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海上激戰

鄭成功掙扎着想要坐起來,一名親兵想要伸手去扶,被他伸手甩開了,一名將領在他背後點了一個枕頭使他能夠靠在牀頭上面。

“大軍的物資損失了幾成?”鄭成功感覺坐起來之後感覺胸口的那股煩惡感稍稍減輕了一些,勉強提起力氣問道。

幾名將領互相看了一眼,還是之前的那人回答道:“王爺,部隊的損失不大,您還是安心調理好身子,軍中的事日後等你康復了再處理不遲!”

這人顯然是不想讓鄭成功過多操勞,以免他知道明軍的損失慘重的消息身體會吃不消。

鄭成功是何許人?一帶梟雄也,哪裡會不知道幾個部下的心思,他臉一沉,微微動怒:“林驥你敢欺瞞本王!你們眼中還有本王嗎?”

幾名將領嚇得連忙跪倒在地,口中說道:“王爺,臣等不敢,王爺息怒!”

“既然不敢,爲何不說實話?”鄭成功語氣顯得十分憤怒。

林驥幾人沒有辦法,只好照實說道:“王爺,屬下幾人統計了一番之後,發現大軍糧草只夠用十日了。”

“什麼?只夠十日的分量?”鄭成功大吃一驚,坐直了身子,背後的靠枕都掉到了牀榻上。

“後軍的許多船隻都在風暴中沉沒了,船上的糧草也都折損乾淨了,如今只剩下不到八千石糧草,臣等估計只夠大軍食用十日。”林驥沒辦法只好硬着頭皮說道。

“傳令下去,大軍馬上起航,即刻趕往澎湖,明天早上一定要抵達澎湖,錯過了明天的漲潮,大軍又要多等五天,我們耗不起!”鄭成功儘管知道夜間航行不安全,但是這時也沒有其他選擇了,軍隊的糧食緊缺,如果不能打下臺灣,那麼這一次的出征就徹底失敗了。

林驥等人不敢違抗他的命令,於是叫來幾名士兵,跟他麼交代一番,士兵們點了點頭,走出船艙,對着桅杆上面的旗手示意下達出航的命令。

鄭成功徵臺的船隊數量龐大,船隊在海上行軍傳達命令不能像陸地那樣派人前往,於是每一個船的桅杆上面都有一個瞭望哨,裡面的士兵既是崗哨又是旗手,可以傳遞情報和主帥的命令。

旗手的信號傳出去之後,其他船上的旗手紛紛做着同樣的旗語,不久之後整個船隊就都收起了船錨,跟着鄭成功的主船開始了向東的航行。

第二天一早,明軍便抵達了澎湖島了,澎湖列島,位於臺灣島西部的臺灣海峽中,因港外海濤澎湃,港內水靜如湖而得名。由臺灣海峽東南部64個島嶼組成,主要島嶼有澎湖本島、漁翁島和白沙島,面積約爲96.6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76.1%。面積超過1平方公里的島嶼還有虎井、吉貝、望安等8個,其餘53個島嶼的面積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有44個島嶼無人居住。

澎湖列島居臺灣海峽的中樞,扼亞洲東部的海運要衝,被稱爲“東南鎖匙”。

荷蘭人此時並沒有在意這些狹小的無人島,島上沒有設防,明軍進入澎湖的內湖之後便稍稍休整了一日,這時已是農曆三月二十九日,根據何斌的航海圖和鄭成功獲得的水文情報,大軍要進入臺灣島,按照何斌給的航海圖,則必須要經過鹿耳門,鹿耳門只有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漲潮的時候才能通過像明軍船隊中的這些大船,因此明軍船隊必須在四月初一這一天通過鹿耳門。

所以三月三十號的時候明軍便離開了澎湖島,全軍向着東南方向的鹿耳門駛去了。

四月初一這天,臺灣島已經近在咫尺了,大軍在漲潮時安全的通過了鹿耳門,鄭成功擔心荷蘭人會派軍截斷大軍後路,因此下令留派一支船隊駐守鹿耳門,守住大軍的生命航道。

明軍一路十分順利的在臺灣南部登陸了,荷蘭人此時在臺灣島上主要集中在兩個城堡裡面,一個是臺灣南部的赤嵌城,一個是鹿耳門航道南部的熱蘭遮城(臺灣城),鄭成功並沒有急着發動進攻,而是先讓陸軍在岸上休整了兩日,然後兵分兩路,水軍戰船遊弋在熱蘭遮城和赤嵌城之間的大海灣內,將兩座城堡之間的聯繫徹底切斷,這時熱蘭遮城裡面的荷蘭軍隊早就得到了鄭成功大軍來襲的消息,他們本想憑藉熱蘭遮城和赤嵌城的岸基火炮封鎖住鹿耳門的航道,以阻擋明軍進入大海灣,卻不料明軍走的並不是他們封鎖的南海道,而是北邊的廢棄的航道,於是他們的封鎖計劃便落了空。

荷蘭軍隊內部這時起了爭執,一部分人叫囂着要出兵主動進攻明軍,趁着明軍這時立足未穩之際一舉殲滅明軍,另外一部分人則主張將赤嵌城的軍隊撤到熱蘭遮城來,憑藉熱蘭遮城的有利地形優勢,固守待援。

此前幾天,荷蘭人的求援信件就隨着一條前往巴達維亞的商船駛向了巴達維亞了。

其實如果荷蘭人真的採取後一種堅守熱蘭遮城的辦法的話,明軍還真的不好打這一仗,好在荷蘭人最後沒有采取這一種辦法,反而想要依靠熱蘭遮城的地理優勢和對鹿耳門的水道封鎖來阻擋明軍,因此耽誤了時間,赤嵌城裡面的士兵並沒有及時撤到熱蘭遮城裡來就被明軍一分爲二,切斷了兩座城堡之間的海上航道。

此時擺在明軍面前的首要任務就是儘快的攻下赤嵌城,赤嵌城並不是像今天這樣的大城,比起中原常見的小縣城的規模還要小,從面積上來看只能算是一座城堡,但是城牆修築的十分堅固,四面都有炮樓,上面分別都裝有大小口徑的弗朗機炮,射程上面要比明軍的紅衣大炮稍微遠一些,赤嵌城內駐有五百名荷蘭士兵,還有四百多人的家眷。

鄭成功派出水軍戰船從海上切斷了赤嵌城的退路之後,赤嵌城的荷蘭人大爲驚恐,他們知道如果不能打通海上的通道,與熱蘭遮城取得聯繫的話,赤嵌城是絕對守不住的,於是在明軍圍城的第二天便派出了以赫克託號爲主的三艘大小戰船企圖衝破明軍海面防線。

熱蘭遮城見赤嵌城出動了戰艦,於是連忙派出白鷺號,格拉佛蘭號,瑪利亞號等五艘戰艦前來配合,企圖兩面夾擊一舉突破明軍的封鎖。

此時海面上的明軍戰艦有多大八十餘艘,大多是3000——4000石重的大船,船上一般都裝有十五到三十門火炮,水軍將士另外裝備有大口徑的魯密銃,這是一種近似於現在的散彈槍的一種近戰火器。

鄭軍在鎮將陳廣、陳沖的指揮下,充分發揮明軍數量優勢,以五船一隊,連成一線,組成一支支小隊,穿插迂迴,很快就將荷蘭軍隊的戰艦分割開來,兩軍展開了激烈的交戰,荷蘭士兵士氣高昂,原以爲明軍士兵只是像巴達維亞那一帶的土人一樣,十分輕視,因此作戰起來十分勇猛,兩軍一開始交戰,荷蘭人便憑藉着火炮數量單對單優勢,對明軍水軍造成了大量殺傷。

第238章 鐵模鑄炮第104章 兩面合圍第306章 皇家海軍遠征隊第241章 大海戰的前奏第8章 梟雄相會第74章 意外之人第82章 戰爭威脅第124章 日軍逃走第406章 朝鮮戰局第287章 再殲援軍第三百一是一章 火炮的演練第57章 傷兵營第262章 夜襲鎮海(二)第126章 雲聰獻計第349章 最後一擊第387章 統一南方第303章 大問題第392章 祁口奇兵第183章 西班牙艦隊的覆滅第304章 新型戰艦第348章 最後一道防線第257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二)第243章 臺南海戰(二)第289章 炮擊杭州第222章 價格爭議第56章 軍械所第230章 陷阱第321章 對清計劃第80章 劉吳聯合第297章 南京城下第185章 海灣炮戰(中)第350章 援軍第13章 改編火器營第395章 插翅難逃第255章 清廷的封鎖(二)第214章 備戰第410章 戰局不順第297章 南京城下第172章 發現海盜第371章 破局第98章 發展戰略第49章 成功突圍第150章 炸懵了第160章 千炮齊發第381章 鏖戰鎮南關(二)第378章 戰局糜爛第423章 遠征艦隊第400章 進軍朝鮮第397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270章 打到荷蘭人的家門口了第208章 滔天火海第140章 新槍實驗第266章 李雲聰的動作第八十五 湖邊郊遊第177章 海商第89章 風波平息第221章 軍火第215章 清軍的困擾第69章 積極備戰第57章 傷兵營第121章 琉球的變故第377章 騎兵?奇兵!第333章 焦灼第341章 海澄攻防戰(四)第236章 出兵臺中第8章 梟雄相會第249章 遊逛基隆第69章 積極備戰第202章 西班牙人遇襲第301章 移民問題第253章 肅清原住民第183章 西班牙艦隊的覆滅第269章 呂宋軍第342章 海城攻防戰(五)第392章 祁口奇兵第193章 對土着人的政策第31章 諸軍議事第222章 價格爭議第232章 衝出重圍第10章 臨危受命第365章 丈量土地第257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二)第142章 準備和談第356章 對峙第112章 李雲聰的心思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4章 兵臨城下第355章 國之隱患第136章 圍困第13章 改編火器營第79章 承天府軍議第12章 整頓亂軍(二)第258章 歐洲震動第67章 第一個藩屬第80章 劉吳聯合第263章 夜襲鎮海(三)第157章 炎黃村暴露了第389章 九門提督第324章 出兵日本第401章 置身事外
第238章 鐵模鑄炮第104章 兩面合圍第306章 皇家海軍遠征隊第241章 大海戰的前奏第8章 梟雄相會第74章 意外之人第82章 戰爭威脅第124章 日軍逃走第406章 朝鮮戰局第287章 再殲援軍第三百一是一章 火炮的演練第57章 傷兵營第262章 夜襲鎮海(二)第126章 雲聰獻計第349章 最後一擊第387章 統一南方第303章 大問題第392章 祁口奇兵第183章 西班牙艦隊的覆滅第304章 新型戰艦第348章 最後一道防線第257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二)第243章 臺南海戰(二)第289章 炮擊杭州第222章 價格爭議第56章 軍械所第230章 陷阱第321章 對清計劃第80章 劉吳聯合第297章 南京城下第185章 海灣炮戰(中)第350章 援軍第13章 改編火器營第395章 插翅難逃第255章 清廷的封鎖(二)第214章 備戰第410章 戰局不順第297章 南京城下第172章 發現海盜第371章 破局第98章 發展戰略第49章 成功突圍第150章 炸懵了第160章 千炮齊發第381章 鏖戰鎮南關(二)第378章 戰局糜爛第423章 遠征艦隊第400章 進軍朝鮮第397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270章 打到荷蘭人的家門口了第208章 滔天火海第140章 新槍實驗第266章 李雲聰的動作第八十五 湖邊郊遊第177章 海商第89章 風波平息第221章 軍火第215章 清軍的困擾第69章 積極備戰第57章 傷兵營第121章 琉球的變故第377章 騎兵?奇兵!第333章 焦灼第341章 海澄攻防戰(四)第236章 出兵臺中第8章 梟雄相會第249章 遊逛基隆第69章 積極備戰第202章 西班牙人遇襲第301章 移民問題第253章 肅清原住民第183章 西班牙艦隊的覆滅第269章 呂宋軍第342章 海城攻防戰(五)第392章 祁口奇兵第193章 對土着人的政策第31章 諸軍議事第222章 價格爭議第232章 衝出重圍第10章 臨危受命第365章 丈量土地第257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二)第142章 準備和談第356章 對峙第112章 李雲聰的心思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4章 兵臨城下第355章 國之隱患第136章 圍困第13章 改編火器營第79章 承天府軍議第12章 整頓亂軍(二)第258章 歐洲震動第67章 第一個藩屬第80章 劉吳聯合第263章 夜襲鎮海(三)第157章 炎黃村暴露了第389章 九門提督第324章 出兵日本第401章 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