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六章 匪與匪的過招

一二六章 匪與匪的過招

段月泉和陳賡商定,下一步由自己來剿匪,陳賡來處理地方的武裝問題。

陳賡於是發佈命令給紅六軍團各部,段軍團長擔任剿匪前線總指揮,負責宛西剿匪,各部參與剿匪部隊,聽從調動和指揮。段清泉只是要了紅四旅肖韶的一團,由旅部李林清參謀長帶領,作爲前敵指揮部直屬部隊,後備軍團。

紅六軍團其他部隊就是加強防區戒備,免得亂匪逃竄各區,各埡口。

段月泉自己帶着張子清旅一團人馬。這個團加強了蔡旅直屬部隊的重武器營。這樣剿匪前線指揮部段月泉手裡有二個直屬團。他帶着他們直接奔鄧州而去。

段軍團長臨走捎上了紅六軍團副參謀長侯鏡如、鄧縣民團總指揮寧洗古、紅六軍團參議彭雪楓等人,成立一個前線指揮部。指揮部現在駐在鄧州,指揮張子清旅肖韶旅各一團,協同桐柏山南邊丁洋紅二旅所部,進山剿匪。

同時剿匪前線指揮部,還要協調駐在信陽和武勝關的西北軍,孫連仲所部,馮治安旅;還有駐在南陽的石友三所部,過之莊旅。

南陽一直是戰略屯兵要地。在1911辛亥以後,不下10家軍隊駐過,軍紀還不錯。但這些強勢的超強“杆子”,總是要收取軍費的。

文人仕紳點頭哈腰的交錢,當時不敢反抗。但掉頭就給你編些故事,誇大軍閥之蠢、之害。所以各種軍閥土匪的故事到處流轉。這樣反而造成人心浮動,匪幫越聚越多,越來越大。否則軍閥腦殘一樣的故事,不可能是普通百姓編出來的,比如韓復榘、石友三這些長官的故事怎麼出來的。

其實駐在南陽的石友三部隊,早就支持彭禹廷當鎮平民團的旅長,並允許他們負責綏靖地方,實現自治。此時匪患只是在邊緣鄉下,對經濟的影響只是這些鄉村。但鄉下人心浮動,一日三驚。慢慢謠傳就會驚動縣城。

可是過之莊旅長是不會過多考慮這些山匪,保安旅足夠應付這些沒有幾桿槍的聚義農民。不過想徹底繳清這些匪患,卻是一時無法辦到的。因爲他們像野草一樣,隨時隨地的再生。

過之莊這個小軍閥嘆道,都是政局不穩定才造成的啊,你什麼民生都沒有辦法做。

如果少收稅,不納糧,不發軍費,民生就好了,不就沒有土匪了麼?

那土匪會更多,沒有軍隊,沒有了威脅,就會都去做土匪了。亂世仁義已經很稀少了,人的野心都暴露出來了。再說這些亂兵我不收編,管制着,也都是乾土匪的前途。

各自都有說辭,也都有道理,其實就是一個封閉的循環。所以,要從人心抓起。你過不下去,總可以逃生,怎麼能禍害家鄉呢。但就是發生了。還隨時隨地的增加着土匪的編制。

馮玉祥接到紅軍到宛西駐防的命令,還是很放心的。他去參觀過,瞭解過這支隊伍。

他們是國內的和平力量。他認爲強霖故意訓練士兵,讓他們自己不願不明不白的送死。這樣即使軍官有心造反背叛,士兵也毫無戰鬥意志。

這是一把永不出鞘的刀。雖然是刀,但你大可放心。至於誰心中有鬼,纔會考慮這把刀落在自己頭上。

他命令南陽石友三部撤回主力,直接回西北整編;信陽孫連仲撤回開封,開封張自忠部撤到潼關。

但考慮到防守需要,石友三和孫連仲各留下一個旅,等待紅軍換防。但紅軍沒有換房的意思,卻去剿匪了,還要求自己出兵力配合。西北軍開拔也是要費用的,這筆費用誰出?

段月泉也沒有指望西北軍配合,他只是讓桐柏山北面的肖韶紅四旅、南面的丁洋紅二旅,分別讓開南陽城、信陽城的攔截,開口子。如果有匪兵衝擊他們,看他們怎麼辦?

段月泉讓肖韶旅一團,進入桐柏山腳下的唐河縣,縣城防守還是交給唐河民團進行,加強一個炮連給他們。

然後該團主力清理當地的幾個獨立山峰,並駐排級別的哨觀察。團主力隱藏山谷。

他自己帶着張子清旅一團,進入桐柏在這東西長150公里,南北寬約40公里的山區裡。

山區裡面還有些平原。有一個平原就是桐柏縣城。但這個縣城已經破落了,基本上官軍和土匪都不怎麼動這個縣城。

大家都要來這裡補充,把人都抓起來,沒有人了,也就都沒有物資了。上次該團來宛西的路上,就在這裡宿營。

算上重火力營,加上軍團長警衛部隊,足足2500人的整編團。

前敵指揮部參謀們,制定了一個步步爲營的搜山計劃。段月泉補充了一下,最後分爲左中右三路,先掃出一個駐軍區域,要修上堅固的土木堡壘,和建立保護物資補充的通道。

同樣的做法,他也要求東方面軍丁洋紅二旅這麼做。所以東面也是堡壘化推進。

然後讓各部派出精幹小部隊,撒傳單。告訴土匪們:大軍拉網推進,請綠林好漢認清形勢。紅軍優待山民,下山就分給土地。以往罪行,可以由法院審理,慢慢算。

然後,他就通知桐柏南麓湖北境內的隨州、棗陽地區中央軍曹萬順陳誠的11師,注意土匪出山;通知桐柏北麓的和東出口西北軍,注意土匪動向。

做完這一切,他讓參謀部推演各種情況怎麼處理。然後就把軍務推給張子清這個井岡山的超短期綠林首領。自己休息去了。就是比綠林資格,張子清也是嫩多了。

但張子清對於參謀部的方案嗤之以鼻。這套英式方案,特點就是按時作息。這樣也就是驅趕土匪出山而已。

張子清自己認爲還是應該組織精幹力量,窮追猛打。

剛收編的原雜牌軍士兵們,已經知道紅軍軍紀很嚴,但作息時間卻是輕鬆。所以收起發財玩樂之心,慢慢的變得守紀律,無追求了。

他們到點就睡,到時候就起,過着很規律的生活。作戰技能卻是很不錯,畢竟都是內戰戰場磨練出來的老兵。

但段月泉認爲,這些兵主動訓練不夠,或者說頭腦不靈光,戰術配合很是呆板。按照強霖黨代表的說法,就是自主思考不夠,有得過且過的思想。

這就是把自己的生死不當回事了。戰場上只有戰而勝之的能力,才能保命;逃命得生的概率,始終是不大。因爲主動權不在自己手裡,就看人家是怎麼追法了。

段月泉認爲自己自從不太關心雜事,頭腦越來越靈光了。他現在已經開始研究一戰的案例,大縱深的堡壘戰,鋼鐵戰。

這次剿匪的安排,有些這方面的意思,自己先利於不敗之地,然後求敵之所敗。不敗在己;但勝在敵。就是說,你自己能夠做到不敗就不錯了;能不能勝,那還得在於敵人怎麼想。他跑了,你怎麼勝,只能說你自己不敗而已。

打仗這種事,也沒有什麼特殊技術;和自己裁剪衣服差不多。他是裁縫學徒出身,認爲裁剪衣服也要有邏輯:布料總要裁剪的大一些,好進一步整理;扣們,開叉,總要先小一些,以後還可以大。弄反了就做不成或者做不好,就算敗了。

自己這麼個一身武藝的粗人,卻是一個高明裁縫。

這真是令人哭笑不得。父親堅持送很小的自己去學徒。自己的父親,看來真的想讓自己過正常生活。可是最後自己還是忍不住仗勢欺人的人,打人致傷,上山落草。真是命運捉弄父親,怕什麼來什麼。

他自己胡思亂想,兵們卻是一絲不苟的、所有安排按部就班的佈置下去。這個團目前是由曾士峨代理團長,他是井岡山的黃埔系,連長出身。他帶一個滿編團還是有些心虛。從100不到,到現在2000多人,多了將近20倍,沒法不心虛。他帶着參謀,規規矩矩的巡視營地,查看明哨、暗哨。

山裡究竟有多少土匪?誰也不清楚。土匪自己互相也不清楚。段月泉也懶的追究沒有答案的東西。等清理完了,能有個準數就不錯了。

山裡的土匪都有眼線,山下紅軍的力量摸了個七七八八。已經被四面圍住了,但是漏洞挺大。所以當家們也不着急,雙方就在山上耗着。

但是土匪兵們就不淡定了,他們互相傳看着清單,都不知道法院怎麼判自己的罪行。原來要麼處死,要麼收編。一般不放自己自由。因爲做土匪也確實上癮,有機會就想着做上一票,畢竟比自己正道來錢快多了。搶錢總比掙錢快。

但是這次沒有收編的說法,只有法院審判的說法。這算怎麼回事呢?要問問清楚啊,於是匪兵私下要探子們下山時候問問清楚。所謂探子,就是一些土匪的親屬鄰居財主等等。也就是說他們是爲了賞錢,或者必要時得到特殊武裝的保護,願意與土匪來往的民間人士,很不專業。

張子清接到很多起諮詢,他自作主張的回答如下:坦白從寬,抗拒從嚴。主動承認自己的罪行,或許減輕懲罰。

段月泉知道後,只是囑咐他,說話要有誠信,說了能算數的才說。

段月泉說自己也不知道法律會怎麼判。發電報就讓陳賡派個有民國律師資格的人過來。

陳賡很生氣,這裡有律師,但哪有人願意去。

最後還是彭禹廷臨時任命一個政法學校的老師爲臨時法官,來專門做說明。

但是已經沒有探子們來問了。紅軍官兵們,大家也都坦然的按時作息。

總有等不及的“杆子”,杆子類似東北的“綹子”,就是官方的“股匪”的意思。他們開始在夜晚往山外逃亡,準備到外地山上去謀生。因爲他們發現紅軍要常駐此山,這讓他們大部隊沒有辦法謀生。趁着糧草還多,趕快走出去,南邊北邊的山還有很多。

他們悄悄的走出大山,想從隨州、棗陽、信陽、確山之間的縫隙摸出去。網眼太大了,所以土匪們輕車熟路的就跑出大山。但是外面的革命軍和西北軍,雖然沒有出大部隊,探子卻是遍地。也是不敢大意啊。即使是晚上,這些大隊人馬,也逃不出這些偵察兵的眼睛。他們一路探清楚這些匪兵的路線和駐紮地。

對於下山的匪兵,正規軍們可是不客氣,無比自信。他們悄悄的包圍,然後依次序,穿插、分割、炮轟、馬隊追擊,最後都給抓住了。

山裡總共跑出有3千人馬,除了路上自己偷着溜回家的匪兵,還剩下1000多人,基本上都是活捉。匪首們要麼跑了,要麼戰死,沒有抓住幾個重罪的來判處極刑。

對於這些匪兵,正規軍也不屑於殺生,但也不會放虎歸山,給自己再找麻煩,動兵就是費用啊。西北軍和中央軍,兩邊就把匪兵都交給了彭禹廷慢慢審判。

段月泉讓左、中、右三個營地,接着派部隊宣傳,附帶着把法官現場諮詢的消息也寫在上面。

這一天,桐柏山地區天氣晴朗。山中到處更是名山勝景,飛泉流瀑。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桐柏山主峰太白頂,漢朝時就建有保安觀。武當派鼻祖張三丰曾在此修真,目前境內道家的香火仍旺。桐柏山主峰之上的雲臺禪寺也香火不絕。中國道教共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而桐柏山位列第三十六洞天,第四十一福地。

七八個人正在這太白頂上的雲臺禪寺喝茶開會。這些人都是1927年清共以後,回來了的紅黨分子。他們組織農民暴動,組織游擊隊打土豪,分田地,分財富。有些人甚至中間抽空參加了南昌起義,敗了又回來接着幹。

爲首的書生說到,雖然我們組織不再搞秘密活動,但我們可是殺了不少老財,這要是法院審判肯定是死罪。所以我們不能出去。

這些人確實是有問題。他們與江西永新縣逃到井岡山的袁文才、賀敏學、賀桂園類似,都是大革命時期鬧得過頭了,有了仇人。現在也不敢回鄉,躲在山裡混在杆子中。現在杆子都跑路了,剩下他們再想辦法,找出路。

其中一個黃埔三期的,說他認識紅軍的陳奇涵和陳賡、蔡申熙這些教官和大學長們,他們都是出名的紅黨,這是沒有錯的。大家一致同意去派他出去找這些當年的同黨學兄。

段月泉和張子清看到出來了黃埔三期的同黨,也是吃驚。尤其是張子清當年與他們一樣一樣的,被繳械了,還關了半年禁閉。今天自己也是幹了餘灑度當年圍困同黨的活。

這真是段月泉是真匪對真匪,自己是紅匪對紅匪。

二一九章 掃除危機三九七章 省治變革七〇二章 不識曾國藩五二一章 綠茵大道六七二章 族國主義三四九章 大清的五大將軍轄區四二三章 推演黨國命運四四三章 好男人三五一章 上下同欲第58章 罷工新模式七十章 王明迴歸四四五章 舒緩二零四章 差距四一七章 興安州會議三九五章 秦巴的山上走廊五一一章 再修正氣六八三章 哲學與浪漫五七一章 打通隧道四五二章 調理金融四六七章 與黎族共處七十七章 西北軍譁變五三七章 是否重整二二七章 蒙滿漢雜居五七〇章 大計算時代六〇五章 紅軍先鋒五〇四章 現代大儒七十四章 鄉村建設難題二二一章 近看義和團一六四章 懷疑是思考前提五六九章 接觸第4章 初到南昌六七二章 增北上一九四章 江湖牌號五九七章 挑戰智商三六七章 革命的陝西第46章 工人看病也難哪三九八章 地盤交換四六三章 海南海北之八屬一九八章 婚宴姐妹五三八章 民族責任三八三章 夫人視察災區二七七章 治理北大第14章 遍地工聯會六七六章 上海再革命六四六章 還是要脊樑五六四章 信任的價值五九四章 自由和教育六七五章 東北需要人第48章 紅軍大整編三五五章 烤鴨店五五二章 文武是一途四四二章 公共服務七一四章 戰火四起五四七章 民國多思想第44章 原始生態四零六章 西行漫漫一四零章 還原二三八章 首義者家族六四七章 輕視四二七章 綏靖軍內六九一章 英系框架三八一章 聰明人的責任一九零章 兼聽則明三八九章 饒劉爭論生產方式二八零章 約翰沈的秩序四六三章 海南海北之八屬五三一章 要救濟的社會三九一章 什麼是軍隊一六八章 文職班底五四九章 世界的民國六十六章 張學良馮玉祥到上海四一一章 獨立的鎮子一七七章 婚禮前夕一二八章 項英的工人本色一五八章 湘西瓶頸六四三章 軍事與哲學三八四章 國民通識教育一三一章 石油與蘇門答臘三一九章 一路風塵的民國議會四六〇章 多一種選擇一六八章 文職班底六一二章 原生態交流八十章 初會徐永昌二一四章 輔仁校長三零八章 日滿如何提攜四一一章 獨立的鎮子第44章 原始生態六十二章 佈局重工業三八五章 山西土皇帝問題五七〇章 大計算時代三零七章 滿蒙女學三一三章 自由無涯界三四三章 傳教帝國主義四二二章 確定目標第6章 發展經濟四六二章 靜止的平臺二零四章 差距二三五章 正宗民國的後人百一九章 謀劃西北體制三九七章 省治變革
二一九章 掃除危機三九七章 省治變革七〇二章 不識曾國藩五二一章 綠茵大道六七二章 族國主義三四九章 大清的五大將軍轄區四二三章 推演黨國命運四四三章 好男人三五一章 上下同欲第58章 罷工新模式七十章 王明迴歸四四五章 舒緩二零四章 差距四一七章 興安州會議三九五章 秦巴的山上走廊五一一章 再修正氣六八三章 哲學與浪漫五七一章 打通隧道四五二章 調理金融四六七章 與黎族共處七十七章 西北軍譁變五三七章 是否重整二二七章 蒙滿漢雜居五七〇章 大計算時代六〇五章 紅軍先鋒五〇四章 現代大儒七十四章 鄉村建設難題二二一章 近看義和團一六四章 懷疑是思考前提五六九章 接觸第4章 初到南昌六七二章 增北上一九四章 江湖牌號五九七章 挑戰智商三六七章 革命的陝西第46章 工人看病也難哪三九八章 地盤交換四六三章 海南海北之八屬一九八章 婚宴姐妹五三八章 民族責任三八三章 夫人視察災區二七七章 治理北大第14章 遍地工聯會六七六章 上海再革命六四六章 還是要脊樑五六四章 信任的價值五九四章 自由和教育六七五章 東北需要人第48章 紅軍大整編三五五章 烤鴨店五五二章 文武是一途四四二章 公共服務七一四章 戰火四起五四七章 民國多思想第44章 原始生態四零六章 西行漫漫一四零章 還原二三八章 首義者家族六四七章 輕視四二七章 綏靖軍內六九一章 英系框架三八一章 聰明人的責任一九零章 兼聽則明三八九章 饒劉爭論生產方式二八零章 約翰沈的秩序四六三章 海南海北之八屬五三一章 要救濟的社會三九一章 什麼是軍隊一六八章 文職班底五四九章 世界的民國六十六章 張學良馮玉祥到上海四一一章 獨立的鎮子一七七章 婚禮前夕一二八章 項英的工人本色一五八章 湘西瓶頸六四三章 軍事與哲學三八四章 國民通識教育一三一章 石油與蘇門答臘三一九章 一路風塵的民國議會四六〇章 多一種選擇一六八章 文職班底六一二章 原生態交流八十章 初會徐永昌二一四章 輔仁校長三零八章 日滿如何提攜四一一章 獨立的鎮子第44章 原始生態六十二章 佈局重工業三八五章 山西土皇帝問題五七〇章 大計算時代三零七章 滿蒙女學三一三章 自由無涯界三四三章 傳教帝國主義四二二章 確定目標第6章 發展經濟四六二章 靜止的平臺二零四章 差距二三五章 正宗民國的後人百一九章 謀劃西北體制三九七章 省治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