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趙王何十五年,這一年實在是需要記錄在列國史書中的重要一年。

這一年,廉頗從背後與秦國合擊齊國田郅率領的齊軍主力,斬首八萬,俘獲無數。這其中斬首的大多是因爲投降了秦軍,而秦軍是不喜歡要俘虜的。俘獲的人算是撿了條命,因爲他黑夜之中辨不清方向,跑到了趙軍的營地。

主力一滅,樂毅自然以鋒銳破枯竹之勢攻入了臨菑。二十萬燕師,有仇報仇沒仇揩油,硬是捅了齊國的菊花。

這時候齊王不知道從哪裡聽說了蘇秦的真實身份,將這位伊尹、呂尚之後地位最高的間諜車裂在臨菑街頭,然後逃亡莒城。

莒城在商爲姑幕候國,在周爲莒子國。呂尚入齊時,山東地區實爲齊魯莒三國鼎立,地位不低。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時,小白自莒國回,糾自魯國回,因爲莒國更近臨菑,管仲這才孤身輕車,前去截刺小白。

這個國家傳了三十世,考王十年時被楚國所滅,後來歸於齊國。

我沒有前往臨菑,但是前方的戰報詳細得讓我恍如親臨,甚至於樂毅每天從齊國寶庫裡搬走多少車東西都歷歷在數。我統統讓人記錄下來,爲後世歷史學家解決一些小麻煩。

親身經歷這段歷史上著名的大復仇,並沒有給我太大的感觸,倒是另外有個不起眼的消息讓我覺得很有意思。

在這場天下伐齊的大運動之中,有一個國家很無恥,比我還無恥!

那就是楚國。

楚國被我搶了會稽之後並不甘心,以幫助齊國的名義出兵佔領了齊國淮北之地。楚將淖齒更是深入莒地,被逃亡的齊閔王田地封爲將相。說起來我不該在人家沒死的時候稱呼人家的諡號,不過他拜了淖齒爲將相之後,差不多也就大半個身子埋在土裡了。

我一邊派人送信給燕王,指責燕國的強盜行爲,一邊幫助臨菑的知識階層逃離。散播謠言是個很有效的辦法,只要將當年齊國兵卒在燕國薊城做過的事渲染一些,這些豪門大族就會舉族出奔。

樂毅還糾結在收取民心,長治齊地,所以並沒有進行交通管制,讓這些精英階層順利受到了趙國的保護。當然,如果他敢進行關城或者封鎖官道,那就得直面廉頗的兵鋒。

到了這一步,一切都和歷史進程差距不大。諸侯之中開始討論該怎麼分蛋糕,秦國人是希望拿到實惠就走,韓魏是希望列齊國土地,擴充地盤,希望得到我的支持。我的意見很簡單,等。

他們以爲我在等齊國徹底敗亡,其實我在等樂毅出兵即墨。

就看誰的耐心好。

過了六月,天氣又熱了起來,秋收的壓力也壓了下來。樂毅終於等不住了,請我入臨菑,自己帶了大軍攻向即墨和莒城。沿途齊地守城望風而降,齊軍此時的主將達子一敗再敗,留書一封便自盡謝罪了。

等樂毅大軍圍了即墨和莒城,仍讓百姓出入城池,種植莊稼,秋毫不犯,準備攻心爲上。

這本來是大帥的做法,足以成爲千秋楷模,但是樂毅忽略了一個問題。攻心戰的時間是很漫長的,而君侯的耐心卻是有限的。說到這裡必須表揚一下小何,我出征以來他還沒有催過我,可見耐心方面已經在諸侯中算得上數一數二的了。

燕昭王也是個很有耐心的國君,但是他兒子不是。

我在燕國的佈局終於可以啓動了。

毒殺燕王,太子繼位。

太子繼位之後不到兩個月,騎劫就受命帶着人馬來接替樂毅了。因爲樂毅涉嫌叛國、圖謀自封齊王……

我在臨菑城外見到了樂毅,此時的他已經是出奔的棄臣了。

“別怕,”我安慰樂毅道,“你我相識多年,我豈不知道樂子乃絕世帥才?燕王謀國弒父,這事趙國不會坐視不理!”

樂毅長嘆一口氣,道:“先王待毅以國士大臣,今毅又有不幸出奔之日。莫非天命毅乃礙主之臣!”

“那都是胡扯的,燕先王自己沒教育好兒子,讓兒子做出這種事來,怪什麼天命?”我道,“當今天下板蕩,兵燹焚天,樂子有大用於天下,切不可妄自菲薄啊!”

“天下之大,無毅容身之地!”樂毅悲憤道。

“趙國。”我知道他在等我說這句話,也不客氣,“你只有回趙國。”

首先,你有振奮天下的野心,現在只有秦趙可以讓你一展胸襟。秦國嘛,我們都知道,你不是楚人去了也白去。看,白起和蒙驁都出來了,你還往裡跳?趙國是你母邦,回趙國是天經地義的事。

唔,還可以去魏國,那是你的祖宗之邦,但是有我這個姐夫在,魏無忌敢收納你麼?

“你回趙國,三十萬趙軍便隨你南下,攻滅荊楚,我以東楚之地封你。”明人面前不說暗話,我道,“燕王自絕於天下,已經沒救了。騎劫非將才,大敗就在眼前。蒙驁日前已經領了十五萬趙軍北上武安,趙奢也從代郡入燕上谷,此番要破薊城,恐怕五十日都不用。”

燕國就像是個悲催的副本,田章五十日破燕留下了一個最快通關記錄。我這次爭取三十日破燕,刷新這一記錄。

樂毅潸然淚下:“十年功業,一旦而下。”

我笑道:“千年功業同樣毀於一旦,何況十年?我趙國統合天下,你當真能繼周室八百年而衰?”

樂毅止住淚,擡頭看我:“莫非不行麼?”

“樂子是傷心礙智啊!”我嘆道,“人心不古,皆是貪得無厭。我大趙若是開國稱帝,能有四百年基業便已是明主迭出,上天庇佑了。”

“狐子就如此逆來而受麼?”

“天命有常,非人力可左右。”我甩了甩袖子,摸着手背上的袖口,“若不得其君自釋權柄,不得其臣以公僕自居,不得其民自爲主宰。這天下,終究興亡相隨,難道覆滅。只有君不以天下奉一家,臣不以百姓爲畜牧,民不妄自螻蟻,大事自決,視明君賢相爲奴僕……天下才得生生不息,長治久安。”

見樂毅不語,我輕笑道:“兒孫自有兒孫事,你我何必操心若此?昌國君。”

樂毅愕然地看着我,我微笑不語。

封樂毅爲昌國君,以淮北爲封地的詔書應該已經在路上了。廉頗這次破齊功大,封信平君,高唐萬戶爲養邑。

燕王一定很鬱悶,樂毅成了趙國的昌國君也就罷了,騎劫竟然強攻即墨不果,田單火牛陣大破其中軍。齊地風俗本來就很彪悍,當即匯聚起一支勤王大軍,席捲而來。這就是歷史上的田單復國……

還好廉頗還沒走,田單在慘烈交戰之後,被壓回了即墨。

我親率大軍入住莒城。因爲淖齒殺了齊閔王,王孫賈殺了淖齒。混亂之際,袁晗騰衛率魏軍突破莒城城防,控制了這座不在五都之列的都城。

第270章 這是要天下伐齊了麼?(三)第256章 曲阜之會(三)第206章 新年(三)第161章 司徒(二)第91章 墨徒(三)第184章 隱術(五)第129章 新城(一)第207章 新年(一)第23章 士師(三)第246章 先打了再說(二)第147章 奪城(三)第54章 安陽君(三)第174章 牽引(三)第72章 沙丘大朝(三)第25章 審案(一)第119章 九尾(二)第27章 審案(三)第16章 楚人公孫起第18章 歸趙(一)第52章 安陽君(一)第28章 審案(三)第197章 九尾(三)第139章 陣中(三)第271章 伐齊之前(一)第213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一)第67章 借刀殺人(三)第275章 我們也行動吧(一)第105章 墨學(三)第257章 秦國的震怒(一)第211章 又見故人來(二)第7章 娛樂活動第101章 陶朱(二)第104章 墨學(二)第262章 封君與成婚(三)第21章 士師(一)第268章 這是要天下伐齊了麼?(一)第200章 定身封(三)第176章 牽引(五)第1章 相府第144章 小吏(三)第218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三)第275章 我們也行動吧(一)第163章 司徒(四)第48章 問鬼神(三)第132章 新城(四)第169章 兼收(三)第166章 朝爭(三)第230章 農家(三)第3章 我的上賓生活第188章 報仇(四)第115章 墨社(五)第51章 出奔(三)第161章 司徒(二)第57章 邯鄲六月(三)第182章 隱術(三)第72章 沙丘大朝(三)第224章 回國(三)第167章 兼收(一)第151章 故里(三)第222章 回國(一)第261章 封君與成婚(二)第53章 安陽君(二)第94章 共濟(三)第9章 秦國丞相第87章 夢蝶(一)第241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三)第237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四)第61章 狡兔三窟第229章 農家(二)第75章 喋血沙丘(一)第254章 曲阜之會(一)第111章 墨社(一)第6章 迎納第274章 秦國在行動(三)第133章 信陵(一)第8章 樓緩第77章 喋血沙丘(三)第82章 武靈悲歌(二)第114章 墨社(四)第174章 牽引(三)第40章 敵友(一)第120章 九尾(三)第119章 九尾(二)第146章 奪城(二)第89章 墨徒(一)第182章 隱術(三)第96章 共濟會(二)第100章 陶朱(一)第195章 九尾(一)第36章 不世名將(四)第63章 大司馬第270章 這是要天下伐齊了麼?(三)第6章 迎納第28章 審案(三)第210章 又見故人來(一)第191章 處士(三)第86章 客居(三)第86章 客居(三)第118章 九尾(一)第250章 大軍出發(三)
第270章 這是要天下伐齊了麼?(三)第256章 曲阜之會(三)第206章 新年(三)第161章 司徒(二)第91章 墨徒(三)第184章 隱術(五)第129章 新城(一)第207章 新年(一)第23章 士師(三)第246章 先打了再說(二)第147章 奪城(三)第54章 安陽君(三)第174章 牽引(三)第72章 沙丘大朝(三)第25章 審案(一)第119章 九尾(二)第27章 審案(三)第16章 楚人公孫起第18章 歸趙(一)第52章 安陽君(一)第28章 審案(三)第197章 九尾(三)第139章 陣中(三)第271章 伐齊之前(一)第213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一)第67章 借刀殺人(三)第275章 我們也行動吧(一)第105章 墨學(三)第257章 秦國的震怒(一)第211章 又見故人來(二)第7章 娛樂活動第101章 陶朱(二)第104章 墨學(二)第262章 封君與成婚(三)第21章 士師(一)第268章 這是要天下伐齊了麼?(一)第200章 定身封(三)第176章 牽引(五)第1章 相府第144章 小吏(三)第218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三)第275章 我們也行動吧(一)第163章 司徒(四)第48章 問鬼神(三)第132章 新城(四)第169章 兼收(三)第166章 朝爭(三)第230章 農家(三)第3章 我的上賓生活第188章 報仇(四)第115章 墨社(五)第51章 出奔(三)第161章 司徒(二)第57章 邯鄲六月(三)第182章 隱術(三)第72章 沙丘大朝(三)第224章 回國(三)第167章 兼收(一)第151章 故里(三)第222章 回國(一)第261章 封君與成婚(二)第53章 安陽君(二)第94章 共濟(三)第9章 秦國丞相第87章 夢蝶(一)第241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三)第237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四)第61章 狡兔三窟第229章 農家(二)第75章 喋血沙丘(一)第254章 曲阜之會(一)第111章 墨社(一)第6章 迎納第274章 秦國在行動(三)第133章 信陵(一)第8章 樓緩第77章 喋血沙丘(三)第82章 武靈悲歌(二)第114章 墨社(四)第174章 牽引(三)第40章 敵友(一)第120章 九尾(三)第119章 九尾(二)第146章 奪城(二)第89章 墨徒(一)第182章 隱術(三)第96章 共濟會(二)第100章 陶朱(一)第195章 九尾(一)第36章 不世名將(四)第63章 大司馬第270章 這是要天下伐齊了麼?(三)第6章 迎納第28章 審案(三)第210章 又見故人來(一)第191章 處士(三)第86章 客居(三)第86章 客居(三)第118章 九尾(一)第250章 大軍出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