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天津38師2

張自忠沉吟了片刻,心裡想我們29軍雖說有十餘萬人,可分散在各地,重兵器不多,也就我們38師和馮治安的37師是大編制重裝備師,馮玉祥的抗盟解散繳械的武器、湯玉麟潰逃時留下的武器、宋哲元與英國人走私來的武器基本都擴充了這兩個師,其他各部實力參差不齊,想打也不容易。

萬一態度強硬引發全面戰爭,國府責備不說,流血犧牲還有可能被其他軍閥政客們出賣,熱河的教訓太深刻了,地方實力派哪個會真心和小日本拼命呀?不然張學良、湯玉麟都是手握重兵的,能讓日本人囂張到現在?只好淡淡地說:“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貴部在華北六七年,又和日軍長期作戰對峙,我初來乍到,對敵我雙方的情況不是很清楚,怎麼敢班門弄斧?”

“你也是從軍多年,我們也對紅軍的戰法很佩服,你不妨從戰略方面提點建議。”

“首先29路軍要上下齊心,作戰目標要統一要明確,是撤是打,早作打算,不能猶豫。做好決不妥協、寸土必爭的心理準備。

其二不要只想着固守陣地,分兵防守、被動挨打。既然要打,就要打疼他,讓他再也不敢打,所以作戰方式可以是阻擊、伏擊、包抄、偷襲等結合起來,作戰目標是大量消滅其有生力量。

其三,指揮部要有完善地應對突發事件的方案,組織各部訓練,各師、旅、團要保持通訊順暢,隨時策應配合,這個環節一直是我們的軟肋。

最後,日本人慣會使用緩兵之計,以和談爲掩護調整部署、等待增援,不要被他們牽着鼻子走,不能由着他們想打就打、想和就和。一定要努力實現自己的作戰計劃。”

趕過來的張克俠笑着說:“你這是針針見血,直指要害呀,這些方面我們的準備的確不足。你覺得日本人真會發動大規模進攻嗎?”

“日本人奪取平津、華北的謀劃自長城會戰已經準備了3年,該是動手的時候了。我估計會以蠶食的方式一點一點地逼迫我軍像放棄熱河、冀東、豐臺那樣主動放棄平津。如果我軍奮起反擊,肯定會促使日軍全面進攻。

董升堂着急地說:“如此一來我們不就成了引發全面戰爭的罪人了嗎?”

“保衛國土,反抗侵略,正是軍人的職責。我們怎麼能因爲懼怕戰爭而放任侵略者佔領我們的國土呢?中國軍人難道只會在國內和自己人耍橫嗎?面對外族入侵只會割地求和嗎?老百姓養活這樣的軍隊有什麼用?

日本人窺覬中華幾百年了,野心越來越大,不管我們想不想打,這一戰都無法避免,除非我們四萬萬人都甘心做亡國奴,這可能嗎?所以妥協退讓纔是民族罪人,堅決抵抗是民族英雄。”

張自忠等人默默地點着頭,思想深處仍在掙扎。

演出獲得了巨大成功,天津教育界、實業界、文化界的代表紛紛支持撤離戰區的建議,寧爲玉碎,絕不瓦全,他們長期生活在列強的統治和日本特務的淫威之下,早有去意,只恐無處安身,陳海松實實在在的演講讓他們定下決心。實業家們要到後方去加緊生產支援前線。教育界要大後方去培養人才建設強大祖國,文化界要到後方去努力創作鼓舞民衆。

38師部隊看完演出的士兵尤其是東北籍戰士情緒激昂,聚在一起,抒發着自己的願望。“朋友來了有美酒,敵人來了有獵槍。”連主和派將領也不得不承認不能再退縮了。張自忠師長臉上也恢復了剛毅的軍人本色,心力憔悴的病態似乎一掃而光。

在師部食堂裡組織的歡迎宴會上,多喝了幾杯的黃維剛、劉振三和陳海松勾肩搭背兄弟長兄弟短地讓小陳將軍再唱一遍《精忠報國》,這歌太他媽帶勁了。

陳海松看着滿屋的熱血軍人,感慨地說:“能來到38師慰問演出,結識各位軍中前輩,感受到軍人的剛強豪邁,對我本人是一次洗禮,我願意向你們在長城喜峰口那樣去戰鬥,因爲咱們都是當兵的人。我就爲大家唱一曲《咱當兵的人》”各界人士喝彩鼓掌表示歡迎。

陳海松走到大廳中間,運了一口氣,高亢雄壯的歌聲激越而出,震撼了全場。

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

只因爲我們都穿着樸實的軍裝

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

自從離開家鄉就難見到爹孃

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

都是拼命的搏殺都是摸爬滾打

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

一樣的足跡留給山高水長

當兵的人當兵的人

咱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

頭枕着邊關的明月身披着雨雪風霜

咱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

爲了國家安寧我們緊握手中槍

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

都在渴望輝煌都在贏得榮光

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

一樣的風采在民族的旗幟上飛揚

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

只因爲我們都穿着樸實的軍裝

咱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

爲了國家安寧我們緊握手中槍

咱當兵的人就是這個樣

慶功宴喝倒了38師大部分旅團軍官,晚上九點,陳海松告別仍在大廳裡哭笑怒罵、高吟低唱的將領們,在38師副官的攙扶下步履蹣跚地來到客房休息。不一會,民夫打扮的張峰來到門前,聽到陳海松“進來吧”的聲音,推門走了進來,喝了最少兩瓶白酒的陳海松沒事人一般坐在牀邊正在套穿夜行服。

張峰報告說已與城中六人取得聯繫,此刻他們十人正按計劃行事,我們11點以前必須趕到。

幾分鐘後,兩人人悄悄離開38師師部,在鎮子東南的的玉米地裡會合,與一名前來接應的天津潛伏隊員一起化裝成日軍,打馬奔向天津。

天津南門外的海光寺1900年起就被日軍攻佔,日本駐中國駐屯軍司令部一直設在這裡,經過將盡40年的經營,特別是這兩年的強化,形成機構龐雜、兵種齊全、政治軍事情報經濟統管的國中之國,成爲日本武裝侵略華北、吞併中國的軍事大本營。

海光寺旁的西洋式建築張園裡燈火明亮,人頭攢動,二樓中間一間大辦公室裡,日本駐屯軍參謀長橋本羣少將正對着北平情報機關長鬆井太久郎、天津情報機關長茂川秀和大發雷霆,兩人剛從通州調查完畢趕來彙報。

此次通州事件冀東自治政府骨幹殷汝耕、池宗墨、吳皋等七人遇害,保鏢被殺17人,通州日軍顧問細木繁少佐全家遇難,大批文件丟失。日、朝僑民八戶被滅門,財物劫掠一空。冀東自治軍彈藥庫被炸,一萬多人的彈藥物資、給養被服損失殆盡,導致自治軍看守一百餘人死亡,附近日軍中隊因住房倒塌傷亡三十餘人。

據查,通州南門兩名帝國哨兵半夜被殺,匪徒從南門進入並撤離,城中各處留下署名爲‘冀東人民救國軍’的手寫傳單30餘份。事發當晚,29軍駐軍無兵力調動,全在營房內休息,已得到我軍內線證實。

分析認爲此事不像國民政府特務機關行徑,他們一般只對主要目標實施刺殺,絕不招惹皇軍,從殺人手法上推測很有可能是綠林匪徒藉機報復搶劫。

橋本羣很不高興,帝國已經決定在7、8月間對宛平、盧溝橋等南部地區發起主動蠶食,逼迫29路軍在四面被圍情況下放棄平津地區,駐屯軍已經成立緊急策劃組制定作戰計劃。需要和平的外表掩護真實的企圖,也需要大小漢奸們策應配合,可眨眼間29軍裡的炸彈潘毓桂死了,得力急先鋒殷汝耕也完了,帝國的多年心血就這麼白費了?

哎,真是讓人頭疼呀,由裕仁天皇親自任命的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中將一直患有嚴重心臟病,很長一段時間不來過問具體事物了,把自己這個參謀長累得賊死。現在又出了這檔子事,說重吧還挺嚴重,說輕吧也就是土匪搶劫。

看來還是得壓一壓,否則會影響自己的前途。

他想了半天,問鬆井太久郎通州冀東自治政府的局勢是否穩定。

鬆井太久郎彙報說原本冀東政府除殷汝耕主席外,還有池宗墨、王廈材、張慶餘、張硯田、霍實、李海天、李允聲、殷體新等八人爲參政。此次襲擊中殷汝耕、池宗墨、王廈材、殷體新四人遇害。

下設三處四廳,池宗墨的秘書處兼外交處、董鳳祥的保安處,張仁蠡爲廳長的民政廳、王履材爲廳長的建設廳兼教育廳、趙從懿爲廳長的財政廳。各廳、縣一切大權都操縱在帝國顧問或秘書手中。襲擊中董鳳祥、張仁蠡兩人遇害。通州知事吳皋也未能倖免。

自治軍第一至第五師由張慶餘、張硯田、李海天、趙雷、李允聲分任師長,指揮大權全操縱在帝國教官手中。因五人住在城外軍營中得以倖免。

目前,通州羣龍無首、謠言滿天、人心不穩,步兵旅團已派出一個大隊的皇軍維持治安。但政府人員損失較多,政事荒廢,我們去動員通州士紳填補空缺,但都被婉拒。

自治軍是最讓人擔憂的,據查張慶餘、張硯田兩位總隊長一直與宋哲元、馮治安有聯繫,五位師長比較抱團,很難分化。爲防止軍心不穩,各師都派駐了皇軍部隊監控。

這麼大的損失實在是大日本帝國的恥辱,痛斥了兩人一頓後,命令他們立刻展開調查,找到這夥匪徒碎屍萬段,冀東自治政府警衛連全部槍斃。

立即向29軍、北平市政府提出抗議,縱容匪徒危害地方,殘殺日本軍人和僑民,逼迫他們退出宛平,交給帝國軍人把守,逐步控制北平的南大門。

明天他要親自前往通州,整頓冀東政府和自治軍。

各位書友,快過年了,冰雪也是凡夫俗子,單位家庭瑣事繁多,出稿質量有些粗糙,不是故意,實在是無暇修改,請見諒,謝謝!

;掃描起點微信二維碼,全民搶答冷知識,拿勳章,贏大獎!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衆號“qdread”參與!各種大獎,輕鬆拿下!

第46章 計劃成功第13章 戰場形勢第214章 煞神託生第172章 徽州震盪第361章 政委免職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21章 壽一來了第422章 烈焰蒸騰第564章 頑強第一軍第434章 獨家出戰第425章 進展不順第188章 接受條件第264章 陳布雷的趨勢論第87章 國際友人第221章 中埔村機場第113章 一羣財迷第339章 華中震怖第262章 蔣先生的擔心第412章 委員長的誓言第31章 關東軍的對策第109章 到底用不用第42章 五常自衛軍第339章 瞞天過海第16章 開原城破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20章 統帥部的決心2第71章 春節茶話會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423章 光臨馬公島第58章 營地槍聲第114章 第四飛行團來了第443章 陽西自衛團第59章 殺個回馬槍第26章 戰術推演第440章 粵軍備戰第142章 謀劃南洋第39章 42聯隊完了第544章 主動進攻第38章 帝國浪人第571章 東緊西松第454章 總部支援第6章 謀劃勝利3第504章 無奈的掩護第554章 夜襲37師團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650章 不斷迂迴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24章 迎接考驗第6章 謀劃勝利3第632章 海上游擊縱隊第6章 謀劃勝利3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79章 遭遇戰第413章 打落了牙齒往肚裡咽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414章 視察共軍防區第83章 瘋狂計劃第222章 第四戰區第582章 陳海松的戰略構想第584章 原則底線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73章 發展工商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562章 衢州機場第596章 商機無限第98章 星星峽第307章 取之於民第328章 最後的手段第243章 幾多歡樂幾多愁第7章 膽大包天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67章 反思歷史1第226章 戛然而止第367章 進入新疆第69章 要去蘇聯第518章 強硬的收穫第421章 戰前風雲第6章 謀劃勝利3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222章 第四戰區第16章 開原城破第125章 頂過這一週第185章 謎團揭開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242章 論功行賞第408章 大後勤第424章 中國政壇第373章 小野露餡第29章 平地也能打埋伏第69章 贖買政策第660章 擦肩而過第42章 戰後第359章 兩敗俱傷第418章 藉機脫離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49章 露出破綻第326章 滲透科爾沁第37章 準備1第102章 南下興-隆
第46章 計劃成功第13章 戰場形勢第214章 煞神託生第172章 徽州震盪第361章 政委免職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21章 壽一來了第422章 烈焰蒸騰第564章 頑強第一軍第434章 獨家出戰第425章 進展不順第188章 接受條件第264章 陳布雷的趨勢論第87章 國際友人第221章 中埔村機場第113章 一羣財迷第339章 華中震怖第262章 蔣先生的擔心第412章 委員長的誓言第31章 關東軍的對策第109章 到底用不用第42章 五常自衛軍第339章 瞞天過海第16章 開原城破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20章 統帥部的決心2第71章 春節茶話會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423章 光臨馬公島第58章 營地槍聲第114章 第四飛行團來了第443章 陽西自衛團第59章 殺個回馬槍第26章 戰術推演第440章 粵軍備戰第142章 謀劃南洋第39章 42聯隊完了第544章 主動進攻第38章 帝國浪人第571章 東緊西松第454章 總部支援第6章 謀劃勝利3第504章 無奈的掩護第554章 夜襲37師團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650章 不斷迂迴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24章 迎接考驗第6章 謀劃勝利3第632章 海上游擊縱隊第6章 謀劃勝利3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79章 遭遇戰第413章 打落了牙齒往肚裡咽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414章 視察共軍防區第83章 瘋狂計劃第222章 第四戰區第582章 陳海松的戰略構想第584章 原則底線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73章 發展工商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562章 衢州機場第596章 商機無限第98章 星星峽第307章 取之於民第328章 最後的手段第243章 幾多歡樂幾多愁第7章 膽大包天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67章 反思歷史1第226章 戛然而止第367章 進入新疆第69章 要去蘇聯第518章 強硬的收穫第421章 戰前風雲第6章 謀劃勝利3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222章 第四戰區第16章 開原城破第125章 頂過這一週第185章 謎團揭開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242章 論功行賞第408章 大後勤第424章 中國政壇第373章 小野露餡第29章 平地也能打埋伏第69章 贖買政策第660章 擦肩而過第42章 戰後第359章 兩敗俱傷第418章 藉機脫離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49章 露出破綻第326章 滲透科爾沁第37章 準備1第102章 南下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