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新議(二十四)

“德孺公,我看這草案,好似沒什麼問題啊。”

範純粹聞言凜然,這部草案翻開來到處都是權臣的影子,根本就沒有給皇帝留下立足之地,眼沒瞎就不會看不出來。

“哪裡沒有問題?!”範純粹陰沉地反問。

那議員一看範純粹的臉色,不由得囁囁喏喏起來:“這……這法案也只是要設立皇儲,以防變亂。文正公在世時,不也曾上表請仁宗立太子嘛。”

他說了幾句,話語漸漸流暢起來,變得理直氣壯,“若有此法,儲位早定,文正公當年又何須心憂。”

連自家老父都被扯進來,範純粹臉色更加難看得厲害。

這本草案的內容,簡而言之,就是排定繼承順位,將皇子,皇孫,乃至宗親,排定繼位的順序,從第一號繼承人排到第五百號。死一個,下面一個頂上,多一個,就往後順延,只論嫡庶長幼,血脈遠近,不論賢愚。

有此繼位順序,什麼太子不太子的,都無所謂了。順位第一的繼承人,天然的就是皇儲。皇儲賢與不肖,一切無關緊要。皇帝的意見也同樣無足輕重,即使偏愛小兒子,也改變不了必須讓嫡長子繼位的規矩。

正如前日那韓黨議員所說,“議會制定法案,都堂實行條貫。至於皇帝,垂拱而治,別搗亂。”

搗亂?!呵,被供到了桌案上,被當做木雕泥胎的塑像,想搗亂也搗亂不了啊!

有此法在,的確不須憂心天家承繼動搖國本,但隨意操持天子,視君如無物,如此明顯的問題,還說沒有問題?

“不然。”這時江公望在旁說話,“這問題可不小。”

“何以見得?”那議員反問。

“令曾叔祖景仁公昔年爲仁宗太子事,上章十九次,待命百餘日,鬚髮爲之白。”

江公望衝那議員笑了一下,笑得他皺起了眉。

議員姓範名呈,表字原甫,成都府人。在成都府旁的懷安軍選了議員出來,乃是蜀地赫赫有名的範氏子弟。舊日以清正聞名朝野的範鎮範景仁,便是其族中尊長。

範鎮最有名的兩件事,一是在王安石初秉政時,反對新法最爲不遺餘力,二是在仁宗立儲事上,言行最爲激切。不過自熙寧之後他就被趕出朝堂,直到致仕也沒能回京。如今作爲只比文彥博小一歲的人瑞,以耄耋之齡,罵起王安石、章惇和韓岡來,據說依然中氣十足。

“敢問原甫。”江公望道:“忠文公當時是請立太子,還是直接在章疏中說,當以十三團練爲太子?”

範呈被江公望堵了一口氣在肚子裡,範純粹則微微點頭,但江公望隨後的話,卻又讓他表情僵住,“不過,這裡面,也有些話有點道理。”

шшш ▪ttκā n ▪¢ Ο

江公望壓着草案一頁,指着一段話說,“這話說得我覺得挺在理:萬一天子不豫,一紙遺詔出於宮中,幼庶子接位,我等臣僚該諫諍,還是跪領遺詔?”

他點了點書頁上的文字,“太祖本有子,昭憲太后設金匱之盟一事真僞不說,本就是老太太做下的糊塗事。太宗皇帝倉促即位,逼死太祖之子,便是因爲名不正言不順,心中猶虛,不得不設法免除後患。換做燕懿王繼位,子承父業,天經地義,也不會有這些事了。”

雖然江公望是鐵桿皇黨的中堅,一心想要讓天子掌握實權,可十幾年下來,趙氏的那點陰私事在報紙上被說了又說。他也早就沒有了需要避忌的警覺。

範純粹一陣失望。江公望多聰明的一個人,竟爲韓岡所惑。凡物皆有陰陽,凡事必有正反,禍福皆蘊一體,此等氣學的謬論,江公望竟然信之不疑,還想在這包藏禍心的法案中找到所謂有道理的詞句。

此前大議會的窘境,一干議員收購報業的愚行,包括京城中的各種抹黑、各種宣揚,也包括在京師外,各地報紙轉載相關報道的聯絡,範純粹一直都不是局外人的身份。就連用刺殺挑撥章韓二賊的計劃他也都考慮過,只是手邊沒有合適的人選去執行。

繼承了他父親范文正公在謀略上的才幹,範純粹他一貫認爲,對付敵人,不可留手,更不可保守,合用的手段都可以用上。簡而言之,就是不擇手段。

範純粹早早的就預備好了應對韓黨即將到來的反擊,還做好了大議會被解散,自家入獄的準備——他甚至在期盼這一個結局,要曝露韓岡逆賊的真面目,不付出一點代價是不可能的。

可韓黨的反擊比預計的要巧妙不少。即使是做幌子的《新聞審查法案》,都是直擊七寸的犀利手段,而暴露本心的《皇帝繼承法案》更是要將皇帝徹底變成權臣手裡的傀儡。

並非範純粹不贊成從西周傳下來的宗法制度,而是令出誰手的問題:一邊是議會立法、都堂執行、皇帝遵從,另一邊是臣子承天子之意草擬奏本,天子批覆許可,二者結果相似,內裡有着決定性的不同。

雖說皇儲人選事關天下億兆生民,做臣子的的確需要爲其諫言議論,但決定權還是得放在皇帝身上。自家的產業交給哪個兒子,那是自家的事,外人越俎代庖,情理上都說不過去。即使是皇儲,臣子要保嫡長即位,也得用諫阻的手段,而不是命令。要皇帝遵守的規矩,當是來自於周公訂立的禮法,而不是議員們投票出來的法案。

範純粹正準備要跟江公望分說個明白,旁邊的王交把手裡的草案狠狠地砸在了桌上,“江公望,我不信你看不出來!”

周圍的議員聞聲都轉過頭來,訝異地看着怒氣勃發的王交。

陸表民在旁前因後果都聽得清楚,不認同地對王交說:“子易,何必如此。”轉過去又與江公望和稀泥,“民表,子易一時失言,切勿放在心上。”更朝範純粹使眼色,讓他站出來調解。

範純粹毫無動靜,王交怒瞪了陸表民一眼,捶着書皮:“通篇數千字,無一字提及趙氏,《皇帝繼承法案》——誰家的皇帝?韓家的,章家的!?”

“無一字提及趙氏……”江公望輕哼了一聲,王交的急脾氣他可不喜歡,“誠然如此。然天子姓趙,又何須贅言?”

江公望莫名其妙地就從反對者變成了贊成者,範呈立刻表示同意,他也不喜歡王交說話的腔調:“照規矩排順序,從第一位排到五百位,全都是姓趙的,白紙黑字,公示天下。章皇帝、韓皇帝,原來還有三五分可能,可此法一出,便斷無機會。德孺公……”他對範純粹說,“以在下之見,這法案當是韓岡要提防章惇行不軌之事而設,而章惇只想早點請走韓岡,故而應承下來。此法說到底,只是二賊相互謀算,非是哪一方想要換個位置坐坐。”

第一百四十二章 梳理(十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議(八)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八)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三)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上)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八)第七章 儒統淵源遠(上)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二)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七)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十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梳理(八)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一)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上)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下)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下)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一)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六)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一)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一)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窮(下)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二)第三十二章 營中紛紛難止休(上)第二十八章 遙別八桂攀柳枝(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五)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七)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議(一)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下)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中)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上)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八)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十二)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一)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上)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一)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三)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一)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五)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六)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上)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二)第二章 鞏州(中)第四章 流水(上)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五)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八)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第三百二十一章 說服(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七)第二十六章 虛實(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下)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七)第二章 鞏州(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京師(五)第六十一章 宴火(三)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五)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上)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五)第三十一章 馬鳴蕭蕭辭舊歲(上)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二)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四)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二)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暗潮(六)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六)第一十九章 波瀾因風起(上)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二)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上)第一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下)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六)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四)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暗潮(八)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六)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八)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上)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下)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九)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六)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二)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九)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一)
第一百四十二章 梳理(十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議(八)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八)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三)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上)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八)第七章 儒統淵源遠(上)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二)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七)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十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梳理(八)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一)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上)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下)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下)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一)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六)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一)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一)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窮(下)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二)第三十二章 營中紛紛難止休(上)第二十八章 遙別八桂攀柳枝(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五)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七)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議(一)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下)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中)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上)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八)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十二)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一)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上)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一)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三)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一)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五)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六)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上)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二)第二章 鞏州(中)第四章 流水(上)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五)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八)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第三百二十一章 說服(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七)第二十六章 虛實(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下)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七)第二章 鞏州(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京師(五)第六十一章 宴火(三)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五)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上)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五)第三十一章 馬鳴蕭蕭辭舊歲(上)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二)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四)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二)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暗潮(六)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六)第一十九章 波瀾因風起(上)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二)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上)第一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下)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六)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四)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暗潮(八)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六)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八)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上)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下)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九)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六)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二)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九)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