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瘟疫

bookmark

(一)

一九三幾年的時候,大家都知道,那是中華民族正面臨災難的時候,可惡的日本人不知是哪根神經出了錯,還是吃錯了藥,想吞掉中國,其實也是好笑,小小日本還真差點把偌大中國給吞掉,就像一隻老鼠喝醉酒調戲貓一樣,還差點成功。不過這些都與雞公山和陰山的霍亂沒多大關係,這一點是敢肯定的,日本人放的毒氣離雞公山和陰山很遠,人家也不是放的霍亂病毒,只是雞公山和陰山發了霍亂是在三十年代發生的(具體在三十幾年無法考證)在此順便談一下。

據霍亂後留下的人說,霍亂開始的時候,母雞會飛上房頂學着公雞叫,第二天把它抓到集市去賣時,被一位滿頭銀髮的老者買去,轉個身見一團紅霧消失在無影無形中,還有人說他見着一條蛇像人一樣站起來在房頂上舞動着身子,幾秒鐘後就變成一個仙女飛上了天。還有人說有一天他上山去砍柴,還有人說某家生了一個小娃娃,剛一下地就能說話,各種說法鋪天蓋地。只不過這些都是霍亂後,這些人吹的吹些,加的加些,最後弄得是不方都方,不圓都圓了,這隻當作是霍亂的一頭談資吧。

然而有一點是肯定的,國清她媽那天去雞窩裡拾雞蛋時,在雞窩裡發現了一個輕皮蛋,她拾起來就反手從院壩扔出去,突然一隻母雞國哆,國哆,國哆……從房頂上飛下來,一頭扎進門口的那堆草裡,國清他媽就走過去把它拉出來,剛拉出來,這隻母雞用力一掙,掙脫後就飛奔而去。

當時國慧正在燒火煮豬食,她家這幾年養母豬,所以吃的豬食特別多,鍋裡水正沸得開了花,國慧正揭開鍋蓋準備攪豬食,突然一隻母雞從天而降,正好落在鍋裡,國慧嚇了一跳,連鍋蓋都駭掉在地上,等國清的娘追着雞趕到時,雞已經在鍋裡差不多煮熟了。

當地有種說法叫做拾死雞,當晚也就只好把雞肉吃了,一大家人在一起吃,一隻雞吃不了什麼,主要是在雞湯裡煮一鍋洋芋,這樣就夠一家人吃了。

吃完雞後,一大家子人坐在火邊談論幾個孩子在外面讀書的情況,談完國清的,國寶也心癢癢地在旁邊說道:“下半年,我也把大娃、二娃送去,跟他哥幾個去跑跑,學寫個名字也是好的。”

“你啊,怎麼也想送孩子去念書了,哪根筋動了?以前見三哥送孩子去上學時還說什麼,滿肚文章無人問,一樓苞谷鬧翻天,”月娥接過國寶的話開玩笑似的說道,話剛說完被國寶接過話道:

“你一個婆娘夥,懂啥,男人說話深奧着,少跟我接嘴。”

國寶被女人將了一軍,就開始貶女人,幸好他爹開口說了兩句,才阻止了局勢蔓延。

(二)

這晚,國寶被女人將了一次軍後,回家後心裡都還在不大舒服,仍在數落女人說:“你一個婦道人家,男人說話,你接什麼嘴,以後不許這樣這樣了。”“你不要這樣小氣,今天那些又不是外人,咱們自家人還怕誰笑話你。”月娥說道。

“就是今天是自己人,我是擔心你有外人在的時候你也這樣。”國寶說道。

兩口子邊脫衣服邊吵着,吵歸吵,吵完了還得睡在一起,還得身子貼着身子,燈滅了,國寶還在爲那件事嘰嘰咕咕。

吃完了那隻苦命的母雞,第二天,這種好事也就不會發生了,也沒有哪隻母雞還會那樣倒黴,還會莫名其妙飛進沸水,也沒聽說別家出現過這種好事,可是從這一天開始,就沒下過一滴雨,霍亂開始了,這隻母雞也就直接成了霍亂的一個徵兆。

(三)

天高得比平時還高,一看就不正常,太陽像明火一樣,白沙沙的,好像是老天爺故意弄成這的一樣,要把地球變成火球。

地裡的莊稼種下去了,種下去並不是就行了的事,種莊稼就像養兒女一樣,要把他養大才算得一回事兒,種莊稼也一樣,收回家裡纔算行。

種下去又怎麼樣,天不下雨,地裡沒水,種子少了水怎麼長得出來,太陽每天東邊出西邊落,天天都這樣,整塊天沒有半點雲絮,想不見它都不行,同樣是高高在上,白沙沙的,差點把雞公山和陰山點着了。

地裡的種子,放牛娃刨出來時直接就可食用了,已經被太陽燒熟了。

太陽越來越大,山裡有水的地方越來越少,人吃的水都沒有了,人離了水活不下去的,一時間,雞公山和陰山下河取水的隊伍浩浩蕩蕩像開赴前線的軍隊,從老到小背的背、挑的挑,這一壯觀景象被國清的老大娃回家時見着了,對於詩人,這種表達苦難的場面當然是不會放過的,他寫下了三首詩。

你啊

這萬惡的太陽

張開你那猙獰的面孔

吞蝕着人間

看着你是黑暗

沒有比你更黑暗的東西

肩上是滿滿的苦難

人倒下了

苦難沒有滾下山

還是滿滿的

你還提起來

直到把它挑到路的盡頭

盡頭還是苦難

爲何你的出現

把世界變成了黑夜

黑暗是如此恐怖

你是光明的象徵

爲何萎萎瑣瑣

既然

世界已變成了黑暗

你的出現

也只能烤乾

那嫣紅的鮮血

爲何要哭泣

假惺惺的呢

如果不是

爲何要攜住彩虹

起舞

歡呼

爲何而高興

哦!我知道了

你在爲對大地灸烤

而高興

起舞

歡呼

你啊!萬惡的太陽

這三首詩雞公山的人全會念,還編成調子唱了好一段時間,要不是後面發生的事可能還會被繼續地唱下去,這三首詩也同樣把國清的大娃變成了詩人,也是把萬傑的女兒,國清的兒子連在一起的紅線,這是後話。

詩寫成了,這是讀書人的事,而水還得背,編成歌來唱那是因爲背水需要打發時間,單調的背水途中哼小調是這羣苦難的人們的精神支柱,大清早就有人唱。

喲嗬……嗬……

你這萬惡的太陽囉

出來囉啞

啃着我的骨

剌着我的心

汗是一把把擰

唱到這兒唱不下去時剛停住,那邊就有人接下去唱。

就這樣撐着把日子一天天挨下去。

陰山那邊同樣是浩大的背水隊伍,那邊沒人寫詩,但陰山有陰山的唱法,從河裡挑水回家這是上坡路,沒法子樂一下,這路走起來艱難,陰山唱的是:

男:哥哥挑水

妹煮飯

女:妹兒洗衣

哥在旁邊看

合:洗完衣

煮好飯

男耕女織是把活幹

男: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女:十八的小夥人人愛

男:人圓月圓把歌對

女:哥唱情哥妹自醉

全族的人,不分男女老少,誰接着誰唱,調非調,曲非曲,歌不像歌,但能使大家把水挑到家,這纔是重要的,山裡的人不是心情不好就軟了下去,日子得撐着過,災難是避免不了的,人才是人,只有人才能頂住災難。

(四)

河裡水挑光了,歌消失了,不管是雞公山還是陰山,男人們又開始聚集在一起喝那種自釀造的苞谷酒,女人們還得拿着桶在河邊去挖一個水蕩,等水沁出來,挑回來人吃,牲口管不了這麼多,保住人是第一主要,牲口死掉就算了。

男人唱醉回家後就開始打女人,女人被打後哭了一會兒還得去煮飯,孩子們一大堆還要吃飯。

一個家,只要男人亂了方寸,這家只能靠女人,女人一亂了這個家算完了,男人總是在某些時候是頂不住火的,陰山連萬傑這種熬過苦過來的人都亂了。

雞公山國清是沒亂的一個,仍然在到處找水,從山上找樹根回來當菜吃,而樹根裡有水,日子仍在艱苦地熬着。

幾天後

天上,太陽還是太陽,仍然炙烤着大地,地上仍然生長着苦難。

牲口喝不夠水了,有些牲口已經是好幾天沒進水了,已經開始掉毛,整個山裡的狗的毛都掉光了,陰山有些人家已經放棄了,放棄了一兩天,看見孩子們一大堆的,女人又去找水去了。

七夫人家裡,她本來就是這個家裡的主角當然不能亂,因爲萬傑已經亂了。

一個月後

一個月後的某天晚上,七夫人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赤身裸體的站在人羣中間,她感到非常的害羞,到處找地方躲,可是每到一處都有很多人盯着看。

七夫人就拼命地跑,一直在跑,不知跑了多少時候,大概一小時,兩小時,還是一天,她不記得了,只知道自己跑到了一個有水的地方,她又開始跑,一直瘋狂的跑,還似乎聽見了一個蒼老的聲音在耳邊說:“要保住陰山,必須用鮮血來祭神靈。”模模糊糊中,聽得不是很清楚,只是有一個印象,突然間七夫人醒了,想起剛纔的夢,就把萬傑搖醒,把夢的過程說了一遍給萬傑聽。

萬傑也相信了,其實事到如今也只好這樣了,多年前他們就這樣做過,那次還真行。

“明天我就召集人開會,選個好日子祭山神。”萬傑說完後又躺下呼呼大睡,七夫人仍睡不着,她在想在山那邊讀書的孩子。

睡不着的時候比瞌睡來的時候還痛苦。

第二天,太陽早早就摸到了那邊山的豁口裡,露出它那炙烤大地的險惡用心。此時還只能照射着雞公山,陰山那邊照得着一點點,趁着涼快,萬傑召集好族裡的人,找了一隻公雞和一個豬頭,帶着陰山男女老少,向着雞公山背後的那座大山出發。隊伍和挑水的隊伍一樣,所有人都用一種虔誠的目光,一種期待的步伐走着,沒有人再對歌了,求雨是件神聖的事,對歌是用來打發時間的,所以求雨時不用對歌,陰山的法師來了,跳端公的也來了,用來敬山的兩個姑娘也準備好了。

山裡人是中國農民的典型代表,在如此年代,日子對一農民已經是夠艱苦了,更何況雞公山和陰山的農民都是靠天吃飯的,天不下雨天不颳風農民將沒飯吃。明火大太陽已經烤了一個月了,只要有方法能下雨死兩個人都無所謂,不下雨,那將不是死兩個,整個雞公山和陰山將會全部被餓死。

正午了,按照以前敬山的儀式,當太陽當正時開始,用以前敬山的方法用兩個姑娘的鮮血,大法師作法後一刀斬下的雞頭,用雞血和處女的鮮血一起來敬這塊神聖的土地。

全族男女老少全坐在山上,陪着兩個赤祼的姑娘一直暴曬在烈日下,直到遠處飄來一些烏雲,起雲了,全體族人都以爲要下雨了,村民回家,兩個姑娘去了,永遠地離開了陰山的吳氏家族,成了永遠的敬山求雨的女神,兩位姑娘就用她的純潔的精神敬仰着這神,這土地。

山敬完了,烏雲也起了,可是雨還是沒下,第二天,同樣是山沒動,地沒搖,仍然是驕陽似火,炙烤着雞公山和陰山。

陰山的人開始埋怨說,他們用了兩個活人敬山,已經感動了神靈,都起雲,是因爲雞公山沒去敬山,所以雨就沒下。

話這樣說也是不無道理,但誰又能說清楚,雨就是不下,誰也沒辦法。

陰山和雞公山已經有牲口開始死了,主要死的是雞和狗,雞全身的毛都掉光了,用盡最後的力氣,撲着到處亂飛,飛到哪兒就死在那哪兒。

一時間雞公山和陰山一地雞毛,滿天滿地腐臭味。

接着死的是狗,狗同樣是掉毛,全變成瘶痢狗,最後是到處狂奔,直到死,弄得雞公山和陰山漫山遍野是臭氣熏天的爛肉。

氣味太多,兩族的人開始掩埋死雞和死狗,否則人在這邊也生活不下去。

狗死得差不多了纔是死別的牲口,死後埋,埋後死,剛開始是死一隻埋一隻,最後是堆在一堆埋。

死點牲口無所謂,反正都死了,後面開始死人,這是災難,災難難免有人會死。

最先死的是王國盧的那個手下,他去上面報災情回來,據說他在一個大城市呆了幾天,後來回來的時候還沒走到半路就感到腳有點麻,接着是抽筋,最後是全身肌肉痙攣,逐漸開始萎縮,擡回雞公山不到三天後就死了。

接着死的是國清他娘,老婆子早上還是好好的,仍在河裡守水,守滿一挑後趕緊挑回,心想挑回來後再去挑一挑,剛挑到半路上,突然感到腳麻,一個趔趄,但還是倒下了,她被人擡了回來,回來後就臥牀不起,眼鼻紅腫,呼吸如蒸,胡言亂語,狀極瘮人。請了老中醫,把了半天脈,看了半天的眼和舌頭,把渾身技術使盡,也沒整出個三七二十一來,搖了搖頭走了。道士來了,開壇作了法,驅了鬼,同樣病狀不改,還稍有加重之態,如是第四天,病仍不見好轉。到了下午的時候,突然正常,說話也清晰,清醒後,全家皆大歡喜,孩子們都守好幾個通夜,當晚,老婆子讓幾個孩子和孫子回去休息,說自己沒事了,孩子們見狀也放心了不少,也就回去休息了,只留下國清爹守着老婆子,到了半夜,國清他爹仍然沒有睡,一直守着老伴,這畢竟是和自己過了一生的人,如今一個病着,另一個心裡也不好受,也跟病着似的,老伴也醒着。

“你要不休息一下,我去給你煮一碗糖開水。”國清的爹說道。

“不用了。”老婆子答道。

“你看你,纔好一點,啥子不用了,我去給你煮去。”國清爹又道。

老伴努力地撐起身子,想靠起來,老頭趕緊幫老伴靠下來。

“娃他爹,咱們妞妞都去上學堂了,她爹也走了這麼多年,我有句話悶在心裡幾十年了,我現在想跟你說。”老婆子直起身子後說道。

“你就說吧。”國清爹道。

“你別慪氣,我說了。”

“都幾十歲的人了,慪什麼氣。”國清他爹說道。

“我們老大不是你的娃,我被你教做那事的時候,提前被別人教過了。”

“我說的是真的,你教我的時候,老大就有了,只是被你教過後嫁給了你。”

話剛完,國清他爹突然間似乎在作一段回憶,臉上的表情是痛苦還是快樂,難以分清。

老人的回憶是一種對生活的整理,老人的記憶則是一種對生命中一些潛力的挖掘,記憶來說是痛苦的。

兩個老人,一個在清醒中,一個還在回憶,清醒的卻走了,回憶中的卻在記憶中,當記起了的時候,正在回憶時,他也差點跟着走了的走了。

可能是某些細節問題沒有走成,可病了,症狀同老伴一樣,一家人哭過後埋了走了的,還要照顧病中的,第七天,病中的也走了,又哭又埋,兩個老人都走了。

從第八天開始,在雞公山每隔一天發生一例,以後是每天二例、三例,最多的時候一天九例,死的大多數是老年人,也有部份中年青年人,身體較弱的那種,一時間雞公山哭聲震天,終日不斷,七八天後,哭聲漸少,哭不了多少了,也不能光顧哭,死了人,還得埋下才行。

剛開始的時候是用棺材裝好擡上山埋,然後是用草蓆裹住擡上山去埋,死一個埋一個,多了的時候就用板車拉出去埋,再多的時候就挖好大坑把死的全扔下去一起埋。短短時間,黃土堆冒出來如雨後春筍,多少生命也就畫上一個永遠也不圓的句號。

天同樣乾旱,雨仍然沒下,綠頭蒼蠅多得像是地上爬行的螞蟻。

據後來的人說,那些蒼蠅盯着人骨時叫聲像人哭一樣,螞蟻爬在人骨上也會發出悽烈的慘叫聲,生命長的野狗啃着人骨頭學着鬼叫,磷火佈滿了雞公山上空,如滿天的雪花,讓人看了直打冷噤,人完完全全地崩潰了,只想着聽天由命了,老天爺要你活到今天,它絕不讓你活到明天的。

陰山開始死人是雞公山死第十七個的時候,陰山那邊卻是從老到幼都有死的,同樣是像雞公山一樣,開始是一個個埋,然後是一堆堆埋,最後是埋成一堆

災難是從國清一大家人吃母雞開始的,一共53天,雞公山和陰山總共八千多人,死了三千多個,這是不完全的統計,也許更多,這在後來的記錄年獻上沒有確切記錄,有些人家就全家死光,這樣的人家就有六七十家,兩族裡都只剩下一些青壯年。

災難過後,每一到晚上的時間有人來到雞公山上仰望蒼天,淚流滿面地說道:天啊,菩薩啊,救救我們吧,國清每晚都爬到雞公石上,帶着牛氏宗譜,面對雞公山滿天的磷火,聽着野狗啃着人骨的慘狀,自個兒喃喃道:“劫數啊,劫數。”

陰山那邊,七夫人卻斷言說,國家一定要出現亂子了,這是十年不遇的年頭,這是徵兆,其實出不出亂子,誰知道?雞公山和陰山這邊,山高皇帝遠的,大事小事都關什麼事,但事實上呢?

(五)

第五十四個傍晚,仍還有人在死,人早已是到了等死的時候了,只等着嚥下最後一口氣。天剛一黑,有人還正準備仰天喟嘆後等着死神的光臨,誰料,擦黑不到三個小時,星星不見了,整塊天黑壓壓的一片,平時的磷火不見了,沒有動物學人的哭聲,也沒了野狗的叫聲,忽然間雷聲滾滾,閃電滿天,一陣風過後,下起了傾盆大雨,雨下了整整一晚。

翌日,綠頭蒼蠅逃得乾乾淨淨,天空如洗,空氣中沒了腐臭味,村頭便白骨森森,幾天後,地裡長出了一些野草、野菜,殘留下的種子開始長苗。

人該死的都死了,這場大雨過後也就沒有死了,霍亂因爲這場雨而結束了。

兩年後,雞公山和陰山才差不多恢復平時的生活,死了的人也沒人去管理,也沒法管理,該記的記一下,該忘的都忘了,恢復的雞公山和陰山仍然很冷清,冷清的地方大凡沒孩子,孩子在霍亂中七歲以下的差不多死完了。

沒有孩子得找女人,男人是生不出孩子的,雞公山和陰山的男人、女人們又得撐起門來生孩子。

第六章 一路向西 遇見鳥王山第三十七章 剿匪第八章 翻越鳥王山第二十八章 最後的雞公山和陰山第十章 鬼門關第三十二章 最後的太監第十三章 二渡金沙江第二十三章 天理難容第二十五章 土匪第二十三章(1)第十八章 恐龍谷第二十二章 悲劇的落幕第二十八章 土匪是這樣練成的第二十五章 土匪第二十三章(1)第九章 追擊第二十三章 天理難容第三十一章 報仇雪恨第三十一章 報仇雪恨第三章 溯源第二十八章 最後的雞公山和陰山第五章 大戰怪物第十三章 二渡金沙江第六章 借種第十章 鬼門關第二十章 插曲第二十五章 土匪第十六章 通天河第九章 追擊第八章 翻越鳥王山第九章 求子第二十八章 土匪是這樣練成的第十章 祭河神第九章 追擊第二十三章 天理難容第八章 翻越鳥王山第二十五章 土匪第八章 翻越鳥王山第二十三章(1)第十八章,大戰水中怪物(二)第三十七章 剿匪第三十七章 剿匪第十章 鬼門關第十八章 禁菸第三章 絕路也是活路第七章 鄉村婚禮第八章 翻越鳥王山第六章 借種第七章 獵人套鳥法第六章 借種第二十五章 土匪第十三章 鄉村愛奇情(一)第二十二章 悲劇的落幕第十八章 禁菸第三十三章 超越生命第十四章 日子(一)第十五章, 通過野豬坪第十二章 剽牛祭天(二)第二十八章 最後的雞公山和陰山第二十章 插曲第二十二章 悲劇的落幕第二十六章 十年後的雞公山第二十一章 結局第十六章 通天河第五章 大戰怪物第十六章 鴉片花開第十五章, 通過野豬坪第十一章 厄運第十九章 絕命第三十一章 報仇雪恨第三章 絕路也是活路第十四章 金沙江第九章 追擊第十六章 鴉片花開第二章 無可奈何逃進原森林第十二章 剽牛祭天(二)第十八章 恐龍谷第二十六章 十年後的雞公山第五章 土地第十五章, 通過野豬坪第六章 一路向西 遇見鳥王山第十八章,大戰水中怪物(二)第六章 借種第十四章 金沙江第十二章 剽牛祭天(二)第四章 偶遇洞中怪物第二十六章 十年後的雞公山第四章 轉機第十三章 鄉村愛情(二)第六章 借種第二十一章 結局第三十章 接受新任務第六章 一路向西 遇見鳥王山第三十二章 最後的太監第十章 鬼門關第十六章 鴉片花開第七章 鄉村婚禮第二十二章 悲劇的落幕第十八章 恐龍谷第七章 鄉村婚禮
第六章 一路向西 遇見鳥王山第三十七章 剿匪第八章 翻越鳥王山第二十八章 最後的雞公山和陰山第十章 鬼門關第三十二章 最後的太監第十三章 二渡金沙江第二十三章 天理難容第二十五章 土匪第二十三章(1)第十八章 恐龍谷第二十二章 悲劇的落幕第二十八章 土匪是這樣練成的第二十五章 土匪第二十三章(1)第九章 追擊第二十三章 天理難容第三十一章 報仇雪恨第三十一章 報仇雪恨第三章 溯源第二十八章 最後的雞公山和陰山第五章 大戰怪物第十三章 二渡金沙江第六章 借種第十章 鬼門關第二十章 插曲第二十五章 土匪第十六章 通天河第九章 追擊第八章 翻越鳥王山第九章 求子第二十八章 土匪是這樣練成的第十章 祭河神第九章 追擊第二十三章 天理難容第八章 翻越鳥王山第二十五章 土匪第八章 翻越鳥王山第二十三章(1)第十八章,大戰水中怪物(二)第三十七章 剿匪第三十七章 剿匪第十章 鬼門關第十八章 禁菸第三章 絕路也是活路第七章 鄉村婚禮第八章 翻越鳥王山第六章 借種第七章 獵人套鳥法第六章 借種第二十五章 土匪第十三章 鄉村愛奇情(一)第二十二章 悲劇的落幕第十八章 禁菸第三十三章 超越生命第十四章 日子(一)第十五章, 通過野豬坪第十二章 剽牛祭天(二)第二十八章 最後的雞公山和陰山第二十章 插曲第二十二章 悲劇的落幕第二十六章 十年後的雞公山第二十一章 結局第十六章 通天河第五章 大戰怪物第十六章 鴉片花開第十五章, 通過野豬坪第十一章 厄運第十九章 絕命第三十一章 報仇雪恨第三章 絕路也是活路第十四章 金沙江第九章 追擊第十六章 鴉片花開第二章 無可奈何逃進原森林第十二章 剽牛祭天(二)第十八章 恐龍谷第二十六章 十年後的雞公山第五章 土地第十五章, 通過野豬坪第六章 一路向西 遇見鳥王山第十八章,大戰水中怪物(二)第六章 借種第十四章 金沙江第十二章 剽牛祭天(二)第四章 偶遇洞中怪物第二十六章 十年後的雞公山第四章 轉機第十三章 鄉村愛情(二)第六章 借種第二十一章 結局第三十章 接受新任務第六章 一路向西 遇見鳥王山第三十二章 最後的太監第十章 鬼門關第十六章 鴉片花開第七章 鄉村婚禮第二十二章 悲劇的落幕第十八章 恐龍谷第七章 鄉村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