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七 爲了愉快地撿肥皂

偌大的房間內,數十口大鍋咕嘟嘟地翻滾着水。

“油脂!”

呼喝中,立刻有精壯把一桶桶白花花的油脂倒下。

凝固的油脂尚未化開,便已經攪拌起來。

這裡是肥皂生產之所在。

在看完了船場後,太子便到了這裡。

“殿下,這是成品。”朱隆遞過來一塊成品。

朱隆是朱家家生子,忠心可靠,又精明能幹,因此被朱孝蓀任命爲此間管事。

趙桓點點頭,接過來仔細看了起來。

不如後世晶瑩剔透,品質也差了不少,然而作爲奢侈品,表面印了月季花圖,又有東宮的標誌。

趙桓問道:“如今產量如何?”

朱隆道:“如今,每日可產千塊上下。”

“至量產起,歷經三月,我等總計生產了五萬塊,月餘之前,管營已經帶着所有香皂去了東京,想來不日即回。”

“乾的不錯。”趙桓讚了一句,道:“此間利潤,月取二百貫貫分配下去,以爲獎勵。”

“多謝殿下賞賜。”周圍的工匠夥計立刻拜謝。

此間總計有五十多人,二百貫每人平均可得四貫錢,確實不少了。

又看了一陣,趙桓出了廠房,問道:“玻璃研製的如何了?”

溫豫苦笑着回道:“殿下,工匠們連日不休,卻一再失敗,實在讓人氣餒。

不若殿下移步一看,給工匠們些許鼓舞也是好的。”

“吾去了,工匠壓力更大,還是免了。”趙桓道。

玻璃是他提出來,要是有工匠當場請教,太子如何答的出來?

沉吟片刻,趙桓又道:“既然急切難見成果,便暫時放一放,給每個工匠發兩貫錢,一斤酒,休息妥當再行繼續。”

“殿下仁慈。”溫豫道。

仁慈?

那是必須的!

蘇州的大筆錢財,可是太子仁慈的底氣。

看了眼天色,太陽行將落山,趙桓道:“想來操練已經結束,通知王彥,集合衆兵與教場之上,吾親往視之。”

撿肥皂固然愉快,若想愉快一輩子,還得兵精將猛。

本來到了島上,趙桓就打算去教場的。

奈何當時時候尚早,王彥以東宮親至必擾亂操練爲由,拒絕了太子視察。

一點面子也沒給,簡直膽大包天!

說不生氣是不可能的,他可是東宮太子,沙門島軍兵乃是他的私軍,通兵大將豈能如此獨斷?

只是趙桓並未發作。

任人唯賢,賦予獨斷之權,那麼說到便要做到。

到了此刻,趙桓氣也消了,操練也結束了,是時候去看看成果了。

不一刻,到了教場。

所謂教場,其實是隻是海邊一處沙灘。

五千軍兵各持刀槍盾牌弓弩,只着短衫長褲,全部赤腳立於沙子上。

遠遠地,當先兩將拜下,喝道:“末將王彥(邵興)拜見太子殿下!”

“拜見太子殿下!”

五千餘人齊齊呼喝,聲音如同炸雷,直欲震破雲霄。

聽到如此聲音,趙桓那點不快早就拋之腦後了。

快速到了近前,趙桓一左一右扶住王彥、邵興,道:“爾等皆吾之親衛,實乃心腹,各自免禮。”

“謝殿下!”

聲如洪鐘,兵將起身,肅然挺立。

趙桓仔細看過去,只見都是昂揚大漢,身高沒有低於五尺(摺合一米六五)的。

當初招募人員時,操船的體型年齡要求放寬了許多,軍兵標準可是不低。

身高不低於五尺,年紀二十至二十五,能提得動一百斤石墩,家世清白,須得有保人。

講道理,要不是東宮招募,且給出的俸祿實在優厚,鬼才會來。

平常人見到軍兵,常會下意識地吐出一句賊配軍來,可見了軍人地位之低。

然而東宮親衛,月俸五貫,養家費十五貫,還是應者雲集。

特別是河北各地,民間尚武之風尚存,但凡想博個出身的,都來報名。

因此,這五千人裡,有一半是識字的。

看了片刻,無一人私動,更無一人私語,盡顯精氣神。

趙桓滿懷欣喜地環視左右,道:“諸位舍家投軍,吾心甚慰,各位,辛苦了!”

“爲殿下效死!”

王彥、邵興帶頭叫道,衆兵跟隨。

好,懂事,趙桓愈加歡喜。

“操練兩月有餘,各位皆有所得,便展示出來,讓本王看個究竟。”趙桓道。

“喏!”王彥應下,回聲喝道:“都有,立刻回營穿戴衣甲,限時三百息!”

兵辰出列,喝道:“第一團,隨我走!”

踏~

衆兵隨之而動。

本事暫且不知道,就紀律而言,已經精銳非常。

如今看來,兵辰選擇來沙門島,也是個正確的決定。

五千人,恰好一師之數,王彥、邵興乃是正副統制官,翁幹爲軍紀使,主簿錄事等暫缺,餘者,便是各團都指揮使爲貴。

從東宮本衛脫離,不過三個月,便成了都指揮使,實在是飛一般的快。

其餘隨之而來的,最低也是一個都頭。

但是,任然留在東宮的陳朕鵬、展天神等人也未必就差了。

畢竟本衛距離太子很近,只要關係親厚,後續升官不會慢。

軍兵離開,王彥拜道:“早間乃訓練關鍵時刻,不宜中斷,請殿下恕臣違令之舉!”

“臣附同統制之決定,當一併受罰,請殿下降責!”邵興也拜道。

“此乃將軍之權,何罪之有?”趙桓扶起兩人,又道:“漢文帝未曾降責周亞夫,景帝始平七國之亂。

君有周亞夫之風,定成東宮之周亞夫,吾心欣喜,何罪之有。”

算算王彥邵興到沙門島不過三個月,便把軍兵操練的有模有樣,也不負太子欣賞二人。

二人起來,趙桓又問道:“何故訓練時未曾着甲?”

“殿下不知,海水鹽份頗重,鐵甲皮甲皆易腐蝕,因此要時時保養。是故,着甲兩日便脫甲一日。”王彥解釋道。

“京中消息,年後大軍出發征剿梁山,爾等可有把握?”趙桓問道。

兩人聞言,臉上閃過一絲喜色,拜道:“三軍用命,必替東宮揚威。”

“如此,吾便力爭監軍,爲爾等創造上陣機會了。”趙桓笑道。

最近趙桓忙碌不休,高俅也沒閒着。

在大力整頓殿前司時,也在謀求出兵征剿梁山,大約是要替高達報仇,也是要證明給趙佶看。

對此,趙桓是樂見其成的。

出任監軍,借梁山之手幹掉高俅後順勢接管大軍,瞬間便有了擁軍自重的本錢。

幾句話的功夫,二百息已過,已經有軍兵回返。

三百五十七 天子作民父母二百八十九 火炮發威三百三十六 歷史轉變四十五 屬官品秩一百四十七 狐媚子與女英雄二百二十一 露一露肌肉一百四十 榮與恥一百零二 將爲兵膽三百一十三 絕對與相對一百五十七 惡謀七十三 實施一百一十二 元佑餘黨三百零四 江寧內外一百五十六 騎兵與女營一百二十八 明教之變二百六十八 勸進二百六十二 婺州之變八十 殺子之仇七十一 心情不好三百一十三 絕對與相對二百零八 禁足一百 遇襲一百二十五 太湖四傑七十四 洪災三百五十四 洪武十一年九十九 以工代賑一百一十三 常州事定也七十三 實施一百四十七 狐媚子與女英雄六十五 高達上路二百六十 監國第一事一百三十八 強軍雛形一百三十二 單身狗的福音三十六 幹勁十足二十三 拐人不成四十六 蒸酒二百五十八 宮牆破三百一十四 淳化鎮破二百九十三八十二 收穫三百五十五 圖謀李朝三百零一 俯瞰江寧三百二十二 正面剛六十 打賭一百五十 聖意四十二 街頭霸王二百六十 監國第一事一百零四 削髮發誓二百六十三 局勢略壞一百三十七 爲了愉快地撿肥皂二百九十三二百七十四 方亳有些慌二十八 討個開門紅一百三十八 強軍雛形二百一十六 高俅之死三百二十三 拼命六 無視二百二十八 還是要做皇帝三十九 紛至沓來三十五 東宮機構二百七十三 早事發了四十一 悠閒半日三百一十三 絕對與相對二百一十四 要當爹了二百一十一 魏勇的消息二百二十六 不妨強硬些一百五十六 騎兵與女營三百二十二 正面剛二百四十六 大意啊二百六十五 王英犯罪七十九 謀刺一百零八 讓你死的瞑目一百三十四 捕鯨四十九 王詵壽宴二百九十九 全面進攻開始一百三十二 單身狗的福音無題三百五十三 穩紮穩打二百三十 實在太難了三百五十七 天子作民父母一百六十八 教訓人的意外收穫三百五十一 大理亂起五十一 強邀一百五十九 東宮文臣四十九 王詵壽宴一百二十四 太子暗算太子一百零九 殺個人頭滾滾又如何?七 立威一百六十二 偏愛太甚二百六十三 局勢略壞無題一百六十一 征剿梁山決議通過三百零六 土官就是土豪無題二百三十五 輕下馬城一百二十八 明教之變一百五十六 騎兵與女營三百一十八 西夏犯境一百六十八 教訓人的意外收穫一百零六 意外收穫
三百五十七 天子作民父母二百八十九 火炮發威三百三十六 歷史轉變四十五 屬官品秩一百四十七 狐媚子與女英雄二百二十一 露一露肌肉一百四十 榮與恥一百零二 將爲兵膽三百一十三 絕對與相對一百五十七 惡謀七十三 實施一百一十二 元佑餘黨三百零四 江寧內外一百五十六 騎兵與女營一百二十八 明教之變二百六十八 勸進二百六十二 婺州之變八十 殺子之仇七十一 心情不好三百一十三 絕對與相對二百零八 禁足一百 遇襲一百二十五 太湖四傑七十四 洪災三百五十四 洪武十一年九十九 以工代賑一百一十三 常州事定也七十三 實施一百四十七 狐媚子與女英雄六十五 高達上路二百六十 監國第一事一百三十八 強軍雛形一百三十二 單身狗的福音三十六 幹勁十足二十三 拐人不成四十六 蒸酒二百五十八 宮牆破三百一十四 淳化鎮破二百九十三八十二 收穫三百五十五 圖謀李朝三百零一 俯瞰江寧三百二十二 正面剛六十 打賭一百五十 聖意四十二 街頭霸王二百六十 監國第一事一百零四 削髮發誓二百六十三 局勢略壞一百三十七 爲了愉快地撿肥皂二百九十三二百七十四 方亳有些慌二十八 討個開門紅一百三十八 強軍雛形二百一十六 高俅之死三百二十三 拼命六 無視二百二十八 還是要做皇帝三十九 紛至沓來三十五 東宮機構二百七十三 早事發了四十一 悠閒半日三百一十三 絕對與相對二百一十四 要當爹了二百一十一 魏勇的消息二百二十六 不妨強硬些一百五十六 騎兵與女營三百二十二 正面剛二百四十六 大意啊二百六十五 王英犯罪七十九 謀刺一百零八 讓你死的瞑目一百三十四 捕鯨四十九 王詵壽宴二百九十九 全面進攻開始一百三十二 單身狗的福音無題三百五十三 穩紮穩打二百三十 實在太難了三百五十七 天子作民父母一百六十八 教訓人的意外收穫三百五十一 大理亂起五十一 強邀一百五十九 東宮文臣四十九 王詵壽宴一百二十四 太子暗算太子一百零九 殺個人頭滾滾又如何?七 立威一百六十二 偏愛太甚二百六十三 局勢略壞無題一百六十一 征剿梁山決議通過三百零六 土官就是土豪無題二百三十五 輕下馬城一百二十八 明教之變一百五十六 騎兵與女營三百一十八 西夏犯境一百六十八 教訓人的意外收穫一百零六 意外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