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第四戰區

楊傑見薛雲龍跟劉漢章爲補充物資頂起牛來,華南就這兩支空軍部隊,打勝仗可離不開他們的支持,忙站出來圓場:“薛師長的想法有一定道理,駐守惠陽可以靠前阻擊、提前攔截。不過爲了防止所有飛機被敵人一網打盡,分散佈置也是有必要的。

我看你們可以進行必要的分工,戰鬥機爲主的飛虎師留在惠陽組成空中防線,第九大隊後方配置,專門對付登陸的鬼子陸軍部隊,大家都是爲國而戰要精誠團結。

至於作戰物資我覺得應該按比例分配,這樣好操作一些,也不傷和氣。”

薛雲龍死抓着物資不鬆口就是想逼着第九大隊到惠陽來或是參加到飛虎師的行動中來,爲司令員的突襲計劃奠定基礎,他繼續施加壓力說:“行,按比例就按比例。國家財力有限、老百姓節衣縮食買來的物資就是用來打鬼子的,抗日空軍部隊都可以領用。”

楊傑聞言大喜,這個師長也不是不通情理的,按比例分最少也會給三分之一,怎麼也夠作戰所需了吧。劉漢章也暗自得意,怎麼也能分到一半吧,留下一點自己用,其餘的全賣給商人們,怎麼也得讓自己和老孃舅的戶頭裡增加十萬大洋才行。?”“

可是薛雲龍後邊的話讓他們心裡發涼。“不過作戰物資不是按編制比例、飛機比例而是按出戰比例、戰果比例來分配。明天我部準備空襲三竈島。把敵人的前線機場、碼頭徹底摧毀。從根本上斷絕鬼子對城鄉平民、防禦陣地、沿海地區的轟炸襲擾。

劉大隊長可有興趣參加?能派出幾架飛機參戰?我好給你配發物資。”

“什麼?轟炸三竈島?你不會是瘋了吧?第五大隊當初偷襲過,結果被鬼子大隊報復,幾乎覆滅,連累的廣州、佛山、東莞都跟着遭了秧,那是去捅馬蜂窩!”一直擔任廣東警察局長的李潔之一年來不停地登記損毀、疏散民衆,可知道鬼子飛機的厲害。

“李將軍,鬼子駐紮在我們眼皮子底下,天天從我們的土地上起飛襲擾我們的城市鐵路,咱們就沒想過打擊強盜、收回國土?咱們軍人連這麼點勇氣都沒有、這麼簡單的戰術眼光都沒有?一個步兵團、步兵師就能解決的心腹大患不敢去清除,無怪鬼子會如此猖狂!

楊參謀長。你也認爲消滅三竈島日軍是捅馬蜂窩嗎?你也看不到近在咫尺的敵人海空基地對廣東的威脅,對敵人登陸作戰巨大的支持力量嗎?我沒讀過軍校、沒上過戰咬課程,可我知道不及早處理掉三竈島、南澳島這兩顆毒瘤,咱們將來肯定會吃大虧的!”

“薛師長真是眼光獨到。戰區作戰會議上也曾提議拿下三竈島。不過據佛山158師偵察,島上日軍超過三千,全是裝甲戰車、有飛機十幾架、艦艇十幾艘,據說還有日本移民三千多人,都能提槍上陣。日軍海運發達,咱們一天之內拿不下來就會遭到增援的海空力量打擊。

咱們西江地區只有一個158師,還要保護廣州側翼,兵力不足呀!”楊傑不好說老子做夢都想,就是餘漢謀這些地頭蛇不響應,只好用敵情嚴重來搪塞。

薛雲龍指着地圖建議道:“楊長官既然認爲有必要拿下這個鬼子前線基地。就不需要多考慮敵人的實力大小,他再多也就幾千人而已,158師不能動,25軍總是機動兵力吧,由他們進行地面進攻,我師空中掩護、第九大隊突擊轟炸,我看有三天足可以收復三竈島。”…,

楊傑沒想到這個空軍師長會對地面作戰如此熱切,想想此人是陳海松派到華南來的的眼目,帶着陳海松的戰役設想。第四戰區研究了陳海松的信件,覺得他提出的拿下兩翼前線基地。將登陸之敵引誘到增城一帶聚殲的計劃雖然冒險卻也合理,但兩個基地無力解除。

他悻悻地說:“鬼子重兵雲集,大戰一觸即發,這時候咱們要謹守陣地、層層阻截,留出足夠的預備隊誘敵深入、聚而殲之。怎麼能隨意分兵、節外生枝呢?”

薛雲龍搖搖頭。退而求其次繼續建議:“陸軍不能進攻那就算了,不過眼皮子底下兩個鬼子基地對咱們的聚殲敵人的計劃威脅很大。飛虎師準備單獨行動,最少也要把他的碼頭機場破壞掉,戰區司令部不會有意見吧?第九大隊是否願意參加行動?”

楊傑也想幹掉這兩個對防守方構成重大威脅的前線海空基地,只是他無權調動粵軍發動地面進攻,加上蔣先生強調不要挑起戰端才拖延到現在。既然不受第四戰區直屬的八路軍願意獨自作戰幫助戰區掃除隱患,自己坐享其成何樂而不爲呢,他點頭表示同意。

劉漢章卻心裡琢磨了半天,猶豫着說:“我部情況特殊,我說了也不算,還要看蘇聯機組人員的意思,不過敵人有較多地面高射火力、還有作戰飛機,他們不會有興趣的。”

薛雲龍惱怒地問:“劉大隊長,這些飛機是中國的還是蘇俄的?”

“當然是咱們中國的!都是國府用蘇聯貸款買的,是要還錢的!”

“中國飛機爲什麼不能使用中國飛行員按中國作戰計劃按時出戰呢?”

劉漢章一臉的委屈:“你以爲我們享用這些老毛子呀,技術好是好,牛氣的不得了,天氣狀況不好不飛、飛機狀況不好不飛、隨行護航戰鬥機少不飛、轟炸目標敵情嚴重不飛。可有什麼辦法呢,咱們沒有足夠的有技術的飛行員,只能求着他們出戰。”

真是服了你們。抗戰前陳司令在廬山上就提醒國民政府加緊訓練飛行員、炮兵、通訊兵等技術兵種。打了一年多,白手起家的八路軍不算特種部隊培養了兩三百一線飛行員、四五百二線飛行員而卻是越打越少,這樣的人才儲備真是沒法主動出擊。

他看着可憐巴巴的劉漢章,再次提出建議:“國家艱難,還真是難爲你了!你看這樣好不好,我出飛行員你出飛機,戰果一家一半,物資分給你四分之一,你也不用求那幫孫子了還能收穫軍功,怎麼樣?”

蘇州人聰明、反應快。轉眼間劉漢章想了各種可能,物資給的少了點划不來冒險、飛機萬一損耗了老孃舅追究起來自己就沒得混了,他咬咬牙拒絕:“第九大隊是、飛機是國家資財,不能私相授受。我們會努力做通蘇俄人的工作,積極參戰的。

部隊要訓練,還請薛師長劃撥一些物資。”

薛雲龍聞言痛心地說:“日軍磨刀霍霍、蠢蠢欲動,華南諸公左也不行、右也不是,難不成坐等日軍上岸,把沿海地區化爲焦土才肯幹休。敵人可以進攻我們,我們爲什麼不能率先出擊,打亂敵人的部署,把鬼子的進攻事先化解?

諸位都不肯向前,唯恐激怒日軍。我們飛虎師爲戰區掃除隱患倒成了惹禍招敵的掃把星了。好好好!我們放棄主動進攻的計劃,不給你們惹麻煩。…,

諸位請回吧,飛虎師還要研究敵情、部署訓練,就不留諸位了!”

硬生生把楊傑等人趕下了山,送過了西枝江。

沒想到纔過去兩天,薛雲龍自己又找上門來了,口口聲聲有重要軍情向戰區司令長官稟報,還送來一份敵情報告。黃延楨一看之下吃了一驚,仔細詢問了一遍細節,連忙命令參謀過來招呼薛雲龍喝茶休息。拿起通報慌慌張張地去找餘漢謀彙報。

過了半個小時,黃延楨回到會客廳,說餘司令長官有請,說着領薛雲龍出了臨時指揮所,乘坐汽車到了東山保安街餘漢謀的公館。

穿過荷槍實彈的警衛上到三樓是一個兩三百平方大的會議室。在座的有第四戰區司令長官餘漢謀、副司令長官香翰屏、參謀長楊傑、王俊、政治部主任李煦寰、參謀處長趙一肩、兵站總監李潔之、軍需處長馬炳洪、憲兵司令李江、8軍軍長李玉堂、25軍軍長王敬久。

粵軍將領第62軍軍長張達、64軍軍長李漢魂、第65軍軍長李振球、151師師長莫希德、152師師長陳章、第157師師長黃濤、158師師長曾友仁、虎門要塞司令郭思演等10多人。

薛雲龍、黃延楨走進作戰室,主位上站起一個高大威猛的壯漢。出奇的是那個大腦袋,不用黃延楨介紹,薛雲龍也能猜到這人就是屢屢拒絕接見自己的人稱大頭魚餘漢謀。

他面無表情地向走過來的餘漢謀立正敬禮:“報告司令長官,國民革命軍第七戰區空軍飛虎師師長薛雲龍向你報道,請訓示!”

餘漢謀緊走了幾步,繞過寬大的會議桌,給薛雲龍回禮,語氣歡喜地說:“知道你來了,只是一直身體不適、軍務繁忙,你又一直在惠陽修機場,直到今天才得見尊容,失禮得很。

來來來,咱們坐下談,正好我們在開作戰會議,你來的正好,保衛廣東離不開你們空軍的支持呀!”說着話,把薛雲龍拉到自己座位旁邊的一把空椅子上坐下。

薛雲龍請餘漢謀先坐下,自己隨後坐下說:“餘長官,卑職奉命率部增援第四戰區,執行偵察、空中打擊任務。十天來僞裝成日軍巡邏機秘密進行海上空中巡視。

12日發現澎湖島靠岸60多艘運輸艦卸下大批部隊裝備,17日發現大批船隊從北方南下,昨日傍晚抵達馬公,卸下不少於兩萬人的精銳部隊。

第七戰區特種偵察營電訊分隊乘船在東山島洋麪截獲日軍電報,證實日軍發動華南戰役的部隊已經集結完畢,第八師團換成116師團,21軍下轄三個師團一個艦隊一個陸軍飛行團,海陸軍總兵力八萬左右,計劃明日出發,當晚發起攻擊。

最近日軍加大了沿海地區偵察襲擾的力度

以上情報已先後報告戰區和統帥部,不知戰區如何應對,我軍如何配合?大戰將起,我軍始終沒有得到戰區作戰計劃,情勢緊迫、卑職只好親自拜訪,還請諸公明示!”

對面的王敬久也不滿地說:“薛師長遠在惠陽不瞭解作戰計劃還有情可原,本軍長就在廣州,七八天也沒見召集一次作戰會議,只是命令咱們休整待命,從未給出明確部署。我說今天怎麼匆匆通知咱們開會,原來是軍情緊急,需要咱們上陣拼命了。”

他旁邊的李玉堂看着薛雲龍瞟着餘漢謀憤憤不平地說:“薛師長,咱們兩部都在惠陽、都是一樣的命,扔那就沒人管了。前天你的飛機擊傷五架水上飛機,趕跑十二架艦載機,我就覺得小鬼子要進攻了。昨天來的更多,大亞灣裡也有鬼子艦艇出沒,看來鬼子進攻就在眼前,到時候你可要多多支援咱們第八軍呀。”…,

他旁邊的李漢魂也跟着起鬨:“潮汕敵人海空軍也在頻繁出動,南澳島前天落下十幾架敵機、昨天一下來了將近30架,艦艇輪船穿梭不斷,敵人似乎是在島上集結重兵,潮汕很可能是敵人登錄的首選之地,我64軍新到防禦陣地尚未構建完畢,敵人一旦進攻飛虎師可要幫忙呀。”

曾友仁生怕大家把他忘了跟着喊起來:“你一個軍兩個師還有一個20旅,兵力雄厚鬼子跨海來攻不算什麼,我們158師駐江門的630團發現昨日三竈島又飛來30架飛機,加上原來的13架、15日趕到的30架,飛機達到70多架,總兵力近萬,而且還在陸續增加之中。

而西江一線只有我158一個師,沒有海峽阻隔,擡腿就到,鬼子海軍陸戰隊都是戰車汽車、再加上那麼多飛機,沒有援兵,西江前線絕難抵抗。”

郭思演很有同感連忙附和:“是啊,昨天三竈島敵人炮艇十二艘,闖過萬山羣島進入零丁洋,逼近珠江口,向我虎門要塞發射炮彈上百發,雖被我軍擊退,可卑職認爲這一路敵人是在爲敵人主力探路、試探我軍虛實,敵人主攻方向很可能就在虎門!

虎門要塞只有海軍陸戰隊500多人,151師溫淑海旅遠在龍崗,我軍雖有地利,但兵力薄弱,如果遭遇飛機、艦炮大規模轟炸,陣地勢必難保,敵人即可乘船直搗廣州,後果不堪設想,還請戰區派出空軍、重炮、步兵支援。”

接二連三的敵情通報,預示着鬼子醞釀已久、幾次推遲的華南作戰已經正式拉開序幕,這回不像假的,而且兵力規模超出了想象,該死的小日本一直在矇騙自己,信誓旦旦要和華南和睦相處、發展經貿杜絕戰爭,原來是緩兵之計。

如今兵力雖多,佈置混亂、國防工事大部未成,道路機場並不完備,打起來肯定是相當混亂,弄不好就是潰敗之局。這如何是好,急得餘漢謀冷汗直流、頭更大了。

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592章 奇異的聯合第280章 志在必得第195章 第八師團第27章 別不服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1章 進入凌源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82章 比拼技術第83章 暫別華北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83章 演習1第380章 全線遲緩第三百五十部六章 小野部隊第55章 決戰5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167章 繼續膺懲第326章 滲透科爾沁第285章 激動的外交官第469章 地空配合第401章 格局大變第311章 錢到處都有第285章 激動的外交官第339章 華中震怖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628章 閩南敵情第129章 瑞昌殲敵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36章 打架更不行第22章 爲了西路軍第553章 伏擊成功第135章 敲打黃維第370章 國籍問題第579章 冷卻的豪情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98章 部署剿匪第331章 第獵熊小組第491章 何須憂愁第30章 統一戰線第9章 武林同道第199章 嫁禍於人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37章 準備1第281章 人事變動第429章 知恥後勇第218章 兩島合作第218章 兩島合作第2 百六十八章 路線的爭論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16章 開原城破第25章 古剎高僧第522章 肢解北極熊第243章 幾多歡樂幾多愁第274章 中央新的佈局第301章 國府大員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82章 張掖城裡第300章 痛斥投降派第601章 粗鄙淺薄第250章 優勢不再第64章 會戰尾聲第23章 又是平型關第323章 執政經驗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490章 英法的智慧第42章 五常自衛軍第52章 蘇美的反應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51章 決戰1第382章 中心開花第157章 功高遭忌第403章 民衆楷模第465章 進攻遇挫第653章 奪佔蕭山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83章 暫別華北第83章 演習1第6章 阜新煤礦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489章 蘇美支持第100章 廬山2第196章 柴世榮伏擊軍列第485章 接受整編第305章 蔣先生的煩惱第16章 就這樣到了你門前第48章 戰後大勢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80章 厲兵秣馬第592章 奇異的聯合第220章 報仇雪恨第48章 伊卜利斯第97章 震懾老漢奸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276章 日軍的檢討第297章 汪兆銘第38章 最後的瘋狂
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592章 奇異的聯合第280章 志在必得第195章 第八師團第27章 別不服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1章 進入凌源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82章 比拼技術第83章 暫別華北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83章 演習1第380章 全線遲緩第三百五十部六章 小野部隊第55章 決戰5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167章 繼續膺懲第326章 滲透科爾沁第285章 激動的外交官第469章 地空配合第401章 格局大變第311章 錢到處都有第285章 激動的外交官第339章 華中震怖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628章 閩南敵情第129章 瑞昌殲敵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36章 打架更不行第22章 爲了西路軍第553章 伏擊成功第135章 敲打黃維第370章 國籍問題第579章 冷卻的豪情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98章 部署剿匪第331章 第獵熊小組第491章 何須憂愁第30章 統一戰線第9章 武林同道第199章 嫁禍於人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37章 準備1第281章 人事變動第429章 知恥後勇第218章 兩島合作第218章 兩島合作第2 百六十八章 路線的爭論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16章 開原城破第25章 古剎高僧第522章 肢解北極熊第243章 幾多歡樂幾多愁第274章 中央新的佈局第301章 國府大員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82章 張掖城裡第300章 痛斥投降派第601章 粗鄙淺薄第250章 優勢不再第64章 會戰尾聲第23章 又是平型關第323章 執政經驗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490章 英法的智慧第42章 五常自衛軍第52章 蘇美的反應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51章 決戰1第382章 中心開花第157章 功高遭忌第403章 民衆楷模第465章 進攻遇挫第653章 奪佔蕭山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83章 暫別華北第83章 演習1第6章 阜新煤礦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489章 蘇美支持第100章 廬山2第196章 柴世榮伏擊軍列第485章 接受整編第305章 蔣先生的煩惱第16章 就這樣到了你門前第48章 戰後大勢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80章 厲兵秣馬第592章 奇異的聯合第220章 報仇雪恨第48章 伊卜利斯第97章 震懾老漢奸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276章 日軍的檢討第297章 汪兆銘第38章 最後的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