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五)

我到了靈壽之後就沒再趕路,借了當地共濟會的宅院,等待趙奢行轅到來。這次作爲我的隨從,除了一百名墨者之外,還有龐煖帶着趙括。

趙奢知道我在等他之後,輕車先行,與廉頗騰衛早了兩日趕到靈壽。雖然不久之前剛分手,不過看看彼此都完美達成了既定目標,可以算是喜相逢了。

對於這位老朋友,我也不用遮遮掩掩,開門見山道:“我希望你能接受代郡守的職位。”

趙奢沉吟片刻,道:“我知道代郡守一職十分難得,也願意幫你這個忙,不過等你有了封地,或者任滿五年,我要回邯鄲。”地方守臣當然不能跟君侯身邊的重臣相比,這個時代不可能存在唐朝那樣的藩鎮,雖然守臣的權力之大遠超藩鎮,但是資源集中在國都卻是不爭的事實。

“五年足矣。”我看了看廉頗,“五年之後,廉頗就該能夠統領代郡了,我早就想好了。”

廉頗聽了,興奮之情溢於言表。雖然沒有騰衛什麼事,但他也很受鼓舞。有人升職就以爲上面又空出一個位置,與他出人頭地的夢想更近了一步。

四人宴會之後,是我和趙奢的私聊時間。聊天的內容先易後難,先把家事互相擺一擺,然後開始聊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想要編練三萬騎兵,一人三馬,另配兩個騎兵學徒。”我道。

“學徒也是一人三馬?”趙奢問道。

“學徒一人雙馬。”

一共九萬人,二十餘萬匹馬。

趙奢沉默了。

我知道這個數字很嚇人,如果真的成軍,這支騎兵就足以橫掃大草原上所有的遊牧民族了。現在的匈奴人還只是部落聯盟,雖然人口已經佔據了草原民族的主流,但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統和起來,就連“單于”這個稱號都還沒有出現。

“可以分批成軍。”我道,“而且每人可以配一匹馱馬。”

馱馬和戰馬是不能通用的,兩者的體型、頭高、身長、腿長都有不同的要求。中國騎兵之所以一直被草原民族歧視,真要說技術差卻也未必,主要是出在馬種上。草原民族的馬戰牧一體,不適合的馬種早就被淘汰了。中國的馬卻要分農耕、馱挽、騎乘……又不建立馬譜,所以質量數量都上不去。

現在我已經有熟練的馴馬師傅,積累了五年時間的馬譜,精選出來的種馬。這些財富足以讓趙奢在短時間內成立教導營,然後擴大編制。

代馬和匈奴馬都屬於蒙古馬種,這種馬吃苦耐勞好養活,最適合長途奔襲,經過篩選之後,種馬的高度被控制在墨度一米四左右,既能保證速度,又能不顯得目標太大,被箭矢射中。

“一應用具開銷,國中必不至於匱乏。”我對趙奢道。

“國君不會忌憚麼?”趙奢有些擔心道,“如此一支強軍放在北疆,豈是君人者所喜?”

“戰報。”我早就想好了對策,吐出了兩個字。

僞造戰報,就說匈奴人漸漸聚集在一起,頗有南下牧馬的姿態。草原就這麼大,匈奴人來牧馬,勢必會影響我們的牛羊牲畜,所以我們不能讓他們南下。於是匈奴人之中有個叫“欒提頭曼”的人,帶領匈奴騎兵洗劫了我們的邊城。

“欒提頭曼是誰?”趙奢打斷我,問道。

“隨便是誰。”我笑道,“反正有這麼個人,洗劫邊城之後付之一炬,我們的兵車追不上,只能任由他來去如風。”

“我懂了。”趙奢嘆息道,“如此一來,趙王只有讓我編練騎軍了。難道你就不怕走漏消息麼?”

“怕什麼?”

後世有飛機火車汽車,要想上訪還那麼不容易,何況現在?首先,我要在北地實行身份證制度,以後越郡過縣一定要覈查身份證和路引,相符才能放行。凡是私度關隘的,一律罰入官中爲奴。

其次,對於那些不聽話不識相的官員……真不幸,都死在匈奴入寇之中了。

“國中有我幫你頂着,不用擔心。”我道,“不過國中也需要牛羊之類的肉食,你可別一心養馬忽略了那頭。”

“這個自然。”趙奢停了一停,又道,“我有心招募胡人,國中能成決議否?”

“恐怕難。”不讓胡人搶位置是趙國貴族的一貫政策,也是他們反對趙雍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也是有口子可以開的……

“只要拿了身份證,縛籍於我大趙司徒,就是趙人!”我道,“一體任用,與趙人無二。”

趙奢微微一笑,道:“那我就放心了。”

“但是我不放心。”我道,“古語有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如何不讓他們起異心呢?”

“我一體視之,必不反我。”趙奢道。

“若公至國中,誰人可代?”我直接問出了最根本的問題。如果只是服從於你趙奢,這支部隊或許在短時間內很容易成軍,但是你一走誰能取代你呢?別說君人者會有所顧忌,就連我也不會樂意苦心培育出來的軍隊人走政息,最後和武卒一樣只能躺在牆根意淫往日的榮光。

“給地,給人,給爵位。”我見趙奢沒話說了,直接拋出了收買人心的根本法則,“只要他們在趙國有地,有妻室,有爵位,他們就是趙人。數年之後,誰還願意去草原上風餐露宿逐水草而居呢?”

“這些,豈是我一介郡守能給的?”趙奢有些慌了。

這的確是國君的權力。

不過任何事都有迴旋餘地的,何況是天高君王遠的邊陲之地。

草原民族的地不像中原農民的地,一戶人家一塊地,隨便踩踩就走完了。在這裡封地,不需要地契,不需要丈量,直接騎着馬跑。說好跑幾天,跑過的地方全是這人的。只有約定俗成,不落文字,所以不會被人抓住把柄。

至於奴僕妻女,這太簡單了。不要說在代郡,就是在邯鄲這也是個人家事,沒人會管。法律還能禁止人民有錢不成?

爵位也不難。

“行軍爵。”我道。

商鞅行二十等爵,是民爵和軍爵混在一起的。因爲涉及到政治權利,所以的確只有國君纔有權授予。然而現在我要收買異族之心,他們並不需要政治上的權力,他們只需要一個虛榮,尊重,地位……所以把軍爵單獨提出來就行了。

“軍爵有三等九級。其三等曰校、曰尉、曰士。”我道,“每等有上中下三級。亂軍之中,有隸屬從其隸屬,無隸屬從其爵銜。位卑者從於位高者,位高者制位卑者,也是穩陣不亂之道。”

趙奢手掌輕輕拍了拍筵几,似乎在假想可能發生的事,良久方纔將嘴角扯開,笑道:“雖然這名號有些齊國人的味道,但不失爲上佳之策!”

“凡是到了校級爵銜,以你上大夫代郡守的高位向公室舉薦,難道還封不了一個大夫麼?”

“不錯。”趙奢點頭道,“若此爲軍官,兵士也可以分成三級,曰初兵、熟兵、成兵。所有四等十二級,皆因功而進!”

“除了因功,”我道,“累年也可以晉銜。”

有時候,戰場之上,能保存性命活下來的人,比貪功冒進更有用。

而且我不用擔心有人混資歷,因爲兵升士官,必須要憑戰功。士官升爵,每級三年,六年之後爵與職不匹配的,逐出。尉官升爵,每級四年,八年後爵職不符的,逐出。校官升爵,每級五年,十年後爵職不符的,逐出。

凡是逐出的,不享受退役軍人待遇。

《兵役法》也已經在賈政等人的討論之中了,到時候所有徵兵、訓練、退役、傷殘安頓都會由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讓所有軍士安心。等我大致介紹了一下兵役法之後,趙奢變得不淡定起來。

“你是想建一支趙國武卒!”趙奢身子前傾,依靠在筵几上,手指緊緊抓住桌沿,以至於有些發白。

“比武卒,遠過之!”我自信道。

在我的未來二十年的執政綱領中,前面十年是積蓄力量,後面十年進行攻略列國。這個劃分絕非是書生隨想來的,而是我仔細計算了趙國名將的年齡,未來十年的人口走勢之後才決定的。

現在趙國的兵力攻守自若,但是要一舉滅人國家卻還不行。這就是需要積蓄力量的時候,等到十年後,天下伐齊,趙國正好是兵精將足的時候。如果運氣好,說不定還能獨吞戰果,甚至一舉滅掉燕國,統一中國北方。

在分了最大一塊麪餅之後,列國肯定會針對趙國展開軍事攻略。那時候從現在開始積蓄的力量就會一點點浮出水面。假設現在有人家生了一個男嬰,十五年後就可以縛籍,正好是趙國與天下對抗到最激烈的時期。

那時候列國越打越疲憊,而我趙國積蓄的力量一年強過一年……那時候他們得會多麼絕望?

而且這還是最壞的打算!

第22章 士師(二)第44章 大司寇(二)第72章 沙丘大朝(三)第105章 墨學(三)第154章 立身(三)第72章 沙丘大朝(三)第24章 士師(四)第281章第153章 立身(二)第90章 墨徒(二)第98章 流馬(二)第116章 墨社(六)第91章 墨徒(三)第269章 這是要天下伐齊了麼?(二)第151章 故里(三)第89章 墨徒(一)第167章 兼收(一)第281章第152章 立身(一)第117章 墨社(七)第139章 陣中(三)第279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二)第68章 借刀殺人(四)第33章 不世名將(一)第11章 廟算第220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二)第189章 處士(一)第62章 劍士第153章 立身(二)第62章 劍士第245章 先打了再說(一)第79章 喋血沙丘(五)第196章 九尾(二)第69章 借刀殺人(五)第185章 報仇(一)第4章 結義第60章 轉手發財第61章 狡兔三窟第216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一)第178章 狐影(二)第11章 廟算第7章 娛樂活動第14章 主父歌第170章 兼收(四)第138章 陣中(二)第124章 九尾(七)第20章 歸趙(三)第196章 九尾(二)第55章 邯鄲六月(一)第271章 伐齊之前(一)第32章 間諜(四)第136章 開戰(二)第173章 牽引(二)第247章 先打了再說(三)第223章 回國(二)第209章 新年(三)第85章 客居(二)第260章 封君與成婚(一)第20章 歸趙(三)第34章 不世名將(二)第175章 牽引(四)第77章 喋血沙丘(三)第279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二)第40章 敵友(一)第125章 團聚第44章 大司寇(二)第242章 下手(一)第144章 小吏(三)第47章 問鬼神(二)第106章 墨學(四)第155章 站隊(一)第131章 新城(三)第86章 客居(三)第211章 又見故人來(二)第158章 站隊(四)第155章 站隊(一)第235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二)第157章 站隊(三)第103章 墨學(一)第255章 曲阜之會(二)第253章 摧枯拉朽(三)第158章 站隊(四)第259章 秦國的震怒(三)第102章 陶朱(三)第191章 處士(三)第256章 曲阜之會(三)第62章 劍士第68章 借刀殺人(四)第232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二)第4章 結義第119章 九尾(二)第182章 隱術(三)第13章 秦王和宣太后第237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四)第78章 喋血沙丘(四)第50章 出奔(二)第200章 定身封(三)第149章 故里(一)第93章 共濟(二)
第22章 士師(二)第44章 大司寇(二)第72章 沙丘大朝(三)第105章 墨學(三)第154章 立身(三)第72章 沙丘大朝(三)第24章 士師(四)第281章第153章 立身(二)第90章 墨徒(二)第98章 流馬(二)第116章 墨社(六)第91章 墨徒(三)第269章 這是要天下伐齊了麼?(二)第151章 故里(三)第89章 墨徒(一)第167章 兼收(一)第281章第152章 立身(一)第117章 墨社(七)第139章 陣中(三)第279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二)第68章 借刀殺人(四)第33章 不世名將(一)第11章 廟算第220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二)第189章 處士(一)第62章 劍士第153章 立身(二)第62章 劍士第245章 先打了再說(一)第79章 喋血沙丘(五)第196章 九尾(二)第69章 借刀殺人(五)第185章 報仇(一)第4章 結義第60章 轉手發財第61章 狡兔三窟第216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一)第178章 狐影(二)第11章 廟算第7章 娛樂活動第14章 主父歌第170章 兼收(四)第138章 陣中(二)第124章 九尾(七)第20章 歸趙(三)第196章 九尾(二)第55章 邯鄲六月(一)第271章 伐齊之前(一)第32章 間諜(四)第136章 開戰(二)第173章 牽引(二)第247章 先打了再說(三)第223章 回國(二)第209章 新年(三)第85章 客居(二)第260章 封君與成婚(一)第20章 歸趙(三)第34章 不世名將(二)第175章 牽引(四)第77章 喋血沙丘(三)第279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二)第40章 敵友(一)第125章 團聚第44章 大司寇(二)第242章 下手(一)第144章 小吏(三)第47章 問鬼神(二)第106章 墨學(四)第155章 站隊(一)第131章 新城(三)第86章 客居(三)第211章 又見故人來(二)第158章 站隊(四)第155章 站隊(一)第235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二)第157章 站隊(三)第103章 墨學(一)第255章 曲阜之會(二)第253章 摧枯拉朽(三)第158章 站隊(四)第259章 秦國的震怒(三)第102章 陶朱(三)第191章 處士(三)第256章 曲阜之會(三)第62章 劍士第68章 借刀殺人(四)第232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二)第4章 結義第119章 九尾(二)第182章 隱術(三)第13章 秦王和宣太后第237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四)第78章 喋血沙丘(四)第50章 出奔(二)第200章 定身封(三)第149章 故里(一)第93章 共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