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上)

果然,正如林傑所擔心的那樣,戰後,德意志共和國就開始了私底下的小動作。德國人認爲,此次戰爭他們付出最多,可是,所得卻跟自己的付出不等價。他們損失了三百多萬部隊,受傷的也有近兩百萬,可是,他們得到的地方,還不到中國人的一個零頭。德國發動此次戰爭,本來就是因爲自己殖民地少,沒有得到世人應有的尊重。可是,打了老半天之後,好不容易打贏了之後,他們才發現,仍然有一座高山橫在他們的面前,只不過以前是英法等國,現在換成了中國而已。這讓一向心高氣傲的威廉二世無法忍受,私底下搞點兒小動作,也是相當正常的事情。全世界人民一直都認爲,德國人只不過是想發泄一下自己的不滿而已,不過,事情越發展越是離譜,等十幾年之後,所有人都認識到,德國人這回是當真的了。

大戰剛剛結束,正是百業待興的時候,各國都在努力削減軍費,努力恢復經濟。可是,德國人卻反其道而行之,把大軍的財富投入到軍事科技的研究中來。兩年後,德國的第一艘航母正式服役,而且其參數跟中國的軍神級航母一模一樣,可見,德國人早就已經把中國當成了自己最主要的竟爭對手。當然,這個時候的德國,在飛行的性能上,還是與中國有着相當大的差距。只是,中國方面突然間放慢了對飛機的研究,這使得德國人有機會迎頭趕上。由於有着來自非洲和俄羅斯的大量資源,德國軍隊地實力恢復得非常快。纔不過十年時間,他們就擁有了一支與中國人幾乎不相上下的海軍。等到十五年後,德國的空軍也強大了起來,至少從飛機數量上看,他們一點兒也不比中國人遜色。在陸軍建設上,德國人花了大量的精力,把自己的裝甲部隊提高了整整幾個檔次。並且出現了衆多專門研究裝甲部隊使用的高級將領。十六年後,德國的裝甲部隊數量已經超過中國地三成,成爲了世界上真正的名符其實的第一陸軍大國。要知道,德國的人口只有中國的十分之一啊,經濟總量更是隻有中國的二十分之一,成立如此龐大的一支陸上部隊,這說明,德國人得付出多大的代價啊。

在政治上,德國人搞的小動作就更多了。按照協議,同盟國在美利堅合衆國等國的駐軍將在一九三零年結束。結束後。各國部隊將視情況決定是否撤出所佔領地國家。中國方面本來是計劃把在西雅圖共和國地駐紮期延長五至十年。沒想到,德國人堅決不同意,不但搶先撤走了他們在美利堅合衆國的駐軍,而且,還暗中慫恿原美利堅共和國公民不斷鬧事,想方設法逼走中國、奧匈帝國、以及南美各國。中國人知道得很清楚,德國人野心大着呢。他們要把自己趕出北美,從而實現獨立操縱北美的野心。迫於壓力,也爲了自己能夠多點兒時間進行戰爭準備,中國方面不得不提前撤出了西雅圖共和國。一見中國人都撤了出來,奧匈帝國、南美各國聯軍等也不得不撤出了所有的駐軍。等所有外國軍隊都撤出原美利堅合衆國領土後。一九三六年,華盛頓突然間發動了對領國的襲擊,並在幾個月之內把所有分裂出去的國家都收了回來,重新組成了一個強大的國家。統一之後,美國立刻走上了大肆擴軍地道路,並且得到了德國在經濟和科技上的大力援助,僅僅四年時間,美國就組建了一支由幾百萬人構成的強大的海陸空軍。特別是在海軍和空軍上,美國人更是下足了本錢。上次大仗,他們就是敗在中國人那強大的海軍和空軍手中。這一回。他們不想着在同一個地方摔倒。

同時復甦地,還有曾經的世界第一大國。大英帝國。英國戰敗後,不但海外殖民地被全部剝奪,而且,連自己的國土也被中國人砍了一塊,成爲中國在歐洲的橋頭堡。沒有了數量衆多的殖民地,沒有了可用於傾銷產品的地方,再加上得支付鉅額的戰爭賠款,使英國的復甦步步爲艱。不過,英國人挺了過來,他們的復甦,也得到了德國的大力幫助。德國是陸上大國,而英國則是傳統地海上大國,這兩個國家互通有無,互相把自己地經驗教給對方,使得兩國的軍力都得到了巨大地發展。

而這個時候,原先牛逼哄哄的法蘭西共和國,已經成了歐洲中不受人重視的一個小國了。沒錯,薩科齊是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終生總統的職務,可是,他所能統治的,只有原先法國的一半,另一半,一直控制在德國人的手中,德國人一點兒都沒有撤軍的打算。爲了討好德國人,薩科齊大肆剝削法國人,得到的錢財,除了部分裝入自己的腰包外,大部分都拿出來組建軍隊了。德國人不允許法國擁有海軍和空軍,薩科齊沒辦法,只能把所有的精力用在建設陸軍上。到一九三九年的時候,法國竟然擁有了一支多達三百萬的強大陸軍。被肢解後,法國南部的人口只有近四千萬人左右,要組建這樣一支軍隊,他薩科齊快把法國南部的地皮刮掉三尺了。

意大利的情況跟法國差不多,北部領土被奧匈帝國佔領,而且,南部還受到中國艦隊的威脅。不過,意大利人對自己的現狀並不滿意,他們還想着試一下,他們還在夢想着恢復古羅馬帝國的風光,這與德國人的利益相符,德國人漸漸地把意大利人拉上了自己的戰車。爲了取信於意大利人,同時爲了削弱奧匈帝國的力量,一九三六年,德國暗中在意大利北部組織了好幾場暴動,同時以意大利北部的暴動影響到德國的安全爲由,介入了那兒的事務。經過一陣磋商之後,奧匈帝國被逼撤出了意大利北部。此事讓意大利徹底地轉向了德國,讓德國人的野心完全暴露出來,也讓德國和奧匈帝國的矛盾第一次公開化。原本對歐洲還抱有一絲幻想、不想着讓這裡再次發生大戰的奧匈帝國皇帝卡爾一世終於放下了夢想,公開站到了中國人一邊。卡爾一世有點兒恨自己,要不是他不想着讓歐洲再次暴發戰爭,拒絕了中國人的從中調停,說不定,意大利北部仍然在奧匈帝國的手中。現在,卡爾一世徹底看清了威廉二世的繼承者威廉三世的野心,奧匈帝國,也開始了戰前的準備。鮑里斯三世一看德國人半點兒情面也不講,爲了自保,也不得不開始了戰前準備。他們的戰前準備進行得有點兒晚,不過,有強大的中國在後面支持,擴軍的速度倒是並不比德國慢多少。到一九三九年的時候,奧匈帝國已經組建了一支多達六百萬人的強大部隊,而保加利亞王國也組建了一支兩百萬人的部隊。

眼看着歐洲局勢一觸即發,而中國方面卻沒有半點兒備戰的意思,可把卡爾一世給急壞了。他天天發電報,催着時任中華共和國總統的、原中國陸軍元帥林虎的大兒子林清海擴軍,卻一直沒有得到迴應。其實,卡爾一世是白着急了。早在一九二零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的時候,中國人就開始了暗中的備戰工作。此次中國組建的是一支高精尖的部隊,只有三百萬人,包括一百萬的陸軍,一百萬的海軍和一百萬的空軍。這三百萬人中,空軍和海軍是主力。不過,可別小看了中國陸軍,這是一支全世界裝備最精良的部隊,之所以只有一百萬,是因爲林傑覺得,中國擁有大量的僱傭軍集團軍羣,擁有亞洲三國的全力幫助,再加上奧匈帝國和保加利亞王國的擴軍也是以陸軍爲主的,中國方面根本就沒有必要召募太多的陸軍,這也是總結了一戰的教訓後才得出來的結論。一戰中,中國擁有大量的陸軍,可是很多時候,陸軍只不過是走過場而已,單單空軍和海軍,就解決了不少事情。做爲一個擁有近六億人口,經濟佔世界五成的世界第一強國,支撐一支三百萬的部隊,簡直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所以,根本就沒有必要進行全方位的總動員。再說了,中國現在是全世界矚目的中心,一旦中國開始擴軍備戰,整個世界立馬就會知道,那些潛在對手們的行爲也將會更加瘋狂。

時間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一九四零年,整個世界的火藥味越來越濃厚了。到現在,就算最樂觀的人,也不得不承認,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了。進入一九四零年後,戰爭的源頭德國私底下的行動越來越多,而中國方面則是一邊默默地做好準備工作,一邊隨時觀注着德國人的一舉一動。

第45章 勝利果實(五)第2章 美國的危機(中)第25章 造反(3)第20章 西部艦隊(中)第35章 收復臺灣(5)第2章 回馬槍(下)第50章 攻打梅斯第35章 梅川奈庫的野心(4)第16章 前往迎敵第16章 前往迎敵第31章 美國人的強攻(上)第30章 陳一的生意經(上)第24章 出兵(3)第19章 偷襲(5)第13章 藉口(上)第48章 排雷第75章 口頭協議(四)第7章 承德之役(14)第88章 莎朗來訪(上)第35章 梅川奈庫的野心(4)第48章 空軍的任務第37章 收復臺灣(7)第48章 圓明園(下)第46章 爭論(上)第5章 又見陳一(下)第5章 鬼子的反擊(5)第3章 美國的危機(下)第7章 鬼子的反擊(7)第7章 強攻(上)第69章 藉口(上)第29章 特種兵出擊(上)第65章 梅斯混戰(一)第1章 回馬槍(上)第41章 香港迴歸(下)第27章 攻戰種子島(3)第17章 圖爾奈之戰(上)第14章 天津之戰(10)第51章 日本的情況(上)第49章 林傑的發言(上)第47章 總攻的時機(下)第16章 大沽口海戰(2)第27章 進攻的目標(中)第37章 秋風掃落葉(上)第42章 勝利果實(二)第34章 記者招待會(中)第44章 戰後總結(1)第21章 犬養太朗(1)第47章 火燒日本(8)第48章 絕望(中)第20章 承德之役(2)第16章 攻打袁世凱(2)第32章 踏足美洲第24章 麪包的妙用(下)第10章 布爾格之戰(下)第26章 進攻的目標(上)第24章 逃跑(中)第1章 宣戰第5章 普塔勒姆的大火(上)第38章 絕境(上)第16章 反擊(上)第20章 海軍建設第1章 美國的危機(上)第16章 上京祝壽(1)第21章 逃向盧森堡(下)第23章 烏克蘭效應(下)第18章 偷襲(4)第22章 承德之役(4)第44章 反攻目標(中)第46章 海軍總結(上)第96章 歐洲戰爭結束(下)第10章 請德國人上船(1)第37章 收復臺灣(7)第38章 掃墓(中)第10章 輕取海參崴(下)第32章 視察(上)第32章 梅川奈庫的野心(1)第12章 與美國人的生意(3)第49章 海蛇行動(中)第17章 偷襲(3)第7章 強攻(上)第19章 出擊(下)第45章 惑敵之策(上)第49章 總攻佈置(中)第9章 鬼子的反擊(9)第23章 麪包的妙用(中)第48章 秘密大運輸第83章 中國人的怒吼(下)第87章 總統不好當第24章 第一道防線(上)第6章 與威廉二世的會談(中)第24章 戰前會議(4)第10章 布爾格之戰(下)第42章 收復臺灣(12)第2章 進攻伏爾加格勒(下)第29章 家書第48章 更大的肉骨頭(上)第2章 林家的傻兒子第2章 林家的傻兒子第38章 收復臺灣(8)第43章 盟友間的交鋒(中)
第45章 勝利果實(五)第2章 美國的危機(中)第25章 造反(3)第20章 西部艦隊(中)第35章 收復臺灣(5)第2章 回馬槍(下)第50章 攻打梅斯第35章 梅川奈庫的野心(4)第16章 前往迎敵第16章 前往迎敵第31章 美國人的強攻(上)第30章 陳一的生意經(上)第24章 出兵(3)第19章 偷襲(5)第13章 藉口(上)第48章 排雷第75章 口頭協議(四)第7章 承德之役(14)第88章 莎朗來訪(上)第35章 梅川奈庫的野心(4)第48章 空軍的任務第37章 收復臺灣(7)第48章 圓明園(下)第46章 爭論(上)第5章 又見陳一(下)第5章 鬼子的反擊(5)第3章 美國的危機(下)第7章 鬼子的反擊(7)第7章 強攻(上)第69章 藉口(上)第29章 特種兵出擊(上)第65章 梅斯混戰(一)第1章 回馬槍(上)第41章 香港迴歸(下)第27章 攻戰種子島(3)第17章 圖爾奈之戰(上)第14章 天津之戰(10)第51章 日本的情況(上)第49章 林傑的發言(上)第47章 總攻的時機(下)第16章 大沽口海戰(2)第27章 進攻的目標(中)第37章 秋風掃落葉(上)第42章 勝利果實(二)第34章 記者招待會(中)第44章 戰後總結(1)第21章 犬養太朗(1)第47章 火燒日本(8)第48章 絕望(中)第20章 承德之役(2)第16章 攻打袁世凱(2)第32章 踏足美洲第24章 麪包的妙用(下)第10章 布爾格之戰(下)第26章 進攻的目標(上)第24章 逃跑(中)第1章 宣戰第5章 普塔勒姆的大火(上)第38章 絕境(上)第16章 反擊(上)第20章 海軍建設第1章 美國的危機(上)第16章 上京祝壽(1)第21章 逃向盧森堡(下)第23章 烏克蘭效應(下)第18章 偷襲(4)第22章 承德之役(4)第44章 反攻目標(中)第46章 海軍總結(上)第96章 歐洲戰爭結束(下)第10章 請德國人上船(1)第37章 收復臺灣(7)第38章 掃墓(中)第10章 輕取海參崴(下)第32章 視察(上)第32章 梅川奈庫的野心(1)第12章 與美國人的生意(3)第49章 海蛇行動(中)第17章 偷襲(3)第7章 強攻(上)第19章 出擊(下)第45章 惑敵之策(上)第49章 總攻佈置(中)第9章 鬼子的反擊(9)第23章 麪包的妙用(中)第48章 秘密大運輸第83章 中國人的怒吼(下)第87章 總統不好當第24章 第一道防線(上)第6章 與威廉二世的會談(中)第24章 戰前會議(4)第10章 布爾格之戰(下)第42章 收復臺灣(12)第2章 進攻伏爾加格勒(下)第29章 家書第48章 更大的肉骨頭(上)第2章 林家的傻兒子第2章 林家的傻兒子第38章 收復臺灣(8)第43章 盟友間的交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