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墨徒(一)

我步行回到了大梁,從南門入城。南郭子淇的名頭很響,我輕而易舉地就見到了他。他是個屠夫,當我站在他身後的時候,他正專心致志地將一頭豬肢解開來。厚重的屠刀在他手裡就像是一件舞女的長練,順着豬的筋骨遊動飛舞。

等他幹完了活,他放下刀,拿起一塊油膩膩的布巾擦了擦手,問道:“你是誰?”

“是莊子讓我來找你的。”我說。

“找我幹嘛?”他又問。

“原本我不知道,”我誠實道,“不過看了你的頭髮,莊子一定是想讓我成爲墨者。”

他身穿簡短的褐衣,頭上留着兩寸長的頭髮,如同豪豬的刺,根根豎起。他的身高几乎可以跟袁晗媲美,只是沒有袁晗那身健美先生一樣的肌肉。

說起袁晗,他最初還不想離開我,直到龐煖把他打趴下。爲了學會能夠把他打趴下的劍術,他總算跟着龐煖踏上了前往燕國的道路。爲了保持“目盲”這一形象,我沒有跟三個孩子見面,只讓龐煖帶口信給許歷,讓他去趙國救趙雍。現在已經將近八月半了,趙雍應當受到的懲罰也差不多了。

“墨者?”南郭子淇重複了一遍,上下打量着我,突然笑道,“你想當墨者?”

“有什麼好笑的麼?”我微微咧嘴跟着笑道。

“你知道什麼是墨者麼!”南郭子淇雙目圓瞪,“墨者是天下之豪俠,重然諾,輕生死,除暴安良,戰不旋踵。你看看你這身板,可提得起我的屠刀麼?”

南郭子淇的鼻息混着唾沫噴到我臉上。我抹了一把臉,笑問道:“你見過子墨子的畫像麼?”戰國時代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美術,所謂的人物肖像我也從未見過。不過我上輩子見過墨子的畫像,後人根據墨門弟子的描述,將墨子畫成一位眉毛濃密,眼睛細長,面目清瘦,臉頰微微內陷,留着三絡長鬚的文士形象。

我將墨子的形象描繪出來,見南郭子淇一臉震撼地看着我。在這個信息極度閉塞的時代,知道墨子容貌的人必然是墨子同時代的人,然後口口相傳,可能也會寫在某本著作裡,但即便想從齊國傳到宋國,也可能要等待數十年的功夫。所以古人看書,下意識地總覺得寫這本書的人已經死了。

“若是以身形長相而論,我比你更像墨者吧。”我笑道。

“你倒是比我黑……”南郭子淇略顯尷尬道,“但是你對我墨家一無所知……”

真的麼?

墨子去世不過百餘年,墨學在早年間也是天下顯學,故而孟子曾經酸溜溜地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於楊,即歸墨。”對於一般人來說,要想看到墨子的經典恐怕不容易,系統聽說墨子的主張也挺困難,但是對於我而言卻沒什麼難度。這倒不必感謝天朝教育部,而要謝謝師父大人。如果說師父有什麼持之以恆的愛好,恐怕就是搜書了。

當年我在山中讀《墨子》,師父特意關照要小心些,說是師公大人從狐駘山抄來的。

後來一次偶然的聊天中,師父說墨子就葬在狐駘山。

現在想想,當年師公大人不是去盜墓的吧!

“你是想與我辯墨麼?”我微笑問道。

南郭子淇的確是這個意思,他旋即開出了辯題:兼愛與仁愛之別。

我一聽這個題目就笑了。當今墨學的最大敵人就是儒學,但是儒家當前的掌門人是孟子,算算年齡也該快八十歲了,正是老辣的時候。墨家在墨子死後分成了三家,互相攻擊別家爲“別墨”。如此一來,墨學自然隨之式微。現今之世已經很少聽到三家墨學了,墨者斷了傳承,被人粗分爲墨俠派、墨辯派,和遊仕派。

南郭子淇不遊仕,又居陋巷,操賤業,剃髮褐衣,腳踏草履,是標準的墨俠裝扮。我知道他不好意思以己之長攻我之短,所以才提出了辯論墨義。

“這個辯題,”我笑了笑,“我不打算跟你辯論。”

“哦?”

“等到了齊國,見了孟軻,你自然就明白了。”

南郭子淇一抹頭髮,又打量我一番,道:“你要去齊國,見孟軻?”

“是。”

“你想以墨者的身份跟他辯義?”

“是。”

南郭子淇哈哈大笑起來,道:“別去了,孟軻巧言天下,誰能辯得過他?而且現在想以墨者之身求仕諸侯已經不容易了。”

墨家重實踐,輕言論,又堅持墨法,不容徇私,本是列國有爲之君最喜歡的臣子。只是吳起在魏國崛起之後,大力禁墨,抹黑墨社,將墨家門徒說成一幫聚衆好鬥的淫民浪子。到了楚國之後,他對墨社更是毫不留情地施以打擊,血腥地剷除墨社組織,當時有些人自然謝頂,卻連門都不敢出,生怕被誤人爲剃髮的墨者。

經過吳起之禍,墨家就更加一蹶不振,其後數十年間不曾出過一位能夠接替墨子的精神領袖。

“我不爲求仕。”我道。

南郭子淇的臉色鄭重起來,問道:“那你爲什麼要成爲墨者?”

我吸了口氣,道:“我要這天下安熄戰火;我要世上的刀劍鑄做犁鋤;我要世人兼相友愛;我要天意澄清,賞賢除暴。我要墨義,光揚天下!”

“墨者不須不發。”南郭子淇道。

我解開頭上的髮髻,用力抓起砧板上的斬骨刀,用力一揮,蓄了多年的長髮隨之而斷。我搖了搖明顯輕鬆的頭,放下刀,衝南郭子淇微微一笑。

“墨者不着綢緞,不着絲履。”

我解開腰帶,脫下深衣,赤足站在了滿地血污之中。

“墨者無私產。”

我攤了攤手,表示自己身無分文。

南郭子淇咧嘴笑道:“入我墨社者皆爲兄弟!走,咱們進屋聊!”

南郭子淇沿街割肉販賣,一天最多隻能賣掉半片。剩下賣不掉的肉只有掛在鉤上,浸入井水,隔天再賣。爲了防止宵小野狗偷肉,他用一塊上百斤重的石磨作爲井蓋,估計沒什麼人能挪開。

街鋪後面就是他的居所。誠如他自己說的,墨者不蓄私產,家裡只有一個藤箱,一張筵几,兩張破了的席子,還有一個水缸。南郭子淇打開藤箱,我瞄了一眼,裡面只有一條被子,一些碗筷等日常用品。

這個時代,尤其是在大梁,豬肉可以說算是奢侈品,不是誰家都用得起的。只要沒有賭色之類的惡習,一個殺豬賣肉之人足可以養活老大一家子,若是會做人,有個長久的大戶,發家致富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南郭子淇卻只有這點家當,而且他並不認識這是屬於他的。只要有兄弟來這裡,他完全樂於與之共享。

“我們什麼時候上路?”南郭子淇給我倒了一碗清水,問道。

我現在知道爲什麼莊子要我來找南郭子淇了。墨家已經成了“屍”,滿天下的墨者之中,將光揚墨義視作生命的,恐怕只有南郭子淇了。

“哦!你還沒說你的姓名呢。”他想起什麼似的,追問道。

我想了想,道:“我以墨爲氏,以燎作名。”

“燎?”

“《書》曰: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滅?今日在座的只有你我兩個墨者,但日後必然會風行天下。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此言大善!”南郭子淇拍案激動道,“我們雖然只有兩人,但誓要做那星火,讓墨義如原上之火,深入人心!”

“大梁可還有其他墨者?”我問道。

“我有朋友上百人,不過其中願意成爲墨者的只有二十餘,真正能夠辭別父母,踏上弘揚墨義之路的,恐怕不超過五人。”南郭子淇努力掩飾着自己的失望道。

“東海不拒涓流而成其大,泰山不棄塊壘而成其高,雖然只有五人,也是值得高興的。”我笑道,“若是他們肯同行,咱們的墨社可就壯大了二倍有餘啊!”

南郭子淇一副豁然開朗的興奮感,一躍而起道:“我這就去叫他們來。”

墨社和天朝執政黨一樣,都是走下層羣衆路線,頗有原始的一些特徵和理想。作爲一個曾經的法律人,善良秩序陣營的擁護者,重生之後自己一手締造了中國第二古老的黑社會,然後加入了中國最古老的黑社會,在不到三十分鐘的入會交流之後,隱隱反客爲主,成爲了這個小團體裡的靈魂人物。

我坐在主座,南郭子淇和他認爲的五位墨者坐在下首。我已經通過追憶子墨子先師,像他們展示了一代宗師的悲天憫人,說得他們各個深受感動。其次,我開始控訴這個吃人的時代,諸侯爲了私慾而將戰火燒到了每一寸土地上,使得十室九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一階段說完,六人紛紛表現出了憤怒和無力的沮喪。

最後……

“要光揚墨義,絕不能依靠諸侯貴人!”我斬釘截鐵道,“子墨子爲何自稱鄙人,親操賤業?禽子爲何要定下墨者之戒?就是爲了讓所有墨者知道,談兼愛,要立足根本。根本是什麼?就是天下最廣大的受苦百姓!”

見六人紛紛點頭,我道:“我們此行齊國,不是爲了謀求一己出身。而是要在沿途講學,言傳身教,使百姓知我墨義,在他們心中紮下正信。”

“夫子,”我也沒注意南郭子淇什麼時候改的口,“我在大梁居住了十年,方纔有這五位兄弟是爲墨者,只是沿途講學,如何讓百姓崇信我墨義?”南郭子淇道。

我道:“子淇問的好!這就是爲什麼我們墨學會沒落如此。天下百姓,出身家教不同,個人性情不同,怎麼能夠一概而論讓他們成爲墨者呢?我們能做的是宣揚自己的主張,做出榜樣,願意成爲墨者的,我們視之爲兄弟。不願意成爲墨者的,我們也要友愛他們,讓他們知道墨者的高尚。口口相傳,總有至心於墨義的人前來找我們,成爲我們的兄弟。”

“夫子所言極是!”南郭子淇道,面露憂色,“若是諸侯阻礙呢?”

“捨生取義!”我說。

第99章 流馬(三)第278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一)第193章 崩塌(二)第153章 立身(二)第157章 站隊(三)第109章 齊閔(二)第121章 九尾(四)第263章 封君與成婚(四)第54章 安陽君(三)第104章 墨學(二)第41章 敵友(二)第259章 秦國的震怒(三)第165章 朝爭(二)第159章 站隊(五)第1章 相府第49章 出奔(一)第95章 共濟會(一)第258章 秦國的震怒(二)第175章 牽引(四)第226章 迴歸(二)第177章 狐影(一)第124章 九尾(七)第160章 司徒(一)第155章 站隊(一)第201章 年尾(一)第17章 男人的八卦第198章 定身封(一)第27章 審案(三)第4章 結義第205章 新年(二)第230章 農家(三)第8章 樓緩第102章 陶朱(三)第169章 兼收(三)第2章 關於楚王出逃第236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三)第20章 歸趙(三)第81章 武靈悲歌(一)第186章 報仇(二)第144章 小吏(三)第33章 不世名將(一)第70章 沙丘大朝(一)第234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一)第106章 墨學(四)第149章 故里(一)第161章 司徒(二)第21章 士師(一)第8章 樓緩第38章 眼線(二)第37章 眼線(一)第241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三)第231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一)第146章 奪城(二)第170章 兼收(四)第115章 墨社(五)第172章 牽引(一)第245章 先打了再說(一)第174章 牽引(三)第230章 農家(三)第126章 撤離第204章 新年(一)第243章 下手(二)第120章 九尾(三)第100章 陶朱(一)第219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一)第244章 下手(三)第39章 眼線(三)第267章 今非昔比的趙國(二)第113章 墨社(三)第220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二)第23章 士師(三)第11章 廟算第74章 沙丘大朝(五)第64章 破局第232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二)第61章 狡兔三窟第141章 陣中(五)第276章 我們也行動吧(二)第10章 諍臣第199章 定身封(二)第142章 小吏(一)第250章 大軍出發(三)第276章 我們也行動吧(二)第253章 摧枯拉朽(三)第36章 不世名將(四)第137章 陣中(一)第71章 沙丘大朝(二)第164章 朝爭(一)第24章 士師(四)第253章 摧枯拉朽(三)第111章 墨社(一)第178章 狐影(二)第136章 開戰(二)第156章 站隊(二)第177章 狐影(一)第73章 沙丘大朝(四)第20章 歸趙(三)第23章 士師(三)第38章 眼線(二)第244章 下手(三)
第99章 流馬(三)第278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一)第193章 崩塌(二)第153章 立身(二)第157章 站隊(三)第109章 齊閔(二)第121章 九尾(四)第263章 封君與成婚(四)第54章 安陽君(三)第104章 墨學(二)第41章 敵友(二)第259章 秦國的震怒(三)第165章 朝爭(二)第159章 站隊(五)第1章 相府第49章 出奔(一)第95章 共濟會(一)第258章 秦國的震怒(二)第175章 牽引(四)第226章 迴歸(二)第177章 狐影(一)第124章 九尾(七)第160章 司徒(一)第155章 站隊(一)第201章 年尾(一)第17章 男人的八卦第198章 定身封(一)第27章 審案(三)第4章 結義第205章 新年(二)第230章 農家(三)第8章 樓緩第102章 陶朱(三)第169章 兼收(三)第2章 關於楚王出逃第236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三)第20章 歸趙(三)第81章 武靈悲歌(一)第186章 報仇(二)第144章 小吏(三)第33章 不世名將(一)第70章 沙丘大朝(一)第234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一)第106章 墨學(四)第149章 故里(一)第161章 司徒(二)第21章 士師(一)第8章 樓緩第38章 眼線(二)第37章 眼線(一)第241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三)第231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一)第146章 奪城(二)第170章 兼收(四)第115章 墨社(五)第172章 牽引(一)第245章 先打了再說(一)第174章 牽引(三)第230章 農家(三)第126章 撤離第204章 新年(一)第243章 下手(二)第120章 九尾(三)第100章 陶朱(一)第219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一)第244章 下手(三)第39章 眼線(三)第267章 今非昔比的趙國(二)第113章 墨社(三)第220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二)第23章 士師(三)第11章 廟算第74章 沙丘大朝(五)第64章 破局第232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二)第61章 狡兔三窟第141章 陣中(五)第276章 我們也行動吧(二)第10章 諍臣第199章 定身封(二)第142章 小吏(一)第250章 大軍出發(三)第276章 我們也行動吧(二)第253章 摧枯拉朽(三)第36章 不世名將(四)第137章 陣中(一)第71章 沙丘大朝(二)第164章 朝爭(一)第24章 士師(四)第253章 摧枯拉朽(三)第111章 墨社(一)第178章 狐影(二)第136章 開戰(二)第156章 站隊(二)第177章 狐影(一)第73章 沙丘大朝(四)第20章 歸趙(三)第23章 士師(三)第38章 眼線(二)第244章 下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