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抽兵歸建

9月9日一大早,九江西南20裡外的沙河鎮戒備森嚴,稅警總隊傷兵歸隊後改編的緝私總隊六千餘名士兵全副德械裝具分佈在小鎮內外如臨大敵,小山坡十幾挺高射機槍披着樹枝指向東方。

在村口,汽車被哨卡攔截禁止進入小鎮,陳海松興致勃勃地的跳下汽車,一臉的無所謂讓頗覺尷尬的薛嶽很感動。

一個高大英俊的國軍少將快步迎前來,舉手敬禮,用濃重的安徽官話報告道:“卑職財政部緝私總隊少將總隊長孫立人奉命迎接陳長官,請長官訓示。”

陳海松很是開心,又遇到一位抗日名將,還是清華高材生、美國維吉尼亞軍校畢業遊歷過歐美的現代軍人,感到很親切。他回了個標準的軍禮,走前去與孫立人握手問候:“撫民將軍,好樣的!淞滬戰場率部血戰兩週殺敵無數,十三處受傷,感人至深,現在可都痊癒?”

孫立人看着比自己小14歲、矮將近20公分的共產黨高級將領並不像傳說中那麼邪惡,一身樸素的粗布軍裝、打着綁腿穿着草鞋,臉流露出善意的微笑和真誠的關心,不由的一愣,隨口說:“多謝長官掛念,現在已經痊癒。恨不能和將軍一起並肩作戰,痛擊日寇!”

陳海松仰望着身高一米八五,曾是清華籃球隊隊長的孫立人,見他英俊的臉滿是戒備,笑着說:“恢復了就好,將來有的是機會。日本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正在調集大批軍隊雲集南京,企圖捲土重來。我革命軍人正該夙夜準備枕戈待旦,維護國家民族民衆。你打籃球贏過日本、菲律賓,戰場也一定能打贏。

聽說稅警總隊淞滬一戰損失慘重,現在恢復到什麼程度?能否陣拼殺?”

一旁的薛嶽接口說:“稅警總隊戰後殘破,除傷病外殘部被總隊長八軍軍長黃傑編爲40師,隨同八軍行動。蘭封戰敗後撤往後方休整。撫民傷愈歸隊後在財政部支持下收攏傷兵、招募新人在長沙重建了緝私總隊,下屬三個團另有三個訓練團,總兵力超過六千。

九江作戰武漢兵力空虛。委座就把緝私總隊調來防衛武漢,沒想到孫總隊長訓練有方,該部戰力恢復如初,被總裁委爲大本營警衛部隊隨駕來到九江。駐守沙河鎮。”

陳海松恍然大悟,這可是一隻精銳部隊,後來發展成爲大名鼎鼎的新三十八師、新一軍在緬甸在東北都是戰場統治者,林彪對他無可奈何,直到國軍內訌孫立人調走才慢慢取得東北主動權。他好奇地問:“裝備情況怎麼樣?我可是聽說當年的稅警總隊火力超強的。”

爲人倨傲不善言笑的孫立人答道:“稅警總隊在宋部長關照下前後經營了七年多。編制超大、裝備全部德國進口,可惜毀於淞滬,現在只是按照乙種師的編制列裝,火力遠不如從前。不過卑職有信心通過作戰繳獲恢復過去的編制和火力。”

“好。有信心就好,就糧於敵的想法我很贊成。我國工業落後、進口受阻,只能通過繳獲來壯大自己。我八路軍、新四軍就是這樣發展的,安慶一地我們就繳獲了一個多師團的鬼子裝備武裝了兩個正規師。九江我軍消滅了3個師團也有大批繳獲,可以很大程度解決我軍裝備彈藥不足的問題。只要不斷地打勝仗。我們就能越來越強大。”

孫立人對這個和和氣氣沒有架子想法實際的指揮官有了些好感“貴軍的戰績卑職也聽說了。很是羨慕,真想調到第七戰區去殺個痛快。職部當初在海州駐紮了多年,對那裡挺熟悉。”

“孫將軍不必心急,有的是機會。深入敵後對部隊要求很高,必須有不屈的意志、頑強的精神、靈活的戰術、超強的體能和吃苦精神,看似簡單並不容易。緝私總隊這樣的新編部隊最好是打好基礎後在邊緣地帶適應一段再深入敵後。”

“長官似乎對緝私總隊有偏見。新四軍都能行我們有什麼做不到的。”

“孫將軍的殺敵熱情我是贊成的,可帶兵打仗一定要分析自己的優劣短長。你部新兵偏多。對敵人的戰術不瞭解,軍官多爲留學人員。崇尚正規戰法,而敵後戰場以游擊戰、運動戰爲主,你們並不熟悉。偷襲夜襲伏擊講究小分隊短促突擊、打了就跑,戰後快速轉移、隱蔽待機,自己解決糧食補給並不容易。71軍36師試驗過並不理想。”

“長官的意思是國軍部隊幹不了這個?”

“是中國軍隊都可以幹,關鍵是部隊長官是不是願意這樣幹,提前是否進行了相應的訓練,分隊指揮員士兵是否掌握了游擊戰的基本方法,部隊是否有敢於置身險地的勇氣。我建議你先抽調人員組成敵後分隊訓練半年左右再去嘗試,不斷積累經驗再行推廣。

站在我的立場當然希望有更多的國軍部隊深入敵後與我並肩戰鬥,破壞交通、斷敵補給、襲擾後方。正面戰場的壓力會減輕許多。”

性格耿直倔強的孫立人漸漸明白眼前這個長官是個有思想有擔當有原則的人,不肯讓部下輕易犯險,內心很是感動,立正答應:“好,我回去就組織部隊訓練。”

陳海松知道此人性格倔強、比黃維還要古板較真,充滿傲氣、不爲同僚部屬所喜,鼓勵他說:“我部編有游擊戰訓練手冊,或許對你們有所幫助,不過要循序漸進。你也可以派人跟隨新四軍三師一旅部隊參加戰鬥,全面感受不同於正面戰場的敵後作戰方式。

下來,咱們可以多交流交流。現在帶我們去見委座,估計他們已經等急了!”

的確像他猜測地一樣,當他趕到鎮子靠西邊一所大院子裡,蔣先生正對着一堆情報發愁,見陳海松、薛嶽走了進來如釋重負,忙迎了來。

陳海松立正行禮:“報告委員長,第七戰區司令長官陳海松率部協助九江作戰,現已完成規定任務,請訓示。”

蔣先生顧不回禮,拉着他的手微笑着說:“你很好。很了不起,九江之戰有今天的結果你居功至偉,國民政府要重獎於你。”

“卑職不敢。海松是軍人,軍人的天職就是打擊侵略者保衛國家,雖然暫時阻擋了日軍前進步伐,但敵人不會死心。海松願率領所屬部隊繼續在敵後戰鬥,掩護九江、武漢的安全。”

“你有這樣的態度我很欣慰,來來來,幫我們分析分析戰場局勢,儘快制定出第九戰區的行動方案。”說這話。把他領到桌案前。

陳海松又向何應欽、陳誠、周恩來、張治中、陳布雷、周至柔等人行禮問候,周副主席等基本痊癒,與他親切握手向他表示祝賀和慰問。

走到牆掛的華中地圖前,陳誠拿着根指示棒,在圖指指點點地介紹,國軍部隊的番號位置清晰可見,日軍動態也躍然紙。

“海松,正如你戰前預料的。我軍消滅11軍主力八萬餘人。加你們第七戰區安徽戰場的兩場勝利,共消滅日軍野戰主力兵團5個師團、一個旅團、一個艦隊12萬餘人,我軍也付出了20萬以的巨大傷亡,戰績巨大、損失驚人,讓我們悲喜交加、難以取捨。

現在第二軍已至潢川逼近信陽,武漢北大門岌岌可危。南京三個師團整補已畢。旦夕將至,而九江可用之兵不足30萬。委座十分擔心。你看我們採取何種行動來應對危局。”

陳海松整理了一下思路說:“委座、各位長官,海松當初定下的計劃是在九江消滅11軍主力後順勢把戰線推進到安徽境內。依託工事層層攔截、消耗敵有生力量,抓住一路冒進之敵圍而殲之,長期與敵拉鋸,消磨日寇銳氣,待敵疲敝時主動出擊,將敵向東擠壓。

但的確沒有想到九江攻堅戰造成如此巨大的傷亡,這一戰略顯然已經失去發動的基礎。卑職建議逐步放棄九江、武漢,留下建制相對完整的部隊據險抵抗、傷損嚴重的部隊撤向湘北鄂西贛中整訓、依託更大的山脈建立最後的國防工事,與敵長期相持。”

周副主席緊鎖着眉頭,神情複雜地問:“只有放棄武漢這一條路可走了嗎?九江的勝利剛剛鼓舞起來的民心士氣豈不是要遭受打擊,你估計武漢還能堅守多久?”

“卑職是軍人,不考慮國際國內的影響僅僅從軍事角度推測,以目前國軍的兵力可以堅持到10月底,算第七、第三戰區的敵後干擾可以堅持到11月底,如果第一、第五戰區成功阻擋住第二軍的進攻,可以堅持到年底,如果第四戰區做好防登陸準備,確保華南不失,則可以在明年3月份休整部隊恢復以後再次圍殲11軍所部,徹底宣告日軍戰略進攻的結束。”

“你的意思是說,武漢的安危有賴於其他戰場的牽制、受到其他戰場的影響。”

“那是肯定的,戰爭雙方爲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會在敵人的薄弱環節發動新的攻勢,目的是扯亂對方的既有防線,在頻繁調動中暴露出空當而加以利用。日軍最擅長遠程大範圍包抄,他們早就制定了廣州攻略計劃、黃河潼關攻略計劃,很快會予以實施。”

蔣先生手裡有這些情報和分析,點着頭問:“你有什麼應對之策?”

“卑職覺得雖然日軍現在掌握主動,可以先發制人分散我軍精力,但無外乎廣州、九江、洛陽、西安幾處目標,只要長官重視、守土堅決、防線嚴密、兵力物資充足、情報準確及時,以日軍各戰場不超過10萬人的規模,打退敵人進攻完全可以做到。

再則敵人可以進攻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卑職將指揮第七戰區加大襲擾力度,可以保證南京西進之敵一個月內無法抵達九江,其他戰場相信在統帥部督促下也會加強防禦、增加兵力、嚴加防範,不給敵可乘之機。”

“你在敵後的牽制我很贊同,安慶蕪湖可謂是神來之筆。不過九江各部殘破,難以形成有效防禦,從大局着想我計劃從第七戰區抽調74軍歸入第九戰區回防九江、7軍、59軍、6軍、71軍重回第五戰區參與河南戰役。”

陳海松似乎對此早有心理準備,淡淡地笑了下說:“第七戰區就這些部隊,一下都抽走對敵後襲擾影響很大,沒有了敵後的牽制,正面防禦壓力會很大。又回到了固守要點被動挨打的老路去了,卑職對此並不看好。希望統帥部不要驚恐失措,自亂陣腳。

卑職以爲。當前的危險在廣州、在洛陽、在西安。那裡需要加強兵力。卑職當初曾建議派粵軍25、66兩軍南下如果可能第4軍也應回防,強化華南防禦,現在看來更加迫切,請委座儘快下令兩軍返回廣州。督促餘漢謀加強戒備、佈置防線。”

“我認爲日本人的主要力量都被吸引到華中,他沒有力量節外生枝,另外廣州毗鄰香港,日本不敢發動大規模的進攻避免刺激英國。所以華南目前沒有風險。我還準備從餘漢謀的12集團軍裡再抽調3個甲種師一個炮兵團前來支援武漢會戰,怎麼能撤兵回去呢?”

“委座。這正是日本人盼望已久的結果,華南對我國的重要作用各位都應該清楚,日本急於打敗我國,廣州失陷必將動搖武漢防線,牽一髮而動全身,我軍主力雲集武漢,華南空虛他怎會放過這樣一個打亂我軍部署的機會。日軍在臺灣保持第五艦隊的海軍力量、兩個師團的陸軍進攻兵力,一直在等待時機。武漢膠着之時就是廣州開戰之時。不得不防呀。”

“我看未必。我和各位長官都認爲當前敵人的進攻重點在九江、武漢,11軍、第2軍已經是日本最後的戰略進攻集羣,他們沒有能力發動新的進攻。只要我們在這兩個方向保持重兵,不被他短期突破,英美蘇等國的援助送到,新的編練兵團趕來就足以擋住日軍的戰略進攻。把戰線徹底穩定在九江大別山一線與敵戰略相持。

所以第七戰區部隊要儘快收回,第四戰區部隊不能放回。”

“委座。我軍好不容易取得一場大勝,初步扭轉了戰略被動的局面。正該通過敵後戰場的頻繁出擊攪亂日軍進攻部署,奈何放棄戰場主動權,任由敵人集結、進攻?”

周恩來見兩人又要頂牛問道:“你是怎麼打算的,有什麼新的部署?”

“卑職打算用第7軍、71軍襲擾合肥、蚌埠,拖住第二軍的兵力。集中59軍、6軍扼守蕪湖、安慶、馬當,新四軍、74軍出擊癱瘓津浦線,空軍師轟炸南京、鎮江、蘇州、海,造成江南軍事設施、鐵路樞紐癱瘓、碼頭軍港損壞,11軍一個月內難以發動攻擊。

九江我軍趁機補充戰損、擴充軍力,依卑職所見,九江保持三十萬防禦兵力足夠應付敵人三個師團的進攻,第五戰區有30萬人加第一戰區20萬人也就足夠阻擋第二軍,其他部隊作爲機動兵團隨時出擊,不僅可以確保戰區防線安全還能有所斬獲。”

總參謀長何應欽說:“海松不能因爲一場勝利就過高估計自己的戰鬥力。要知道九江之所以勝利除了你的靈活指揮還靠中央軍部隊的奮勇拼殺,一仗下來22箇中央主力師均遭受重創,戰鬥力下降、裝備損毀很多、人員傷亡將近一半,兵少無法確保防線安全。”

“何總長,我知道這次中央軍損失較大諸位都很心疼。我其實比你們更心疼,因爲在我的計劃中是不需要這麼大犧牲的。這些勇敢的戰士這樣犧牲在衝鋒的路是很愚蠢的。

但從另一方面激烈殘酷的戰鬥也鍛鍊了中央軍,與其在戰場傷亡也比在外圍遊動觀望有意義的多。通過這樣有組織的戰役行動,國軍部隊有了很大提高,主動性積極性靈活性、戰場自我保護能力、步炮協同能力、相互配合主動支援的意識顯著增強。

雖然損失較大,但指揮系統、基層骨幹大量保存,因勝利而信心大增,只要及時補充人員、彈藥、物資,有一個月完全可以恢復戰鬥力。卑職一直認爲好部隊是打出來的不是養出來的。預備二師是什麼底子可戰功赫赫,第二軍多好的裝備,卻一敗塗地,關鍵是指揮員的精神和能力。第六師團何等強悍,不也在1軍、32軍、70軍的圍攻下灰飛煙滅了嗎!

國軍此次會戰中無論中央軍還是地方軍都有許多成敗得失,是寶貴的財富,尤其是攻擊作戰中打法單調、步炮缺乏協作、戰場條塊分割缺乏整體謀劃的問題統帥部應及時總結,發現我軍優勢特長、遴選出優秀將領取代昏聵無能之輩,歸納出今後對日作戰的各種新式戰法,堅定信心加強訓練,打造出一批人員齊整、火力強大、渴望勝利的鋼鐵雄獅。”

周副主席在軍事對陳海松是一百個放心的,他提出的方案肯定會帶來巨大的勝利,爭得實際的利益,他支持陳海松的作戰部署更擔心分兵以後第七戰區實力大減,給黨的事業帶來負面影響。接着剛纔的話題向蔣介石建議:“委員長,我認爲海松的分析很中肯,他的第七戰區遲滯行動的計劃很有可行性,我認爲現在從第七戰區分兵不利於九江的長期堅守。請三思!”未完待續。。

第208章 116師團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93章 又見馬驍第178章 戰場重逢第208章 116師團第60章 延安會議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37章 準備1第113章 一羣財迷第239章 安藤利吉第242章 論功行賞第72章 政委的權威第432章 薛雲龍發飆第276章 日軍的檢討第188章 接受條件第187章 賊不惦記第44章 夜闖魔窟第138章 陳明仁與關麟徵第602章 恩威並用第476章 關門打狗第138章 陳明仁與關麟徵第346章 華北起烽煙第39章 會合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492章 低調處理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646章 焦頭爛額第1章 謀劃勝利1第307章 取之於民第479章 請君入甕第24章 談心第7章 膽大包天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487章 緊急備戰第4章 鄧文山第656章 雷達站第1章 事故第449章 冤家重逢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656章 雷達站第186章 草包參總第159章 18軍登陸第654章 日軍後撤第45章 驚動延安3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73章 敵人你也敢要第101章 廬山3第613章 淪陷的溫州第221章 中埔村機場第395章 談判放人第599章 飛臨梅州第669章 藉機敲詐第673章 斯大林的煩惱第55章 收編晉綏軍第405章 勾心鬥角第226章 戛然而止第108章 據理力爭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56章 展望未來第316章 平心靜氣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188章 接受條件第22章 朝鮮戰士第508章 斯大林的不滿第476章 關門打狗第55章 決戰5第73章 發展工商第504章 無奈的掩護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568章 死亡的詛咒第19章 當個座山雕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93章 又見馬驍第242章 論功行賞第147章 北伐名將第448章 都得調整第295章 又見閻錫山第285章 激動的外交官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61章 擊斃笠原第189章 飛虎臨穗第58章 手下留情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292章 又壓又擡第459章 前景堪憂第48章 ‘萊歐’落網第618章 海軍基地第403章 民衆楷模第69章 贖買政策第78章 先打延慶第589章 邊境糾紛處理綱要第2 百六十八章 路線的爭論第506章 意外地收穫第360章 重錘敲擊
第208章 116師團第559章 重建三戰區第93章 又見馬驍第178章 戰場重逢第208章 116師團第60章 延安會議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37章 準備1第113章 一羣財迷第239章 安藤利吉第242章 論功行賞第72章 政委的權威第432章 薛雲龍發飆第276章 日軍的檢討第188章 接受條件第187章 賊不惦記第44章 夜闖魔窟第138章 陳明仁與關麟徵第602章 恩威並用第476章 關門打狗第138章 陳明仁與關麟徵第346章 華北起烽煙第39章 會合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492章 低調處理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646章 焦頭爛額第1章 謀劃勝利1第307章 取之於民第479章 請君入甕第24章 談心第7章 膽大包天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487章 緊急備戰第4章 鄧文山第656章 雷達站第1章 事故第449章 冤家重逢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656章 雷達站第186章 草包參總第159章 18軍登陸第654章 日軍後撤第45章 驚動延安3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73章 敵人你也敢要第101章 廬山3第613章 淪陷的溫州第221章 中埔村機場第395章 談判放人第599章 飛臨梅州第669章 藉機敲詐第673章 斯大林的煩惱第55章 收編晉綏軍第405章 勾心鬥角第226章 戛然而止第108章 據理力爭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56章 展望未來第316章 平心靜氣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188章 接受條件第22章 朝鮮戰士第508章 斯大林的不滿第476章 關門打狗第55章 決戰5第73章 發展工商第504章 無奈的掩護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568章 死亡的詛咒第19章 當個座山雕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93章 又見馬驍第242章 論功行賞第147章 北伐名將第448章 都得調整第295章 又見閻錫山第285章 激動的外交官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61章 擊斃笠原第189章 飛虎臨穗第58章 手下留情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292章 又壓又擡第459章 前景堪憂第48章 ‘萊歐’落網第618章 海軍基地第403章 民衆楷模第69章 贖買政策第78章 先打延慶第589章 邊境糾紛處理綱要第2 百六十八章 路線的爭論第506章 意外地收穫第360章 重錘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