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勸父

“父親不推掉應家的提親,可是有何考量?”上官筠匆匆施禮,擡眼問一貫最崇敬的父親。

應無咎是個粗俗莽夫,土匪頭子收養的義子,上官家與應家素無來往,一個京中文官一個地方武官,一個掌軍豪強,一個是百年世族,無論如何想,上官筠都完全不明白上官謙沒有立時拒婚的立場。

上官謙正拿着書再看,遲疑了一陣才道:“應無咎我考問了一番學識,並非傳說中的粗俗無文之徒,倒是個文武雙全的,相貌也頗不錯,足配我兒,你若不放心我可安排你見見他。另外應夫人是我昔日舊識,對你……定如自己女兒一般對待,太子元妃已定,你回河西擇婿,也未必能擇到什麼好人家,爲父私心覺得,倒不如你嫁去范陽,倒能過些好日子,一輩子也算安順平靜。”

上官筠臉上全是不可置信的驚詫:“父親竟是真的想把我嫁與應家?可是應家拿到了父親的什麼把柄陰私,以此相脅?母親喪身於山匪之手,父親難倒忘了這血海深仇?”在她心目中,父親一貫尊重寵愛自己,父親沒有一時拒婚,或者是有什麼政治考量,沒想到如今竟然是真想將她嫁出,定是應家土匪出身,不知拿到了父親什麼把柄,她雙膝跪下,含淚道:“父親若有什麼苦衷,只管和女兒說,女兒爲了父親,是可以粉身碎骨的。”

上官謙看着膝下女兒,心中一軟,這個女兒冰雪聰明,天賦極高,又對他極爲孝順,他也一直寄予厚望希望女兒能成爲非凡女子,然而時勢弄人,造化弄人,他拉起女兒,嘆道:“正是爲我兒考慮,纔要將你嫁去范陽,如今世族,大多是表面好看,內裡不堪的,四姓中的適齡兒郎,大多不中看,從前世族自命清高,不肯參加科舉,然而如今真讓他們參加科舉,怕是連普通百姓人家的學生都考不過了,大多是一肚子的精緻玩法,嘴上附庸風雅,放浪形骸,服散的,風流納妾的,比比皆是,主婦進門,倒要先替他奉養公婆,打理產業,聽說上次謝家女兒,嫁進盧家,日日操心家務,奉養公婆,教養弟妹,那等人家,規矩又大,一點不能踏錯,日日晨昏即起,三更才歇,沒幾年就積勞成疾,嘔血而死,她在閨中,何嘗不是文名遠揚的才女!謝家也是大族,尚且無奈,我兒讀書多年,豈能嫁進這等人家,我正是心疼你,纔不肯要這等虛名,反要給你些實惠,范陽那邊地界,都是應家做主,你過去便是內宅掌家的主婦,想寫文章也得,想自在過日子都成,應夫人是我舊識,斷會把你當女兒一般看待,應無咎又是應夫人收養的,待父母十分孝順,絕不會有一字違逆,他如今房中無人,也應承了絕不納妾的,你嫁過去,纔是舒心日子。應家也沒有世家那些繁文縟節,我兒只管盡興過日子便是了。”

上官筠一顆心冰涼,說得再好,那應無咎也不過是個強盜義子,她原本可是能入東宮元妃的人,如今父親,竟然要將自己嫁給一個草莽出身的人,不過是爲了結交討好節度使罷了!地方世族的確如今不堪看,嫁過去也就是名聲好聽罷了,哪有與節度使結親來得實惠!自己這個女兒,因爲當初自己有可能嫁入東宮,成爲太子元妃,來日母儀天下,上官族出了一任皇后,飛黃騰達,如今嫁不成太子,就已失去了價值,只能退而求其次,拿去結交豪強了。

然而父親如今已拿定主意,連祖母開始大發雷霆,最後也不再說話,可知自己再不努力,便要真的嫁給那強盜義子了!

上官筠滿臉淚水,擡頭道:“父親,京官與節度使結親,對父親養望不利,父親如何糊塗了?”

上官謙搖頭道:“我卻不是爲了這等虛名,耽誤了女兒的幸福,這次卻是着實爲你終身着想,你在京裡久了,年紀還輕,見事少了,不知世族婦人的苦處,真嫁過去,你方明白爲父的一片苦心。”

上官筠心中驚濤駭浪,卻不敢當面頂撞父親,只有抱住父親膝蓋,將這些日子在心中盤算的事脫口而出,:“父親!卻不如爲女兒謀秦王妃,女兒定能爲上官家,再謀百年富貴安泰!”

上官謙吃了一驚:“秦王妃?你想嫁給秦王?”

上官筠牙一咬,如今破釜沉舟,唯有這最後一條險路了!她也不管太多,只是籠着父親的膝蓋道:“父親再想想這些日子秦王的表現,賢名始顯,天子豈是庸人?太子懦弱,秦王並非扶不起,又是今上嫡長子……”

上官謙吃了一驚:“皇家奪位,何其兇險,這和嫁給太子又不同,大義不在、民心不在,我們身系一族百年榮枯,說不好就是誅九族的,豈能隨便捲入!”

上官筠在此決定自己人生重大關節的時刻,腦筋卻極爲便捷:“父親糊塗了,太子被東陽公主和崔氏轄制,爲人懦弱,臣下又有嚴蓀等強臣,何曾有一日能自主,而這三股勢力都以太子一子,方可伸張,於是都下了功夫,在太子元妃上,只想着牢牢把住這嫡脈,卻沒想過,當今聖上,子嗣頗豐,秦王也並非平庸無能,來日究竟在哪一些佔上風,還未可知,此亂向,卻正是我上官一族的機會!太子那邊,如今我們也插不進手,可知東陽、崔氏、以及嚴蓀等人,都忌憚父親,忌憚我上官一族,如今我上官一族,受此侮辱,爲何還要受太子籠絡?站在太子這一方?再說,經過太子妃這一嫌隙在,阿爹以爲,太子一派的人,還會毫無芥蒂待阿爹嗎?嫌隙已生,後患不過是旦夕之間!東陽心胸狹隘,嚴蓀貪婪,崔氏則只爲其一族謀利,如何還容得下父親,容得下上官一族?太子登基以後,上官族衰敗,只在十年內了!”

上官謙聽女兒分析正切中自己最近所深慮的癥結上,就算自己能夠不計前嫌輔佐太子,東陽公主、崔家、嚴蓀等人,又怎會果真相信自己的確毫無怨懟?但是即便如此,他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將女兒嫁入秦王府,畢竟今上受制於東陽公主等人甚多罷了,秦王又一貫平庸,奪嫡勝算太小,還有……他心亂如麻,看上官筠期盼地看向他,忽然想起一事,問道:“你……可是對秦王……”

上官筠搖頭:“父親想哪裡去了,就算是太子,女兒也一貫以禮待之,謹言慎行,何況是秦王?女兒只是觀秦王此人,忠厚正直,仁義有德,孝悌友愛——也是……”她狠了狠心,咬牙道:“也是可託付終身之人,更何況,此已是我上官族最後的機會了!”她快速對父親道:“父親以爲結交節度使,便可防範東陽公主、嚴蓀等人嗎?豈不知暗箭難防?父親又一貫在太子陣營中,到時候我上官族白白吃了暗虧,何苦?倒不如索性嫁給秦王,秦王若無大志,女兒大不了做個富貴王妃,但世事無常,若是太子將來有甚麼不忍言之處,這卻是上官族的一線機會了!”

她急急喘氣着道:“父親,您也是熟讀史書的,似太子這般主弱臣強,將來只怕會重用奸佞,驅逐良臣,這等沒有主見的主君,可能長久?如今天下,並未太平,北邊夷狄,南邊百蠻,各地節度使做大,國庫空虛,談什麼自欺欺人的河清海晏,一統天下?”

她一貫說話謹慎,今日生死存亡之際,竟也毫不忌諱,口無遮攔起來,上官謙震驚之餘,卻也陷入了沉思之中,倒不是上官筠所說他沒有想過,實則這些隱憂,他也時常思考,然而卻從來沒有想過女兒成爲秦王妃這樣的一條路。

他沉思良久,終於用手拍了拍上官筠的手背:“此事事關重大,我再想想,只是……應無咎這一門親,確實不錯,你要相信,父親不會害你。”

上官筠知道父親已被自己說動,這時候不能再緊逼,否則適得其反,於是含淚擡頭再補了幾句:“孩兒豈敢猜忌父親!只是歲月靜好,白頭偕老,福壽綿長,兒孫滿堂,確然是凡女之幸福,但女兒被父親當男兒教養,自幼讀的是那青史,看的是這天下,女兒想要的,不在那後院之中!”

上官謙輕嘆了一口氣,道:“讓爲父再好好想想,你且先回去歇息吧。”

上官筠從書房裡走出來的時候,眼圈仍有些紅,迎頭撞見上官麟手裡持着馬鞭走出來穿着胡服,看着像是才從外邊騎馬回來,整個人還沉浸在興奮中,並沒有注意到自己妹子眼圈發紅,反而喜洋洋對上官筠笑道:“妹妹,今兒我應邀和那應無咎出去打獵,倒是端的一條好漢子!”

上官筠看一貫自己寵愛自己的父兄,在自己沒了價值之後,竟然都偏向將自己遠嫁,雖然知道自己哥哥一貫是糊塗莽撞的,仍是忍不住再次眼淚奪眶而出:“哥哥就如此希望妹妹趕緊嫁入那強盜窩中嗎!咱們自幼的情分,難道都是假的?您忘了母親是因爲匪盜而喪身的嗎?”

上官麟眼看她哭了,手忙腳亂無措道:“別哭啊!是哥哥不對!哥哥待你的心那都是一樣的!太子有什麼好的,咱們上官家的女兒看不上他呢,那應家也不是什麼強盜窩啊,應無咎談吐舉止都不輸世家,學問上比我還強些兒,弓馬嫺熟自不必說,帶兵的一把好手!說起兵事來頭頭是道,來日並非池中物!還有今兒我和應無咎遊獵,正好遇見節度使夫人,隔着轎子請安,聽那應夫人,談吐優雅,和祥慈靄,很是親切,並不是那等無禮之人,他們在京城也有好大個莊園,不輸咱們家!我看阿爹是有考量的,絕不會耽誤了你的終身,你只管放心纔是。”

上官筠心力交瘁,拉了上官麟的手,看左右無人,含淚道:“大哥,我不要嫁到范陽去,我要嫁秦王!”

第133章 刺史第160章 行路第14章 落水第23章 拜師第27章 閒話第99章 禮成第198章 舊夢第165章 漩渦第163章 歸真第101章 同牀第84章 投石第56章 官媒第143章 養木第188章 侍疾第103章 送別第212章 羞憤第161章 父母第134章 議題第73章 出使第169章 紙鳶第9章 選侍第31章 邀宴第24章 習畫第179章 蘋花第177章 大亂第217章 恨意第18章 寶珠第19章 買珠第213章 示好第153章 暗殺第130章 施虐第4章 私語第98章 親迎第26章 再問第80章 救援第127章 先生第194章 拔刺第104章 驚覺第82章 議和第144章 酒友第116章 教女第164章 往事第36章 道謝第17章 考問第189章 借銀第89章 回京第22章 應賭第146章 皇孫第185章 蒸雞第24章 習畫第29章 書樓第224章逼宮第160章 行路第3章 第3章 噩夢第194章 拔刺第213章 示好第114章 指路第94章 密約第208章 天倫第192章 交心第42章 促狹第162章 清醒第125章 新生第14章 落水第13章 秦王第23章 拜師第42章 促狹第142章 獨善第14章 落水第103章 送別第122章 小像第77章 梟雄第34章 分娩第143章 養木第16章 碎語第221章 相認第46章 罷免第81章 突圍第46章 罷免第43章 進宮第106章 舌劍第11章 教習第47章 微服第193章 喜堂第40章 自證第105章 脣槍第215章 代課第44章 王家第98章 親迎第64章 崔氏第197章 冷嘲第123章 面君第111章 龍肝第64章 崔氏第83章 使者第186章 舅舅第153章 暗殺第24章 習畫第59章 愛貓第71章 邊城
第133章 刺史第160章 行路第14章 落水第23章 拜師第27章 閒話第99章 禮成第198章 舊夢第165章 漩渦第163章 歸真第101章 同牀第84章 投石第56章 官媒第143章 養木第188章 侍疾第103章 送別第212章 羞憤第161章 父母第134章 議題第73章 出使第169章 紙鳶第9章 選侍第31章 邀宴第24章 習畫第179章 蘋花第177章 大亂第217章 恨意第18章 寶珠第19章 買珠第213章 示好第153章 暗殺第130章 施虐第4章 私語第98章 親迎第26章 再問第80章 救援第127章 先生第194章 拔刺第104章 驚覺第82章 議和第144章 酒友第116章 教女第164章 往事第36章 道謝第17章 考問第189章 借銀第89章 回京第22章 應賭第146章 皇孫第185章 蒸雞第24章 習畫第29章 書樓第224章逼宮第160章 行路第3章 第3章 噩夢第194章 拔刺第213章 示好第114章 指路第94章 密約第208章 天倫第192章 交心第42章 促狹第162章 清醒第125章 新生第14章 落水第13章 秦王第23章 拜師第42章 促狹第142章 獨善第14章 落水第103章 送別第122章 小像第77章 梟雄第34章 分娩第143章 養木第16章 碎語第221章 相認第46章 罷免第81章 突圍第46章 罷免第43章 進宮第106章 舌劍第11章 教習第47章 微服第193章 喜堂第40章 自證第105章 脣槍第215章 代課第44章 王家第98章 親迎第64章 崔氏第197章 冷嘲第123章 面君第111章 龍肝第64章 崔氏第83章 使者第186章 舅舅第153章 暗殺第24章 習畫第59章 愛貓第71章 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