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劉璋

時間進入十月中旬,持續三個月的益州之戰,進入收尾階段。

十月十一

尋得機會的黃忠,同劉封、王芝、李嚴軍一起,於午夜偷襲敵軍大營,兩面包夾,共斬首千餘,降者近萬。

至此,從八月中旬開始的成都攻防戰結束,黃忠軍以傷亡七千人的代價,成功守住成都。

十月十二

張任領軍抵達綿竹,稍作整頓後,遂遣兵狂攻綿竹,鏖戰半日不下,後劉備引軍趕到,張任無奈放棄綿竹,向雒縣方向撤退。

至此,從八月下旬開始的綿竹攻防戰結束,劉備以五千傷亡,成功奪取成都東北屏障綿竹。

十月十五

劉循得知成都淪陷,自知中了魏延的奸計,在大營已失,士氣全無,軍中糧秣不足的情況下,只能固守雒縣,做困獸之鬥。

十月十六

張任領殘兵撤退,行至中段大營時,被等待已久的魏延伏擊,張任拒不投降,被魏延下令當場亂箭射殺,見主將已死,餘者皆不再做抵抗,跪地乞降。

十月十八

劉備、魏延、黃忠三軍在雒縣合兵,然後在城下廣結營寨,多挖溝渠,意圖困死雒縣之敵。

不甘失敗的劉循,多次遣將領兵突圍,均被劉備軍擊退,在鏖戰中,衝鋒在前的冷苞,被黃忠一箭射殺,同時也將他們的士氣射無。

十月二十一

張飛用計擒拿嚴顏,鏖戰近兩月的江州之戰,落入張飛手中,而隨着嚴顏投降,巴南之地盡歸劉備治下,長江水道全線貫通,拿下江洲後,張飛、龐統軍向巴中進兵。

同一天,武陽被攻破,趙雲全取犍爲郡,領兵北上,前往成都與主力匯合。

十月末,爲成功勸降劉循,劉備任黃忠爲主帥,領十餘將校繼續圍困雒縣,他則和魏延、陳到、法正、吳懿等人返回成都,試圖從劉璋這裡打開突破口。

……

成都,蜀王宮

劉備等人在魏則的帶領下,向着劉璋寢宮走去,同時也談起守衛王宮期間發生的一些趣事,讓衆人大笑不已。

行至王宮,劉備讓陳到等人在門外等候,只帶魏延一人入內,本來打算帶法正一起的,只不過被魏延給阻止了。

畢竟益州淪陷,法正也算罪魁禍首之一,帶他進去幹什麼,刺激劉璋?,可那樣又能得到什麼,還想不想勸降他了。

兩人一前一後走進寢宮,遠遠就看見坐在亭子裡的劉璋,魏延先驅散周圍的衛士,然後同劉備迎了上去的。

“備,見過族兄,半年不見,族兄比之前消瘦了許多”

劉備走上前行禮,就如涪城相會時一樣,只是物是人非,一人爲階下囚,一人爲座上客。

“呵呵,玄德,你比我想象的更果斷,更狠厲,大漢有你,實乃幸也”

劉璋一臉和善的說道,就像鄰家兄弟互相問好一般,沒有一點惱怒之色,彷彿丟的不是益州,而是可有可無玩具一般。

劉璋這態度,可把劉備和魏延給整不會了,來之前,他們認爲劉璋會油鹽不進,或者破口大罵,甚至拔劍相向,但絕不是這種反應。

“我聽王宮守衛談起,族兄在蜀王宮小住期間,曾遭遇到十數次刺殺,不知身體可有恙否?”

劉備既然這樣問,肯定不是他派來的,對劉備勢力來講,活着的劉璋,比死了的,價值來得更高。

“多虧魏統領日夜守護,不然我早就命喪黃泉了,玄德,恐怕整個益州上下,

除了你,所有人都希望我死吧”

劉璋自嘲的說着,他這個人主當得挺失敗的,身陷囹圄時,除了自家兒子外,竟無一人相救,反而派刺客謀害自己。

昔日的臣子刀劍相向,今日的敵人,成了保護他的壁壘,真是可笑啊,可笑啊。

“玄德,你知道嗎,當初迎你入蜀,是我同他們一起推動的,目的就是爲了引入第三方,來抗衡日益嚴重的黨爭,也讓我能火中取栗。

黃公衡說我養虎爲患,這樣簡單的道理我豈不知,可被他們架空的日子我受夠了,我乃堂堂漢室宗親,天潢貴胄,豈能容些許小人來操縱我的命運”

劉璋越說越激動,他自幼苦讀詩書,鑽研治世之道,雖不像父親那樣有濟世之才,但也不是外人口中的豚犬爾!。

只是當年用來對付益州本土世家的劍,對他而言太過鋒利,劉璋也曾想過棄之不用,可南中、漢中等地的亂局,讓他不得不用。

只是每用一次,這把劍就越扎越深,導致他們坐大,到如今已經將自己架空。

種種原因下,才讓劉璋聽信張鬆之言,萌生引入外人來制衡的想法,自然而然,仁義之名傳天下的劉備,就進入他的視線。

有陶謙三讓徐州、劉表讓荊州的珠玉在前,劉璋認爲,就算劉備有圖謀益州的想法,也會被名聲所累, 不敢貿然行動,這就給他梳理益州的機會,待拿回益州大權,再驅逐劉備。

這樣一來,他只需要付出點錢糧,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拿回軍政大權,恐怕連自己父親劉焉,也不過如此吧。

可如此完美的計劃,被劉備出人預料的偷襲給打亂了,他還有很多地方,沒來不及安插親信,只有綿竹、雒縣、江州、武陽四地的大將,換成了他的親信。

像成都縣令李嚴,涪縣縣令李齒,蜀郡太守許靖等,這些還沒來得及更換,這也爲成都的陷落,埋下了伏筆。

如果按照原有的時間線,劉璋的計劃已經成功,在劉備屯兵葭萌關期間裡,劉璋收回了大部分的權利,並且在未來的三年裡,給劉備取蜀造成無數的麻煩。

而爲了快速拿下益州,劉備迫不得已,從荊州調集大批兵力和文武入蜀,導致荊州空虛,讓孫權抓住機會,將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奪去,讓諸葛亮前期所有的努力毀於一旦,讓人扼腕不已。

而現在,劉備身邊多了一個魏延,他絕不會讓這類的事發生,所以從一開始,劉璋的謀劃就像孔雀開屏一般,自作多情。

“想我劉璋自命不凡,最後不過一階下囚,時也,命也!!

劉玄德,你我同爲漢室宗親,高祖血裔,益州落於你之手,總比落入那奸賊之手好上萬倍。

拿去吧,將此信送入雒縣,循兒自會開城投降”

劉璋先自嘲一句,然後將準備好的信拿了出來,他知道劉備一定會來找他的。

“族兄大義,益州之敗,非兄之過也”

第三十八章 辯論第五十章 成都第七十六章 張琪瑛第九十八章 漢中臣服第九十三章 奪下辯第八十二章 戰雲密佈第五十章 成都第五十四章 戰局第一十八章 臨蒸策1第四十四章 荊州軍入益第六十九章 平抑糧價第四十一章 糾結的劉備第四十八章 裂隙第六十七章 抄家第二章 入獄第九十一章 雌劍之威第五章 革新第五十一章 綿竹攻防第六十九章 平抑糧價第四十三章 攻蜀前夕第五十八章 劉璋第九十章 鬥將第一十五章 超前的制度第三十二章 開河之議第一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二十四 春耕—水稻第九十二章 入關第三十八章 辯論第六十六章 李嚴革職第二十六像 窘境第五章 革新第七十章 殺雞駭猴第二十章 臨蒸策3第九十七章 往事第六十三章 曹孫罷兵第五十五章 鄧賢第九十三章 奪下辯第六章 農耕神器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五十一章 綿竹攻防第七十六章 張琪瑛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三十八章 辯論第五十六 綿竹第一十三章 諸葛亮第三十九章 二派相爭第五章 革新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九十章 鬥將第七十五章 多了個媳婦第七十章 殺雞駭猴第七十四章 攻略南中第五章 革新第六十六章 李嚴革職第五十三章 雒縣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七十六章 張琪瑛第九十七章 往事第九十二章 入關第六十四章 民間凋敝第一章 魏延第八章 鑄劍爲犁第一十三章 諸葛亮第八十七章 人選第一十六章 無恥的魏延第六十六章 李嚴革職第三十二章 開河之議第五十一章 綿竹攻防第十章 安排第五十章 成都第二十八章 秋收第三十二章 開河之議第九十六章 張魯放權第三十八章 辯論第八十八章 魏馬有隙第三十六章 逃脫不得第五十五章 鄧賢第二十章 臨蒸策3第八十三章 改國爲郡第六十六章 李嚴革職第九十七章 往事第五十五章 鄧賢第九十六章 張魯放權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七十四章 攻略南中第八章 鑄劍爲犁第三十九章 二派相爭第一十四章 南方疲敝第四十六章 突襲成都第三章 密謀第三十三章 入蜀之機第五十八章 劉璋第八十八章 魏馬有隙第六十九章 平抑糧價第一章 魏延第三十章 荊州安定第八十八章 魏馬有隙第十章 安排第八章 鑄劍爲犁
第三十八章 辯論第五十章 成都第七十六章 張琪瑛第九十八章 漢中臣服第九十三章 奪下辯第八十二章 戰雲密佈第五十章 成都第五十四章 戰局第一十八章 臨蒸策1第四十四章 荊州軍入益第六十九章 平抑糧價第四十一章 糾結的劉備第四十八章 裂隙第六十七章 抄家第二章 入獄第九十一章 雌劍之威第五章 革新第五十一章 綿竹攻防第六十九章 平抑糧價第四十三章 攻蜀前夕第五十八章 劉璋第九十章 鬥將第一十五章 超前的制度第三十二章 開河之議第一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二十四 春耕—水稻第九十二章 入關第三十八章 辯論第六十六章 李嚴革職第二十六像 窘境第五章 革新第七十章 殺雞駭猴第二十章 臨蒸策3第九十七章 往事第六十三章 曹孫罷兵第五十五章 鄧賢第九十三章 奪下辯第六章 農耕神器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五十一章 綿竹攻防第七十六章 張琪瑛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三十八章 辯論第五十六 綿竹第一十三章 諸葛亮第三十九章 二派相爭第五章 革新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九十章 鬥將第七十五章 多了個媳婦第七十章 殺雞駭猴第七十四章 攻略南中第五章 革新第六十六章 李嚴革職第五十三章 雒縣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七十六章 張琪瑛第九十七章 往事第九十二章 入關第六十四章 民間凋敝第一章 魏延第八章 鑄劍爲犁第一十三章 諸葛亮第八十七章 人選第一十六章 無恥的魏延第六十六章 李嚴革職第三十二章 開河之議第五十一章 綿竹攻防第十章 安排第五十章 成都第二十八章 秋收第三十二章 開河之議第九十六章 張魯放權第三十八章 辯論第八十八章 魏馬有隙第三十六章 逃脫不得第五十五章 鄧賢第二十章 臨蒸策3第八十三章 改國爲郡第六十六章 李嚴革職第九十七章 往事第五十五章 鄧賢第九十六章 張魯放權第七十八章 牢籠第七十四章 攻略南中第八章 鑄劍爲犁第三十九章 二派相爭第一十四章 南方疲敝第四十六章 突襲成都第三章 密謀第三十三章 入蜀之機第五十八章 劉璋第八十八章 魏馬有隙第六十九章 平抑糧價第一章 魏延第三十章 荊州安定第八十八章 魏馬有隙第十章 安排第八章 鑄劍爲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