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一章 陽光

在蓋亞大戰塵埃落定後,重返太空,是一個文明作出的理性抉擇。

自西曆1509年、“淨土元年”以來,百廢待興的蓋亞地表,一直在進行大規模的建設、清理,權且修復戰爭創傷,方方面面都需要投入資源,看起來,人類似乎沒有能力、也沒心思急於重返太空。

儘管如此,身爲蓋亞淨土的管理員,方然也沒只顧眼前,而是審時度勢、將一定資源投入到太空領域。

不過,即便文明面臨大規模重建、發展,也未必需要舊時代的太空技術成果。

譬如GPS、全球定位系統,利用低軌道衛星發射定時信號,終端接受訊號,便可以解算出自身的空間座標,進而讓“導航”這一民衆熟悉的操作成爲可能,畢竟,如果連自己與目的地的座標都不知道,導航便只能是空談。

而在今天,蓋亞文明已完成大一統,遍佈世界的通訊網十分發達。

人類在蓋亞大戰中放棄的廣闊海洋,一時半刻又沒重返,因而幾乎沒有對GPS的需求。

不論作戰單位、工程機器人,還是來往穿梭的重載機車、運輸機等交通工具,因無人化、自動化、智能化而必須時刻聯網,繼而可以從網絡得到一切訊息,位置座標自然不在話下,導航也完全由系統下達指令。

相比暫時失去價值的GPS,氣象、遙測、深空監測等體系的價值,相對較高;

但以近地軌道“遍佈垃圾”的現狀,仍不適合發射衛星。

所以,在最近幾年時間裡,蓋亞淨土的“重返太空”計劃一直專注於“垃圾收集”,陸續發射了幾批次垃圾回收裝置,清理近地軌道及毗鄰空間的太空垃圾。

經過一段時間的清理,基本上,人類頻繁利用的近地空間,太空垃圾的數量已大大減少,雖然徹底清理還未有時,卻已經能滿足基本的太空應用,不論發射衛星、還是部署近地空間站,條件都已基本成熟。

當然,在人類文明接近奇點的時代,身爲阿達民,是不會因爲一些發射衛星的瑣事而撥出時間,專程來拜科努爾參觀。

歲月,無情流逝。

曾輝煌的拜科努爾航天城,荒廢了幾十年,如今已變爲連綿的廢墟。

在過去的大戰時代,矛與盾的態勢發生了一次劇變,太空裝置因其脆弱性而被交戰雙方放棄,大戰伊始就被盡數摧毀。

而拜科努爾航天城,也和列強的一系列航天基地結局類似,被忙於內戰的人類廢棄,人員絕跡,設備拆卸無蹤,配套產業的下場也大致彷彿,結果則是到1512年,人類掌握的航天技術,甚至還不如三十年前。

蓋亞淨土宣告成立的四年來,相關研發機構,一直在有限的資源範疇內進行研究。

難關,倒幾乎沒有,前人已經走出來的路,即便暫時荒蕪,要重走一遍也並不困難,唯一的變量就是資源之多寡。

與兢兢業業的白大褂們相比,在航天領域,阿達民同樣外行,

但這並不妨礙他高瞻遠矚,從全人類的利益出發,指引航天事業的前進方向。

“先生們,如你們所見,人類的航天事業之現狀,正如眼前的一大片荒蕪廢墟,根基仍在,卻亟待整飭與發揚。”

信步行走在拜科努爾航天城,身旁,是幾具鋼筋鐵骨的“替身”,驅策這些“替身”的研究者是自願報名,抽籤決定,才得以“親眼”看一下他們的航天聖地。

一邊行走,一邊暢所欲言,方然選擇這種形式與專家們交流,感覺也還不錯:

“一切,究竟要從哪裡開始?

過去幾年來,我們人類在太空領域,一直專注於清理垃圾、爲後續行動做鋪墊,這種事,並不需要什麼決策。

但是下一步,以投入到太空領域的有限資源,如何在短時間內,取得突破,實打實的有益於人類文明之發展,我們就必須以清醒的頭腦,審視舊時代人類的航天規劃,而不能簡單的重走舊路。

在這方面,本人首先提出一點:

下一階段的太空探索,目標,並不是舊時代熱衷的火星,而建議選擇水星。”

阿達民的話,不出所料,讓在場的專家們有些驚訝,因多年養成的習慣,更有一名學者直言不諱的提出質疑:

“阿達民閣下,我認爲,您應該清楚水星的天文條件,這可不是一個適合人類探索太空的中繼落腳點。

爲什麼選擇水星,您,是否可以說明一下理由?”

“當然可以。

哦,也希望各位寬容,不要奚落我的班門弄斧。”

一段時間以來,奔波於各場研討會、討論會,方然見到的同類,幾乎都是各行各業的行家裡手,這些人類的傑出分子,思想、意識、學識乃至眼界,在專業領域顯然是自己所望塵莫及,他的對策則是放平心態,

儘快讓自己,也讓人類文明中的每一個人,儘快適應新時代的風貌。

“爲什麼選擇水星,這要從太空探索的根本目標談起。

人類,自從作爲一個物種,出現在蓋亞表面,深夜時分仰望星空,遲早會對一望無際的天穹產生好奇,

進而想要去探索、認識這一切。

新奇,想要知道更多,渴望探索未知的世界,這是人類從南方大陸草原上,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不竭動力。

正是出於這種動機,我們人類,在進入現代後,纔會耗費巨資研究火箭,衛星,深空探測器,不僅向近地軌道部署空間站,還陸續向外太空發射遠航探測器,時至今日,雖然已完全失聯,人類發射的‘旅行者’系列探測器,料已飛出了太陽系。

探索未知,將目光投向深邃宇宙,不論在人類文明的哪一個時代,

這樣的不竭動力,都彌足珍貴。

但是,我必須要強調,人類文明今天所處的狀態,非比尋常:

從舊時代跨越奇點、進入嶄新時代,在這命運時刻的前夜,我們的使命,是盡一切可能,壯大人類文明的實力,確保文明之火熊熊燃燒,永不熄滅……

第二七四章 領域第四〇三章 花園第一一六章 迭代第四二一章 生活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一八二章 租賃第四五八章 霍肯第八〇六章 關聯第七三三章 服務第七十章 遷徙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七二七章 學習第三二五章 歌劇第六四六章 抽薪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四十八章 位置第十四章 適者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二一二章 心靈第七六七章 掃雷第五二七章 實力第八五六章 坦然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八〇五章 矩陣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七〇六章 全境第四二六章 人文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五三八章 參觀第二一八章 郊外第三四五章 中繼第九〇〇章 光子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一四九章 虛構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一九〇章 費城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三九四章 核戰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二八五章 全產第一二七章 剷除第一七六章 困局第八六六章 拖沓第八四七章 保險第二三四章 無用第四一六章 價值第六三五章 階段第六三二章 環帶第一一二章 手段第二六六章 互動第一四七章 教義第四四九章 度日第二六四章 崗位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二五一章 意志第一四三章 孤島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八〇五章 矩陣第七八六章 急救第七七一章 佔地第六〇三章 規模第三〇〇章 孩子第五五三章 氧分第四一〇章 機器第六一〇章 海軍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三二一章 亂鬥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二九〇章 原因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八十六章 儀式第二六六章 互動第二九二章 反抗第六十三章 種羣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六八八章 考慮第五九八章 至高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八八一章 墜落第六三七章 罐頭第二七九章 同僚第二一七章 變遷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三八二章 主控第五四五章 海盜第一章 列車第三十一章 謹慎第六五一章 要戰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一二四章 平衡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八九八章 蹊徑
第二七四章 領域第四〇三章 花園第一一六章 迭代第四二一章 生活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一八二章 租賃第四五八章 霍肯第八〇六章 關聯第七三三章 服務第七十章 遷徙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七二七章 學習第三二五章 歌劇第六四六章 抽薪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四十八章 位置第十四章 適者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二一二章 心靈第七六七章 掃雷第五二七章 實力第八五六章 坦然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八〇五章 矩陣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七〇六章 全境第四二六章 人文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五三八章 參觀第二一八章 郊外第三四五章 中繼第九〇〇章 光子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一四九章 虛構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一九〇章 費城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三九四章 核戰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二八五章 全產第一二七章 剷除第一七六章 困局第八六六章 拖沓第八四七章 保險第二三四章 無用第四一六章 價值第六三五章 階段第六三二章 環帶第一一二章 手段第二六六章 互動第一四七章 教義第四四九章 度日第二六四章 崗位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二五一章 意志第一四三章 孤島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八〇五章 矩陣第七八六章 急救第七七一章 佔地第六〇三章 規模第三〇〇章 孩子第五五三章 氧分第四一〇章 機器第六一〇章 海軍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三二一章 亂鬥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二九〇章 原因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八十六章 儀式第二六六章 互動第二九二章 反抗第六十三章 種羣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六八八章 考慮第五九八章 至高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八八一章 墜落第六三七章 罐頭第二七九章 同僚第二一七章 變遷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三八二章 主控第五四五章 海盜第一章 列車第三十一章 謹慎第六五一章 要戰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一二四章 平衡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八九八章 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