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四戰區整編

白崇禧是比較純粹的軍人,不像桂系裡的李宗仁、黃紹竑那樣熱衷於政治,也覺得在軍事形勢還有很多變數、鬼子勢力依然佔有優勢的時候搞什麼國民代表大會,一羣只會唱高調的政治投機分子爲了譁衆取寵在那勾心鬥角爭爭吵吵毫無意義,他贊成以後再說的方案。

“委座,華南飛行基地裡的薛雲龍、孫飛、高衛東、陳恆和、劉茂容都是陳海松攻佔張掖時的老部下,他們的作戰思想一脈相承,就是喜歡使用訓練精良的小股部隊大膽突襲,所以這些部隊一直保持着嚴格訓練、強力進攻的傳統,類似於屢建奇功的特種部隊。

其實看完整個過程我才發現警衛營只是佯攻部隊,偵察連纔是突擊主力,佯攻是爲了掩護偷襲,偷襲是爲主力最後的進攻掃除外圍隱患和火力威脅,從而使進攻方佔據戰場優勢,孫飛的輕鬆取勝不能不說是這套戰術的勝利,是對忠實執行這套戰術的士兵最好的褒獎。

本身李玉堂和攝製組是想跟隨偵察連上島觀戰的,然而孫飛擔心他們沒有受過潛伏奔襲的專門訓練,沒有應付突發情況的思想準備和應對方法,很可能暴露行動,他作爲戰場指揮員不能冒這個風險,拒絕了他們的要求,所以偷襲部隊最精彩的作戰過程我們無從瞭解。

這或許是八路軍最可怕的地方,這樣的精兵過去只有一個大隊,而現在分散到了各個戰區連一個機場警衛部隊裡都有一個連的類似於特戰部隊的偵察兵,陳海松的精兵思想已經得到了貫徹落實。八路軍各部隊停止擴充戰鬥力反而有所提升我們就不難理解了。”

“你的意思是國軍也應該走精兵之路?你有什麼具體想法?”蔣先生對此很感興趣。

“國軍兵力龐大、戰力卻很低下。軍費的開支佔到國家收入的七八成。不走精兵之路很難承擔起抗日主力軍的使命,國家也無力發展經濟。不過我感到國軍作戰思想普遍落後,像特種部隊那樣的力量我們一時還難以培養,重點應該放在現有兵力戰鬥力的整體提升上來。

至於想法陳海松在武漢、在九江都和我們談過,就是減少部隊層級、壓縮部隊非戰鬥人員,合理編制兵力火力,提高體能技能、苦練班排攻防戰術,採取積極防禦的戰略。

八路軍裡獨立作戰單位是軍區。相當於國軍的軍或集團軍,一般下轄三到五個師,另外都是地方供養擔任地方守備任務的獨立團、縣大隊以及各村民兵,師直轄團,團以下與國軍編制相同,人數卻多得多,而國軍正好相反,團以上機關後勤人員超過一線作戰人員。

我想我們要做的就是改變這種不合理的人員結構,統一全軍編制,最大作戰單位是戰區。戰區下轄若干個集團軍,下屬部隊三三制。集團軍下直轄師、師直轄團。簡化指揮層級,富餘人員充實一線部隊,這樣部隊精幹、滿編,再經過嚴格的訓練戰鬥力肯定會有所提升。”

餘漢謀大致一算馬上出言反對,認爲這樣會造成大量軍、旅領導機關裁撤、大批軍官無法安置,像第四戰區目前不算直屬部隊有6個軍12個師24個旅48個團,編成3個集團軍9個師27個團會造成五分之二的人員裁撤,這些人員如何安置?部隊減少怎麼打仗?

白崇禧早替他算清楚了笑着說你第四戰區要是按這個新編制來執行,需要官兵13萬5千人,你現在有多少人,10萬都不到吧,你還要徵兵3萬5,怎麼會有富餘人員呢?

國軍貌似有四百個師,按編制最少要有600萬人,可實際兵力不足300萬,問題就在於很多部隊是空架子、暫編師、缺額之大駭人聽聞,龐炳勳因爲是黨國元老頂着一個軍團的番號,而實際兵力不足五個團,編兩個師都難,有些軍一萬人都不到,作戰時怎麼使用?

第四戰區除了8軍、25軍四個師、151、155、187、157、158是萬人以上的部隊,其他62、63軍所屬師全是保安團升格而成,連3000人都不到。63軍防守瓊崖,153師只有一個旅,154師竟然只有一個700多人的保安團,總兵力不足五千,他們不跑纔怪!

我看問題就出在戰區,明明知道鬼子窺覬華南,甚至於佔領了三竈島、南澳島,還是無動於衷,掉以輕心,裝備可以慢慢改善,兵員總該補齊吧,訓練總該加強吧?可62軍、63軍幾乎沒有戰鬥力,粵西等於是不設防,瓊崖日軍如果進犯大陸,他們沒法打還是要跑!

現在整個戰區稍微有點實力的部隊151、155、157、158全都遭受重創,兵員只剩下五六千人,算上後勤兵站軍警總兵力十萬都不到,能不能編起三個集團軍還很難說呢?

餘漢謀雖然腦袋很大,算數字可比不過小諸葛,本想保住自己的衆多番號和手下衆將的現有地位,沒想到公開了自己的真正實力,想開口爭辯卻又是不爭的事實,楊傑在粵軍四個月來四處巡視把他的家底摸得清清楚楚,再爭還不知會扯出什麼雞零狗碎出來,一時語塞。

蔣先生卻是很震驚,他知道國軍部隊有缺額,很多將領靠這個喝兵血發橫財,第三戰區就有這個問題他們是遭逢戰敗有情可原,沒想到和平日久少有戰事的粵軍裡也會嚴重到這個地步,餘大頭你就不怕鬼子端了你的廣州老窩?你就沒想過鄉梓情深、故土難離嗎?

他可以容忍部下一定程度上吃空餉,畢竟是曾文正公時就有的傳統,可也不能氾濫到如此地步。狠狠地看了一眼拿軍國大事當兒戲的餘漢謀。看向曾在南京、徐州參加過對日作戰的也有些慚愧的香翰屏問道:粵軍現在到底有多少兵力。能不能勝任保衛華南、維持廣九、粵漢鐵路通暢的任務。廣州、廣東是必守之地。關乎全國戰局與後方安危,馬虎不得!

香翰屏還聽不出這是要藉機派兵增援,逼粵軍表態,忙說:粵軍戰事不多,不必要養活太多正規軍,因而採取寓兵於民的方法建立了大量自衛團,把大量軍隊散入民間由地方供養節約經費採辦火炮裝甲車等重型裝備,所以許多部隊僅保留指揮機關。並非吃空餉。

一旦戰起經過嚴格訓練的自衛團可以快速補充進來,各部隊編制全滿、裝備齊全不會影響戰鬥力的,象惠陽自衛團這次表現就很好,而這樣的自衛團全省有二十多個。

我靠,副司令太有才了,餘漢謀茅塞頓開,連連介紹第四戰區的這一偉大創舉如何如何節約國孥民財,既提高地方武備又發展了戰區實力,連陳濟棠時代購置的重炮團、裝甲團也成了這一政策的產物,甚至說惠陽自衛團並不是這些自衛團中最好的。最多算是中等水平。

日媽媽的,真是無恥之尤。睜着眼睛說瞎話,楊傑可是知道的,整個戰區政治部數百名官員願意下去組建民衆自衛團的只有五六個人,處處受到當地豪強的刁難,也就這些人可能是共產黨夠頑強勉強站穩了腳跟拉起了隊伍,可兵員不超過三百,武器不超過百件。

惠陽自衛團要不是孫飛、歐陽毅暗中支持,哪裡會有這麼多的人,要不是八路軍派人訓練哪裡會有這樣的水平能力,電影裡的自衛團營連長們沒有一個是他巡視時見過的,估計參戰的除了百十個船工一多半都是飛行基地裡的正規軍冒充頂替的,因爲那是他們的部隊。

其他地方只有地方豪族自己建立的鄉團,連大炮都沒見過,魚肉鄉里還行上陣打仗全是炮灰,這也能算部隊的堅強後備軍?真不知是騙委座呢還是在騙自己,太過分了!

他很不高興地說:“後備軍的情況卑職上任之初曾去考察,當時組建了六個,只能算是民衆訓練營,訓練內容和強度與正規軍比差得很遠,四個月來或許又新組建了不少,不過這樣缺乏足夠訓練和實戰鍛鍊的新部隊如果大量編進各軍效果好不到哪去,卑職很擔憂!

對於整編卑職是贊同的,華南地位重要、影響深遠,兵力不應該削弱,保持十萬以上兵力是最基本的,卑職覺得編成東西中三個集團軍可以有效地整合兵力,形成區域防守的骨幹,建立起抗登陸防線,只是華南重創了21軍前線部隊,鬼子隨時可能發動報復性襲擊。

在這種時候對部隊進行傷筋動骨的重組難免會自亂陣腳,卑職覺得應該分兩步來,先設立三個集團軍各轄兩個軍分別擔負粵東、粵西、珠江口三個方向的防守任務,62、63軍繼續駐守粵西,25軍65軍負責珠江口,8軍64軍防衛粵東,編制暫時不變。

但藏於民間的部隊要趕快補充歸建,務必在短時間內使各師達到齊裝滿員。一旦打退了鬼子進攻,贏得較長一段時間的和平練兵時間,則可以按白總長的編制計劃進行整編。”

餘漢謀心裡又氣又急,埋怨他在華南當參謀長不盡力維護粵軍利益竟揭自家的老底、替老蔣說話,不過他的第一步方案還算對粵軍有利,起碼保證了粵軍現有編制不變,省外部隊不會進來攪局,自己的統治地位還不會受到嚴重威脅,趕緊支持,免得蔣光頭又出新花樣。

“委座,楊參謀長考慮周全,卑職贊同,建議25軍調往粵西與62軍組成戰區第三集團軍,向瓊崖保持戰備,王敬久將軍任司令官。63軍與65軍部署在珠江口一帶成立戰區第一集團軍,香副司令長官任司令,抽調各地自衛團補充兩軍,與海軍配合保衛沿海安全。

8軍、64軍部署在粵東地區成立戰區第二集團軍,由李玉堂將軍擔任司令官,對潮汕、大亞灣、大鵬灣保持嚴密監視。各部立即開始補充兵力、構築防線、加強訓練。”

算你大頭魚識相,把我的兩個大將委以重任,有我的人領着,粵東、粵西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正面珠江入海口那是粵軍的精華之地他自然會用心守護,這樣讓人放心不少,“嗯,這樣也好,8軍、25軍作戰經驗比較豐富,混合編組可以起到支柱作用和穩定作用。”

“委座,抗登陸作戰離不開空中力量的支持,中央地區有天河機場,粵東地區有平潭、揭陽兩座機場,而威脅最大的粵西方向卻沒有一座,能不能跟薛雲龍說說派些飛機過來,他選地方我出人出力幫他修,有了機場咱們安心得多,起碼可以提前知道鬼子的兵力方位。”

嘿!你大頭魚可真不要臉,剛背後捅了人家一刀,賠了200萬,這倒好又腆着個臉請人家幫你看家,得罪了日本人知道害怕了。想的倒是美,老子可不希望八路軍在這華南到處佔地盤,有兩個已經不得了了,再建你這廣東就快姓共了,真是目光短淺,只顧眼前。

旁邊的白崇禧見委座猶豫,“餘長官,你不知道,八路軍晉綏軍區出動多批次飛機轟炸鬼子進攻大同的26、32師團,張家口、北平敵機攔截,雙方發生激烈空戰。薛將軍已經率領主力前去支援,目前華南兩個機場只剩下20餘架飛機偵察巡邏,沒有力量向粵西發展。”

蔣先生見餘漢謀一臉失望,鼓勵道:“你也不用擔心,咱們自己的家總不能老是靠八路軍守吧,美國朋友秘密支援過來五個中隊60架霍克戰鬥機已經抵達昆明,我會讓周至柔優先補充第九大隊的,雖然比九七式差點,執行偵察、對海、對地攻擊還是沒問題的。

機場你還是要修,不僅粵西要修,粵北、粵東都要修,除了第九大隊,戰時還會增援第五大隊過來,沒有機場可不行。共產黨十天修一座,你們三個月修一座總行吧,國軍的空軍必須能夠統治華南的天空,等第九大隊補充完成,就可以請飛虎師返回第七戰區了。”

啊,飛虎師要走,那華南的天空還是中國人的天空嗎?八路軍雖說有些霸道,說定是他的誰也不能動,動了就拼命,可作戰方面確實積極主動,自從他們進駐以來,除了轟炸馬公粉碎鬼子登陸計劃外,對三竈、南澳連續轟炸,對海警戒,多次打退鬼子的偵查、轟炸。已經成了四戰區上上下下心目中的防守屏障,沒有他們的存在所有的人心裡都沒底。(未完待續。)

ps:鞠躬感謝書友齊格弗裡德.馮.奧斯卡、nqm的月票支持,可惡的楊曉的厚愛打賞,謝謝了,祝你們幸福快樂、心想事成!

第475章 以我爲主第265章 新的任命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499章 民心天下第6章 謀劃勝利3第256章 伏擊逃敵第66章 永合村外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44章 驚動延安2第75章 斯大林的決斷第521章 不做犧牲品第59章 勸降第243章 幾多歡樂幾多愁第219章 拿下南澳島第338章 抵達博爾加第620章 社會組織第55章 決戰5第32章 繼續北上第117章 走馬上任第79章 遭遇戰第164章 治國理念第551章 堅守玉山第63章 今非昔比第553章 伏擊成功第102章 南下興-隆第666章 四面楚歌第102章 廬山4第71章 春節茶話會第314章 螳螂捕蟬第20章 繁忙的一天(4)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134章 揮出鐵拳第227章 飛虎師要走第33章 步兵打大炮第441章 震動很大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234章 瓊崖抗日獨立大隊第673章 斯大林的煩惱第20章 中固鎮第517章 態度好轉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67章 反思歷史1第523章 秘密協議第76章 教育的奇蹟第192章 華南黨組織第352章 燕山阻擊第258章 陝北留守兵團第38章 帝國浪人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534章 焦頭爛額第43章 惡魔發狂第4章 鄧文山第55章 收編晉綏軍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452章 聶總的態度第207章 送上門來的475部隊第10章 盤點家底2第670章 開始顧問第372章 小野偷襲第632章 海上游擊縱隊第101章 神兵天降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529章 捕捉戰機第226章 戛然而止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38章 帝國浪人第110章 石原後悔第113章 一羣財迷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277章 東條英機的分析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510章 配備隨員第101章 廬山3第10章 盤點家底2第55章 決戰5第18章 山西兵工廠第306章 再入西安第40章 21旅團覆滅第293章 有些跋扈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602章 恩威並用第361章 政委免職第12章 期待輝煌第371章 攻向南宮第75章 斯大林的決斷第329章 轉世靈童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674章 蔣先生的強硬第33章 步兵打大炮第546章 跟我進俘虜營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467章 僵持的天空第262章 蔣先生的擔心第33章 張網第350章 出乎意料
第475章 以我爲主第265章 新的任命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499章 民心天下第6章 謀劃勝利3第256章 伏擊逃敵第66章 永合村外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44章 驚動延安2第75章 斯大林的決斷第521章 不做犧牲品第59章 勸降第243章 幾多歡樂幾多愁第219章 拿下南澳島第338章 抵達博爾加第620章 社會組織第55章 決戰5第32章 繼續北上第117章 走馬上任第79章 遭遇戰第164章 治國理念第551章 堅守玉山第63章 今非昔比第553章 伏擊成功第102章 南下興-隆第666章 四面楚歌第102章 廬山4第71章 春節茶話會第314章 螳螂捕蟬第20章 繁忙的一天(4)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134章 揮出鐵拳第227章 飛虎師要走第33章 步兵打大炮第441章 震動很大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234章 瓊崖抗日獨立大隊第673章 斯大林的煩惱第20章 中固鎮第517章 態度好轉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67章 反思歷史1第523章 秘密協議第76章 教育的奇蹟第192章 華南黨組織第352章 燕山阻擊第258章 陝北留守兵團第38章 帝國浪人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534章 焦頭爛額第43章 惡魔發狂第4章 鄧文山第55章 收編晉綏軍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452章 聶總的態度第207章 送上門來的475部隊第10章 盤點家底2第670章 開始顧問第372章 小野偷襲第632章 海上游擊縱隊第101章 神兵天降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529章 捕捉戰機第226章 戛然而止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38章 帝國浪人第110章 石原後悔第113章 一羣財迷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277章 東條英機的分析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510章 配備隨員第101章 廬山3第10章 盤點家底2第55章 決戰5第18章 山西兵工廠第306章 再入西安第40章 21旅團覆滅第293章 有些跋扈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602章 恩威並用第361章 政委免職第12章 期待輝煌第371章 攻向南宮第75章 斯大林的決斷第329章 轉世靈童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674章 蔣先生的強硬第33章 步兵打大炮第546章 跟我進俘虜營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467章 僵持的天空第262章 蔣先生的擔心第33章 張網第350章 出乎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