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九)

呂惠卿回到家中的時候,都是深夜了。

“想不到大哥在介甫相公那裡留了那麼久。”呂升卿來到書房中。白天時他已經先去過了王安石府上,並沒有跟他的兄長走成一路。

弟弟走進書房,呂惠卿一點動靜都沒有。半眯起的眼睛,若有所思地看着燭臺上跳動的火苗,視線的焦點卻不知落在了何方,久久也不見開口說上一句話。

呂升卿覺得他兄長的神色有些不對勁,拉過一張圓凳坐了下來,問道:“大哥,出了何事?”

呂惠卿過了好一陣,才擡眼迴應:“沒事!”只是他又發了一陣呆之後,突然又道,“王介甫似乎已有南歸之心。”

呂升卿眨了眨眼睛,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等到他將呂惠卿的話想明白,卻又難以相信起自己的耳朵來。

“是辭相?”呂升卿眼睛瞪得老大,驚聲問道,“王安石想要辭相?!”

“雖然王介甫沒有明說,但方纔與他說話的時候,的確有這個意思。”呂惠卿抿起嘴,王安石方纔那副帶着頹然、傷感的,現在還留在自己的眼中。

呂升卿連連搖頭,“是不是大哥你誤會了,這怎麼可能?”

這根本不可能!坐在宰相的位置上,不是因爲不再受天子信任,或是備受彈劾,有幾人會主動辭去相位?王安石現如今再怎麼說都是首相,兩府之中,無人能與他的權柄相比。天子對他的信重,從給王雱的贈官上就能看得出來——從太子中允追贈到左諫議大夫上,一口氣晉了十幾級,比起在邕州殉國的官員受到追贈後,跳的級都多——加上新黨的根基已經穩固,王安石只要不犯錯,他的相位就是穩如泰山。

但呂惠卿很確定自己的判斷,“王介甫不是戀棧不去的性子。復相後的這一年來,天子越來越自把自爲,全沒有過去的言聽計從。前些天,王介甫還嘆着,說若有過去一半也是好的。”

呂惠卿跟在王安石身邊這麼些年,對王安石的性格、爲人很瞭解。當初爲什麼王安石不肯入朝,就是因爲不能一展雄才。等到當今天子,他才肯出來任官朝中。如果做得不順心,王安石就會乾脆撂挑子。根本沒有戀棧不去的想法。

“而且沒了王元澤在身邊輔助,王介甫也是難以爲繼。”

喪子之痛讓王安石難以專心於政事之上,但更重要的是王安石現在身邊已經沒有可以信賴、且能力足夠的助手了。當年的呂惠卿、曾布、章惇都因爲各自的原因,而與王安石的目標有了分歧。不會再如早年一般,衆心如一。

曾布不必說,他的背叛讓王安石至今銜之入骨。

而呂惠卿在新黨中獨樹一幟,雖然沒有跟王安石的勢力進行競爭,但他坐在參知政事的位置上,就算只是爲了自己的地位穩固,也不能是王安石說什麼他就附和什麼,都要表現出自己的能力、才幹和眼光來,總要表述自己的意見。這樣的情況下,王安石也不能像過去那般,將他當作緊跟在身邊的親信助手。

至於章惇,他始終不是王安石的第一選擇。雖然王安石對章惇的才幹很看重,一直當作值得倚重的親信看待。但章惇少年時過於放縱,惡劣的名聲一直流傳到此時。呂惠卿知道,王安石從沒有想過讓章惇頂替自己或是曾布的位置。章惇本人也是知道這一點,所以他會去荊南、會去廣西,都是爲了能夠從樞密院走出一條路來,而不指望能如他呂惠卿,直接身登東府。

至於曾孝寬之輩,都可以獨當一面,是方面之才,但並不能總攬全局,能力不夠、威信也不夠,論親近更是遠遠比不上王雱。孤家寡人,沒有商量國事、政事的助手,王安石的心哪能不累,又如何不退?

如果王安石要退的話,只有將新黨託付給自己。除了他呂惠卿以外,別無他人!

“不是有韓岡嗎?”呂升卿奇怪問着,怎麼看都不能忽略掉王安石的親女婿吧?

呂惠卿臉色微微一變。他很想要忽略掉韓岡,一直都下意識地避開這個讓他心神不寧的名字。但呂升卿既然提起,呂惠卿也不會躲避:“韓岡如果願意改換門庭,放棄關學,王介甫當然會着力擡舉他。”

呂升卿搖了搖頭,韓岡在學術上,不僅是秉承張載的關學,而且獨有創見,已經漸漸有了一代宗師的名望,如何會改換門庭?格物致知四個字,現在在士林之中的名氣,可是響亮得緊。

“他與王介甫根本就不是一條心,對新法也並不是全心全意地支持,王介甫把女兒嫁給他都沒有扭轉了他的心思,還能指望別的嗎?”呂惠卿笑道,王安石是不會將政治遺產留給韓岡的,他很確定這一點。

“就算不是一條心,也已經是轉運使、直學士了。再過幾年,都能進兩府了。”

呂惠卿嘴角抽搐了一下,或許是無意的,但呂升卿的話的確觸動到了他的自尊心。

呂惠卿一門心思想從王安石那裡接手新黨。而韓岡則並不需要接手王安石的勢力,他做到如今的廣西轉運使,都是靠着自己的功績。

呂惠卿他被王安石提拔起來的時候,已經三十多歲,可攻擊王安石和他的一份份彈章上,無一例外都會指責他是新進,遠遠不夠資格。但韓岡二十五歲,升到廣西轉運使、龍圖閣直學士,就沒有一個諫官敢說他是新進。

仰之彌高的功績,讓御史們根本無法去拿韓岡的年齡說話。雖然私底下可以有許多手段讓天子忌憚韓岡的年輕,但那些言辭是拿不上臺面來的。

不過呂惠卿還是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韓岡不會跟着王安石,能接手新黨的只有自己。

……

隔了一日,韓岡再一次被招入宮中,被天子詢問着廣西和西北的邊事。

像他這樣入京的邊臣,在留京的一段時間中,被多次招入宮中諮詢,並不足爲奇。

韓岡本身也有許多建議,都不是短短一次面會,就能完全說得明白。

“……還有在邕州右江上游的橫山寨正式設立馬市。用兵一事,最重要的就是糧秣轉運,滇馬是上等的山地馬,在交趾北部的山嶺中,糧秣的運輸都要依靠馬匹來運輸……”韓岡向趙頊說着自己的打算,“臣北上之前,已經遣人在橫山寨試探地問過,只用了一個月就收購到兩百匹好馬。如果正式開辦茶馬互易的榷場,至少一年能收購到三千到五千匹軍馬。”

“馬市之事,便如韓卿所奏,朕準了。等回去之後,你將具體的條陳呈上來。”

如果三千五千是戰馬的話,趙頊會興奮得跳起來,不過從韓岡對滇馬的敘述上看,都是些只能用來運送貨物的馱馬,能選爲戰馬的寥寥無幾。雖然軍中也需要,但畢竟不如吐蕃馬、河西馬多矣。如今熙河路的茶馬貿易,可是一年有兩三萬之多,可以上陣的戰馬佔了其中十中二三。

等着韓岡行禮謝過,趙頊又問道,“朕聽聞交趾土地肥沃,從不缺糧秣,不能因糧於敵嗎?”

“交趾人也不算富庶,而且如今三十六峒蠻部都殺進了交趾國中,已經是因糧於敵,官軍再殺過去,糧食早就沒了。”

接下來的幾天,韓岡幾乎是隔日就被招入宮中一次,而廣西的消息也一個接一個地傳回京城來,讓韓岡也能把握住廣西局勢的變化。

他在上京前安排的一切,已經到了收穫成果的時候。

三十六峒在交趾國中的戰績,韓岡不去計算他們的斬首功,但如果他們將被拘禁的漢人解救出來,就依人數給予豐厚的回報。敵軍首級會作假,但能說話的漢人,則完全做不了假,每一個都是真實的。而想要從交趾人手中搶回做工種田的搖錢樹,也只有與交趾人拼命一條路。

不知不覺之間,被解救出來的漢人在飛快的達到兩千人之後,用了稍多的時間超過了四千,現在容易救出的目標越來越少,所以人數增長也越來越慢,不過已經漸漸達到了五千之數。

三十六峒蠻部打得都是乘虛而入的主意,絕不與交趾軍的主力硬拼。一碰到來援的交趾大軍,就立刻會回撤。交趾軍一開始還緊追不捨,希圖一勞永逸,可當追得最是起勁的一部人馬,落入了事先安排好的陷阱中,被守候已久的李信一口給吞掉了之後。交趾軍對三十六他們也不再緊咬不放,而只是趕走了事。

爲了抵禦三十六峒蠻部對交趾國中的滲透,交趾派了大批的軍隊北上,想要將缺口給堵上,這樣的動作,對其國力的消耗是致命的,但他們也不得不防。

不過傳回來的也並不都是好消息,生病的還是有許多,已經造成了一成以上的病員,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沒有多少病死的士兵,大部分都在康復中——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嚴格的衛生條例,讓南來的大軍,不至於因爲莫名其妙的疾病不戰而敗——只是藥材不夠了,需要緊急調運。

隨着時間的過去,兩府關於設立安南道經略招討司的議案,也終於有了定論。

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九)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二)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中)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四)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四)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五)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九)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六)第二百五十章 新議(十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七)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下)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三)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五)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議(二十七)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六)第三百零三章 不悖(七)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六)第三百二十四章 反擊(上)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上)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六)第二百九十六章 並行(下)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上)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中)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九)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九)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八)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門外(中)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一)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一)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九)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四)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四)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密雲(下)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一)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九)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七)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二十)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一)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三)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與天違(上)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八)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八)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二)第七十三章 塵囂(四)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六)第二章 搖紅燭影憶平生(上)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四)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一)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三)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四)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二)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七)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下)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六)第四十一章 誹誹諫垣鳴禁闈(下)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四)第四十二章 南北(二)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下)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九)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七)第七十九章 塵囂(十)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八)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八)第三百二十七章 東行(上)第一百六十章 京師(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七)第三百二十二章 說服(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四)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八)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五)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長風(十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四)
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九)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二)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中)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四)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四)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五)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九)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六)第二百五十章 新議(十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七)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下)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三)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五)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議(二十七)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六)第三百零三章 不悖(七)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六)第三百二十四章 反擊(上)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上)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六)第二百九十六章 並行(下)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上)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中)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九)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九)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八)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門外(中)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一)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一)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九)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四)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四)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密雲(下)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一)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九)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七)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二十)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一)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三)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與天違(上)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八)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八)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二)第七十三章 塵囂(四)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六)第二章 搖紅燭影憶平生(上)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四)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一)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三)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四)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二)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七)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下)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六)第四十一章 誹誹諫垣鳴禁闈(下)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四)第四十二章 南北(二)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下)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九)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七)第七十九章 塵囂(十)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八)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八)第三百二十七章 東行(上)第一百六十章 京師(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七)第三百二十二章 說服(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四)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八)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五)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長風(十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