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二)

“是不是李資深這個月沒人可彈劾了,怕被罰辱臺錢……怎麼掉到碗裡的都當成肉了。”韓岡對過來稟事,順便通報新聞的下屬笑道,“他堂堂新任御史中丞,不在兩府中找個人,好歹也得是侍制以上的重臣,怎麼挑了個直史館的知州?”

來稟事的官員,是衙中的勾當公事,四十多歲的選人,幾乎沒有升上去的可能。不過在衙門中久了,說話、辦事也使得力,更會討好上司。

他聞言便賠笑道:“蘇子瞻天下聞名,過去又曾惡了李中丞。李中丞如今用事,自是要先拿名氣大、又有舊怨的開刀。”

“怕也是不敢在朝堂裡面鬧,否則耽擱了伐夏之事,李定他也吃罪不起。”韓岡嘖了嘖嘴,他可是不怕亂說話。

勾當公事登時就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腦袋連連點着:“龍圖之言讓下官茅塞頓開,當是如此,當是如此。”

韓岡瞥了他一眼,“你們這些在京師衙門裡混老了事的,想不到纔有鬼!”

勾當公事連忙道,“小人愚魯得很,委實沒想通。”

李定彈劾蘇軾,對京師的官吏們來說,也就是當個聊天的談資而已。

御史言事定有時限,時限之內如果沒有上彈章,那就是不合格,要被罰辱臺錢。烏臺中人咬人不稀奇,不咬人那纔是新聞。

韓岡身上的彈章,數一數能有上百本,而兩府中人更是隻多不少。被御史中丞盯上,也不是什麼稀罕事,誰也沒放在心上。

拿起勾當公事送來的公文,韓岡翻了翻,是環慶路發文來給路中的騎兵要馬。

不過並不是戰鬥時的戰馬,而是平常行軍時的騎乘馬。經過了幾年的茶馬互市,陝西緣邊五路的騎兵,已經勉強能做到一人雙馬,或是一馬一驢。不過平時多有了缺額,補起來不容易,趁着眼下朝廷要用兵於北的機會,便把手伸出來唱蓮花落了。

“寄養在沙苑監的軍馬,還有四千一百匹吧?”韓岡問道。

“四千一百一十九匹。”

“一千一百匹軍馬的缺額給環慶路補上。調一千兩百匹過去,省得半路死了,還要來打饑荒。”韓岡說着,提筆在公文上寫下了自己的意見。

“龍圖!”勾當公事驚訝地叫了一聲,“給三五百匹就夠了!”

韓岡筆沒停,隨口問道:“爲什麼?”

勾當公事急着道:“下面的人一貫地獅子大開口,說是要一千一百匹,其實都可以打個折扣的。”

“這是打仗,不是斤斤計較地算賬。”韓岡擡起頭,臉上不變的微笑,卻已經由和煦變得讓人心中發寒,他聲音輕柔:“寧可多配,不能少配。戰時的損耗是平常的十倍都不止。而且配了少了,出了事,前線推卸責任就有地方了。你也是衙中老吏,這點事不應該要人教啊。”

韓岡的話夠誅心了,方纔還言笑不拘,轉眼間把下屬嚇得臉色發青。

之前韓岡借韓縝的手整頓衙中綱紀,已經給這裡的官吏一個警鐘,他雖說不想多管事,但若有人將他當成可以糊弄的糊塗官,就別怪他韓岡下手不講人情了。

“跟外面都說一說,平常倒算了,如今是非常之時,誰敢不長眼睛的亂伸手,下場如何,自己心裡應該清楚。”韓岡揮揮手讓下屬退下。

勾當公事拿了韓岡的批文連忙就退了出去。

韓岡盯着他的背後冷哼了一聲,羣牧司裡的官吏慣會靠山吃山,上百萬貫的年均投入、上百萬畝的牧監土地,出產的戰馬連一個馬軍指揮都配不齊。王安石逼得沒辦法,纔去另起爐竈行保馬法。如果真以律法來定罪,這些官吏全殺了或許有冤枉的,隔一個殺一個,肯定有漏網的。

方纔此人要真是忠心投靠自己,肯定還會多勸兩句,而不是被嚇了一下後,就閉嘴不再多言,說不定私底下還要發狠看自己的笑話。

看到環慶路得馬如此輕易,過上一段日子,肯定就有其他幾路伸手過來要馬。這件事也不難預測,誰要是以爲他沒辦法處置,就實在太小瞧他韓玉昆了。

既然韓縝現在忙着樞密院中的差事,羣牧司暫時由自己負責,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就得好好整一整。雖不說控制在手裡,但也要做到說話算話纔是。

而且韓岡靜極思動,閒在家中讀三蘇父子的史論,實在是沒什麼意思。而儒學上的水平,也不是坐在家中死讀書能培養出來的。

想到三蘇的史論,韓岡便想起了倒黴的蘇軾。仇家李定任了御史中丞,被當成了開門紅,一下就被咬上了。

不過話說回來,這件事蘇軾本人也有責任。與李定的仇怨,可是他自己惹上身的。

想想當年李定不爲生母服喪的一樁公案,挑起來的是反對變法且利益相關的舊黨,可將氣氛炒熱起來的,卻是事不關己的蘇軾。

好吧,其實他也可是算是舊黨中的一員,但畢竟沒有什麼利益牽扯,也不是言官諫官。當年蘇頌任中書舍人,天子要給李定加官,蘇頌拒絕草詔,最後被貶官出外,這是有直接關係的,有公事上的牽扯,算不上有多大的仇怨。

但蘇軾半點牽連都沒有,職位上不搭界,私下裡沒來往,公事私事都沒瓜葛,卻偏偏要湊上去,這是主動跟人結怨。

而關於李定隱匿母喪的大不孝一案,韓岡是站在李定那邊的。

李定當初被彈劾隱匿生母仇氏之喪,但據李定自稱,其父只說仇氏是乳母,而從未說過是生母,加之仇氏在李定幼時就已經離開了李家,李定縱有猜測,也不敢違父命。所以在生母死後,他是以侍養老父的名義,辭官回鄉,爲生母持喪。

隱匿父母之喪,全都是爲了避免丁憂解官,不會有例外。而李定當年雖沒有申請丁憂,但他解官回鄉是確鑿無疑的,朝廷也遣了人去查證,他自稱持喪自居三年,是作僞的可能性很小,否則他爲什麼要辭官?

從邏輯上推理,他受到的攻擊並不成立。天子趙頊當年也說“所以不持心喪者,避解官也。定既解官,何所避而不明言心喪?”

一樁顯而易見的事,卻因新舊黨爭,讓支持王安石變法的李定備受攻擊,都把他當成了對新黨的突破口,爭相攻擊。其中就以沒什麼瓜葛的蘇軾做得最狠,正好當時有個叫朱壽昌的官員,爲尋生母,辭官遍尋天下。蘇軾便拉着一幫文人去給朱壽昌寫詩,而對李定一通嘲諷。

樑子就是這麼結下的。現在李定做了御史中丞,找蘇軾的麻煩,也不是不能理解。

而且李定的彈劾雖嚴重,韓岡倒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

仁宗的時候,進奏院之案,緣起於範呂黨爭。屬於范仲淹一派的蘇舜欽以進奏院祠神的名義,賣了院中架閣庫舊紙,招了朋友來飲宴。當時席上有人寫詩“醉臥北極遣帝扶,周公孔子驅爲奴”,但最後定案時,還是以蘇舜欽監守自盜爲罪,並未以文字入罪。

而李定對蘇軾的攻擊,卻是集中在他的文字上。蘇軾有着文人的一切毛病,愛抱怨,喜歡依靠自己的文采說些酸話,想要從中找到一點對天子的抱怨,以及對國是的攻擊,不費吹灰之力。

可這樣羅織出來的罪名,能有多大的作用,就完全沒辦法讓人期待了。

你罵過來,我罵過去的,朝堂上很是常見。如今大戰在即,朝中要維持穩定,這件案子當不會鬧得太大——已經不是新舊黨爭激烈化的時候了。

也就是蘇軾免不了要吃點小苦頭。韓岡這兩天也分心猜測了一下究竟會是什麼樣的責罰,究竟是罰銅,還是申斥,又或是降官。

反正也就這些懲罰了,蘇軾本來就在外地任官,引罪出外就輪不到他,至於其他的懲罰,最終也只是降官而已,總不可能處罰得太過嚴重。

可事情的發展出乎韓岡預料。

如果天子想要深究此案,按道理就是該派人去湖州查問詳情,但在上元節前夜,韓岡卻從屬僚那裡聽說了天子已經責命御史臺,派人去提蘇軾上京審問。

“這事情做得未免過頭了吧?!”

韓岡聽說了之後,登時就吃了一驚,這麼做未免太過火了。蘇軾上京後必然是要進御史臺的大獄待審,就算不會對士大夫使用刑具,但御史臺想要鍛鍊成獄,卻是一點都不難。

“聽說是看了李中丞和舒御史的奏章後,天子震怒,要將蘇子瞻提入京城。”

韓岡前兩天,先看到了李定的彈章。而在昨日,也看到了舒亶的奏章。一個列了蘇軾的四條應當論死罪名,一個則是在蘇軾的文集和他再任湖州時所寫的《謝上表》中,尋找到了他心懷怨望的證據。

“這不是文字獄嗎?”

雖然蘇軾是真的抱怨,但畢竟不是什麼罪名,但爆出來的時機不對,天子正是志得意滿的時候,耳邊卻聽到了地方官員竟然還有心懷怨望,對新法始終沒有好話的例子。

這個時候,天子可不是能容人。

越是才高,在百姓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一想到蘇軾的詩詞,能讓天下的百姓陷入其中,趙頊就不可能不恨。

“這下事情可鬧得大了。”韓岡低聲自語。

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六)第七章 君臣(上)第三十五章 驟風(二)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下)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四)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七)第二十二章 虛實(二)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一)第三十九章 追憶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五)第四十章 雁度長空跡不彰(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並行(下)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四)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上)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十)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九)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八)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三)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梳理(十一)第四十一章 誹誹諫垣鳴禁闈(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九)第六十一章 宴火(三)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議(二十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三)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二)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九)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十)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議(十三)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一)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四)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八)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五)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五)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四)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三)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上)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一)第一十六章 千里拒人亦揚名(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九)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下)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上)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二)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五)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五)第三十五章 願隨新心養新德(上)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一)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中)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九)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六)第一十九章 廟堂(十)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下)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十二)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七)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三)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二)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三)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八)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七)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一)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二)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上)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中)第三百零八章 崩塌(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三)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六)第二百六十七章 長風(四)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八)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五)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五)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九)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八)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三)第三百章 不悖(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十)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六)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中)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七)第八十五章 塵囂(十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二)
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六)第七章 君臣(上)第三十五章 驟風(二)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下)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四)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七)第二十二章 虛實(二)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一)第三十九章 追憶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五)第四十章 雁度長空跡不彰(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並行(下)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四)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上)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十)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九)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八)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三)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梳理(十一)第四十一章 誹誹諫垣鳴禁闈(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九)第六十一章 宴火(三)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議(二十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三)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二)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九)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十)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議(十三)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一)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四)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八)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五)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五)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四)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三)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上)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一)第一十六章 千里拒人亦揚名(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九)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下)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上)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二)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五)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五)第三十五章 願隨新心養新德(上)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一)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中)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九)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六)第一十九章 廟堂(十)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下)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十二)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七)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三)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二)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三)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八)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七)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一)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二)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上)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中)第三百零八章 崩塌(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三)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六)第二百六十七章 長風(四)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八)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五)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五)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九)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八)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三)第三百章 不悖(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十)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六)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中)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七)第八十五章 塵囂(十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