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徽州震盪

9月20日黃山腳下的安徽屯溪,到處人聲嘈雜,部隊的軍車、馬車、徵用的牛車裝滿文書檔案、木櫃箱籠,長鳴着衝開沿路的百姓、牛車匆匆向南翻越白際山脈向江西上饒撤退。

這裡羣山環抱,土地平闊,遠離城市、航道、鐵路,沒有什麼軍事目標,宛如一塊世外桃源,滬寧蘇皖的一些黨政機關、學校、淪陷區的達官貴人、文人學士紛紛避難前來徽州。

小小的徽州縱然有奇秀甲天下的黃山、九華山、濃郁的徽派建築、深厚的傳統文化習俗、馳名天下的婺源春茶、黃山毛峰,在當時也是躲在深閨人未識,幾千年僅僅發展到二三萬人,卻因一場戰亂帶來了二十多萬,到處人滿爲患,擁擠不堪,連廟宇和祠堂都住滿了人。

誰知剛剛平靜生活了半年多的百姓們還沒把家安好,生意還沒理出眉目,挨千刀的小鬼子又打來了,第三戰區長官部的少將高參、戒嚴司令張襄保通報日寇華中方面軍15、17兩個師團已經自蕪湖、繁昌進犯皖南,兵鋒已到宣城、南陵,正向廣德、青陽、涇縣進攻。

國軍劉建緒上將第10集團軍、唐式遵上將第23集團軍、上官雲相中將第32集團軍正與敵激戰。鑑於敵軍攻勢猛烈,我軍裝備低劣,很難抵擋鬼子飛機坦克的進攻。

戰區司令部不得不放棄徽州向南進入江西上饒繼續抗日。廣大不願做亡國奴的愛國民衆請相互轉告、及早動身。追隨國軍退往後方,徐圖恢復。

雖然新四軍駐皖南辦事處組織抗日戰地服務團、徽州女中數百青年上街宣講,呼籲民衆留在皖南抗日,但看着國軍部隊、淪陷區黨政軍統機關紛紛撤退,自江南逃出來的百姓心裡更加恐懼,紛紛低價變賣所存不多的物件,僱當地的牛車或是徒步跋涉拖家帶口逶迤南下。

只有一千多青年學生、三百多上海、蘇州、無錫、杭州等地的產業工人留下參加戰地服務團,準備武裝保衛皖南,全部佩戴戰地服務團袖章幫助維持社會秩序。

屯溪鎮西邊20餘里新安江邊上的潛阜村第三戰區司令部裡也是一片忙碌,地圖、電報、表冊胡亂堆積在桌子上。通訊兵正在拆卸電線電話,警衛勤務兵們正吃力地向外搬運木箱,裝上門外等候的十幾輛汽車。

司令長官顧祝同上將、總參議戴戟中將等在後院裡與幾位當地士紳話別。

一個白髮蒼蒼,瘦骨嶙峋的老者顫顫巍巍地問道:“賢侄。徽州真的難保嗎?”

顧祝同面帶愧色地看着對自己一直不錯的老者默默地點了幾下頭。來到徽州後,他長住在老者家裡,此老是徽州商人中的大佬孫烈五,家財萬貫、良田百頃,其侄兒孫靜山在上海經營茶葉時與顧祝同相識,並結爲把兄弟。

抗戰爆發後,孫靜山逃回屯溪,和顧祝同拉起老關係,憑着過去的善緣成了顧祝同的少將參議,閒暇時經常在孫宅打麻將。孫烈五樂善好施、享譽鄉里。對子侄輩的顧祝同第三戰區也是發動徽州商會頗多資助。如今十餘萬衆聞敵即走,連顧祝同自己都深感愧疚。

旁邊的孫靜山對神情黯淡的叔叔說:“二叔,顧司令長官也是積極抗日的,可惜鬼子來勢洶洶,飛機大炮鋪天蓋地,宣城、南陵已經失守,23集團軍在青陽的指揮所被偷襲,幸虧唐式遵司令當天在九華山進香倖免於難,部隊已經失去控制。

現在石臺僅有田鍾毅新7師6000多人,涇縣只有穆肅中148師和陳德法的獨立37旅萬餘人支撐。寧國只有顧家齊128師6000人,他們很難擋住15、17兩個日本精銳師團進攻的。顧長官專門特批了兩輛卡車幫助咱們家搬遷,您老趕快收拾收拾,撤到江西去吧!”

老者混沌的眼裡掉下兩滴清淚,長嘆一聲。搖了搖頭,有氣無力地說:“你讓日本人從上海趕到徽州。再從徽州趕到江西,從江西再趕到哪裡去?重慶、昆明?

我年紀大了,一輩子生活在這裡,死也要死在這裡。我倒要看看把堂堂國軍趕得不停撤退的小鬼子到底是怎樣一副三頭六臂的樣子?把國軍數十萬人像鴨子一樣趕來趕去。

我孫某人辛亥年間也拉過民團,或許我七八十歲的老人家還能親手殺死一兩個倭寇呢!

你們去吧,給我留幾隻槍就行。”說着硬撐着站起身晃晃悠悠地走到裡間去了。

孫靜山送老者進去後忙跑出來對錶情尷尬地顧祝同說:“墨三兄不必在意,老人家故土難離、鄉梓情深,捨不得祖宅、地產和老祖墳,他並不是抱怨什麼?”

顧祝同靠在椅背上,心裡發虛、渾身乏力,長吁短嘆地說:“唉,連你都聽出來了,我還聽不出來?那就是抱怨!皖南百姓對顧某人不錯,都指望着咱們保一方平安呢。

媽的唐式遵、劉建緒就知道吃空餉、做買賣,兩個集團軍跟空架子沒什麼兩樣,陳海松給我發來敵情通報我就轉發過去了,過去三天了一點戰備也不做,被鬼子一衝就垮。

後邊竟然聯繫不上自己的部隊無兵可用,全躲在山裡。害得咱們也得挪窩,受士紳民衆指責奚落,回來一定要好好收拾這倆傢伙。”

一邊的總參議戴戟中將建議到:“長官,上官雲相32集團軍現在就在歙縣,手下兩個軍4個師,司令部還有五六千人,組織起來完全有能力堵住鬼子。咱們皖南山重水複、地勢險要,佔據地形組織防禦,兩個師團也奈何不了咱們。”

“孝悃老弟有所不知。32集團軍全是新編練的地方保安部隊、有廣西的、貴州的、四川的、湖南的、江西的。全是些剛扔下鋤頭的農民,根本指望不上,上官雲相跟總座是保定同學,又是餘漢謀的舅子哥,我哪裡敢讓他去擋子彈呀!

你是皖南人,又是皖南行署主任,你的心情我很理解,有可能的話我顧某人願意揹負喪師失地罵名嗎?這不是形勢緊迫,需要爲國家保存抗日力量嘛!你要理解。”

43歲的戴戟雖是國軍元老,北伐後歷任高官。在淞滬抗戰時任淞滬警備司令,因爲不滿國民黨的獨裁統治和對日屈服而憤然辭職,後參加福建革命被通緝。抗戰後出任安徽政府委員、三戰區總參議、皖南行署主任。本想爲國效力,誰知到處都難遂心願。

他很失望地看着失魂落魄的顧祝同沉重地說:“那也不能不打一仗就把皖南丟了吧。真要那樣九江就要腹背受敵,南昌都要受到威脅,委座還不得怪罪將軍呀。

依卑職看,第10、23集團軍只是驚慌潰散,實力未損,不如讓他們向後收縮,唐式遵全部退到七都鎮,劉建緒全部退到涇縣,嚴令他們據險死守,不得後退。上官雲相的部隊雖弱總還是軍隊,前去協助也可鼓舞士氣,如此怎麼也能擋他10天吧。委座那裡也好交代。”

顧祝同臉上一陣白一陣紅,急的一腦門子汗。媽的岡村寧次個老東西戰敗了不切腹謝罪求生心切竄進了第三戰區防線。煙俊六救人好好地長江水道不走、江北太湖、黃梅線路不走,偏偏往崇山峻嶺的皖南闖,我招誰惹誰了,惹不起陳海松都來我顧祝同家裡找便宜,操!

九江戰役後,第九戰區通報敵酋岡村寧次等二十餘名將官近千日軍突圍漏網,有竄入皖南的可能。要求沿線各部戒嚴搜尋,務必將敵寇攔截消滅。

兩天後祁門地區遊擊司令祖心齋少將報告東至縣沼潭一帶發現一股日軍偷襲了兩個保安隊,搶去了一百多條步槍數千發子彈向東移動。第三天沼潭西邊青山橋一帶再次遭到另一股日寇襲擊,攻破了遊擊軍一個連的營地,搶去軍服糧食、武器彈藥等向東北方向轉移。

到了15日兩股鬼子匯合在一起攻佔了祁門縣西北70多裡的歷口鎮。消滅了祖心齋從山東帶來的骨幹部隊保安一團,祖心齋率領另兩個團救援時遭受伏擊。受傷逃回報告說鬼子兵超過一千,槍法極準,除少數三八式步槍外都是國軍裝備,戰力強悍。

無奈之下命令駐防青陽23集團軍郭勳祺五十軍佟毅145師增援石臺展開清剿。鬼子突圍部隊又竄到黟縣西北邊的美溪,不得不調範子英144師移防七都。

第七戰區來電提醒,發現大批敵人云集繁昌、蕪湖,有向皖南用兵的可能,請第三戰區做好應對準備。顧祝同一笑置之,還是戴戟轉發給了第10、23集團軍要求做好準備。

過了三天漏網之魚沒能抓到,兩隻鯊魚又撞進來,15、17師團在飛機引導、轟炸支援下悍然攻進了地勢險要的皖南。陳萬仞21軍劉兆藜146師、楊國楨147、劉建緒麾下河南民團改編的45師一戰即潰,宣城、南陵接連失手。

兩個集團軍司令躲進深山無法掌握部隊,戰場瞬間糜爛。

如今屯溪只有軍需後勤參謀文書大約五六千人,32集團軍4個新編師,打肯定是打不過,退向江西還在自己的防區裡也說得過去,所以從昨天開始組織後勤家屬、行政機關撤退。

只是這樣撤了實在是無法向天下人交代,也許利用地利真可以阻擋一下。可萬一失敗了,第三戰區就完了,自己辛苦積攢的百萬家財也就全都資敵了。

戴戟知道顧祝同天生猶豫、不肯冒險,當年北伐打到江北,何應欽派劉峙第一軍和顧祝同的第九軍爲主力向孫傳芳進攻,第一軍擔任津浦路正面攻擊,第九軍擔任津浦路左路攻擊。

攻佔臨淮關後,顧祝同怕突前吃虧,心慌手亂之下忽然風傳全軍迴轉,不加思索率隊撤退。而劉峙乘勝前進,在長淮衛與孫軍遭遇,一戰而勝,佔領了蚌埠,搶去了頭功。

此時,顧祝同部已後撤60公里,而劉峙部卻前進了20公里。

何應欽一直覺得顧祝同作戰能力強,穩健踏實,想栽培他指揮這兩個軍完成津浦路作戰。可通過此次戰鬥,發現他優柔寡斷、顧慮太多,非統率大兵團作戰的帥才。

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顧祝同都歸劉峙指揮,升官總在劉峙之後。直到西安事變後,劉峙站錯了隊,跟何應欽走的太近,加上生活腐化才被打壓。顧祝同才得以重用。

戴戟想到這再次進言希望能堅定顧祝同的決心:“長官,咱們也不是孤立的,外圍有第七、第九戰區可以依靠,內部還有十幾萬部隊和十幾萬民衆的支持,只要你下決心打,我保證能頂過十天,受到委座嘉獎。”

見顧祝同有些動心他詳細說出自己的退敵之策:“咱們一邊組織部隊回撤防禦,破壞道路、堅壁清野,讓他在山裡打轉轉。一邊唱空城計,迷惑人生地不熟的鬼子。”

“什麼空城計?怎麼唱?”掛着少將領章的茶葉商人孫靜山不解地問。

“立即通過徽州的各大報社發佈公告,我軍早已洞悉日寇圖謀,三個集團軍18萬將士、50萬民衆在預定區域枕戈待旦嚴陣以待,就等鬼子自己送山門來了。”

“這能行嗎?再說誰來給咱們發佈消息呀?”

“你有所不知,南京、安慶、杭州的《前線日報》、《中央日報》、《中國日報》、《皖報》、《復興日報》、《中華日報》、《正義報》等數十幾種報刊在徽州復刊,《皖南通訊社》、《皖南新聞社》、《警光社》、《民言社》等通訊社都在屯溪成立,我命令他們不得私自撤退。

咱們完全可以通過他們向全國軍民表明我們堅決抗日的堅定決心和不屈的態度,鬼子並不瞭解皖南的兵力情況,羅卓英、李覺、孫元良部陸續調走的消息他們並不一定了解,所以我們的輿論炸彈會讓剛吃了敗仗的鬼子小心謹慎,進攻肯定會緩慢許多,爲咱們的收縮防禦爭取時間。”

聽了半天顧祝同壓制住撲通亂跳的心臟,媽的北侉子還能叫南蠻子小瞧了?不就是組織部隊認認真真打一仗嗎,大不了把這三個集團軍拼光,他語氣堅定地說:“是個好主意!

那個趕緊發報通知10、23集團軍後撤沿路破壞道路、驅散村民,收繳糧食,讓小鬼子找不到一個嚮導、找不到一粒米。命令他們在涇縣、七都鎮最少頂夠十天。”(未完待續。。)

第35章 飛機就是用來炸的第531章 黑虎掏心第52章 決戰2第37章 準備1第57章 不一樣的陽明堡第102章 南下興-隆第59章 威服悍將第249章 西安在望第399章 該拼命了第461章 塹壕高手第152章 陳玉成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556章 陳安寶犧牲第213章 新來的指揮官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314章 螳螂捕蟬第80章 紅軍改編第282章 臨別寄語第39章 42聯隊完了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498章 月下追賢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564章 頑強第一軍第47章 攻入魔窟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595章 血債累累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474章 調整兵力第260章 坦克是個好東西第230章 跟國民黨競爭第592章 奇異的聯合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98章 部署剿匪第597章 依法處置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6 百五十九章 並肩作戰第179章 周邊形勢第276章 日軍的檢討第303章 受領任務第94章 17歲的少將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423章 光臨馬公島第660章 擦肩而過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221章 中埔村機場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404章 國軍也要露露臉第12章 紅軍的主張第135章 敲打黃維第452章 聶總的態度第24章 談心第600章 核心問題第13章 戰場形勢第394章 援兵來了第162章 增援華南第76章 亂中取勝一百零三章 廬山5第625章 設備到了第50章 謎底揭開第15章 天罰第590章 關東軍的態度第335章 陷阱與棋子第441章 震動很大第475章 以我爲主第150章 岡村的建議第276章 日軍的檢討第61章 徐州撤退第394章 援兵來了第71章 有限作戰計劃第110章 石原後悔第431章 《光復三竈島》第71章 春節茶話會第236章 南洋軍第530章 天上掉餡餅第101章 神兵天降二百零二章 土肥原的怒火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131章 再戰山地恆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179章 周邊形勢第132章 城外阻擊第52章 蘇美的反應第48章 戰後大勢第29章 平地也能打埋伏第490章 英法的智慧第80章 蝴蝶翅膀第543章 躍躍欲試第152章 陳玉成第434章 獨家出戰第663章 老大不情願第26章 激戰王家店第389章 空中遇險第38章 帝國浪人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185章 謎團揭開第66章 拿下包頭第96章 天津38師2第15章 天罰
第35章 飛機就是用來炸的第531章 黑虎掏心第52章 決戰2第37章 準備1第57章 不一樣的陽明堡第102章 南下興-隆第59章 威服悍將第249章 西安在望第399章 該拼命了第461章 塹壕高手第152章 陳玉成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556章 陳安寶犧牲第213章 新來的指揮官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314章 螳螂捕蟬第80章 紅軍改編第282章 臨別寄語第39章 42聯隊完了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498章 月下追賢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564章 頑強第一軍第47章 攻入魔窟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595章 血債累累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474章 調整兵力第260章 坦克是個好東西第230章 跟國民黨競爭第592章 奇異的聯合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98章 部署剿匪第597章 依法處置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6 百五十九章 並肩作戰第179章 周邊形勢第276章 日軍的檢討第303章 受領任務第94章 17歲的少將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423章 光臨馬公島第660章 擦肩而過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221章 中埔村機場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404章 國軍也要露露臉第12章 紅軍的主張第135章 敲打黃維第452章 聶總的態度第24章 談心第600章 核心問題第13章 戰場形勢第394章 援兵來了第162章 增援華南第76章 亂中取勝一百零三章 廬山5第625章 設備到了第50章 謎底揭開第15章 天罰第590章 關東軍的態度第335章 陷阱與棋子第441章 震動很大第475章 以我爲主第150章 岡村的建議第276章 日軍的檢討第61章 徐州撤退第394章 援兵來了第71章 有限作戰計劃第110章 石原後悔第431章 《光復三竈島》第71章 春節茶話會第236章 南洋軍第530章 天上掉餡餅第101章 神兵天降二百零二章 土肥原的怒火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131章 再戰山地恆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179章 周邊形勢第132章 城外阻擊第52章 蘇美的反應第48章 戰後大勢第29章 平地也能打埋伏第490章 英法的智慧第80章 蝴蝶翅膀第543章 躍躍欲試第152章 陳玉成第434章 獨家出戰第663章 老大不情願第26章 激戰王家店第389章 空中遇險第38章 帝國浪人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185章 謎團揭開第66章 拿下包頭第96章 天津38師2第15章 天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