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誰是誰的無間道

山西的洪災確實讓光緒有些促不及手,好在也是有驚無險。不論怎麼樣,總還能按在原計劃進行。山西賑災在禮親王世鐸爲首,岑春煊的監督下展開,又由美德兩國招工。相信不會有太大問題。一批批的災民正在一點點的轉移到到東北的黑土地上。

雖然鐵路還沒有開始建設,但各國在清國國內的工業建設開始了第一個小高潮。特別是美國的商人已經在東北的建設如火如荼的展開。雖然他們抱怨清國限定開廠的地點,抱怨招不到足夠的人手,抱怨沒有足夠的建設材料,抱怨這抱怨那。但建設依然沒有停止。

一方面大量的失業人員進入工廠工作,有了穩定收入的中國人更願意爲了一口吃食而努力。另一方面,東三省本來人口就少,做爲清朝龍興之地的地方,更多土地成爲皇室和各大官員的私人土地。光緒用皇帝的名頭不僅大手筆的收購土地,而且將土地出租給農民,提供糧種幫忙建設簡單的居所。這到使地方治安得到好轉。而沒有足夠人手的美國工廠主更是直接到直隸地區招收工人。闖關東成了當時直隸地區的新名詞。

而光緒此時正對着林啓兆發呆。因爲他又沒錢了。大夥說說,這做的是什麼皇帝呀,想辦點什麼事第一件不是考這事怎麼做而是想從哪弄錢來辦這件事。

“皇上,大清銀行還須一月方能正式營業。在未正式營業前,800萬兩的儲備金萬萬不能動用。否則失信於天下,以後就麻煩了。”

嗨。光緒重重的嘆了口氣:“花錢的地方太多,來錢的地方又太少。這個岑春煊,去了大半個月了,這官員也抄了不少了,怎麼沒見一兩銀子回來,又不好去催。真是急死人了。”

林啓兆淡淡一笑:“皇上還是得另想個賺錢的法子,抄官員的家總不是長久之計。時間一長恐有反心,皇上將來要施政還是要靠這些個官員的。要實在不行,大生那邊的紡織學堂和順風物流擴大之事先緩緩,這裡面一個月內估計能拿出五六十萬兩銀子,京城醫院也先暫停,這樣就有近七十萬兩銀子,加之地方再拿出一點,安頓災民的錢省着點也夠用了。”

“不行,學堂之事事關教育大計,這也是第一個由民間主辦的學堂,朕也指望此舉能帶動民間辦學之風氣,決不能停。而你很清楚,大清銀行和順風物流是朕向地方收財權的兩條路線。這兩件正在朕試探的舉措。兩件事均不能停,你要告訴下面的人讓他們不要有這樣的想法,只要他們不問朕要錢有行了。”光緒看了看龍案上的奏摺和簡報。拿起其中一份:“就說這個琅威理,每半月雷打不動上份摺子,催要彈藥、煤等等。而且每次都是這些事。他怎麼都寫不煩,朕都看煩了。不過別說這琅威理的漢字到是越寫越好了。他不會拿這練書法吧。”

“皇上,這裡有二十萬兩銀票。”林啓兆好像沒聽見皇上的報怨,遞上一張銀票:“由於臣的關係,我林家得知皇上欲開放東北三省。故提前在東北三省安排了產業。如今隨着各地民從進放東北三省建設開始。林家的產業已獲利不少。家中族長聽臣說起如今皇上展布缺少資金,故委託臣報效一二。因爲時間尚短,故而少了些。”

說完,林啓兆看着光緒用惡狠狠的眼光看着自己,嚇的連忙跪下。

“行呀,如今賄賂都賄到朕的頭上來了。你林家是賺了不少錢了。看來選你當這大清銀行的行長真是選對人了,真會給朕賺錢呀。”

“臣家等絕無賄賂之意。自宮中傳出皇上欲大興鐵路以來,林家就已多次找到臣問詢朝廷的意思。臣被家人問的有些煩了,就應了一句朝廷會在東北大興鐵路。可臣沒想到山西的洪災讓東北鐵路提前開始。故而家中族長以臣一言而決之,行東北之事。事後家中來人再探朝廷舉措,臣隻字未提,只說皇上展布資金不足,臣無暇它顧隻字未說。臣決無泄露朝廷舉措之意。還望皇上明鑑。”

光緒想了想,林啓兆說的也對。鐵路本意是在清日戰爭之後修的,只是這山西洪災突起被迫提前。到讓林家碰了個巧。想想也就釋懷了:“起來吧,這二十萬兩朕收下了,你代朕謝謝你家族長。你記住也轉告林家,商人當行商人之規矩,莫行此苟且之事。現在朕不能怎樣,但終有一日朕要斷了這官員受賄之事。更別說作爲百官之首的皇帝了。不過到提醒朕。當前之局面想要賺錢還真有辦法。只是得麻煩下你林家。”只是有一點光緒沒明白,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遠在江南的林家是如何知曉的。是林啓兆還是有其它人?

“臣如今身爲大清銀行行長,在林家說話也頗有威信。若是林家能有效勞之處,請皇上明言。”

“想要賺錢,最快最穩妥的方式莫過於官商勾結。不過此舉可一而不可再。只有大清自有的商品繁榮,朝廷才能真正有來之不盡的稅賦。跟朕說說你林家有什麼樣的產業。”

從皇上嘴裡說出官商勾結,猶如五雷轟頂般讓林啓兆楞在當場。那可是皇上,天下之主。冉冉道:“家中族長常說,昔日胡雪言以一已之力對抗整個洋人,若有朝廷扶持一二,也不至落得事敗身死的下場。洋商身後均有洋人的朝廷扶持,我大清的商人自問比洋人更會經商,若得朝廷扶持,驅逐洋人振興我大清自有工商絕非難事。”

“行了別在那感嘆了,不過朕有言在先,賠了朕可一個子都不會出,賺了朕要一半。還有,醜話說在前面,此種之事必須事先行獲得朕之許可,卿等若敢自行其事,朕要爾等家破人亡不過一道聖旨而已。”

“願爲皇上驅使。”

“好了,朕這個皇帝都出面了,要玩就玩大的。沒千萬兩的收益朕還看不上眼。上前來咱們好好商議下。咱們這個官和你家的那個商怎麼勾結。”

光緒和林啓兆還御書房勾結中,而此時慈寧宮內的慈禧正不陰不火的品着茶。一旁伺候的李蓮英看着拉着長臉的慈禧,他早已吩咐下去讓下人小心伺候。事就出在一本摺子上。

一大早李蓮英呈上一本摺子,說是那邊人寫的摺子,都是皇上一月來所說所做之事。慈禧粗粗的看了看,這臉色就拉的老長。

皇上必竟是皇上,雖然揹着自個兒搞了個秘書處,還建了好幾家工廠。本保着讓皇上在外面搞自己的事情,自己依然拿着朝廷大權,也就任由皇上在外頭折騰。就算是三國抗議,也讓皇上修鐵路之事拖了小半年。沒曾想山西一場大水,到是讓鐵路開始修了。而從山西禮親王世鐸那傳來的消息來看,美德兩國,特別是美國因爲招工人的事,在賑災上出的力甚至比朝廷還賣力。這次賑災朝廷還真到沒花什麼錢。可也就因爲修鐵路,朝廷三卿六部總理各國事物衙門如同擺設一般幾月來盡無人問津,各國公使到是將皇上秘書處的門檻都踏破了。皇上大了,有自個兒的心思了。可是皇上如果要奪權,爲什麼這朝中之事卻從來都是到慈寧宮請旨呢?

慈禧怎麼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能商量點的事禮親王世鐸還在山西賑災,孫毓汶被皇上差出去辦江蘇路捐案也沒回來。而這種事又不能找額勒和布、張之萬、許庚身等軍機來議。慈禧煩悶的放下手中的茶具,轉頭問李蓮英:“小李子,你說說看,這修鐵路皇上到底是個什麼想法啊?”

“從那邊的人傳回來話來,皇上有感於光緒九年對法作戰。咱們大清打贏了可還是賠錢割讓了安南。就是因爲兵力糧草不濟無力作戰。如果有鐵路能將各地兵馬快速調至安南這仗定不會勝了還失了安南。”

“小李子用心了。”慈禧復又拿起摺子翻了翻:“這差辦的不錯,該賞的別小氣了。讓他安心辦差。”

“奴才明白。”

慈禧隨手將摺子放在案上,這份摺子似乎就這樣被人遺忘。深夜,一位值夜的宮女藉着清掃的機會輕輕的翻動了這份摺子。

第二天,當寇連材將此事密報於光緒知道的時候,光緒只是淡淡的說了兩個字“徹查”。這次不過是眼看腦記的方法轉述,而光緒早就知道有這種事了。

其實早在光緒天津上海一行回來的第三天,冷峻告知皇上太后收到一份光緒天津上海行程其事的摺子,並且全文復抄下來。爲了秘密人員的安全,以後就不要再復抄。可從那以後就再沒這樣的事發生,而這只是光緒知道的第二起。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兩份摺子都是一男子的筆跡。

“冷峻,這是第二次了吧。”

偌大的御書房只光緒冷峻兩人,而光緒陰沉的臉讓盛夏中御書房侍立一旁的冷峻感覺到陣陣寒意。大清在保密上吃了多少虧,要不怎麼後世甲午之戰後伊藤博文敢說出:允或不允的狂言,就是因爲日本拿到並破譯了清國給李鴻單的電文。對於此,光緒小心翼翼的安排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沒想到還是泄了密。幾個月來都未能查到此人是誰。這個人隱藏的太深了。我們這個大清的慈禧皇太后呀,把對付自己人的心思但凡用上個二三成到對外人身上,我中華何以受那百年屈辱。

光緒重重的嘆了口氣:“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害成。何以爲害,失國也。如今家國危難,朕光是應付洋人已深感疲憊,而現在朕還要小心應對身邊的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不想去懷疑誰,都是爲了這個國家盡力。如果機密之事只是報於太后知道,朕還不擔心。可一但機密之事通過太后處傳到洋人,特別是日本人那裡,那麼朕還費那麼多心思幹麼,放開了打也就是了。”

“皇上,奴才與寇公公早已商議各帶一半人手相互監視,從未見人有過異舉動。臣無能,請皇上責罰。”

“朕累了,也沒時間和精力應付這件事了。快,一定要快,朕不想自己的身邊還有一顆不定時炸彈,在誰也不知道的時候將我們全部炸死。下去用心查吧。冷峻,朕這不少人都留下了筆跡。想辦法覈對下。”光緒面無表情擡頭看了看冷峻:“可能會有其它更好的辦法。所以讓兄弟們注意點,安全第一。”

冷峻面不改色的退了下去,悄悄的召集人手安排下去,並轉告了皇上的話。那句話,作爲一個後世人來說沒什麼,一句很平常的話。一直以來從事秘密工作的人,也能做到不露聲色。可更多的人會因爲一句“兄弟”而感動。因爲說的人是——皇帝。

;

第76章 針鋒相對第283章 **的哀怨第52章 國家爲重第221章 信念第300章 一十三章 第一輪齊射第300章 二十八章 要麼投降,要麼滅亡第139章 絕望的十米第121章 不拋棄第300章 三十九章 海軍變革第46章 成軍儀式第401章 到處都是麻煩第83章 軍制改革第269章 光緒的憂慮第262章 風平浪靜第378章 揍他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97章 太平洋艦隊第229章 材料革命第15章 調教三傑第217章 皇上,你的將軍還沒有全部陣亡第21章 八旗子弟第4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401章 到處都是麻煩第192章 暴風雨的前奏曲第220章 決斷奉天第356章 日本大屠殺第156章 不變的姓氏叫中國第90章 中央銀行第300章 二十五章 錢錢錢第229章 材料革命第98章 諜戰第379章 一年與一天第147章 諸位輔佐,朕之大幸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90章 中央銀行第271章 用國貨,強國防第166章 海軍變革第1章 回首百年第272章 南巡的目的第419章 全面進攻第128章 傷員第52章 國家爲重第231章 山海關上的決定第170章 給美國下絆子第159章 李鴻章遇刺第251章 風雨飄搖第408章 凱旋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134章 偷襲第109章 去死第19章 差事第406章 戰鬥的意志第299章 公私分明第368章 亡清序曲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379章 一年與一天第398章 替代無畏號的白起級戰列艦第20章 皇上的棋局第63章 有錢了第20章 皇上的棋局第406章 戰鬥的意志第194章 乙未宮變(中)第289章 不如你做我的皇后吧第24章 紛爭四起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241章 海狼初現第169章 憂慮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193章 乙未宮變(上)第133章 設伏第300章 四十三章 菲律賓改名叫呂宋第152章 承認失敗第23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00章 二十章 烽火日本第421章 天火妖嬈第251章 風雨飄搖第4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14章 改變的底氣第218章 捷報頻傳第399章 豆芽引發的悲劇第73章 巧合第363章 家事 國事 天下事第182章 任道而重遠第291章 相對無言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204章 參謀本部擴大會議第127章 交換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9章 新軍新學第376章 一個念頭第300章 四十三章 菲律賓改名叫呂宋第105章 旗正飄飄第376章 一個念頭第300章 一十四章 激烈的攔截戰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300章 二十五章 錢錢錢第141章 軍事與政治第142章 顫抖的佐世保
第76章 針鋒相對第283章 **的哀怨第52章 國家爲重第221章 信念第300章 一十三章 第一輪齊射第300章 二十八章 要麼投降,要麼滅亡第139章 絕望的十米第121章 不拋棄第300章 三十九章 海軍變革第46章 成軍儀式第401章 到處都是麻煩第83章 軍制改革第269章 光緒的憂慮第262章 風平浪靜第378章 揍他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97章 太平洋艦隊第229章 材料革命第15章 調教三傑第217章 皇上,你的將軍還沒有全部陣亡第21章 八旗子弟第4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401章 到處都是麻煩第192章 暴風雨的前奏曲第220章 決斷奉天第356章 日本大屠殺第156章 不變的姓氏叫中國第90章 中央銀行第300章 二十五章 錢錢錢第229章 材料革命第98章 諜戰第379章 一年與一天第147章 諸位輔佐,朕之大幸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90章 中央銀行第271章 用國貨,強國防第166章 海軍變革第1章 回首百年第272章 南巡的目的第419章 全面進攻第128章 傷員第52章 國家爲重第231章 山海關上的決定第170章 給美國下絆子第159章 李鴻章遇刺第251章 風雨飄搖第408章 凱旋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134章 偷襲第109章 去死第19章 差事第406章 戰鬥的意志第299章 公私分明第368章 亡清序曲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379章 一年與一天第398章 替代無畏號的白起級戰列艦第20章 皇上的棋局第63章 有錢了第20章 皇上的棋局第406章 戰鬥的意志第194章 乙未宮變(中)第289章 不如你做我的皇后吧第24章 紛爭四起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241章 海狼初現第169章 憂慮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193章 乙未宮變(上)第133章 設伏第300章 四十三章 菲律賓改名叫呂宋第152章 承認失敗第23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00章 二十章 烽火日本第421章 天火妖嬈第251章 風雨飄搖第4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14章 改變的底氣第218章 捷報頻傳第399章 豆芽引發的悲劇第73章 巧合第363章 家事 國事 天下事第182章 任道而重遠第291章 相對無言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204章 參謀本部擴大會議第127章 交換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9章 新軍新學第376章 一個念頭第300章 四十三章 菲律賓改名叫呂宋第105章 旗正飄飄第376章 一個念頭第300章 一十四章 激烈的攔截戰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300章 二十五章 錢錢錢第141章 軍事與政治第142章 顫抖的佐世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