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一章 記憶

作爲主要的研究者之一,對此,朗道先生心知肚明,也並不避諱與阿達民討論此事,在他看來,這位掌控蓋亞淨土大區的管理員,對所謂“永生”,所謂“自我意識之遷移”,認識還不夠透徹,甚而會產生誤解。

“阿達民先生,對於‘意識遷移’,你可能還有一些不太到位的認識。”

無須拐彎抹角,列夫*達維多維奇*朗道在座位上,語調平緩:

“在您看來,將一個人的自我意識,從腦遷移到‘意識模擬器’,就如將一件貨物,從A轉運到B這樣簡單;

這樣想其實也可以,但,你是否想過,一個人的自我意識,這種存在,要怎樣定義其邊界,才能確保其完整的從A遷移到B,並加以驗證;否則,且不說你本人必定疑慮重重,不敢採用,就連眼下的活體實驗,效果都無法確定。”

“這是一個奇怪的問題。

朗道先生,我以爲,根據‘意識模擬器’與‘腦外連’的相關資料,其可靠性是有保證的;

只要在這一過程中,當事者的自我意識,始終在運作,那麼,其實並無須任何外來的檢驗、或者確認,當事者自己便能做出判斷。

即便考慮到睡眠,意識活動,會有一定規律的活躍與靜息,我也有辦法監控這一過程,在可靠性方面,並不勞您費心。”

一個人的意識,如朗道先生所言,從A到B,這種操作如何確定有效。

倘若這一過程中,有人類參與,那麼的確存在各種無法預知的風險,但,既然這一切將會在“盤古”的監控下,以完全自動化、無人化的手段去進行,作爲當事者的自己便沒理由懷疑其有效性。

至少,不用擔心“自我”因睡眠而遇害,甚而被替換爲“拷貝”。

一個人的自我意識,如何判斷其是“我”,而非“拷貝”,自身的思維判斷終究無用,而需要切實存在的客觀保障,在這方面,方然沒有什麼顧慮。

包括眼前的朗道先生在內,都沒機會直接參與到這一過程中,也沒機會做手腳。

但朗道所言,並不是阿達民想到的風險:

“風險,或許可以控制,我對這一點並無很深入的研究。

但是阿達民,一個人的自我意識,就只是流淌在腦組織中的生物電,這種認識,是很有侷限性,你是否認爲,將這種無時無刻不在流淌的生物電,導入‘意識模擬器’,就是將一個人的‘自我’,遷移成功了呢?

那我必須得提醒你,‘記憶’,腦組織中的突觸訊息,乃至化學物質的變動,這些,也是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

意識模擬器,至少到目前爲止,並沒有能力將這些一併遷移、承載。”

說到“記憶”,方然確有一點意外,他看着朗道先生。

“‘人是一種活在記憶中的生物’,這句話,你想必也聽到過,但,如何理解呢?

自我意識,正在思考的這種存在,如果說這就是一個人的‘自我’,當然可以,除此之外一個人的身體當中,並無其他任何東西,比這正在流淌的生物電更有資格被稱爲‘自己’,但我們也必須考慮到:

‘自我意識’的範疇,並不止包含這流淌不息的生物電,記憶,對過去一切的印記,也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脫離記憶,一個人的自我意識,便無法與原來的‘我’等同,這你想過沒有。”

記憶的價值,這麼大嗎,這是阿達民聽後的最初反應。

不過,被列夫*達維多維奇*朗道提醒,略微思考一下,方然就不得不承認,朗道先生指出的這問題,他很早就見過。

早在NEP_791機構展開相關研究時,從“腦外連”開始,研究者就在報告中明確指出,腦外連技術,至少NEP正在探索的這些腦外連技術,並無法處理人的記憶,遷移過去的自我意識也必然會“受到一些影響”。

記憶,與自我意識,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關係,方然的理解有限。

不過思維活動與記憶的關係,卻很顯明,完全脫離記憶的自我思維,必然十分空洞,甚至嚴重影響意識的運作。

在這方面,無須安排實驗,只消觀察記憶減退的老人、病患,便一目瞭然。

與意識的存在形態——生物電不一樣,記憶,目前的生命科學研究,傾向於認爲是人腦的一種實質改變,由遍佈腦組織的無數突觸,來保存過往所得的知識,見聞,經歷,乃至可回憶的一切。

這種實質改變,在人類的腦神經系統中,是極其複雜的過程。

迄今爲止,科學研究已發現,大腦底部被稱爲“海馬體”的組織,對記憶形成至關重要。

人的一切現實感受、經歷,都會在大腦中形成所謂“短期記憶”,種類有別,但除某些技能性的“記憶”之外,基本上所有的記憶,都需要經由海馬體進行“錨固”,否則便會很快被遺忘的一乾二淨。

不僅如此,對腦中的“長期記憶”,那些可以維持數十年、乃至終生的印記,同樣需要海馬體來查找,否則便會丟失。

種種跡象顯示,海馬體受損、或手術切除的人,其長期記憶分明還“以通常形式”存儲在腦中,但由於海馬體的查找功能喪失,這些記憶,便彷彿丟失了指針的內存區塊,石沉大海,再也無法被找尋。

記憶,對一個人的自我意識,意義極其重大。

所謂“活在記憶中”,並不是指沉湎與過去,而是一個人要想清晰的意識到自我之存在,確定自己的身份,必須要有相應的記憶。

同樣的,觀察那些因頭部撞擊、或者腦科手術而失憶的人,便不難明白這點。

一個失憶的人,嚴重時,關於外界、過去乃至自身的全部記憶都蕩然無存,此時,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當然仍會將其視爲一個人,可是站在當事者的立場,這判斷,便不像旁觀者眼中那樣的言之鑿鑿。

不記得自己是誰,不記得自己的過去,甚至,對周遭環境毫無印象,當思維賴以運轉的座標、原點,全都消失不見,

確認自身的當前狀態,便極其困難,讓失憶者成爲漂流的浮萍。

第十九章 起源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八五一章 破解第二二四章 創造第六八五章 嘶吼第一三八章 原因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一五一章 預算第五六八章 雙頭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五九二章 答案第七二一章 故人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六七九章 失去第二七二章第一四八章 藉口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一五三章 密室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五三六章 藉口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七一〇章 建設第一一〇章 自理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四十三章 生息第六五六章 身後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六二九章 代價第二四三章 西蒙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三十六章 工具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五四九章 對抗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七一三章 防禦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一九五章 測度第六三三章 朗道第五四四章 等待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八三六章 需要第二一七章 變遷第九十七章 循環第五章 希望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四四一章 滴答第二二〇章 培訓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二五七章 奴隸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五五九章 意識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八〇三章 遷移第八一五章 能級第四一五章 易貨第九十五章 體檢第七一九章 病患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八八六章 聯結第五二三章 盤桓第四四四章 囚徒第八〇九章 文明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四六五章 漂移第三二九章 透明第八五九章 過去第二四四章 鏈條第八三〇章 睡眠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三十六章 工具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六十八章 閒談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二七一章 條目第五二七章 實力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三十四章 種羣第二一四章 標準第八五一章 破解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三九九章 帕克第三六七章 計算第二一一章 交往第三八四章 盤點第二七九章 同僚第三三五章 告別
第十九章 起源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八五一章 破解第二二四章 創造第六八五章 嘶吼第一三八章 原因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一五一章 預算第五六八章 雙頭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五九二章 答案第七二一章 故人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六七九章 失去第二七二章第一四八章 藉口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一五三章 密室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五三六章 藉口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七一〇章 建設第一一〇章 自理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四十三章 生息第六五六章 身後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六二九章 代價第二四三章 西蒙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三十六章 工具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五四九章 對抗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七一三章 防禦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一九五章 測度第六三三章 朗道第五四四章 等待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八三六章 需要第二一七章 變遷第九十七章 循環第五章 希望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四四一章 滴答第二二〇章 培訓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二五七章 奴隸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五五九章 意識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八〇三章 遷移第八一五章 能級第四一五章 易貨第九十五章 體檢第七一九章 病患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八八六章 聯結第五二三章 盤桓第四四四章 囚徒第八〇九章 文明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四六五章 漂移第三二九章 透明第八五九章 過去第二四四章 鏈條第八三〇章 睡眠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三十六章 工具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六十八章 閒談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二七一章 條目第五二七章 實力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三十四章 種羣第二一四章 標準第八五一章 破解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三九九章 帕克第三六七章 計算第二一一章 交往第三八四章 盤點第二七九章 同僚第三三五章 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