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設備到了

下午兩點多,公審大會結束,羣衆被疏散、會場被迅速清理,八千多日軍俘虜在藤堂、高橋率領下,三千多金華工程兵部隊在施俊福率領下、一千多技術工人在胡榮、伍明颺率領下陸續趕到碼頭,黃權負責的兩百多條小火輪,肖國生組織的當地三千多碼頭工人、兩千多被解救的勞工也在岸邊等候,幾方面的負責人在碼頭上商量人員分配和裝卸流程。

還在高臺上就坐的陳海松、黃紹竑、陳訓正、黃頌英、呂公望等人一邊交流抗日形勢一邊注視着碼頭,呂公望不無擔心地抱怨道:“陳長官,你怎麼把鬼子俘虜也派來了?他們要是使個壞,點把火損失可就大了!再說這麼多人藉機跑到民間該有多危險呀!”

陳海松掃了一眼依然穿着去掉了軍銜標誌鬼子軍裝的日軍隊列,寬慰道:“呂老放心吧,你看他們比我們的工程兵部隊還要有組織有秩序,不會出事的。”

“紀律是不錯,剛投降一天能聽你的嗎?你這碼頭上就一百多警戒兵,出事可不好辦!”

“呂老跟日本人接觸的少不太瞭解他們的民族性格,相當堅忍殘暴,做事有很執拗,在這方面的確比中國軍隊強很多,訓練刻苦作戰拼命服從性強。同時他們也有崇拜強者的傳統,一旦發自內心地承認戰敗絕不會再反覆暴亂,我軍在綏遠、徽州、粵東都有大批鬼子俘虜,只要不刻意地侮辱虐待,他們會接受勞動改造的命運,圓滿完成各種艱險任務。”

“碰到你,他們不服也不行,你也真是夠膽大的,帶着一個團就敢闖進溫州!”

“作戰就是要冒險。連你都覺得懸,鬼子自然也想不到,這就叫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大不了偷襲變強攻,以一團的實力也能拿下溫州。不過會傷及無辜損壞一些房屋建築。”

“一團纔多少人,鬼子可是有一個混成旅呢?”黃紹竑也插進來感覺確實冒險。

“各位可能沒有發現,武漢戰役後,鬼子的兵員素質、戰鬥技能和作風大打折扣,你看下邊的鬼子,普遍上了歲數,這已經是後備軍中的後備軍。在蘇南就已經被89軍收拾了一頓三個大隊遭受過打擊,加上新編旅團重裝備大幅度減少,跟一團比差不少。”

“這麼說來,鬼子實力大大下降了。咱們可以適當反擊了?”

“唉!武漢之戰可謂是兩敗俱傷,國軍也是實力下降很厲害,各集團軍缺編嚴重、重裝備損毀較多,彈藥物資儲備用盡,不得不休養生息。蔣先生把華東交給我,也是想讓我拖住鬼子給西南恢復戰力爭取時間,我手裡兵力有限也只能是立足自保恢復編制。”

“這倒是不假,可你爲什麼把那麼多國軍編入工程兵,放在正規軍裡起碼可以擴充兩個軍吧!”陳訓正剛來既爲收復溫州高興也爲只在溫州留一個團感到不理解。

“正公不知道我一直提倡走精兵之路。而精兵要身體好、有勇氣、肯吃苦、服從指揮的士兵嚴格訓練,那幾個保安部隊的兵不是老油條就是嬌氣包,說真的送上前線就是送死,已經練不出來了,留在後方搞搞建設還能學會一技之長,將來養家餬口沒有問題。”

“可你這兵力太少就不怕鬼子打回來呀!葉飛一個團能頂住嗎?”

“您沒見這些軍艦嗎?您沒看見空軍將領嗎?這裡要建成陸海空軍聯合駐守的海防要塞,成爲咱們對外聯繫、獲取設備物資的通道!葉飛一個主力團有2400人,加上海軍、空軍就是4000,再把暫編32師那2000多人、2000青年學生、1000多自衛團、保安隊訓練訓練,怎麼也能挑出2000人,是多少,6000人呀!夠了,肯定夠的。”

“6000人,才半個師,守這麼大一片海岸線怎麼夠呢?”

“半個師就半個師,咱們又不跟他拼陣地戰,游擊戰運動戰鬼子佔不到便宜。不過金華兵工廠要快點開工,別生產那些七九步槍、捷克機槍了,咱們不需要。當務之急是製造地雷、水雷、魚雷,海島防衛、近岸阻擊、抗登陸還是用得上的,另外軍艦上的126炮彈、90炮彈、35高炮彈咱們繳獲的不多,新兵上艦訓練很快會消耗光的,咱們得自己生產。”

“這可有難度,你也看了那些設備,都是老舊機牀也就能用鋼軌、土法炸藥造些機步槍和子彈、手榴彈,連迫擊炮彈都沒過關再高級的原材料要求高恐怕就有心無力了。”

“沒關係,待會船一來什麼都解決了,除了設備還有不少外國招聘來的技術工人,他們可以指導咱們的工人提高生產技術,生產出合格的原材料,造出炮彈,弄不好連大炮也能造!”

“洋人我在杭州、上海都見過,洋行裡、工廠裡多得很,技術是不錯可牛的不得了,工資高好幾倍、幹活總是藏着掖着,一下班就去喝酒跳舞,根本不帶中國學徒。”

“這我知道,可我不怕,招聘的時候就找的有家室的,全家都來,工資分成六級,他得從三級工開始做,除了完成生產任務外必須培養三名學徒達到一級工水平才能升四級,再想往上升就得讓三個學徒達到二級工水平,以此類推,他水平再高也要把中國工人培養出來才能拿到高工資。中國工人也一樣要把技術毫無保留地向下傳,不傳就沒有高收入。”

“你這壞小子,連外國人也算計!這樣的條件,外國人能答應嗎?”

“唉!沒辦法,誰讓咱們底子薄呢!只好耍點小聰明借雞下蛋,孵化出咱們自己的技術隊伍,沒個三五年真還就不行。美國現在工業不景氣,很多人失業,我告訴他們中國景色很美、食物很好吃、民衆很友善,在中國工作會很愉快,等到中國打敗了日本他們都是抗日英雄。除了勳章還可以獲得中國榮譽國民的身份,每兩年可以免費來中國度假兩週。”

“真是難爲你了,還要編瞎話糊弄美國人!”黃頌英很是同情地安慰陳海松。

“我可沒編瞎話。承諾永遠兌現,他們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幫助我們抗戰發展工業。這是多大的貢獻呀,不該獎勵呀?再說等把鬼子打敗了,咱們的工業也發達了,國家富強了,拿出點小錢慰勞一下他們的同時還能瞭解美國工業的最新進步,做一些技術交流太值得了!”

見幾個老頭像看怪物一樣盯着他,有些着急地說:“你們在後方可要盯緊了。照顧好這些洋師傅,好不容易請來的都是寶貝,讓他們出面組織嚴格的技術等級考試,老外認真不講情面。可以逼着咱們懶散慣了的缺乏敬業精神的工人們鑽研技術、精益求精、少出廢品。”

這小子明明是以能征善戰著稱的國軍上將、戰區司令卻整天想着跟打仗沒多大關係的工業、技術、資金、設備之類的事,把發展經濟、創辦工業看得比政權、軍隊還要重要,跟他深居簡出的前任顧祝同形成鮮明的對比,讓人既欽佩又很不理解,見他着急。點頭應承。

正說着話遠處傳來悠長的汽笛聲,陳海松興奮地說:“總算來了!”衆人擡頭望去一條飄着中國國旗的炮艇從外海開來,後面跟着一艘沒有旗號的驅逐艦,再後面是五條掛着美國國旗的巨大貨輪緩緩飄來,江邊的繳獲艦船拉響汽笛表示歡迎。彼此應和好不熱鬧。

那條千噸左右的驅逐艦在前面的小碼頭上率先拋錨很快下來一羣人,與葉飛、胡榮等人碰頭,分別前往各個棧橋組織貨輪停靠。甌江水深六到九米,以往可沒來過這麼大的貨輪,雖然日本工兵把棧橋向江心最深處延伸了不少拓寬了很多,停泊還是費了不少的事。

有驚無險地靠了岸,貨輪上率先下來的是兩千多千金發碧眼的外國人,男的女的還有孩子,提着大大小小的箱子好奇地看着周圍的景色,踩着踏板上了棧橋陸續聚集在碼頭上,船上下來的中國人在與施俊福碰頭後把這些外國人領進已經做好準備的招商局大樓用餐休息。

很快碼頭上等候的上萬各方面人員混合編組成五隊進入各自的泊位、登上貨輪,開始再次分工、確定裝卸流程,許多編了號的木箱、鋼管、齒輪、鑄件被裝卸工們擡上碼頭,在指定的地方堆放,很多原材料、麻袋、蒲包直接轉到棧橋邊的小貨輪上準備運往麗水。

陳海松沒有參與現場組織,他把任務分配給施俊福、胡榮、伍廷颺、葉飛等人,繼續和老人們探討港口建設:“這內河港口還是有些小,來的只是六千噸級的中型貨輪停靠都這麼費事,要是更大些的肯定擱淺,下一步要把海邊的龍灣修成萬噸以上的遠洋碼頭。”

“溫州偏僻,千噸以上的船來得都少,用得上修那麼大的碼頭嗎?”呂公望被眼前上萬人螞蟻搬家似的裝卸場面震驚了,他是溫州本地人,對陳海松的建議並不理解。

“現在偏僻,不等於今後偏僻,咱們搞工業、搞經濟少不得要和世界各國發展貿易,港口運輸量會越來越多,咱們手裡就這一座港口,不擴建會影響工業建設和物資流通的,將來臺州、福州、廈門、汕頭連成一線,走水路運送物資人員可比翻山越嶺便捷的多。”

“鬼子有飛機、軍艦、陸戰隊,你就不怕鬼子轟炸、炮擊、登陸嗎?”

“他有咱們也有,不能因爲怕轟炸就放棄沿海,沒有出海口被人家堵在內陸那纔是死定了。你們不用擔心,葉飛正在組建外海駐島部隊,跟海軍艦船配合遲滯攔截敵人,陸地上也有飛機、岸防炮、雷場,只要八路軍不放棄,有的是辦法對付他,上了岸也得被消滅。”

衆人面面相覷,不知怎麼跟他說,這年輕人太過自信,全不把日本當回事,也難怪,鬼子陸軍、空軍在他手裡都栽過大跟頭,海軍也吃過他的虧,確實有辦法由着他折騰吧!

陳海松細心看着棧橋碼頭忙忙碌碌的人羣,指點着說:“諸位看這些碼頭設施,現在還是木質棧橋,強度不夠,只能臨時湊活一下,機械裝卸設備一點也沒有,全要靠肩扛手擡,既不不安全也不快捷,滿足不了需要的。龍灣要修成混凝土的堅固碼頭,配備吊車。”

“那得花多少錢呀!從哪買去呀?”“不用跟外國人買,咱們自己可以造!”

“自己造?要水泥要鋼材還得有技術,咱們有嗎?有也得先造槍炮吧?”

“什麼都靠外國怎麼行?這批設備來了以後,咱們的工業基礎就紮實了,有了基礎就能有鋼鐵就能生產出更多的生產設備,再用這些設備建更多的工廠,等着吧,一年以後浙西的水泥廠、鋼鐵廠就能投產,溫州就能建設龍灣碼頭,再建一座港口設備廠,到時候沿海港口都能實現半機械化,裝卸速度會成倍提高。槍炮暫時不需要,夠用,生產也生產先進的。”

說着話施俊福陪着兩個少將上了高臺,陳海松忙迎了上去握手問候,親熱地交談了幾句,領着來人向幾個老者介紹道:“這幾位都是浙江大佬,這位是綏遠工業管理委員會的張忠孝副主任,前一段一直在美國籌款採購設備,這次被我叫回來主持第三戰區的工業建設。這一位是廖仲愷先生之子、粵東民主政府的副主席廖承志,從汕頭專門護送船隊過來的。”

兩人對起身相迎的老者很是尊重,一一敬禮問候。陳訓正等人對張忠孝不熟悉,禮節性地握了握手,可對廖承志這個黨國領袖之後還是感情頗深,問長問短的不亦樂乎。

陳海松也不管他們,拉着張忠孝、施俊福坐在一旁,問道:“怎麼樣,還順利吧?”

張忠孝報告道:“你一離開美國,我們就抓緊裝船起運,第一批三條船前些天就到了瓊崖和汕頭,我們後邊這五條前天到了汕頭,卸了一批美國設備又裝了一些德國設備、猶太人,昨天晚上起程總算到了,全程都有軍艦、飛機護航,又是第三國船隻,沒有受到什麼干擾。”

“辛苦了,採購的可不少,差不多有三萬噸吧!”陳海松由衷地感到欣慰

ps:

鞠躬感謝書友ingdesh的月票支持,謝謝!祝工作順利、生活快樂、萬事如意!

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561章 奪佔金華第424章 中國政壇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660章 擦肩而過第49章 露出破綻第166章 委座耍賴第119章 蔑視領袖第504章 無奈的掩護第52章 決戰2第346章 華北起烽煙第293章 有些跋扈第352章 燕山阻擊第574章 各自的規劃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35章 殺人魔窟第58章 蔣介石永遠的痛第50章 屯兵王家灣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11章 抗聯楊俊恆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51章 幹部會議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272章 蘇聯僱傭的推銷員第35章 牛刀小試第350章 出乎意料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85章 演習3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93章 又見馬驍第568章 死亡的詛咒第230章 跟國民黨競爭第23章 抗聯楊靖宇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22章 爲了西路軍第215章 殺敵祭旗第16章 就這樣到了你門前第63章 部隊編制2第616章 誠心認輸第98章 星星峽第311章 錢到處都有第438章 確實不同第92章 全面佈局第67章 反思歷史1第523章 秘密協議第40章 21旅團覆滅第136章 再戰瑞昌第502章 身後的隱患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111章 東北換帥第360章 重錘敲擊第361章 政委免職第56章 建設五常第9章 武林同道第405章 勾心鬥角第43章 驚動延安1第239章 安藤利吉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339章 瞞天過海第50章 屯兵王家灣第619章 軍政分離第43章 驚動延安1第13章 戰場形勢第655章 軍工建設第48章 ‘萊歐’落網第327章 進入外蒙古第23章 大意了第315章 路線的分歧第265章 新的任命第75章 戰爭開始了第106章 露餡了第41章 勸說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587章 初步設想第172章 徽州震盪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634章 國軍參與第649章 興安騎兵師第63章 部隊編制2第642章 無人領取的勳章第536章 組織反攻第59章 殺個回馬槍第225章 燃燒的澎湖第586章 天大的笑話第406章 整頓後方第6章 阜新煤礦第178章 戰場重逢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206章 烈火焚魔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19章 統帥部的決心第133章 奇襲金家灣第395章 談判放人第2章 激戰第660章 擦肩而過第138章 陳明仁與關麟徵第56章 建設五常第523章 秘密協議第506章 意外地收穫
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561章 奪佔金華第424章 中國政壇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660章 擦肩而過第49章 露出破綻第166章 委座耍賴第119章 蔑視領袖第504章 無奈的掩護第52章 決戰2第346章 華北起烽煙第293章 有些跋扈第352章 燕山阻擊第574章 各自的規劃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35章 殺人魔窟第58章 蔣介石永遠的痛第50章 屯兵王家灣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11章 抗聯楊俊恆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51章 幹部會議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272章 蘇聯僱傭的推銷員第35章 牛刀小試第350章 出乎意料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85章 演習3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93章 又見馬驍第568章 死亡的詛咒第230章 跟國民黨競爭第23章 抗聯楊靖宇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22章 爲了西路軍第215章 殺敵祭旗第16章 就這樣到了你門前第63章 部隊編制2第616章 誠心認輸第98章 星星峽第311章 錢到處都有第438章 確實不同第92章 全面佈局第67章 反思歷史1第523章 秘密協議第40章 21旅團覆滅第136章 再戰瑞昌第502章 身後的隱患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111章 東北換帥第360章 重錘敲擊第361章 政委免職第56章 建設五常第9章 武林同道第405章 勾心鬥角第43章 驚動延安1第239章 安藤利吉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339章 瞞天過海第50章 屯兵王家灣第619章 軍政分離第43章 驚動延安1第13章 戰場形勢第655章 軍工建設第48章 ‘萊歐’落網第327章 進入外蒙古第23章 大意了第315章 路線的分歧第265章 新的任命第75章 戰爭開始了第106章 露餡了第41章 勸說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587章 初步設想第172章 徽州震盪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634章 國軍參與第649章 興安騎兵師第63章 部隊編制2第642章 無人領取的勳章第536章 組織反攻第59章 殺個回馬槍第225章 燃燒的澎湖第586章 天大的笑話第406章 整頓後方第6章 阜新煤礦第178章 戰場重逢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206章 烈火焚魔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19章 統帥部的決心第133章 奇襲金家灣第395章 談判放人第2章 激戰第660章 擦肩而過第138章 陳明仁與關麟徵第56章 建設五常第523章 秘密協議第506章 意外地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