紹璋之死早已滿懷愧疚,這一次,是再不可能和東陽公主孱和了。

趙樸真盯着眉目毫無波動的李知珉,感覺到了窒息一樣的恐懼,卻依然飛蛾撲火一樣的被他吸引着……

這時外邊文桐卻隔簾稟報:“王爺,宮裡傳話來,娘娘請您進宮。”

邵康精神一振,笑道:“必是請王爺進宮談婚事的事了,還未恭喜王爺喜得佳人!”

李知珉嘴角微微一笑:“還未和先生說過,本王打算退了這門親事,等和母后說過後,還請先生出馬,去和上官家轉圜一二。”

邵康臉上的笑容立刻凍結了:“退親?爲什麼?這樣一門好親……”

李知珉卻沒有回答,只是站了起來轉身要進去換進宮的衣服,趙樸真連忙跟在身後,卻也被王爺這神來一筆驚得思緒紛亂。

邵康仍然十分不甘心和震驚地跟在李知珉身後:“王爺!請三思啊!上官家這一力助不可輕視啊,再說賜婚的旨意都已下了……”

李知珉卻已入了內侍,邵康十分不甘地對宋霑道:“王爺怎麼想的?宋先生可知道?這可是多麼難得的機遇,王爺如何好好的要推開?這可真是天予不取……”

宋霑道:“我也是才知道。”他卻滿臉欣賞:“天下沒有白掉的餡餅,上官家這口餌也不是這麼好吃的,王爺果然心志不同凡人。”

第124章 相敬第30章 羽林第39章 茶花第25章 逆子第88章 嫉妒第206章 頌聖第201章 清洗第28章 藍箏第165章 漩渦第154章 迷倒第204章 用心第23章 拜師第175章 詐唬第21章 賭書第83章 使者第77章 梟雄第142章 獨善第31章 邀宴第130章 施虐第200章 馬骨第147章 美譽第93章 清靜第181章 國破第110章 土司第51章 密詔第173章 情話第142章 獨善第171章 傾吐第185章 蒸雞第11章 教習第137章 分歧第140章 修園第9章 選侍第52章 縱容第17章 考問第47章 微服第51章 密詔第161章 父母第178章 調兵第86章 鬼殺第100章 迷夜第80章 救援第205章 暗語第199章 失意第129章 遭嫉第101章 同牀第1章 滅口第160章 行路第181章 國破第217章 恨意第122章 小像第219章第184章 入宮第205章 暗語第159章 相信第74章 妻奴第14章 落水第81章 突圍第221章 相認第222章 議政第86章 鬼殺第47章 微服第33章 丫鬟第223章毒藥第38章 父女第92章 放人第74章 妻奴第76章 製衣第111章 龍肝第133章 刺史第150章 擄走第37章 夜會第148章 秋闈第69章 勸父第24章 習畫第42章 促狹第160章 行路第222章 議政第70章 屠戶第166章 修書第95章 嫁妝第133章 刺史第128章 心花第180章 行刺第39章 茶花第65章 冊封第7章 生病第178章 調兵第115章 替嫁第17章 考問第32章 折桂第109章 婚事第22章 應賭第195章 上皇第158章 靜好第220章 夜讀第159章 相信第170章 密信第123章 面君第117章 揭破
第124章 相敬第30章 羽林第39章 茶花第25章 逆子第88章 嫉妒第206章 頌聖第201章 清洗第28章 藍箏第165章 漩渦第154章 迷倒第204章 用心第23章 拜師第175章 詐唬第21章 賭書第83章 使者第77章 梟雄第142章 獨善第31章 邀宴第130章 施虐第200章 馬骨第147章 美譽第93章 清靜第181章 國破第110章 土司第51章 密詔第173章 情話第142章 獨善第171章 傾吐第185章 蒸雞第11章 教習第137章 分歧第140章 修園第9章 選侍第52章 縱容第17章 考問第47章 微服第51章 密詔第161章 父母第178章 調兵第86章 鬼殺第100章 迷夜第80章 救援第205章 暗語第199章 失意第129章 遭嫉第101章 同牀第1章 滅口第160章 行路第181章 國破第217章 恨意第122章 小像第219章第184章 入宮第205章 暗語第159章 相信第74章 妻奴第14章 落水第81章 突圍第221章 相認第222章 議政第86章 鬼殺第47章 微服第33章 丫鬟第223章毒藥第38章 父女第92章 放人第74章 妻奴第76章 製衣第111章 龍肝第133章 刺史第150章 擄走第37章 夜會第148章 秋闈第69章 勸父第24章 習畫第42章 促狹第160章 行路第222章 議政第70章 屠戶第166章 修書第95章 嫁妝第133章 刺史第128章 心花第180章 行刺第39章 茶花第65章 冊封第7章 生病第178章 調兵第115章 替嫁第17章 考問第32章 折桂第109章 婚事第22章 應賭第195章 上皇第158章 靜好第220章 夜讀第159章 相信第170章 密信第123章 面君第117章 揭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