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六章 對策

人類社會繼續這樣發展下去,終有一天,電腦與機械的組合將稱霸世界。

但,究竟是誰能掌控這空前絕後的龐大體系,站在西曆1484年的時間節點上,方然還沒辦法斷定。

儘管如此,憑藉多年來的觀察、理解,他還是能看清大致的走向。

IT,是未來,是唯一的希望,對這判斷是如此堅信,在方然眼中,“那個人”幾乎必定會從信息技術領域的從業者中產生,而幾乎不可能從聯邦政府、軍隊或其他產業領域中供職的羣體裡出現。

這種判斷,未必與大多數“同類”相一致,很多同類或許還在覬覦聯邦的暴力機器。

其他人如何行動,現在沒時間、也不打算去關注,方然的計劃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他很早之前就摹想過,在這一階段,遍佈蓋亞的同類們將進入所謂的“靜默期”,會各自在信息技術領域的不同崗位上暗中準備,而無暇彼此競爭。

在這一階段,來自同類的威脅,會降低到幾乎無需提防的程度。

譬如托馬斯*安生,以這一身份在夏洛特研發中心生活、工作,現如今,方然幾乎完全終止了對“同類”的調查搜索,除對身邊的同事仍有所防備,日常工作、上網時,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小心翼翼。

“黎明前的黑暗”,用在這裡,是一種比較合適的陳述。

文明將向何處去,這一重大問題,但凡走上追尋無限長生命的人,必定都思考過,所得結論也大致彷彿,繼而,同類們的選擇也會彼此類同,此時此刻,必定會扎堆在聯邦乃至其他列強的信息技術領域,爲掌控自動化體系而暗中蓄力。

相應的,如托馬斯*安生的“終身服務協議”這類門檻,絕大多數同類也一樣會遇到。

要周密策劃、一朝發難,從人類世界的統治者、頂層、有產者手中奪取體系的控制權,這顯然並非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需要與前者鬥智鬥勇,要設法在一系列的監控、鉗制與威脅下,披荊斬棘繼續向前。

在這樣的時期,對每一個追尋永生的人,都是與傳統社會體系對抗的關鍵時期。

只有邁過了這道門檻,接下來,纔有資格參與同類間的內戰。

明確了這一點,接下來的五年、十年,或者更長的一段時間裡,自己就只需要專注於“篡權”,想方設法掌控APOS。

只不過,在進行這一切推理時,方然偶爾會走神,

他會突兀的想起“匿名者”。

“匿名者”,從其留下的絕筆出發,他本以爲其必定已不在人世。

不僅如此,前後在網絡上搜尋此人的蹤跡,所得也可佐證這一判斷,到現在他都覺得,此人的那一封絕筆並不像是在說謊。

哪怕考慮到永生的追尋者,都是意志堅定、不擇手段的人物,爲掩護身份,可以做出任何行爲,譬如自己就因此而奪取了托馬斯*安生的性命,方然還是會有這種直覺。

畢竟,如果只爲隱匿身份,“匿名者”大可以像自己這樣盜取一個新身份,而根本無需冒着被發現、被戳穿的巨大風險,在互聯網上留下如此之多的線索和訊息,更何況,那封自知必死的絕筆,至今想來,仍然是那樣的驚心動魄。

這種驚心動魄,流淌在一封信的字裡行間,如果沒有切身的體會,是極難著就。

可爲什麼,自己會覺得,“匿名者”又可能還活着呢;

時間流逝,每一天都在爲目標而竭盡全力,腦海中的事務繁重如山,偶爾,在思維少有閒暇時,方然就會想起那位神秘的“匿名者”。

困惑是短暫的,他很快明白,自己與其說是憑直覺,認爲這個人可能還在人世,

倒不如說是希望如此,自己,希望“匿名者”依然活着。

按理說,一切心懷永不下車之念的人,都是同類,是註定會彼此爭鬥、爲“那個人”的位置而你死我活的競爭對手,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身爲追尋者之一,他本該希望所有競爭者都人間蒸發、橫遭不測,至少也是越少越好纔是。

可是另一方面,想到人類文明那宿命般的未來,方然又不禁心生迷惘。

如果,僅僅是如果,“匿名者”這樣的傢伙會一直活着,他,或者她,面對文明浩劫降臨、即將萬劫不復的大趨勢,會不會能想出什麼辦法,可以讓人類文明,繼而也就讓“那個人”擺脫宿命般的消亡。

匿名者的頭腦,眼界,分析洞察力,乃至信息技術領域的實力,都比自己更強大。

如果這樣的傢伙,面對危局,都找不出一條光明的道路……

自己,又憑什麼能找到應對之策呢。

……

未來,文明的宿命終結,如一大片天邊的陰雲籠罩在方然心頭。

即便看上去,那陰雲還十分遙遠,在如此之遠的距離上觀察,也沒辦法看得真切。

但年輕人的內心深處,卻清楚無誤的知道,那片陰雲,是真實存在的,終將有一天會飄蕩到頭頂,降下毀滅一切的災難。

念及至此,往往心中隱約不安,這種情緒促使着方然的行動,讓他在工作之餘,仍然保持起碼的敏銳觸覺,在明面上爲IBM爭取項目、暗地裡解析APOS次級節點的忙碌之餘,留意那研發中心高牆之外的世界。

牆外的世界,自從去年造訪傑克遜維爾,一年多時間裡方然和Emily都沒再造訪過。

用不着外出切身體會,通過網絡,方然對聯邦社會的觀察未曾中斷,所見所聞,對現狀的把握,也比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絕大多數人更全面,更深刻。

正是通過這一天天的觀察,漸漸地,他消解了心中的某種忐忑。

新時代的奴隸制,獨創也好,借鑑也罷,總之今天的聯邦社會正是這樣的一種形態。

但這種表面上十分穩定,由頂層、奴隸與奴僕構成的三元體制,究竟會不會長期延續下去、甚至成爲人類世界的新常態呢;

耳聞目睹的現象,加上思考,讓他確信這擔心並無必要。

“新時代的奴隸制”,正如出現在幾千年前的奴隸制度一樣,註定無法永恆,也絕非人類文明的終末態。

與殘暴血腥的奴隸制度一樣,新*奴隸制,也終將被歷史的週期律埋葬。

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二八三章 相貌第三四八章 離別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二七一章 條目第八三六章 需要第五一八章 接觸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六九七章 規劃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五三一章 獨斷第四九二章 認知第二八〇章 缺陷第五三八章 參觀第二六四章 崗位第五六七章 換頭第四五五章 海峽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四十八章 位置第二八八章 解僱第二九四章 封鎖第六〇〇章 飄揚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三十七章 告誡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一五九章 假扮第四五一章 勝率第九五二章 從前第五十六章 監控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六六八章 指責第八五九章 過去第七六一章 陽光第七十二章 平衡第四八八章 憤怒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四四九章 度日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一三七章 訊息第六〇八章 天機第六十三章 種羣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三十六章 工具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六七九章 失去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九五四章 字符第一三七章 訊息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八二八章 告別第六三四章 疑慮第一七四章 相似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八三八章 歧視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九十八章 模擬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三九三章 預感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七六二章 近日第五七三章 伊甸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四一〇章 機器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九五三章 印痕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七二〇章 秋分第四九七章 調試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四九九章 存儲第四一三章 貨幣第七十六章 工具第七三六章 地位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六五八章 消耗第四五五章 海峽第二〇八章 改造第一八二章 租賃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四三二章 兩類第七〇一章 擯棄第一四〇章 侷限第一九六章 應聘第七九一章 改良第五六六章 海默第八九七章 自制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二二七章 價格
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二八三章 相貌第三四八章 離別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二七一章 條目第八三六章 需要第五一八章 接觸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六九七章 規劃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五三一章 獨斷第四九二章 認知第二八〇章 缺陷第五三八章 參觀第二六四章 崗位第五六七章 換頭第四五五章 海峽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四十八章 位置第二八八章 解僱第二九四章 封鎖第六〇〇章 飄揚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三十七章 告誡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一五九章 假扮第四五一章 勝率第九五二章 從前第五十六章 監控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六六八章 指責第八五九章 過去第七六一章 陽光第七十二章 平衡第四八八章 憤怒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四四九章 度日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一三七章 訊息第六〇八章 天機第六十三章 種羣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三十六章 工具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六七九章 失去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九五四章 字符第一三七章 訊息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八二八章 告別第六三四章 疑慮第一七四章 相似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八三八章 歧視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九十八章 模擬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三九三章 預感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七六二章 近日第五七三章 伊甸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四一〇章 機器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九五三章 印痕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七二〇章 秋分第四九七章 調試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四九九章 存儲第四一三章 貨幣第七十六章 工具第七三六章 地位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六五八章 消耗第四五五章 海峽第二〇八章 改造第一八二章 租賃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四三二章 兩類第七〇一章 擯棄第一四〇章 侷限第一九六章 應聘第七九一章 改良第五六六章 海默第八九七章 自制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二二七章 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