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議(十三)

“合適嗎?”

黃裳猶豫了一下,但隨即,一句“爲什麼”竄上心頭。

所謂曲侯,自是西軍中赫赫有名的宿將曲珍。

曲珍早年便號爲名將,聲望並不在種諤之下。雖然靈武一役的後期,在鹽州城被紙上談兵的徐禧拖累,連貶七八級,但很快就官復原職,甚至兩任三衙。

其實以現如今的標準,曲珍這個名將稱號很有些水分,但曲珍在西軍中威望甚高,隴山曲氏舊時聲勢更不在種家之下,如今也只是稍遜。

曲珍現如今還在長安京兆府任永興軍路兵馬副總管,掌握三萬禁軍。而曲氏世居的德順軍,兩位國會議員一個姓曲,另一個不姓曲,卻是曲珍的孫女婿。

曲珍長子曲卞昔年歿於橫山之中,只留下兩個女兒。長媳守了三年,被孃家接回去再嫁,這兩個孤女就被曲珍養在身邊,稍長便爲她們選婿定親。曲珍怕她們跟她們娘一樣少年守寡,還特意找了兩個用不着上陣廝殺的讀書人做夫婿,又使力將兩人送進了議會裡。大孫女婿讀書有成,過了明算科,直接就送進大議會了。

不過這一次,出事的就是曲珍的大孫女婿,確切地說,是曲珍的大孫女婿鬧出了事來。

黃裳坐鎮開封府多年,耳目靈通,這兩日鬧得京師人情洶洶的事端自是瞭如指掌。三位出面收購報社的議員中,並沒有曲珍的孫女婿,但十二三個出錢的就有他一份。

曲珍此番來,無外乎是爲他的孫女婿請罪,再向韓岡討個人情,放這糊塗鬼一馬。

黃裳就因此而猶豫。

當着別人的面,這請罪討情的話可不容易說出口。韓岡對曲珍的態度不明,還莫名留自己在旁陪客,萬一不給老將留臉面,曲珍不敢怨韓岡,卻敢怨自己。

大宋開國以來就是文貴武賤,不過地方上的豪強世家,尤其是地處邊陲,蓄養私兵的大族,從來都是被重點安撫的對象,文臣輕易不敢得罪。如曲珍此等在國中數得着的豪強、名將,黃裳更不願開罪。

何況黃裳與曲珍頗有些交情,當年黃裳還在韓岡門下時便與種、姚、曲、王等的西軍將門打過許多交道,等他獨自領兵前往西南,手下得用將校,有大半來自這一干將門的推薦——曲珍就有兩個侄兒在黃裳帳下立過功勳。黃裳還想把與關西將門的這份交情延續下去,這對他在都堂中站穩腳跟至關重要,並不想因爲一次尷尬的遭遇而生分掉。

不過這點猶豫,轉眼就被黃裳拋到腦後。最重要的,黃裳並不想韓岡認爲他與曲珍事先勾連過,所以才前後腳上門。

韓岡手持青竹魚竿,一身藍底寬袍。除此之外,別無他飾。臨湖而坐,清風徐徐,魚竿頻點,袖袍輕拂,乍一看,全似一山野閒人,毫無富貴之氣。閒適自在,彷彿毫無塵滓縈懷。

可黃裳又如何敢當真認爲韓岡退下來,徑直起身,“曲君玉此番來,必是爲了他那孫婿求情。裳不願爲其緩頰,冷眼旁觀卻也不便,還是先走爲宜。”

要得到韓岡的認同,實話實說,直話直說,永遠都比耍弄嘴皮子更有效。即使是拒絕了韓岡的要求,也不會觸怒到這位心思越發深沉難測的主。

韓岡擡起頭,看着黃裳,嘴邊扯出一絲笑意,“曲君玉將鎮皇城,勉仲你即入樞府,日後可是隔三岔五就要打交道的。”

黃裳嘆了一聲,“獲罪於天無可禱也。”

獲罪於京師,同樣無法挽救。不是身在京師,就不會了解京師士民的自負,就不會明白他們對外來者的歧視。整件事既然在傳播開之前,沒有能夠被掩蓋下來,那麼黃裳也想不出有什麼辦法能夠爲這些議員挽回聲譽。

韓岡低頭整理起自己的釣竿,“曲君玉將鎮皇城。”

“相公的意思是要保住曲君玉的孫婿?”

“你代我見見曲君玉。”韓岡動手收拾起地上的漁具,親力親爲,不讓黃裳幫忙。他手腳麻利,轉眼就收拾乾淨,“讓曲君玉回去跟他的孫婿說,仔細想一想,他這個議員到底能做什麼,該做什麼,他想要做什麼……若是想不明白就算了。”

韓岡說完,擡腳就走。黃裳愣然目送他提着魚竿和空魚簍施施然走了,半晌也沒回過神來。

作爲韓岡曾經的門客,還在韓岡幕中時,黃裳時常代爲見客,傳達上意,接收下情。但如今一個三衙貴官前來拜訪,讓他這位都堂成員再爲知客,韓岡到底在想什麼?以禮儀論,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羞辱,不論是對他黃裳,還是對曲珍。

但黃裳的心怦怦地劇烈跳動起來。

這是機會,韓岡給他的機會。

韓岡的勢力就像一個四棱錐,官、軍、商、士林,組成了四棱錐的四條棱,而韓岡高高居於頂點,沒有誰能夠繞過他,與另一條棱線連接起來。

失去了韓岡這個頂點、這一樞紐,韓系立刻就會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但在過去,沒人有這個機會,且更有曾布、呂惠卿的例子在前,沒人敢讓韓岡培養一個副手,以防萬一。當然,以韓岡的年齡優勢,在他勢力中,根本找不到能夠全面接替他的人選。而黃裳等韓系中堅,也不曾敢將心思動到這方面。

但韓岡離京在即,他留在京師的勢力需要一個居中聯絡能夠掌握大局的人選。韓岡讓他處置好曲珍的這一件事,說不定就是順理成章接手京師的機會。

韓岡和章惇地位的穩固,來自於他們對軍隊的掌握。此爲議政所共知。韓岡以副相力壓章惇,維持朝堂十年穩定,更是因爲韓岡手中軍權還在章惇之上。

一直以來,對京中各路兵馬,韓岡從不會放手。每一個相關的人事安排,即使是章惇也插不進去。韓岡治都堂日,章惇在軍中的聲望勢力根本無法與韓岡相提並論。章惇如此,黃裳更不必說,他根本不敢去插手軍中人事。

而今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兩名韓家家丁引路,黃裳正在去往外客廳的路上。

緊張和期待的感覺,就連洞房花燭夜也難以比擬。更像當初在西南時,等待前方戰報傳回時的迫不及待。

家丁在一扇門前停下了腳步,黃裳腳步頓了頓,隨即走了進去。

“君玉太尉,久違了。”

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五)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六)第三百二十章 無妄(下)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九)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說服(中)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四)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四)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四)第五十六章 南北(十六)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絕遲(一)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三)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三)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三)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一)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故(二十五)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四)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議(二十三)第三十一章 虛實(十一)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六)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京師(六)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六)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上)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八)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十)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八)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九)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三)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七)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下)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二)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六)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四)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下)第八十四章 塵囂(十五)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啓昌運(下)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下)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二)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五)第四十一章 南北(一)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阻卜(上)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三)第二百五十章 新議(十六)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三)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七)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九)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四)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京師(七)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九)第七章 飛將廟中風波起(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慶雷(上)第八十二章 塵囂(十三)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一)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二)第四十一章 南北(一)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四)第二十六章 西山齊雲古今長(下)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一)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中)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悖(一)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八)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下)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上)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變故(十六)第二百二十七章 變故(二十四)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下)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五)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一)第六十三章 宴火(五)第八十六章 塵囂(十七)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四)第二十七章 鸞鵠飛殘桐竹冷(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梳理(十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十)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六)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八)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八)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下)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一)
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五)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六)第三百二十章 無妄(下)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九)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說服(中)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四)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四)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四)第五十六章 南北(十六)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絕遲(一)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三)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三)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三)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一)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故(二十五)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四)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議(二十三)第三十一章 虛實(十一)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六)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京師(六)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六)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上)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八)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十)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八)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九)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三)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七)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下)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二)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六)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四)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下)第八十四章 塵囂(十五)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啓昌運(下)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下)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二)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五)第四十一章 南北(一)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阻卜(上)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三)第二百五十章 新議(十六)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三)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七)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九)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四)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京師(七)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九)第七章 飛將廟中風波起(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慶雷(上)第八十二章 塵囂(十三)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一)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二)第四十一章 南北(一)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四)第二十六章 西山齊雲古今長(下)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一)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中)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悖(一)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八)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下)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上)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變故(十六)第二百二十七章 變故(二十四)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下)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五)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一)第六十三章 宴火(五)第八十六章 塵囂(十七)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四)第二十七章 鸞鵠飛殘桐竹冷(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梳理(十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十)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六)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八)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八)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下)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