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三)

黑汗軍並沒有應戰。

出擊的漢軍步卒,在外活動了一刻鐘後,便退回了營地。

而騎兵則稍等了一陣,而後繞着營地跑了半圈,從北營回返。

隨着騎兵回營,蒐集箭矢的幾隊士卒也跟着一起回來。總數四五百人,蒐集回來的木羽短矢有多有少,平均十二三支,都是射空了之後,扎進雪地裡,箭簇最多是小有損壞,放在工匠那邊很容易就能修復。更多的箭矢由於飛得更遠,爲了安全起見,王舜臣放棄了去戰場中央發掘。

對於這一次出擊,軍中也有了點疑慮,私底下更有了議論。莫名其妙地出去撿箭,是不是當真不夠用了。

神臂弓的威力,黑汗人是用人命記在心底,而大宋這一方的回鶻和吐蕃人,也同樣是用人命記下來的。突然間沒了箭矢,威力再大的神兵利器也只能燒柴禾了。而外面還有黑汗軍,沒了弓弩抵擋,還能擋住人數數倍的黑汗軍?

李全忠過來的時候,王舜臣的帳中已經聚集了好些個將領。回鶻的、吐蕃的,幾乎都到了。

王舜臣盯着李全忠進帳,冷着臉問道:“李全忠,本將沒傳你來,過來做什麼?!”

李全忠頓時打了個寒戰,低頭就道:“今天官軍出寨邀戰,黑汗人不敢應戰。小人特來向鈐轄道賀。”

“你也是啊!”王舜臣氣得笑了,從一衆將領臉上看過去,“都一樣啊!”

李全忠聞言心頭一咯噔,就聽到了王舜臣更爲陰寒的聲音說着,“賀也賀過了,還站在做什麼,要本將請你喝茶嗎?”

李全忠雙膝一軟差點就沒跪下,想轉身走,卻又不知王舜臣真意又不敢走,愣愣地站着。

“是聽說沒了箭怕了?”

王舜臣雙目陰冷,李全忠背後盡是冷汗。哪裡還不明白自己來得不是時候。被前面過來探問的同僚激得一肚子火,正好撒在了自己的頭上。

他終於跪下了:“小人不敢。官軍就是沒了箭矢,那些黑汗賊也不是官軍的對手。小人從來沒有這麼想過!”

王舜臣哼了一聲,一拍腿,站了起來,拋下話:“跟本將過來。”隨即便掀簾而出。

王舜臣一陣風從身前過,衆將校不明所以,乖乖地跟在後面。隨着王舜臣從南營主帳經過城門,走到末蠻城中。

就在城門後方本是民居的地方,早被闢成了倉庫,存放漢軍的兵器、箭矢。而這時候收藏在城中倉庫裡的箭矢都被取了出來,一捆捆的排在氈子上。百支一捆,數百近千捆排在道路兩旁。一溜數十丈,敞開的倉庫院落裡面還有許多捆堆着。看到這些箭矢,衆將心中的疑惑頓時煙消雲散,這還叫缺箭,那什麼才能叫做多?

只是一個疑問消散,另一個疑問又騰起,既然箭矢還有這麼多,做什麼還要派人出去撿拾箭矢?

“連個聰明人都沒有!”王舜臣見沒人明白,瞪起了眼睛,怒喝道,“不在這裡把黑汗賊殺光。明年攻疏勒時要費多少事?!今天他們就要跑了,不想個辦法,怎麼把他們給留下來?!”

他的聲音咆哮如雷,在城牆下回蕩着。李全忠恍然大悟,再向兩邊看看,搬運箭矢的漢軍臉上,都是譏嘲和冷笑。

只聽王舜臣吼着:“回去將此事通傳全軍,別胡思亂想,瞪大眼睛看!”他不想聽這些西域蠻夷的滿口諛詞,再一揮手,如暴雷一喝:“滾!”

衆將校紛紛作鳥獸散!

王舜臣在後面冷哼着。這羣人,記打不記吃,不罵狠一點,倒讓他們上房揭瓦了。

王舜臣命令衆將校將爲何如此行動的理由,傳達給全軍上下,安定了軍心。親眼見證了箭矢的數量,又明知是在引誘黑汗軍逗留不去。蕃軍對黑汗人的畏懼,會更少幾分。

這樣的行事風格,也是他從韓岡那邊學來的,否則以他的性格,也就跟將校說幾句,根本就不會管士卒在想什麼。

但實際上,王舜臣手上的箭矢的確不多了。一捆捆地看着不少,可真的去數一數,並不算多。從高昌到末蠻,歷經消耗之後,百萬支箭矢,如今也只剩二十餘萬支,平均到三千多使用神臂弓的漢軍弩手身上,僅僅六十支而已。

有說法叫臨敵不過三矢,不過在守城的時候,箭矢的消耗就多了許多倍。六十支箭,也就撐過幾次進攻,一兩天激烈戰鬥的消耗!

當然,如果不是當真箭矢消耗極大,就是王舜臣派出更多的士兵來找回已經使用過的箭矢,也絕對騙不了對方那名性子十分沉穩的主帥。

當天晚些時候,派去打探主營的斥候報告,黑汗軍主營那邊的動靜小了,不見之前正在準備退兵的動作。

接下來的兩天,平平靜靜,宋軍出城邀戰,順便揀拾箭矢,而黑汗輕騎兵則出來干擾,遠遠地射箭。宋軍對此視若無睹,射程更遠的神臂弓都沒有動作。不過斥候回報,黑汗軍正在打造攻城器械,只是並非放在前軍的營地中,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器械。

兩天後,午夜時分,正是一天中最爲黑暗寒冷的時候,忽然間對面的營地處篝火四起,鼓號大作。

聲音遠遠傳來,一下就驚動了整個營地。

王舜臣好整以暇地穿衣而出。

此時飛船仍在地面,王舜臣隨即走上望樓。

以千里鏡遠觀敵營,只見營地中篝火不絕,而後方極遠處的主營更是燈火通明,一條火龍駛出主營,向北行來。

“總算是來了啊!”王舜臣冷笑一聲,卻回頭看己方營地。

從南到北,都是平平靜靜。

不得上命,士卒不得隨意走出營帳,違令者斬。王舜臣已經爲此殺了五六人了,傳首營中。現在倒是看到功效了。

王舜臣走下望樓,一羣將領已經紛紛抵達他的大帳。

走近帳中,在虎皮軟榻上坐下,王舜臣慢條斯理地說着:“等了幾日,終於是來了。”

一羣裝束各異的將領垂手恭立,靜待他的吩咐。

王舜臣很滿意他們的態度,他不喜歡多嘴多舌的人,尤其是蠻夷。

“不過也不用急,除了火頭軍和值夜的,其他人都繼續睡。”

“難道是那邊動靜是假的?”一名將領問道。

在一桶水放在外面半刻鐘就能凍透底的寒夜出動大軍,而且還不是偷襲,王舜臣不會做。他覺得黑汗人的主帥也不會做。而且不論是真是假,他有的是時間分辨,沒必要急着將士兵們趕起來。

“不管真假,今天先不出戰,等他們到了陣前,再出帳也來得及。”王舜臣說道,“先生火做飯。吃點熱食,等着黑汗軍自己送上門來。”

衆將齊聲應諾。

王舜臣聲音又低沉了些,“今天這是最後的機會了,如果不能儘量多地殲滅這羣賊寇,明年往攻疏勒就會很麻煩。不想明年多費手腳,今天就得多賣點力氣。之前都沒有讓爾等上陣,今天就要用到你們了。”

“但憑鈐轄吩咐!”李全忠立刻大聲應道。

一羣將領隨即齊聲道,“但憑鈐轄吩咐!”

王舜臣點頭,“本將會看着的。朝廷也不會虧待立功的臣子!”

天色漸明。

隨着號角聲,士兵們從帳中出來,吃過熱騰騰的早飯,走上了各自的位置。而黑汗軍這一邊,卻正如王舜臣的猜測,沒有什麼動靜。

飛船冉冉升空,監視着遠處,很快便發現黑汗軍的主力,這時候纔開始離開主營。

一個時辰過去,千軍萬馬終於聚集到了末蠻城南的前方營地。

戰場上突然間安靜了下來。

隔着一里多地,宋軍與黑汗軍遙遙相望。

也不知道誰喊了第一聲,從黑汗軍的營地之後,數以百計的士兵,吶喊着推動一輛輛木車,向宋軍營地方向衝了過來。

在每一輛木車之後,還有更多的步兵在跟隨。看裝束是放棄了戰馬的輕騎兵,可誰也不知道,裡面是不是藏了更爲精銳的伊克塔和古拉姆士兵。

隨着木車接近,在千里鏡中也越來越清晰。

那就是一塊豎起的木板架在橫放的木板上,比起打造行砲車所需的木材要少許多。不是用戰馬,僅僅是靠人力。豎起的木板一看便知是爲了擋箭而用。也難怪數日之間,就有上百輛擋箭車打造成功。

這些擋箭車出營後不久便分作兩路,一路緊逼南面的漢軍營壘,一路轉而向西,攻向西面的營壘。

擋箭車在雪地上行得飛快,細看過去,車下安設的並不是輪子,而是長條形的木板。竟是中土最多見的雪橇車。不知是黑汗國原本就有的技術,還是由誰人獻上的。

不過王舜臣現在沒空關心。

霹靂砲紛紛發射,但拋出的石彈飛落而下,卻紛紛落空,只砸到了後方,傷了幾名緊隨在後的黑汗士兵,卻反而讓他們跟着擋箭車更緊。

比起之前又高又重的行砲車等攻城車,這簡單的擋箭車速度即快,目標又小,霹靂砲根本追不上。

“不是蠢貨。”王舜臣低聲念道。

是很棘手的敵人。他更加確定。

但計劃是成功的。

除了一開始試圖衝擊軍陣,並攻擊軍營,之後就只一次使用砲車。除此之外,黑汗軍根本就沒有主動攻擊過營壘,一直都在試探。看見天氣驟然轉寒,便準備撤退。足見黑汗軍的統帥不願意對耗人命。

直接攻打有強軍防守的營壘,配上再好的器械,傷亡都不會少到哪裡。現在直撲營壘而來,是放棄之前的原則,而選擇了以犧牲換取勝利。

“終於是下定決心了?”王舜臣咧嘴而笑,“這真是太好了!”

今日便是決戰。

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一)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梳理(二十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三)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二)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上)第三十五章 願隨新心養新德(上)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七)第二百九十三章 狂浪(下)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長風(四)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一)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五)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上)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中)第一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下)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十一)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八)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中)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七)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三)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中)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三)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長風(十六)第二十六章 西山齊雲古今長(上)第四十章 何掌綸言奉帝尊(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五)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五)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四)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七)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四)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一)第二百零一章 火箭(九)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顧(上)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三)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五)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九)第二百零九章 變故(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四)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三)第二百一十章 變故(七)第六章 徵近伐遠方寸間(上)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五)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餘恨(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七)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八)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二)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下)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八)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八)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二)第二百零二章 火箭(十)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三)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上)第六章 氣貫文武與世爭(下)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第二百二十九章 變故(二十六)第一百四十三章 梳理(十三)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六)第一十五章 一筆定黜陟(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五)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一)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中)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上)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議(十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變遷(一)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下)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四)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三)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七)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上)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六)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一)第十章 大河雪色渺(下)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八)第二百六十九章 長風(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五)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九)第一十九章 城門相送轍痕遠(下)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八)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六)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三)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二)
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一)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梳理(二十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三)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二)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上)第三十五章 願隨新心養新德(上)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七)第二百九十三章 狂浪(下)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長風(四)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一)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五)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上)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中)第一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下)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十一)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八)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中)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七)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三)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中)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三)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長風(十六)第二十六章 西山齊雲古今長(上)第四十章 何掌綸言奉帝尊(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五)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五)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四)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七)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四)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一)第二百零一章 火箭(九)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顧(上)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三)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五)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九)第二百零九章 變故(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四)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三)第二百一十章 變故(七)第六章 徵近伐遠方寸間(上)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五)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餘恨(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七)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八)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二)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下)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八)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八)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二)第二百零二章 火箭(十)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三)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上)第六章 氣貫文武與世爭(下)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第二百二十九章 變故(二十六)第一百四十三章 梳理(十三)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六)第一十五章 一筆定黜陟(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五)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一)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中)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上)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議(十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變遷(一)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下)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四)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三)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七)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上)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六)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一)第十章 大河雪色渺(下)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八)第二百六十九章 長風(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五)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九)第一十九章 城門相送轍痕遠(下)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八)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六)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三)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