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減租減息

衆人都沒想到這個看着溫文爾雅、謙虛和善的陳海松會殺氣騰騰地要求政府表現出強硬的姿態嚴厲打擊在陝西早已是司空見慣的鴉片種植行爲,他們曾想通過徵收煙土稅讓鴉片種植合法化,爲經濟建設籌集資金,誰知被這個神奇的人物看成是十惡不赦的犯罪行爲。

他們當然知道鴉片的危害,可種植鴉片巨大的收益還是讓他們不忍割捨。他們不知道來自後世的陳海松在毒品猖獗的蘭州生活多年,對屢禁不止、吸販成災,身邊朋友中許多親屬吸毒成癮、家破人亡的情況深惡痛絕,那時他沒有能力阻止官匪勾結愈演愈烈的現實,現在他希望通過新制度的建立,像建國之初毛老人家那樣徹底消除這個危害至深的社會毒瘤。

李虎臣家裡也是種過鴉片的,他的很多渭北十八刀客的老朋友們現在都已安定下來,或多或少都在種植鴉片,鼎盛時期陝西有一半的土地種大煙,楊虎城主政五年也曾發佈法令禁止種煙,可誰也沒當回事,只是種植面積少了些而已,徹底禁絕可不容易。

不等他說出來,杜斌丞就把他想到的都說了出來,沒想到陳海松笑了笑說:“我只是提個建議,陝西省的政策還是要各位大員們來定,我只是覺得政府明明看到了這件事的危害卻囿於私心顧念親朋而放任自流,綏遠可以做成的事陝西不應該有什麼困難。”

一番話說得衆人面面相覷。笑呵呵地打了衆人一記耳光。李虎臣是個耿直的漢子,霍地站起身來說:“煙毒之害塗炭百姓、國家積弱,我們也曾參與種植罪孽頗深,既然陳長官有能力在綏遠河西禁毒,我們陝西也不甘落後,渭北一帶種植廣泛,我親自去勸說。

從我自家做起、從我的親朋故舊做起,決不讓一家種植,全都種糧食。只是他們手裡多多少少還有些存貨,綏遠那邊是怎麼處理的?”說着看向陳海松。

“李參議長的態度我很感動。政府的政策再好沒有人去做宣講勸說工作,很難落實下去、即便是落實了收效也不會大,政府官員的行爲、親朋的行爲是對民衆最有利的說服。

至於那些存貨,綏遠的做法是政府在法規出臺後兩個月內統一半價收購。逾期不交者一旦被查出來就是窩藏毒品,除了鴉片全部沒收,還要接受兩倍的罰款。”

“政府收來那麼多鴉片幹什麼?拿出去買嗎?”杜斌丞不解地問。

“政府要是拿去賣還不如讓百姓自己去賣的好,我們收他上來主要是防止私下交易,後來包頭製藥廠投產後全都賣給藥廠當原料生產杜冷丁等鎮靜劑,變毒爲藥。”

“法規一出臺就要去收購,政府現在沒錢沒糧,也沒有藥廠怎麼去收購呀!”

“政府收購只是一個堅決禁止鴉片種植銷售的姿態,很多人並不會主動拿出來半價出售,所以不需要準備太多的錢糧。因爲基本用不上。”

“民間留下大量鴉片,怎麼禁絕鴉片?”

“盯着那些吸食毒品的,販賣毒品的,他們一旦交易就可以抓個現行,人贓並獲,依法處置,所以綏遠政府的大量毒品不是收上來的而是繳獲沒收的,毒販大多送去農場勞動。”

“你別說這還真是個辦法,種植戶們往往不用毒品,主要是賣給毒販子獲利。盯着毒販子的行蹤就可以了,看來咱們也該抓緊建個藥廠了。”杜斌丞忍不住讚歎。

衆人不由得笑了起來,鄧寶珊好奇地問:“我在榆林當鎮守使時,大批煙土從榆林過都要上稅,就那也是絡繹不絕。我可知道綏遠毒販多,得有多少工作人員從事禁毒工作呀!”

“也不需要太多人。交給保安部隊把守各主要通道就可以了,抓大放小,關鍵是沒有人種植慢慢也就沒有人販賣了。所以禁毒重點還是政策的宣傳、春耕時的檢查,鄉鎮幹部會同各村細細覈查,不放過一片土地相當辛苦,可堅持做下去一兩年就能禁絕。”

鄧寶珊看了看自己身邊的政府官員基本都認同這一政策,想想確實是利國利民的義舉善行,值得推行表態道:“行!咱們陝西就帶這個頭了,春節前就出臺禁毒法令全省禁種鴉片,私種、販賣者抄沒家產土地勞動改造,發出通電文告,嚴禁過境運輸毒品。

我們省政府委員都下去督促糧食種植,把荒蕪的土地分給願意種地的難民,擴大種植面積,爭取獲得好收成。還送你剛纔還說道減租減息,我聽說了,你再詳細說說。”

“各位,政府所要管理的是各階層的民衆,包括那些佃農、僱農,給人打短工、長工的沒有土地的農民。他們佔到農村人口的一半以上,這一部分人長期被政府忽視,遭受地主富農的剝削,生活十分貧困。有很多人被迫鋌而走險,殺害僱主,逃亡他鄉或揭竿造反。

而造成農村矛盾尖銳的主要原因就是土地大量集中在少數人手裡,有錢有勢的地主鄉紳與官府溝通把持着地方權力,殘酷剝削租種土地的農戶,田租高達六成以上,農民辛辛苦苦勞作一年,根本無法保障家庭的生活所需,借貸借糧又受到高利貸的盤剝,利滾利、驢打滾,被迫賣兒賣女。這樣的情況不是個別現象,在許多地區普遍存在。

我在華北、東北、華東地區作戰之餘也與當地百姓進行過交流,有些富裕戶還算善良,地租較低,不逼迫鄉親,被稱作善人,而矛盾尖銳的村鎮裡必定有爲富不仁的地主惡霸。

不瞞你們說,我們紅軍時期到處殺土豪、分田地。做的是有些過火。可確確實實得到了窮苦百姓的擁護,參加紅軍隊伍的基本上也都是生活不下去的窮人,我本人也是在這種情況下參加紅軍的,所以我黨特別關注這個人數衆多境況悽慘的階層。

當然在民族統一戰線的框架內我們承諾放棄土地革命和階級鬥爭,不會回到當初那種極端的做法上去,但並不表示我們容忍這種肆無忌憚地剝削制度的長期存在,容忍那些殘酷壓榨窮苦百姓的爲富不仁、欺壓良善的惡霸劣紳繼續作威作福,容忍大多數人飢寒交迫。

另外有一個問題就是由於地租過高,很多土地無人租種,大片大片的土地撂荒。大批靠種地生活的想種地沒法租到合理租金的土地,有土地的不肯降低租金,造成嚴重的土地浪費。

國家需要糧食養活官員、軍隊抗擊入侵,政府需要糧食組織民生建設、發展工業、普及教育。地主需要糧食來積累財富,農民需要糧食來養活自己,可是因爲地租糧食生產有限各方面的願望全部化爲泡影,直接影響四者的生存發展,引發不良的後果。

那麼怎麼辦?如何緩和這種尖銳的社會矛盾就成爲考驗我們處理社會事務能力的試金石。不作爲肯定不行,有矛盾就要解決,不解決遲早會加劇惡化,引起動盪,對我們的建設、對抗日大業都會帶來負面影響,所以這種不合理的現象在春耕前就要拿出一個調整方案。”

教育廳長王捷三是韓城人。司馬遷的老鄉,13年在北京大學哲學系讀書時與在教育部當僉事的魯迅相識成爲好友,24年邀請魯迅在西北大學講學並一路陪同,31年楊虎城資助他到倫敦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留學三年,是國府考試院駐西安的高級部員,思想比較進步。

他知道共產黨一直標榜自己是窮苦人的政黨、通過武裝暴動搞了十年工農運動,陝西只有關中、漢中生活相對較好響應者不多,而在陝北、陝南很多山區赤化相當嚴重,陳海松就在陝南打過仗。他沒想到團結抗日了,共產黨人依然念念不忘爲窮苦人出頭、要對地主動手。

解釋道:“這一點我要澄清一下。鄉村中的確存在陳長官所說的現象,不過爲富不仁者是少數,我們都是大戶人家出身,一貫秉持勤儉持家、與人爲善、賙濟鄉鄰的傳統,就是我們在外爲官。也反覆告誡家中親友克勤克儉、守仁守義,絕沒有魚肉鄉里、橫行霸道的劣跡。

不過大戶人家也有難處。家裡人口多、牲口多、在外讀書的多,人吃馬嚼、消耗極大,再一個官府裡按田畝徵收賦稅,苛捐雜稅極多、金額越來越大,全都落在田主頭上,負擔不起呀!無奈之下只能加在田租裡,說起來財主家也不富裕,就這幾年很多家破了產。”

陳海松聽出他話裡的擔憂,可減租減息是共產黨能爲窮苦農民改善生活處境推行的唯一合法的政策,不能退縮:“王廳長不必多想,我列舉的事例只是想說明這種現象的不合理,並不是針對所有的地主,也不是要求地主放棄田租,只是希望找到一個緩和矛盾的方案。

我在張掖、綏遠的做法可以供大家參考,地主家耕種不過來的土地可否轉賣給政府,地主可以拿着這些錢投資商業、投資入股工業獲取紅利,政府把這些土地過戶給沒地的農民,從他的每年產出中上交三成抵扣土地轉讓款,這個辦法可以徹底解決土地不公的問題。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地主不願放棄土地,政府就通過法律的形式要求他土地不能撂荒、低價出租土地,地租不得超過土地產出的四成,也就是說真正辛苦耕種的農民至少可以獲得六成的收入,租地的熱情、種植的責任心就會增加,那麼農業的收成就有了保障。

在政府創辦的農業銀行沒有開始運行之前,民間借貸也要規定年利息不得超過兩成,嚴禁高利貸引起的社會矛盾。以後隨着政府資金充裕,民間借貸會被政府銀行所取代。

爲了保護各方面的利益,張掖、綏遠取消了很多賦稅,地主也好、農民也好負擔都是很輕的,爲的就是鼓勵他們安安心心、紮紮實實把地種好,政府建立了倉儲機構,豐年大量買進防止穀賤傷農,如果遇見饑荒可以向外出售平抑物價,需要額外用糧通過市基本場買進。”

李虎臣是苦出身,當年他也是活不下去才當了刀客,從軍前親手殺了當地一個惡霸地主,陳海松說的他感同身受,對他傾向於貧苦農民的減租減息方案很是贊同,連連說好。

杜斌丞是個細緻人,很好奇地問:“貴黨在兩地都不收賦稅如何養活官員軍隊,剛纔你說兩地的工業規模很大,招收了幾百萬人在那搞建設,他們的吃喝用靠什麼維持?”

“這可問到點子上了,中國幾千年來社會財富主要靠農業的產出,土地越多產出越多生活就越好,所以人人晝思夜想絞盡腦汁爭着當地主,土地的兼併成爲改朝換代的導火索。

其實土地除了生產糧食、蔬菜、棉花、水果保障人們的生存以外能創造多少財富?真正值錢的是現代製造業生產出來的各種工具,這些東西在封閉落後的中國還很少,要是普及了可以極大地改善農村的勞作方式、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豐富城市鄉村的生活。

就比如說耕地我們幾千年的二牛擡槓完全可以被拖拉機所代替,又快又深,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鐮刀收割就可以用聯合收割機代勞,連收割帶脫粒都可以同時進行,一個時辰收幾十畝地。再比如挑水澆地,完全可以在地裡打出機井,或用水泵從遠處的河裡抽水灌溉。

想出門近處騎自行車、遠處座客車,給地裡運肥、往家裡拉糧食再不用架子車、獨輪車,兩三百斤的用三輪車、一兩噸的用農用車,裝得多跑得快,縫衣服用縫紉機比一針一線縫製的平整密實,而這些東西陸續在張掖、綏遠製造出來了,開始在生產生活中發揮作用。

這些工具都不便宜,我們賒銷給農民集體使用,爲的是增加產量。而很多生活物品被商人們運往外地很受歡迎,我在西安就看到不少商店經銷張掖的罐頭、餅乾、皮鞋、自行車,爲企業、商人帶來了豐厚的收入,幾千家工廠商號創造的工商稅收就足夠政府的開支了。”

“僅僅靠工商業就能養活政府?滿足建設的需要?”

“是的,全世界已經進入工業化、電氣化時代,咱們還停留在古老的小農經濟的思維裡自我陶醉。我們民主政府要放眼未來胸懷世界,把陝西帶出農業社會,帶進工業時代。

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工業的巨大產出不僅可以滿足政府的各項事業需要,還能徹底擺脫靠農業支撐國家的落後局面,減輕農民的負擔,有力地支持農村的社會進步。”。。)

第512章 遠方的朋友第465章 進攻遇挫第67章 收徒第48章 伊卜利斯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520章 可憐的猶太人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416章 國軍也要地雷第77章 中央委員第340章 玩忽職守第56章 嘴邊的肥肉第312章 楊家嶺第551章 堅守玉山第549章 噩耗連連第19章 統帥部的決心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449章 冤家重逢第209章 飛翔在寶島上空第206章 烈火焚魔第195章 第八師團第532章 慘勝第615章 藤堂入席二百零二章 土肥原的怒火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649章 興安騎兵師第74章 蔣介石的煩惱第305章 蔣先生的煩惱第76章 教育的奇蹟第303章 受領任務第181章 惱怒的板垣第500章 危害嚴重第55章 旱地育苗第599章 飛臨梅州第25章 佈置戰術第438章 確實不同第260章 坦克是個好東西第8章 回到張掖第537章 燃燒的港灣第72章 斯大林授勳第412章 委員長的誓言第227章 飛虎師要走第70章 簡單化處理第260章 坦克是個好東西第16章 開原城破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518章 強硬的收穫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629章 怒而撤職第645章 蘇軍受窘第573章 最後的努力第102章 南下興-隆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457章 大難不死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546章 跟我進俘虜營第597章 依法處置第637章 浙北惡化第9章 甕中捉鱉第656章 雷達站第330章 陸上雄獅第81章 王柱子的首戰第415章 熱火朝天第154章 74軍來了第639章 如出一轍第339章 瞞天過海第473章 內閣解散第367章 進入新疆第291章 抵達重慶第48章 ‘萊歐’落網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32章 激戰羊投崖第265章 新的任命第11章 抗聯楊俊恆第5章 邢士廉的無奈第81章 王柱子的首戰第543章 躍躍欲試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73章 發展工商第587章 初步設想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28章 調動敵人1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574章 各自的規劃第490章 英法的智慧第192章 華南黨組織第469章 地空配合第5章 謀劃勝利2第101章 廬山3第188章 接受條件第459章 前景堪憂第258章 陝北留守兵團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13章 戰場形勢第177章 小艇大炮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11章 抗聯楊俊恆
第512章 遠方的朋友第465章 進攻遇挫第67章 收徒第48章 伊卜利斯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520章 可憐的猶太人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416章 國軍也要地雷第77章 中央委員第340章 玩忽職守第56章 嘴邊的肥肉第312章 楊家嶺第551章 堅守玉山第549章 噩耗連連第19章 統帥部的決心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449章 冤家重逢第209章 飛翔在寶島上空第206章 烈火焚魔第195章 第八師團第532章 慘勝第615章 藤堂入席二百零二章 土肥原的怒火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649章 興安騎兵師第74章 蔣介石的煩惱第305章 蔣先生的煩惱第76章 教育的奇蹟第303章 受領任務第181章 惱怒的板垣第500章 危害嚴重第55章 旱地育苗第599章 飛臨梅州第25章 佈置戰術第438章 確實不同第260章 坦克是個好東西第8章 回到張掖第537章 燃燒的港灣第72章 斯大林授勳第412章 委員長的誓言第227章 飛虎師要走第70章 簡單化處理第260章 坦克是個好東西第16章 開原城破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518章 強硬的收穫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629章 怒而撤職第645章 蘇軍受窘第573章 最後的努力第102章 南下興-隆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457章 大難不死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546章 跟我進俘虜營第597章 依法處置第637章 浙北惡化第9章 甕中捉鱉第656章 雷達站第330章 陸上雄獅第81章 王柱子的首戰第415章 熱火朝天第154章 74軍來了第639章 如出一轍第339章 瞞天過海第473章 內閣解散第367章 進入新疆第291章 抵達重慶第48章 ‘萊歐’落網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32章 激戰羊投崖第265章 新的任命第11章 抗聯楊俊恆第5章 邢士廉的無奈第81章 王柱子的首戰第543章 躍躍欲試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73章 發展工商第587章 初步設想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28章 調動敵人1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574章 各自的規劃第490章 英法的智慧第192章 華南黨組織第469章 地空配合第5章 謀劃勝利2第101章 廬山3第188章 接受條件第459章 前景堪憂第258章 陝北留守兵團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13章 戰場形勢第177章 小艇大炮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11章 抗聯楊俊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