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統帥部的決心

在陳海松、王樹聲主持下教導師、獨立旅抓住戰前最後適應地形的機會,不時組織一次進攻演練,或是急行軍百里立即組織防禦陣地,檢查重武器與步兵分隊的協同配合。獨立旅甚至組織了一次全旅奔襲汾陽縣城的演練,讓長久生活在安定祥和中的山西后方軍民受驚不小。

正當西路軍在晉西黃土高原和雄險巍峨的呂梁山深溝峽谷中穿行時,南口戰役已經以失敗結束。

9月1日,廬山,國民政府國防委員會,也就是當前中國最高統帥部、大本營。三戰區司令長官馮玉祥、軍事參議院院長李濟深、參謀總長程潛、第一預備隊司令長官李宗仁、陸大校長蔣百里、江西省主席熊式輝、侍從室主任俞濟時等正圍坐在會議桌旁,檢討一個月來的對日作戰。

蔣介石神情沮喪地看着牆上巨大的中國地圖,副參謀總長白崇禧拿着指示棒講解着當前的局勢。

“華北方面,日軍佔領平、津以後,以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展開大規模進攻,並將進攻的重點置於華北平漢線、津浦線。日軍8月22日設立華北方面軍,昨天日本天皇委派曾擔任陸軍相、陸軍教育總監的寺內壽一大將任總司令,轄8個師團一個旅團,一個臨時飛行集團,飛機150架,坦克近百輛,總兵力20萬。推測其作戰目標爲保定、滄州一線的我第一、第二集團軍主力。

開戰以來,華北駐屯軍司令香月清司中將用兵十分謹慎,兩部日軍推進緩慢,似乎在等待我軍重兵進攻,趁機包圍殲滅,或是等待平綏線我軍主力被驅趕,側翼安全後再行進攻。目前該方向第一戰區有宋哲元第一集團軍、劉峙第二集團軍、衛立煌第十四集團軍,共26個師又6個旅,30萬人,戰場態勢相對平穩。

第二戰區楊愛源第六集團軍和傅作義第七集團軍,20餘萬人,防守平西、察南、山西、綏遠。直接威脅到平津地區和平漢路日軍側翼安全,爲此日軍組編了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3萬餘人,華北日軍也派出以第5師團和獨立混成第11旅團參加平綏路作戰。日軍在這一方向的進攻也逐漸發展爲一條重要戰場。

大本營指示傅作義第7集團軍堅決抵抗,確保南口安全,該部以湯恩伯13軍2個師及第17軍1個師,擔任南口至赤城方面的防禦;劉汝明指揮所部68軍擔任張家口方面的防禦。

8月7日,日軍第5師團和獨立混成第11旅團向南口及其沿線長城要隘展開進攻,戰事異常激烈,日軍依仗飛機、坦克、大炮的火力優勢攻擊凌厲,我軍雖有地利仍處於不利情勢,傷亡慘重。16日察哈爾派遣兵團向西北重鎮張家口展開進攻,南口守軍一部馳援張家口。

19日衛立煌第14集團軍北進增援南口,即遭牛島支隊堵擊無法突破;敵第20師團進入良鄉西北山嶽地帶,向守衛在平漢線及其西側的我第26路軍攻擊。

南口守軍腹背受敵、增援無望遂於8月26日向南撤退,27日,日軍左翼第5師團和右翼獨立混成第11旅分別佔領南口附近重鎮懷來、延慶,張家口也被察哈爾派遣軍佔領。

此戰我方投入兵力6萬餘人,日軍動用兵力約有7萬,我軍傷亡三萬餘人。

蔣介石厲聲質問道:“閻錫山爲何不重兵增援?衛立煌爲何裹足不前?陳誠曾再三進言南口乃華北戰局的關鍵,以南口爲旋迴之軸,以萬全、張北、康保等地方爲外翼,則平津方面之敵,決不敢輕易南下。現在南口已失,優勢盡喪,華北整體被動,二戰區也要自食其果的。”

陸大校長蔣百里中將不在任何陣營,以一個純粹軍人身份說“:陳誠的這個計劃如果放在別的國家肯定是一步好棋,三處戰場把敵人分散調動開來,華北兩處堅守策應,上海一處集中力量吃掉登陸之敵,再以優勢兵力攜大勝之威,北上支援,則華北日軍只有退回一途。”

衆人眼前一亮,兩個國家的較量在國力、裝備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就要拼謀略、拼意志了,這樣的安排如果順利實施,日本彈丸之地,撮爾小國定然會大敗虧輸。

見大家來了精神,蔣百里卻傷感地說:“再好的計劃也要靠人來執行,可惜割據地方、各自爲政的實力派不會爲了國家整體利益消耗自己實力的,民國以來的弊病在這個關鍵時刻顯露出來,危害巨大。訓練不足、裝備低劣、指揮混亂的部隊又把堅決抗日的將士斷送在飛機大炮面前。真是可悲、可嘆呀”

白崇禧嘆道:“南口之最後失守,固然是因爲敵人作戰人數多於我,其武器裝備優於我,其戰鬥意志強於我;更主要的是我軍皆抱和平幻想,倉促應戰、準備不足;援軍猶豫遲緩,周邊十餘萬部隊卻無人主動向前攔擊;在戰術上死守陣地,相互缺少策應。這些慘痛

教訓,應通報各戰區部隊引以爲戒。”

餘怒未息的蔣介石問:“南口失守後,閻錫山是怎麼部署的?”

“第六集團軍繼續防禦雁門關內,第七集團軍駐守大同,所部六十一軍防守天鎮,”

李宗仁分析說“東條英機詭詐、板垣徵四郎兇悍,南口失守後,晉東北門戶洞開,板垣沿桑乾河谷一路無阻就可插到第七集團軍身後,東條自北向南再次形成兩面夾擊,傅作義新敗之軍很難阻擋。晉北危矣”

馮玉祥也看出大同的孤立地位建議到:“必須命令第七集團軍固守天鎮擋住東條,第六集團軍出兵桑乾河谷,衛立煌增援側擊,爭取兩路夾擊把第五師團一舉包圍殲滅。”

白崇禧苦笑着說:“8月初就做過重兵保衛晉北、南口的部署。但南口一失,閻錫山已經徹底失去了進攻的勇氣,他最關心的是他經營了26年的地盤和萬貫家財。

8月28日他親臨雁門關附近的太和嶺口指揮防禦,收攏敗兵,將全部家底置於娘子關沿太行山經雁門關至偏關一線的險關要隘上,坐等日軍來攻。”

李濟深建議到:“現在的局面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三處戰場息息相關。建議統帥部嚴令第二戰區閻長官以所屬第六、七集團軍向北進攻,通過晉綏軍的努力,確保晉北、反攻南口,延緩華北敵軍主力南下,爲華北重兵集團北上平津創造條件,爲淞滬戰場減輕壓力。”

程潛恨恨地說:“參謀總部早有南口增援命令,可無一兵一卒派出。晉綏軍上下不服從統帥部的調遣,不識大體,罔顧大局,早已淪落成了閻錫山的看門狗了。

就他們那點勇氣和膽識,防守也不會成功的,山西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必須派出強大兵力協同作戰。否則,山西一失,日軍就可進入陝西、威脅四川,進入河南,直下武漢,那樣的話淞滬這邊就危險了。“

馮玉祥建議:“不行就從一戰區調14集團軍或26路軍入晉作戰。”

蔣介石仔細傾聽着高參們對山西局勢的研討,聽到派兵入晉想了想問:“第八路軍不是已經出發了嗎?該到前線了吧?少字”

“115師、獨立旅已到太原,教導師、120師、129師尚在途中,主要將領會同周恩來、彭德懷明日前往雁門關商討作戰方案。不過區區六萬人不會有多大作用。”

蔣介石聽聞兩隻支部隊已到太原,吃驚不小:“怎麼走的這麼快?這還不到半個月又是集結、又是過河,還要行軍怎麼就到太原了?”

“共軍早已做好開拔準備,調令一出115師就兩天趕到韓城,五天渡河,兩天行軍趕到侯馬,火車上兩天,於昨日趕到太原。教導師、獨立旅直接在綏德黃河邊上架設浮橋,三天架橋一天過河。獨立旅全部騎兵馱馬化,五天行軍一路上還組織了數次演習,昨日晚間到的太原。”

蔣介石表情複雜地看着頗爲驚訝的幕僚們說:“看看,我早說過不要小看共軍,墨…驗後彙報,其戰力上乘,非國軍可比,正是日軍勁敵。現在又是架橋、又是飛速行軍,國軍哪隻部隊有這樣的能力?猛虎出籠,求戰心切呀

電告百川,可令其自由選擇戰場,自主行動,全力保障糧草彈藥,大本營派出聯絡組,直接與第八路軍聯繫。要讓這隻下山猛虎咬死幾支惡狼,振奮全國軍民的士氣。”

蔣百里看委座如此看重這隻共產黨部隊,不以爲然地說:“聽聞其訓練有素,但裝備一般,尚不如德械師。衛立煌一個集團軍尚且不能突破一個旅團的防守,此六萬人獨當一面恐怕會誤事。”

蔣介石暗罵一聲“書生意氣”嘴上卻說:“你有所不知,他軍中多是十年內戰拼殺出來的百戰老兵,相互間配合默契。更兼其獨立旅陳海松眼光獨到,戰法精妙,常有驚人之舉。難得的是此人痛恨日寇、報國心切,一定會力主出戰,決不肯陪着閻老西坐以待斃,共黨諸公也有心展示實力,贏取民心。咱們就敬候佳音吧。”

衆人知道他這是借抗日大義趕鴨子上架行借刀殺人之計,也不好多說什麼。

白崇禧繼續介紹到:“三戰區上海方面,敵我雙方戰事膠着,打得很艱苦。如敵軍再有援軍到來則很難支撐,因此需要華北主動出擊,纏住現有敵軍,使之不能分兵南下。而上海我軍抓緊補充精銳,調集重兵聚殲鬆井石根所部於上海。之後如百里丈夫所言,北上驅逐日寇。”

李宗仁搖着頭撇着嘴反駁道:“華北目前很難有起色,閻百川固守不出,劉峙膽小如鼠,宋哲元軍心不振、衛立煌孤掌難鳴、八路軍尚需時日。淞滬這邊還得靠自己,我桂軍廖磊21集團軍整裝待發,願意爲國出戰。”

第243章 幾多歡樂幾多愁第425章 進展不順第482章 國軍的整編第94章 17歲的少將第501章 危機臨近第133章 奇襲金家灣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242章 論功行賞第77章 受挫主峰第30章 殺向山西第573章 最後的努力第504章 無奈的掩護第86章 後果很嚴重第267章 延安的反應第288章 絕無僅有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407章 清理冗員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78章 慘烈的攻防第83章 瘋狂計劃第1章 進入凌源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43章 告別平型關第203章 鬼子的報復第667章 麥克馬洪線第421章 戰前風雲第29章 新兵周強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78章 先打延慶第573章 最後的努力第500章 危害嚴重第162章 增援華南第553章 伏擊成功第535章 等待夜晚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三百五十部六章 小野部隊第53章 更大的靠山第7章 膽大包天第218章 兩島合作第663章 老大不情願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308章 最寶貴的資源第584章 原則底線第41章 懲治惡魔第359章 兩敗俱傷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32章 激戰羊投崖第43章 惡魔發狂第27章 撤離廣靈第261章 拿下蔡家坡第231章 抗登陸部署第75章 陳獨秀的嫉妒第586章 天大的笑話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402章 飛天大俠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27章 別不服第68章 各方反應第604章 阿爾山第627章 山城永安第41章 勸說第284章 天太冷了第79章 遭遇戰第484章 喧譁的第一戰區第78章 民樂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360章 重錘敲擊第389章 空中遇險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54章 決戰4第355章 憤怒的手榴彈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40章 惡魔朋友第92章 這裡就是你們的家第66章 拿下包頭第469章 地空配合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372章 小野偷襲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120章 沉重的話題第513章 交涉物資第97章 震懾老漢奸第384章 奇恥大辱第303章 受領任務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19章 統帥部的決心第373章 小野露餡第321章 磨刀霍霍第223章 準備突襲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44章 舌戰板垣第633章 海軍職責第77章 中央委員第239章 安藤利吉第295章 又見閻錫山第122章 製造混亂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540章 惠州失守
第243章 幾多歡樂幾多愁第425章 進展不順第482章 國軍的整編第94章 17歲的少將第501章 危機臨近第133章 奇襲金家灣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242章 論功行賞第77章 受挫主峰第30章 殺向山西第573章 最後的努力第504章 無奈的掩護第86章 後果很嚴重第267章 延安的反應第288章 絕無僅有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407章 清理冗員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78章 慘烈的攻防第83章 瘋狂計劃第1章 進入凌源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43章 告別平型關第203章 鬼子的報復第667章 麥克馬洪線第421章 戰前風雲第29章 新兵周強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78章 先打延慶第573章 最後的努力第500章 危害嚴重第162章 增援華南第553章 伏擊成功第535章 等待夜晚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三百五十部六章 小野部隊第53章 更大的靠山第7章 膽大包天第218章 兩島合作第663章 老大不情願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308章 最寶貴的資源第584章 原則底線第41章 懲治惡魔第359章 兩敗俱傷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32章 激戰羊投崖第43章 惡魔發狂第27章 撤離廣靈第261章 拿下蔡家坡第231章 抗登陸部署第75章 陳獨秀的嫉妒第586章 天大的笑話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402章 飛天大俠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27章 別不服第68章 各方反應第604章 阿爾山第627章 山城永安第41章 勸說第284章 天太冷了第79章 遭遇戰第484章 喧譁的第一戰區第78章 民樂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360章 重錘敲擊第389章 空中遇險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54章 決戰4第355章 憤怒的手榴彈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40章 惡魔朋友第92章 這裡就是你們的家第66章 拿下包頭第469章 地空配合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372章 小野偷襲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120章 沉重的話題第513章 交涉物資第97章 震懾老漢奸第384章 奇恥大辱第303章 受領任務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19章 統帥部的決心第373章 小野露餡第321章 磨刀霍霍第223章 準備突襲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44章 舌戰板垣第633章 海軍職責第77章 中央委員第239章 安藤利吉第295章 又見閻錫山第122章 製造混亂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540章 惠州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