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且說這日,張珍又來同懷真報信兒,原來他先前因得了主意,便同百香閣的管事說明。

那管事聽了他不願漲價之說,雖是意外,卻並無惱色,因沉吟了片刻,就笑道:“此事我還要回去再行商議,少東不必憂慮,即刻便會有信兒。”

果然說的真,不到晌午時分便又回來,竟是同意張珍所說,然而卻又提議,原本的價兒自不必漲,然而卻可以另用精緻手工,再製一批上等貨,此爲分層銷賣之意。

只因那些平民百姓雖待見一百個錢的香囊,然而畢竟也還有那些富貴流油的人家兒,或者愛風雅高質量的文人雅士,他們這些人,自然是精益求精,越是貴价兒越是彰顯身份同品格罷了。

是以所賣的香雖則一模一樣,只在外面這香囊料子以及繡工上大不同而已。

張珍聽了,心想這倒是越發好了,橫豎不於他們的本意違背或者有損就是了,因此便拍板答應,同百香閣定了合約。

百香閣的各種香料人才等是應有盡有的,當下便大張旗鼓的做了起來,有他們這般勢力渾厚的大商號相助,加上近來又下了兩場雨,蚊豸自然又多,京城上下正是急需此物——何況一來有宮內採買的加持,二來是百香閣的大字號,——偏這百香閣平素多是賣的貴,一般百姓望而生畏,如今見又有效用,又是便宜,頓時連那甚窮困的人家也咬牙來買一個回去用。自不必提別的中等往上人家兒了。

於是又趁着正當季,往全國各地發了貨去,果然如小唐所言,價兒雖定的低,但耐不住賣的極多,半月之後,百香閣衆人將賬目對了對,便把頭一批的銀子給了張珍。

張珍樂顛顛地跑了來,見了懷真,便笑着把前事又說了一遍,又掏出銀票,說道:“妹妹,這裡是四千八百多的銀子,你且過目。”

懷真活了兩世,手上從未沾過一個銅板,連這銀票自然也是才一次碰,拿過來看了兩眼,又是稀奇,又是喜歡,笑道:“何必跟我過目,當初跟哥哥說過了,分我三分就好,你算一算給了我便是了。”

張珍搖頭鼓嘴地說:“使不得,我原也沒答應。”

懷真笑道:“你又要在外奔波,又要用人手,用香料,我只白出一個方子罷了,三分已經是多了。”

張珍道:“你這是要讓我惱呢,別說是我,容蘭也不肯答應,若不是妹妹,哪裡白得這許多銀兩?”

原來自從張珍接手家裡的商號,只因他爲人老實忠厚,從不肯行那些投機取巧、昧心取利之事,倘若給他見了有那爲商不仁的,他還要訓斥一番,故而所有鋪子也都不溫不火,虧得張家財厚,倒也不在乎這些……

誰知因了這一宗事,宮內採買又到百香閣親求合夥,竟讓張記在京城之中大大地露了臉,那些自上而下的人見了張珍,才都刮目相看。

何況是跟懷真有關,自然更與天下人不同……張珍賭氣說道:“你若硬要三七分,只是你七我三。”

懷真見他說的篤定,便笑道:“世上哪裡有這樣的人,合着你自己的辛勞用心等都不算了麼?那罷了,你做主就是了。”

張珍這才說道:“我跟妹妹從小就好,不比別的人,因此我也不跟你虛言假套,咱們就只平分,你說如何?”

懷真雖覺得沾了便宜,然而見張珍執意如此,就只好點頭,張珍便才喜喜歡歡,把銀票分了一半兒,剩餘零頭自己也收着了,笑道:“這樣可好了。”

懷真把銀票舉在眼前,細細看了會兒,嘆道:“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真真兒想不到,有朝一日,我竟也是這般的。”說着便又止不住笑起來。

張珍也大笑,道:“這也是妹妹天生靈秀過人,玩鬧似的便能成事。”

懷真思忖了片刻,便點頭道:“我近來因摘了些夜光花,正琢磨着另一個方子……等弄好了,再跟哥哥說。”

張珍越發喜歡,道:“既然這樣,我就拭目以待了。”

兩個人又說了會兒,張珍便告辭而去,懷真看着手中的銀子,因她自來都不缺此物,看着倒也尋常,只想着改日回家,給了李賢淑纔好……那時候母親必然喜歡不已,一想到這宗,才又難掩喜色,忙好生把銀票收在梳妝匣內。

又過數日,成帝便發詔書,立熙王趙永慕爲太子,昭告天下,鹹使聞之。

衆百姓都聽聞熙王爺是個賢王,因此也都歡欣鼓舞,普天同慶。

且說成帝頒詔之後,這日退朝,便留熙王在身側說話。

因成帝近來身子又且不好,御醫們奉了藥上來,熙王便親捧着餵給成帝喝。

成帝吃了半碗,便嫌苦不再吃了,熙王跪地道:“父皇且忍着些,畢竟良藥苦口,父皇身子好了,兒臣也才寬心。”

成帝皺眉看了他半晌,才緩緩地嘆了口氣,終於又就着手把剩下的都喝了,因說道:“罷了,朕都喝光了,你起來罷。”

熙王這才又站起身來,這會兒小太監把藥碗拿了去,成帝又漱了口,便道:“你且坐了。”

熙王遵命落座,過了一會子,成帝點頭道:“你很好,這段日子你在朕跟前兒,伺候的甚是盡心,朕都看在眼裡。”

熙王忙道:“父皇爲何說這話?兒子伺候父親,不是天經地義的?”

成帝笑笑,又道:“先前燁兒回來,朕還有些憂心,然而竟也多虧了你,若不是你,他此刻只怕還不知如何呢。”

——趙燁自打回京,便極少出面兒應酬,自然也絕少進宮來,只是上回應佩成親,是熙王特意又去世子府勸說了一陣兒,次日熙王同趙燁兩人一塊兒前往應公府,這件事羣臣上下可是看的一清二楚,紛紛盛讚熙王殿下慈懷友愛,成帝自然也知道。

自那以後,趙燁才也逐漸地出府走動,這自然也是熙王的功勞。

熙王聽了,卻並無喜色,只是垂頭說道:“燁兒的身世十分可憐,身爲鳳子龍孫,從小卻顛簸流離,這般大了才知道身世,兒臣也明白他的心情,何況身爲他的叔叔,自然要好生照料他,倘若大哥跟嫂子泉下有知,才得寬慰。”

成帝聞聽這一番話,連連點頭。熙王又道:“說來,兒臣另有一件事,要斗膽啓奏父皇。”

成帝便問何事,熙王正色便道:“兒臣因想,燁兒爲人很是聰慧,只是因從小未受正統教養,才養的這樣灑脫性情,此刻有竹先生跟各位少傅等教導,只怕假以時日便自成大器,此刻兒臣膝下只安康一女,兒臣便想着,倘若將來燁兒能獨當一面之時,便將皇位傳給燁兒,——這是兒臣的一點私心,不知父皇覺着可使得?”

成帝聽他說罷,便笑道:“荒唐,這如何使得?哪裡有皇位傳給侄子的道理?何況雖如此只安康一個,難道以後不會再有什麼小皇子小公主的了?”

熙王道:“只怕都不及燁兒妥當。”

成帝思忖許久,搖頭:“你且不許多想了,燁兒如今纔回京,他心思單純,倒也是好,然而若是耳聞目睹的,沾染了那些……倘若真的生出那異樣心思來,反而又成大亂。”

熙王一震,成帝道:“倘若叫他一生安閒無事,只當個富貴閒王,倒也是他的造化了。何況……這皇位本就不是什麼人都能坐的。”

成帝說着,便看向熙王,目光深沉如墨。

偌大的寢宮之內,父子兩人瞬間都不曾開口,頃刻,熙王才喚道:“父皇……”

成帝卻不待他說,便點頭又道:“你很好,不管是心機,爲人,都很好。爲君者,自是不能非黑即白,你的兩個哥哥,肅王太驕強外露,衆人雖懾於其威,心中卻甚厭之,且他心浮氣躁,終究不能成事;至於廢太子,他外寬和而內苛厲,然而畢竟善於隱忍,只可惜……”

成帝說到這裡,眼中透出幾分惘然來,嘆息似的說道:“他到底是功虧一簣……”

熙王只是看着成帝,似懂非懂,不敢做聲。

成帝目光轉動,復看向熙王道:“故而朕說……你很好,剛柔並濟,能屈能伸,可進可退,懂時局,識大體,體察人心,若說太子曾佔了一個‘天時’,肅王佔了‘地利’,你如今,卻是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了。”

熙王仍是低頭,只道:“兒臣慚愧。”

成帝笑了笑道:“朕雖然失去了兩個兒子,然而卻得了個能承繼大統擔負江山的好太子。這便罷了,倘若將來,你不負衆望,果然成爲一代明君,那朕也自會含笑九泉。”

熙王驀地擡頭,道:“父皇,爲何竟說這等不祥言語……”

成帝嘆息一聲,看着熙王道:“這些話遲早要說罷了,你不必詫異,朕……另外還有一件事要同你說。”

此刻成帝斜倚榻上,聲音蒼蒼,看來便是一個垂暮老者,彷彿能聽見他身體之中時辰的更漏正在倒數,熙王竟無端有些難過,便垂頭道:“父皇……要同兒臣說何事?”

成帝端詳他許久,忽地道:“朕知道你同唐毅自小的交情,跟別人不同……”

熙王大爲意外,不想成帝竟會對他提起小唐,頓時一眼不眨地重看向成帝,屏息靜聽。

卻聽成帝道:“朕要跟你說的事,便同他有關……本來,不必將他牽扯在內的……”

熙王聞聽,心竟無端跳亂,他從來都冷靜自持,有名的指顧從容,處變不驚,然而聽了這句,卻竟意亂起來。

成帝覷着他的神情,便道:“你附耳過來。”

熙王只得起身,挪步到了成帝跟前兒,躬身俯就,成帝在他耳畔低語數句,熙王驀地睜大雙眸,轉頭看向成帝。

成帝說完之後,卻彷彿耗盡渾身力氣,滿面倦容,因淡淡看了熙王一眼,說道:“你可聽清楚了?”

熙王渾身赫然有些發僵,喉頭動了幾動,彷彿要說話,卻說不出來。

成帝微微眯起眼睛,盯了他片刻,熙王才遲疑着問道:“可……爲何要……”一句話未曾問出,卻被成帝的眼神制止。

熙王只能咽一口唾沫,不再做聲。

成帝閉了閉雙眸,復淡聲說道:“不管如何,你且記下朕這話……罷了,朕累了,你且去罷。”

帷幕重重,檀香成灰。

熙王拜別成帝,起身垂袖,拖着雙腿出了寢宮,自九重白玉臺階上,將要拾級而下,將行未行,風撩起他的蟒袍,卻吹不散眉間一抹深紋。

熙王不由擡眸,放眼看去,江山萬里,盡在足下,然而……

這偌大皇城,也忒空曠寂寥了。

出了宮後,熙王乘轎回府行到半路,鑾轎其實並不如何顛簸,然而熙王卻覺得自己的心忽忽悠悠,如風箏在高空被那無形風雲攪擾一般。

不知行過多時,熙王忽地吩咐道:“去禮部。”

只因近來得知,新羅的使者不日便能進京,小唐正在看那幾個新招選的同文館譯者眼簾禮節言語等,忽然聽聞太子殿下來見,不免詫異,忙撇下衆人迎了出來。

此刻禮部尚書齊緣也早出來拜見太子,趙永慕寒暄了一回,齊緣倒也識趣,知道太子是來尋小唐的,行禮罷了後,便藉故而去。

侍從們都隔着數步,躬身侍立,趙永慕打量了一番小唐,因問道:“你需要的人都得了?”

小唐笑道:“得了,雖然不甚熟練,但只需好生調/教,假以時日便是好手。”

趙永慕點了點頭,忽道:“可還記得上回你同我說的……那些話?”

小唐一怔,端詳他半晌,才明白過來:“你是指……”

趙永慕竟不等他說完,便自顧自道:“這數日我也細想過,此事雖然急不得,但只是推辭,卻也不知何年何月纔有更改,我因想着,改日要同父皇進言……就從學堂着手如何?”

小唐雙眸微睜,啞口無聲。

趙永慕點頭道:“也不必在別的地方,只在京城內先如此實行,現如今的貴族世家女子……家中自有些私塾之類,教導女孩兒們讀書識字,如今咱們只需讓他們教的再多一些,不侷限於女紅、禮儀等就是了,什麼禮樂射御書數……”

小唐見他說到這裡,心中驚駭,忙笑着制止,道:“罷了罷了,如何就想到這許多了?何況你說的雖是好,實行起來可知也極難的?”

小唐見左右無人留意,就拉了趙永慕到自己房中,把門輕輕掩起,才道:“你才冊封了太子,如何在這個節骨眼上提此事?倘若皇上不喜又如何是好?這關鍵時候,還是避忌小心些。”

趙永慕轉頭看他,目光竟有些銳利,道:“你可知,我纔出宮來,父皇誇我好呢,且說我比兩個哥哥都好,得天時地利人和……父皇縱然不喜,難道還能廢黜了我麼?”

小唐聽得心驚膽戰,忙喝道:“殿下!”

趙永慕才停了口,卻只看着小唐。小唐這才察覺他的臉色有些異樣,便遲疑問道:“殿下……你、你可無恙?”

趙永慕看了他半晌,才驀地笑了笑,道:“瞧把你急的,我不過說了兩句實話而已,竟有什麼?何況這兒也沒別人。”

小唐微微蹙眉,總覺得他有些古怪,趙永慕卻又垂下眼皮,說道:“我只是……”舌尖輕止,卻又說不出來。

小唐端詳了會兒,才溫聲勸道:“殿下先前也跟我說過,縱然此事有理有利,然而畢竟世人未必想的明白,只怕反而不滿詬病起來,豈不是於你的聲譽有損?倒是再放一放。”

半晌,趙永慕才擡起頭來,忽地問道:“你何時出使?非要你去不可?”

小唐失笑道:“先前說過了的,如何又問?等他們來到後,彼此交接一番……最遲一個月後便可行。”

趙永慕聽了“一個月便可行”,心中忽地極爲煩亂,竟氣的說道:“何必總是你來挑這擔子?禮部難道沒有別人了?我去跟齊老頭說……”他揮袖往外疾走,誰知才走一步,手臂便被人攥住。

小唐拽住了趙永慕,便轉到他跟前兒來,因盯着他的雙眸問道:“殿下今兒怎麼了?是誰惹了你了,這樣心浮氣躁?”

作者有話要說:  虎摸小夥伴們,感謝(╯3╰)

不要捉雞,二小姐正經護照都沒有,唐叔怎麼能允許她出國呢~XDD

聽說營養液會過期清零了哦,小夥伴們趕緊來灌上哈!一直以來在追文的應該都會有此物,就在書名底下那個按鈕,點點點!

第340章第183章第28章第60章第381章第282章第329章第95章第141章第271章第173章第334章第286章第29章第140章第221章第277章第56章第243章第62章第84章第62章第57章第279章第252章第210章第349章第36章第304章第246章第49章第44章第365章第266章第60章第194章第331章第307章第276章第256章第138章第199章第284章第114章第7章第193章第334章第211章第46章第175章第296章第297章第159章第140章第167章第303章第271章第178章第323章第381章第78章第152章第283章第308章第108章第372章第7章第322章第155章第3章第26章第210章第218章第215章第55章第86章第84章第25章第242章第108章第251章第114章第307章第113章第156章第349章第11章第368章第25章第21章第242章第12章第14章第320章第255章第104章第242章第128章第252章第35章
第340章第183章第28章第60章第381章第282章第329章第95章第141章第271章第173章第334章第286章第29章第140章第221章第277章第56章第243章第62章第84章第62章第57章第279章第252章第210章第349章第36章第304章第246章第49章第44章第365章第266章第60章第194章第331章第307章第276章第256章第138章第199章第284章第114章第7章第193章第334章第211章第46章第175章第296章第297章第159章第140章第167章第303章第271章第178章第323章第381章第78章第152章第283章第308章第108章第372章第7章第322章第155章第3章第26章第210章第218章第215章第55章第86章第84章第25章第242章第108章第251章第114章第307章第113章第156章第349章第11章第368章第25章第21章第242章第12章第14章第320章第255章第104章第242章第128章第252章第3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