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七)

從保慈宮中出來,走在通往自己寢殿的廊道中,趙顥與天上皎潔的月光截然相反,始終陰沉着臉。王妃馮氏也是臉色木然地走在身後兩步的地方,結縭三年後,夫妻兩人的關係越發的緊張。而抱着趙顥一對兒女的兩個宮女,還有一羣內侍則不敢靠得太近,遠遠吊在後面。除了嚓嚓的腳步聲,一行人行動間沒有半點的聲響,宛如在沉默地行軍,氣氛壓抑得堪比守靈的夜晚。

一名給高太后端着藥湯的小黃門迎面過來,見到趙顥這一路發喪一般的氣氛,便縮了縮脖子,連寬敞得足以並行馬車的廊道都覺得太窄,慌忙兩步退到廊外,在雪地裡跪下來等着雍王家一行人過去。

趙顥臉色沉沉,連瞥都不被瞥那小黃門一眼。他的心情七分憤怒,三分憎恨,對外界的變化,絲毫沒有一點關心。剛剛在保慈宮中捱了一頓訓,而他的兄長、如今的天子卻在一旁做作地勸着發怒的娘娘。

趙頊言辭懇切地爲趙顥辯說,勸着娘娘息怒。但趙顥知道,他的兄長現在的心中,就好像跟宮外一樣,一個勁地在響着歡快的鞭炮聲。

在外,橫山大捷、羅兀克復,熙寧三年的連綿戰事有了一個完美的總結;在內,新法順利推行,去年的稅入減去支出之後,有了近百萬貫的結餘;比起英宗年間,一千五百萬貫的虧空要好上許多。而且這還是建立在熙寧三年戰事不斷,而且又開始給胥吏增發俸祿的基礎上。

就算宮中剛剛誕下的是皇女,而不是內外盼望已久的皇子,也沒壞了他大哥的心情。反而剛出生的皇二女,轉天就被封爲寶慶公主。

而他趙顥就很倒黴,不但因爲一點芝麻大的小事,成了世人口中的反派,而且現在還被朝臣連番彈劾,說他有損天家體面,不宜久居宮中——“先把你們自己的褲襠管好,好意思跟我比哪個更不要臉!?”趙顥倒是想這麼罵。但是,他可沒那個機會,想跟朝臣對罵,先得坐上皇帝的寶座。今次的上元夜觀燈,趙顥也是沒心情去了,站在宣德門城樓上給人指指點點,他還沒那麼好的氣量。

但這一切是誰造成的?趙顥並不會恨錯人。

韓岡是起頭的,趙顥心裡牢牢記着。明着說要把事情壓下去,私下裡卻是推波助瀾的兄長,趙顥也一樣記着。

不就是要把他趕出宮嗎?兄弟情分全都丟一邊去,真是把李世民的樣學到了十足十。

趙顥知道,他的大哥一向崇敬李世民的豐功偉績。聽說當初王安石第一次面聖,問他崇過往帝王何人之功,趙頊的回答就是李世民。

不過真要說起李世民,恐怕他大哥也要擔心他趙顥有這份心思,正好也是老大、老二、老四三人這麼排着。不過趙顥不是瘋子,心裡有想法,也不是在現在。

“真的要被趕出宮去了。”

趙顥回到了分配給自己的寢殿,馮氏領着兩個兒女到裡面去了,也不搭理他。而趙顥在外面坐下來,望着頭頂上雕飾斑駁的樑柱椽子。都是老舊的貨色了,幾十年過去,並沒有修補過幾次,就跟中書省的建築一樣,破敗得連外面的酒樓都不如。

可是,這是皇城裡的殿宇。就像是古董,唐時的三彩,就是比現在的官窯要值錢,價值不是在質地上。

但這座宮舍很快就跟他無緣了。羣臣上書,一面倒的聲音,新舊兩黨之間的矛盾都看不到了。趙頊乘勢逼着娘娘點頭,正月過後就要在宮外開始修造二王邸。等到兩座王邸建成,就是他趙顥,還有老四趙頵搬出宮中的時候了。

堂堂一位親王,因爲一個丟臉的理由,近乎屈辱地被趕出宮去,就算明面上做得再漂亮,可在民間,他已是聲名狼藉。

“茶呢?!”趙顥越想越怒,用力一拍几案,怒吼着。

……

正月十五的上元夜,韓岡是在羅兀城度過。

厚厚的積雪覆蓋了山頭和谷地,天地間白茫茫一片,反倒讓夜色變得不那麼深沉。天上的明月皎皎,城下的工地上燈火輝煌。如果是站在羅兀舊城的城頭上,低首下望,漫漫的篝火輝光閃耀,被山坡上的積雪反射回來,就彷彿有天上的星河映於地表,在山谷中流淌。

只要高高在上地望着,就算是東京城中的上元夜,也難以見到如此壯麗的景色。穿着皮裘,擁着火爐的文人墨客,也許會詩興大發。

但對於韓岡來說,他不會欣賞——深冬寒夜的趕工,讓他的工作又加重許多。對工地上,連夜趕工不得休息的民夫們來說,他們也不會欣賞——他們只想待在家中,就算只有一盞油燈,只要能看到妻兒父母的笑臉,那就夠了。

“現在已不僅僅是凍傷的問題,這幾天,自殘的民夫已經超過了三十人,而且還有逐漸增加的趨勢。”韓岡從臨時搭建的戰地醫院中出來,面色沉重地對種建中搖着頭,“彝叔兄,羅兀城之重,小弟心知。我不會勸你說夜裡讓民夫休息,把工期拖上一陣。但眼下的現狀如果不能改善,情況將會越來越糟,恐會欲速不達啊!”

種建中緊皺濃眉,方纔他跟着韓岡一起在醫院中走了一圈,看得也是怵目驚心,知道這樣下去不行。這裡都是精壯的漢子,真要鬧出民變,麻煩可就大了。

“不知玉昆你有什麼辦法?”

“雷簡!”韓岡沒有立時回答,反是回頭向裡面叫了一聲,一名三十左右的高瘦醫生連忙跑了出來。韓岡對他囑咐道:“我要去大帳一趟,這裡你先看着。”

雷簡本是派在秦州甘谷城的醫官,後來在韓岡手下,主持甘谷療養院。不過前段時間調任慶州爲醫官,但轉眼就又被調來了前線,跟着種諤一起出徵羅兀。在韓岡到來之前,這裡的軍中醫療之事,就是由他全權負責。

雷簡的醫術不差,而管理水平在甘谷歷練了一陣後,也勉強算是不錯。但他沒有開創之才,只有因循而爲的本事。韓岡當初在甘谷定下的規矩,他老老實實地繼承下來,做得還算不壞。但調到種諤麾下,本意是讓他先給韓岡打個個頭陣,不成想卻是弄得一團糟。還是韓岡到了後,花了兩天的時間,爲其收拾首尾,費了番周折,纔有了點眉目出來。

把傷病營中的事務交給雷簡,兩位年輕的官人就從設在城下工地邊的臨時療養院,向城中的種諤主帳走去。所走過的道路上,積雪都已被鏟清,只有被踩得發黑的地面。道路兩邊,用木架子插着一束束火炬,照亮了整條道路。

“玉昆……”並肩和韓岡沉默地走了一陣,種建中猶猶豫豫地開口,“你是不是還對今次出兵羅兀有所反對?”

“彝叔,你不必擔心什麼。我既然接下了這個差遣,只會用心做得最好。”韓岡沒有正面回答,但已經表明了心意。

他走快了幾步,反過來問着沉默下去的種建中,“彝叔,你們有沒有考慮遼人那邊的反應。西賊向大宋稱臣。但他們也向遼國稱臣。如果西賊求上了遼主,雲中、河北那裡的遼軍有所異動,就算不出兵,這邊難道還能安穩得起來?”

人落水的時候,就連稻草都會抓。何況党項人都不是傻瓜。但這番話說過,韓岡卻發覺種建中臉上的神色沒有一點變化。

“你們這是在賭博!”韓岡一下驚道。

也許韓絳沒想到,可種諤肯定是考慮到了。也有可能是韓絳、種諤都想到了,但兩人決然沒有在給天子的奏文中,提上一句。否則,這項危險的提案,必然在樞密院那裡難以通過。

一旦牽扯到遼國,什麼計劃都要完蛋。大宋對西夏還有一些心理優勢,就算當年李元昊鬧得最兇的時候,宋廷都沒有想過要加固潼關防線,以防高喊着要攻下長安的李元昊真的奪佔關中——在宋人眼裡,党項始終是邊患,癬癩之疾而已。

可遼國那邊只要個風吹草動,東京城中都要發抖。就算澶淵之盟後,宋遼之間已經近七十年不聞戰火,但畏懼遼人之心照樣存於骨髓裡。

種建中停住腳,搖起頭:“西賊自立國後,少有求上遼人的時候,亦多有桀驁不馴的時候,遼人何嘗會爲其出頭。”

“遼人趁火打劫的事,不是沒先例吧?”韓岡反問道,“澶淵之盟一開始只定下了三十萬銀絹,現在呢?五十萬。沒有元昊起兵,會多出這二十萬?”

“那也不過是二十萬歲幣而已。不及每年消耗在緣邊四路上的一個零頭!”種建中指了指北面,“把西夏的歲賜轉給遼人也就夠了。”

韓岡嘆了口氣,沒再爭辯。反正他能確信西夏國祚尚長,不會就此滅國。今次之戰,不論韓絳、種諤如何努力,都只會是無用功。與這裡爭論不休,毫無意義。

“走吧……先去見種帥。把眼下的事解決掉,遼人那裡也不是我們能擔心的。”韓岡叫着種建中,走進城中,一直走到大帳前。

“太尉!”種諤的親兵見到韓岡、種建中齊至,便立刻向着大帳內高聲通報:“韓管勾、種機宜求見!”

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七)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一)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十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一)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七)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四)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八)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二十)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四)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一)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八)第二百八十三章 興波(上)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長風(九)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帝(下)第四十章 何掌綸言奉帝尊(上)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八)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三)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慶雷(上)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七)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六)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二)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四)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四)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九)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四)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梳理(二十二)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中)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二)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上)第八十章 塵囂(十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一)第二百零九章 變故(六)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中)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一)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二)第二十三章 奉天臨民思惠養(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下)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四)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窮(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七)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棲意欲迷(下)第八章 四句千古傳(下)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上)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四)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下)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四)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下)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三)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棲意欲迷(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三十)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七)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中)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五)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六)第二十三章 奉天臨民思惠養(上)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三)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四)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五)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無妄(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二)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三)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八)第二十二章 早趁東風掠馬蹄(上)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中)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上)第四章 秋來暮色寒(上)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中)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九)第十章 大河雪色渺(下)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七)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二)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二)第五章 月滿完舊諾(上)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五)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三)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三)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三)第三十七章 驟風(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變故(二十六)
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七)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一)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十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一)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七)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四)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八)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二十)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四)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一)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八)第二百八十三章 興波(上)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長風(九)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帝(下)第四十章 何掌綸言奉帝尊(上)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八)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三)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慶雷(上)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七)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六)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二)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四)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四)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九)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四)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梳理(二十二)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中)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二)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上)第八十章 塵囂(十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一)第二百零九章 變故(六)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中)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一)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二)第二十三章 奉天臨民思惠養(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下)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四)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窮(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七)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棲意欲迷(下)第八章 四句千古傳(下)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上)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四)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下)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四)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下)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三)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棲意欲迷(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三十)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七)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中)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五)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六)第二十三章 奉天臨民思惠養(上)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三)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四)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五)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無妄(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二)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三)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八)第二十二章 早趁東風掠馬蹄(上)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中)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上)第四章 秋來暮色寒(上)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中)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九)第十章 大河雪色渺(下)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七)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二)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二)第五章 月滿完舊諾(上)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五)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三)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三)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三)第三十七章 驟風(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變故(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