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四)

又到了六月暑熱的時候,齊國人總算動手了。十萬齊軍從闊達三百里的齊宋邊境入寇,分三路攻向宋國首都雎陽。齊國人這麼一動,起碼有四位大佬很緊張。

首先是魯國。齊國與宋國的邊境線沒有足夠進兵的通路,難以展開,所以有一支偏師借道魯國,直撲亢父城。

其次是衛國,濮陽實在太小了。整個衛國的兵力加起來也不過千餘人,齊國只要腦袋稍微偏一偏就能把衛國順手滅了。好在衛安即位之後“謹事齊”,派了國中上卿薄疑去齊國報喪,也算爲自己撈取了一定的外交友好度。即便如此,看着管道上過往的旌旗車馬,還是會有些慌的吧。

再次,就是這次被打的宋國了。齊國發出了討宋檄文,宣佈了宋王戴偃十六條大的罪過。其中社稷不修、祭祀不誠、放逐賢子、淫人妻女四條罪過最大,都是違背天倫和人倫的重罪。如果齊國只是撲向雎陽,可能戴偃還不會慌,但是齊國這次分了三萬人去陶邑,所以他必須得慌。

陶邑沒了,宋國稅收起碼要少三分之一。

最後就是陶邑的真正的主人,陶朱公。五世陶朱公帶着接班人陶泰早早離開了陶邑,在濮陽休整之後,西進邯鄲,來看看趙國這邊的產業。

他們在趙國最大的產業就是墨家。

我特意告病,閉門不見任何人,然後以墨家鉅子的身份在泮宮別業招待他們。

雖然是中國首富,不過陶朱公倒是很簡樸,除了坐下的輪椅用了各種昂貴的木料和絲綢,其他地方看上去就和普通的老貴族一模一樣。趁他在這裡,灤平也不負衆望地爲他的輪椅前面增添了兩個小小的輔助滾輪,這樣就可以方便轉向了。

帶他參觀了泮宮之後,我們回到別業。在這裡我拿出了墨社的最新產品——瓷器。

歷史教科書說,從公元前五千年,華夏先民就開始製陶了。從陶到瓷,有兩個關卡。其一是火的溫度,其二是材料。

材料問題很好解決,趙國本就盛產高嶺土和瓷土。這些燒瓷的優質土礦大量用在製陶上,十分浪費。灤平花了點時間用槓桿解決了風箱問題之後,我福臨心智,竟然想到了預熱室。

其實這個念頭挺樸素的。作爲一個文科生,理科有些小小白。當時看到他們大量地將新鮮空氣送入爐室,很擔心這麼大的風反而降低窯裡的溫度。於是,我想到了吹熱風。灤平等人很輕鬆地就明白了我的意思。

等他們完工之後,我去看了一眼,登時心中敞亮:原來這個就是傳說中的預熱室啊!

於是,有了材料和溫度,第一批瓷器很快就誕生了。

在我看來,這些瓷器很粗糙,釉色也不勻,根本沒有後世的那般精美,甚至不如夜市裡放在三輪車上賣的那種瓷器。然而這種新產品的的確確是瓷器。不同於陶器敲擊時的沉悶,瓷器的敲擊聲清脆悅耳。陶器燒得再薄都不可能透光,而瓷器天然有種透光性。

只要製作工藝再提高一些,瓷器就是高端市場的寵兒。

眼光毒辣的陶朱公也這麼看。

“鉅子打算作價幾多?”陶朱公問我。

“這不是鄙人所需要考慮的事。”我道,“墨者飲水思源,能走到今日這步,全靠陶朱氏視我爲友,所以這瓷器就送給貴氏了。”我道。

“其實寒家更想要製作之法。”陶泰含笑道。

我和他爹同時忽略了他。

我說的當然就是製作技術。光是這麼一個粗糙的瓷器,恐怕連一顆珠子都換不來。所謂禮尚往來,我也不至於丟人現眼到這種程度吧。

“我陶朱氏以製陶起家,門下良工頗多,定能光大鉅子的瓷器。”陶朱公收起瓷器,又道,“只是如今陶邑有些不妥啊。”

齊軍這次分兵攻打的陶邑,在我看來是戰略目標不清晰造成的。十萬人想滅宋國,那絕對是不可能的事,人家好歹也是號稱“五千乘勁宋”的中原小霸。既然如此,就該確定到底是要國土還是要經濟城市。

分兵陶邑,會讓其他攻打亢父和方與的兵力不足。而且在這個通訊手段落後的時代,一旦分兵,極有可能被人各個攻破。傳說中的某月某日在哪兒匯合……要是兩隻部隊真能按時會師,絕對是戰爭史上的奇蹟。

不過沒有領兵打仗經驗的人,經常會犯這種錯誤。

比如現在的齊王田地。他是一個自以爲武力超過田章的小白,外加蘇秦那種忽悠型書生要故意把他往溝裡帶,很容易會選擇這種“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戰略。現在唯一的懸念就是宋國會在哪條戰線上出兵反擊。

爲了招待陶朱公而告病之後,趙成試探了我幾次,都被我當做不知道忽略過去了。他的膽子稍微放大了點,開始謀取小司馬的位置。趙何開始裝聾作啞,後來突然發現趙成勢力不小,只好順水推舟把這個職位給了他。

要我說,太小氣了。

找機會把定身封都給了,朝堂上就安靜了。

到了六月底的時候,田章率領大軍運動到位,與趙奢兩面合擊粟封大軍。只交手三次,田章的選鋒力士便衝入了粟封大軍本陣,直接擒獲了粟封,共俘虜六萬人。我很好奇趙奢是怎麼讓手下的燕兵叛國的,直到趙牧回來告訴我:

“父親散佈謠言,說他們的家眷親人已經盡數被燕王坑殺了。”趙牧親身經歷了這麼一場戰役,雖然是順風戰,不過還是成熟了不少。將軍中的事頗爲可樂地講給我聽。

我也很高興,趙奢讓兒子回來報信,可見是打得很成功。能夠俘虜六萬人,加上原本的三萬燕兵,數百襜襤人,絕對足夠築城而居了。有了趙兵彈壓,即便那些燕兵知道之前是主帥騙了他們,也肯定不敢有什麼大動作,何況趙國還有封賞呢。

集寧城正式歸入代郡,成爲我趙國的領土。趙何很高興地接受了趙奢的求婚,對外說不捨得妹妹遠嫁,所以要多留一些日子,實際上是等公子懷將孩子生下來之後再舉行婚禮。

接下去就是趙奢的封賞了。

獨築一城的功績絲毫不弱於領兵出征攻佔敵人的城池,所以封賞必定厚重。作爲政治不正確的宗室後代,想封君是沒指望的。現在能夠封賞他的無非就是一個上大夫爵位,另外國尉和代郡守二選一。

很多人都希望他選國尉。

對於趙何來說,北方不可能出現強力的軍功貴族集團,尤其趙奢帶的都是自己的私人。把代郡交給這位前上谷守有些危險。而且一旦趙奢回到邯鄲,趙括肯定也是呆在邯鄲,那麼妹妹就真不用遠嫁了。

趙奢的妻子也希望趙奢回邯鄲就任國尉。同樣都是高官,國尉顯然比郡守要耀武揚威得多。而且邯鄲是溫柔繁華地,代郡和上谷一樣又是個苦寒之地。

趙成倒是希望趙奢選擇代郡守。他不擔心趙奢反叛,因爲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會那麼做。這樣的話就可以把趙俊調回來,安插在某個高位,也算自己的助力。此消彼長,對他來說朝堂上的力量就增加了兩分。

我當然是堅定地希望趙奢就任代郡守的。代郡可是代馬的原產地,百金騎士的發源地,善騎射的能人勇士隨手可抓。我要編練大軍團騎兵,不掌握代郡怎麼能成?

趙奢終究只是我的朋友而不是部下,所以最後選哪個職位得他自己決定。

不過我也希望能夠施加影響。

所以我變裝之後,星夜北上,希望能夠與趙奢當面談談。此時他應該也正領兵南下,按照傳統向趙何獻俘。

第20章 歸趙(三)第47章 問鬼神(二)第265章 王霸之國第189章 處士(一)第281章第266章 今非昔比的趙國(一)第214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二)第60章 轉手發財第263章 封君與成婚(四)第232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二)第177章 狐影(一)第23章 士師(三)第92章 共濟(一)第245章 先打了再說(一)第72章 沙丘大朝(三)第205章 新年(二)第4章 結義第164章 朝爭(一)第199章 定身封(二)第138章 陣中(二)第207章 新年(一)第135章 開戰(一)第111章 墨社(一)第121章 九尾(四)第156章 站隊(二)第172章 牽引(一)第136章 開戰(二)第165章 朝爭(二)第161章 司徒(二)第91章 墨徒(三)第43章 大司寇(一)第32章 間諜(四)第265章 王霸之國第243章 下手(二)第19章 歸趙(二)第30章 間諜(二)第150章 故里(二)第8章 樓緩第148章 奪城(四)第177章 狐影(一)第194章 崩塌(三)第281章第189章 處士(一)第248章 大軍出發(一)第187章 報仇(三)第127章 狐穴第50章 出奔(二)第159章 站隊(五)第46章 問鬼神(一)第21章 士師(一)第70章 沙丘大朝(一)第31章 間諜(三)第281章第233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三)第116章 墨社(六)第237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四)第20章 歸趙(三)第249章 大軍出發(二)第187章 報仇(三)第204章 新年(一)第256章 曲阜之會(三)第14章 主父歌第86章 客居(三)第42章 敵友(三)第41章 敵友(二)第281章第279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二)第39章 眼線(三)第3章 我的上賓生活第253章 摧枯拉朽(三)第167章 兼收(一)第72章 沙丘大朝(三)第35章 不世名將(三)第263章 封君與成婚(四)第31章 間諜(三)第158章 站隊(四)第260章 封君與成婚(一)第90章 墨徒(二)第238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五)第104章 墨學(二)第27章 審案(三)第43章 大司寇(一)第273章 伐齊之前(三)第218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三)第7章 娛樂活動第245章 先打了再說(一)第124章 九尾(七)第263章 封君與成婚(四)第79章 喋血沙丘(五)第146章 奪城(二)第37章 眼線(一)第201章 年尾(一)第47章 問鬼神(二)第128章 連環第78章 喋血沙丘(四)第44章 大司寇(二)第230章 農家(三)第57章 邯鄲六月(三)第250章 大軍出發(三)第168章 兼收(二)
第20章 歸趙(三)第47章 問鬼神(二)第265章 王霸之國第189章 處士(一)第281章第266章 今非昔比的趙國(一)第214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二)第60章 轉手發財第263章 封君與成婚(四)第232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二)第177章 狐影(一)第23章 士師(三)第92章 共濟(一)第245章 先打了再說(一)第72章 沙丘大朝(三)第205章 新年(二)第4章 結義第164章 朝爭(一)第199章 定身封(二)第138章 陣中(二)第207章 新年(一)第135章 開戰(一)第111章 墨社(一)第121章 九尾(四)第156章 站隊(二)第172章 牽引(一)第136章 開戰(二)第165章 朝爭(二)第161章 司徒(二)第91章 墨徒(三)第43章 大司寇(一)第32章 間諜(四)第265章 王霸之國第243章 下手(二)第19章 歸趙(二)第30章 間諜(二)第150章 故里(二)第8章 樓緩第148章 奪城(四)第177章 狐影(一)第194章 崩塌(三)第281章第189章 處士(一)第248章 大軍出發(一)第187章 報仇(三)第127章 狐穴第50章 出奔(二)第159章 站隊(五)第46章 問鬼神(一)第21章 士師(一)第70章 沙丘大朝(一)第31章 間諜(三)第281章第233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三)第116章 墨社(六)第237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四)第20章 歸趙(三)第249章 大軍出發(二)第187章 報仇(三)第204章 新年(一)第256章 曲阜之會(三)第14章 主父歌第86章 客居(三)第42章 敵友(三)第41章 敵友(二)第281章第279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二)第39章 眼線(三)第3章 我的上賓生活第253章 摧枯拉朽(三)第167章 兼收(一)第72章 沙丘大朝(三)第35章 不世名將(三)第263章 封君與成婚(四)第31章 間諜(三)第158章 站隊(四)第260章 封君與成婚(一)第90章 墨徒(二)第238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五)第104章 墨學(二)第27章 審案(三)第43章 大司寇(一)第273章 伐齊之前(三)第218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三)第7章 娛樂活動第245章 先打了再說(一)第124章 九尾(七)第263章 封君與成婚(四)第79章 喋血沙丘(五)第146章 奪城(二)第37章 眼線(一)第201章 年尾(一)第47章 問鬼神(二)第128章 連環第78章 喋血沙丘(四)第44章 大司寇(二)第230章 農家(三)第57章 邯鄲六月(三)第250章 大軍出發(三)第168章 兼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