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又見故人來(二)

沙丘之後,我和樂毅就沒有見過面。偶爾有書信往來也是不痛不癢。我寧可和蘇秦打交道,都不想跟樂毅有多深厚的交往。至今我都不知道趙成說樂毅提前離開沙丘一事是真是假,樂毅也從未跟我解釋過沙丘之所以會失敗的緣故。

他或許是覺得我們兩人之間不用解釋,也或許是因爲真的背棄了公子章。

不過這些又有什麼關係呢?事情已經過去了,我再一次站了起來,除了幾個首犯,沒有必要再和別人糾結過往。

兩人對坐了一會兒,我問道:“樂子在燕國如何?”

“燕王是個有爲之君。”樂毅開口道,“比之趙王,更有王霸氣概。”

燕王這是開了金手指麼?收服了蘇秦不說,連樂毅都這麼推崇他!

樂毅說道燕王的時候簡直是色授魂與一般,說到趙何卻是不屑一顧的神情。從這點上我就知道他不會回趙國了。這固然讓我有些遺憾,不過想想燕昭王死了之後,這位昌國君最終還是得回到趙國,心裡也多少舒服了些。

“有些人只是做出個禮賢下士的樣子罷了。”我忍不住黑燕王職,“你確定他是真的好士麼?”

樂毅點了點頭,道:“這些日子以來,毅一直在想一個問題。”

“請賜教。”

“何謂明主?”樂毅道,“以前讀《詩》,只以爲‘渢渢乎!大而婉,險而易行,以德輔此,則明主也’。如今方知道此言不虛。”見我沒有反應,樂毅又道:“燕王能隱人之惡,揚人之美,使能者盡其力,德者沐其馨,仁者撫其孤老。用人以德而信之,使上下鹹能一心,此明主之謂也!”

我回味着樂毅的這段話,徹底死了黑燕王的心,但是猶自不甘心,道:“燕國豈是樂子施展抱負之所?”

說起來這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黑燕國。

燕國是武王封給弟弟召公奭的封國,作爲周室最北面的屏藩之國,燕國的地理位置與中原相距太遠,又要一心與胡人爭奪生存空間,所以文化落後。在春秋初年,胡人甚至將燕國逼到了亡國的境地,幸虧齊國援手才保存了社稷。

燕國不算小,地位也很高,就是從來沒機會南下爭個霸。可以說,到目前爲止,燕國一直就是個大塊頭的小透明。

我這麼一問,卻勾引出來樂毅的談性。他頗有興奮之色,眉飛色舞道:“燕國的確是大展拳腳之處!你看過燕國的地域圖麼?”不等我回答,他就已經手指蘸水,要在桌上作畫。我連忙制止,起身取了一張硬紙,一支鉛筆,送到樂毅面前。

樂毅接過鉛筆,前後一擺弄就知道了使用方法,道了一聲“精巧”,在紙上開始作畫。我上輩子是南方人,對於東三省只有個大概的概念,具體到哪一塊就只有摸黑了。樂毅的繪圖水準還不錯,起碼讓我認出了渤海灣和大公雞的腦袋……

“燕國有這麼大!”我驚詫了,在樂毅筆下,燕國已經佔有了遼東全境,而且連朝鮮也包括進去了?

“狐子也大吃一驚吧!”樂毅興奮道,“不知狐子聽聞過秦開此人否?”

秦開?他是這個時代的麼?我記得前世去瀋陽出差見過他的塑像。原來是這個時代的燕國人。

“他本是燕國在胡人中的人質,十分得胡人信任。”樂毅道,“在燕王十二年……”樂毅停了一下,似乎在換算年份,道:“先王二十六年,燕王以秦開爲將軍,北伐胡地,拓地千餘里!”

那就是八年前還是十年前?我有點算不過勁,不過反正離現在不算遠。

“伐胡之後,燕王聽聞朝鮮候子孫多虐下民,故而又發大軍討伐,如今秦開將軍將遼東全境收入燕國之手,大軍屯紮滿番汗,開地兩千餘里!”

我不由動容。燕人說的胡人指的是東胡,是個不遜於匈奴的野蠻民族。在沒有騎兵三神器的時代,要想打擊這幫馬背上的民族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秦開能夠向北拓地千里,那豈不是已經打到蒙古去了?

而且,如果樂毅沒有畫錯,滿番汗……應該是在鴨綠江以東,比照天朝的版圖絕對已經在朝鮮國內了。

“從滿番汗再往東就是列水,”樂毅已經習慣了鉛筆,畫得更加利索起來,“整片土地都是一望無際的平壤沃土!哦,這裡就是箕子。”樂毅在列水之下畫了個圈。我見輪廓漸漸清晰起來,總算認出了這塊地方。

所謂的列水,原來就是大同江。箕子城的位置應該就是後世平壤城所在地,不過現在顯然是以人名地。樂毅看上的那塊平壤沃土,應該就是博川平原吧。我前世去瀋陽出差,忙裡偷閒去丹東新義州晃了一圈,對於這一塊地理的瞭解完全來源於一張不怎麼靠譜的導遊圖。

“的確是好地方。”我隨口問道,“朝鮮是周室的封國麼?”

“這個……”樂毅有些遲疑,“據說是武王封給箕子的封國,不過他們從箕子之後就稱王了。秦開傳回來的書簡中有他們的譜系,自箕子以降傳了三十六世,如今是三十七世三老王煜在位。”

如果是封國敢僭越王位,那麼燕王就可以名正言順滅了他們——雖然有些自家放火不許人家點燈的嫌疑。

“燕國有了這麼大的糧倉,還愁沒有伯霸天下的資本麼?”樂毅好像已經把自己視作了燕人,很亢奮地問我。他深怕我不信似的,特意加了一句:“秦開說,在那裡隨手撒一把種子下去都能豐收。獐狍野鹿就像是往你箭上撞一樣!”

是啊,我還聽說隨便就能舀到魚。還有人蔘貂皮烏拉草……

我打擊樂毅道:“燕國有多少人口?”

樂毅無語了。

天下人口不過兩千三百萬左右,齊楚趙秦四國佔了四分之三強。燕國自古就是地曠人稀的地方,天氣寒冷,人口增長率遠低於暖和地區。即便樂毅不說,我撐死了算他們兩百萬。

兩百萬人口要散落在整個遼寧省、大半個河北、吉林省,外加黑龍江、內蒙、山西、朝鮮半島一部分……簡直就像是往大海里撒一把鹽,瞬間就不見了。

土地多糧食多很好,人口少,你怎麼打仗去?現在又不是春秋時代,弄個三五萬職業兵就能橫掃天下。如今的諸侯,哼哼,不拿出來八、九萬人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更別說打仗了。

就連伊闕之戰這種小戰役,都是動輒十幾萬二十幾萬人。

你燕國就這點人,打打胡人朝鮮或許還行,想加入中原戰國俱樂部,玩爹呢?

“有土斯有民,”樂毅從打擊中恢復過來,“只要十年,我看天下再難有燕國之敵!”

十年……

樂毅的話觸動了我的神經,讓我不由自主發起神經來。

事實上他只用了八年,就帶領着天下所謂“弱燕”的大軍攻入齊國,佔領了齊國百分之九十的國土,只有即墨和莒城得以倖免。我知道肯定會有人說那是五國共同伐齊的結果,但在軍事上,有時候五國聯盟未必比一國強。能夠統和五個國家,不讓聯盟內發生內訌,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統御力。

“狐子!”樂毅突然叫我,見我看着他,他才繼續說道:“安陽君兵敗之後,毅苦思冥想良久,終於明白人各有器。沙丘之敗,並非敗在謀慮,而在人主之器。以毅這些年所見所聞,天下能當天命者,唯有燕王。狐子若是還想成就一番偉業,彪炳史冊,何不與我同事燕王呢?”

我沒法反駁。

燕國在昭王手裡的確有一掃天下的豪氣和霸氣。如果昭王多活二十年,或許整個中國歷史都是另一番景況。可是我怎麼告訴樂毅,燕昭王有個很糟糕的繼承人呢?那孩子非但葬送了到手的齊國土地,還差點殺了您這位昌國君。

相比之下,趙惠文王雖然不如燕昭王,但是他在位時間要長十餘年。而且他兒子孝成王雖然資質平平,但好歹也算用心社稷的國君。兩相加起來有五十多年,時間寬裕很多。

“狐子在齊國,可認識蘇秦?”樂毅問我。

我點了點頭:“有過交往。”我沒跟他說蘇秦就在不久前纔來過趙國。

“狐子以爲此人如何?”樂毅問。

“也算是一時俊傑。”我微微措辭,給了一個還算肯定的評價。

“蘇秦曾有一段高論,是他進於燕王,而由燕王轉述於毅的。”樂毅道,“願與狐子共聞。”

“謹受教。”我毫無誠意地說道。

“蘇子以爲,天下戰國之國勢猶如寶劍。即便是吹毛斷髮的利刃,也會因爲殺人太多而倦鈍,最後還不如一柄剛剛打造出來的柴刀。”樂毅見我點了點頭,繼續往下說道,“戰國之中,齊、楚相繼稱霸一方。秦國無敵中原十數年。韓、魏、趙、宋因人成事,傲笑一時。惟獨燕國,自召公立國以來便從未展露過鋒芒。天下之霸劍,除了燕國還能有誰呢?”

我不知道爲什麼,心裡有些不痛快,冷聲道:“寶劍只要稍加磨礪,依舊光芒貫日。柴刀即便再新再銳,終究只能砍柴伐薪。”

樂毅的興頭果然被我一盆冷水澆滅,道:“狐子是因爲主父的緣故,所以纔不肯去燕國麼?”

第216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一)第153章 立身(二)第22章 士師(二)第102章 陶朱(三)第66章 借刀殺人(二)第70章 沙丘大朝(一)第146章 奪城(二)第157章 站隊(三)第91章 墨徒(三)第125章 團聚第155章 站隊(一)第252章 摧枯拉朽(二)第22章 士師(二)第152章 立身(一)第109章 齊閔(二)第8章 樓緩第211章 又見故人來(二)第277章 我們也行動吧(三)第113章 墨社(三)第140章 陣中(四)第178章 狐影(二)第254章 曲阜之會(一)第205章 新年(二)第226章 迴歸(二)第92章 共濟(一)第174章 牽引(三)第254章 曲阜之會(一)第78章 喋血沙丘(四)第158章 站隊(四)第7章 娛樂活動第86章 客居(三)第156章 站隊(二)第249章 大軍出發(二)第211章 又見故人來(二)第164章 朝爭(一)第11章 廟算第247章 先打了再說(三)第243章 下手(二)第280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三)第26章 審案(二)第113章 墨社(三)第258章 秦國的震怒(二)第25章 審案(一)第68章 借刀殺人(四)第211章 又見故人來(二)第48章 問鬼神(三)第124章 九尾(七)第173章 牽引(二)第91章 墨徒(三)第100章 陶朱(一)第80章 喋血沙丘(六)第276章 我們也行動吧(二)第16章 楚人公孫起第115章 墨社(五)第150章 故里(二)第130章 新城(二)第49章 出奔(一)第243章 下手(二)第67章 借刀殺人(三)第126章 撤離第144章 小吏(三)第91章 墨徒(三)第10章 諍臣第239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一)第75章 喋血沙丘(一)第271章 伐齊之前(一)第22章 士師(二)第238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五)第182章 隱術(三)第129章 新城(一)第7章 娛樂活動第122章 九尾(五)第218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三)第46章 問鬼神(一)第156章 站隊(二)第261章 封君與成婚(二)第267章 今非昔比的趙國(二)第100章 陶朱(一)第11章 廟算第35章 不世名將(三)第257章 秦國的震怒(一)第56章 邯鄲六月(二)第256章 曲阜之會(三)第232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二)第138章 陣中(二)第214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二)第25章 審案(一)第89章 墨徒(一)第124章 九尾(七)第234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一)第2章 關於楚王出逃第195章 九尾(一)第207章 新年(一)第93章 共濟(二)第279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二)第195章 九尾(一)第224章 回國(三)第167章 兼收(一)第26章 審案(二)
第216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一)第153章 立身(二)第22章 士師(二)第102章 陶朱(三)第66章 借刀殺人(二)第70章 沙丘大朝(一)第146章 奪城(二)第157章 站隊(三)第91章 墨徒(三)第125章 團聚第155章 站隊(一)第252章 摧枯拉朽(二)第22章 士師(二)第152章 立身(一)第109章 齊閔(二)第8章 樓緩第211章 又見故人來(二)第277章 我們也行動吧(三)第113章 墨社(三)第140章 陣中(四)第178章 狐影(二)第254章 曲阜之會(一)第205章 新年(二)第226章 迴歸(二)第92章 共濟(一)第174章 牽引(三)第254章 曲阜之會(一)第78章 喋血沙丘(四)第158章 站隊(四)第7章 娛樂活動第86章 客居(三)第156章 站隊(二)第249章 大軍出發(二)第211章 又見故人來(二)第164章 朝爭(一)第11章 廟算第247章 先打了再說(三)第243章 下手(二)第280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三)第26章 審案(二)第113章 墨社(三)第258章 秦國的震怒(二)第25章 審案(一)第68章 借刀殺人(四)第211章 又見故人來(二)第48章 問鬼神(三)第124章 九尾(七)第173章 牽引(二)第91章 墨徒(三)第100章 陶朱(一)第80章 喋血沙丘(六)第276章 我們也行動吧(二)第16章 楚人公孫起第115章 墨社(五)第150章 故里(二)第130章 新城(二)第49章 出奔(一)第243章 下手(二)第67章 借刀殺人(三)第126章 撤離第144章 小吏(三)第91章 墨徒(三)第10章 諍臣第239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一)第75章 喋血沙丘(一)第271章 伐齊之前(一)第22章 士師(二)第238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五)第182章 隱術(三)第129章 新城(一)第7章 娛樂活動第122章 九尾(五)第218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三)第46章 問鬼神(一)第156章 站隊(二)第261章 封君與成婚(二)第267章 今非昔比的趙國(二)第100章 陶朱(一)第11章 廟算第35章 不世名將(三)第257章 秦國的震怒(一)第56章 邯鄲六月(二)第256章 曲阜之會(三)第232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二)第138章 陣中(二)第214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二)第25章 審案(一)第89章 墨徒(一)第124章 九尾(七)第234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一)第2章 關於楚王出逃第195章 九尾(一)第207章 新年(一)第93章 共濟(二)第279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二)第195章 九尾(一)第224章 回國(三)第167章 兼收(一)第26章 審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