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美國的學術界混,獲得博士學位只能算剛剛初選及格。從博士開始,要接受三次複賽,等到通過了講師、助教授、副教授的大關,才能取得正教授的資格,纔可以算入圍。
入圍以後,再要經過各種學術刊物、出版集團、基金組織乃至社會人士的考驗,方能取得爭奪名教授頭銜的決賽權。至於能否鶴立雞羣地擊敗各路英雄,衝到學術界的第一線,還要由洞見、機緣甚至壽命來決定。因此,美國的學術界雖然到處是諾貝爾獎、克拉克獎、菲爾茲獎,可要想一顯身手,奪取那麼一個獎並不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
這就是李家明的師兄穆尼,給他說的學術圈,可他話鋒一轉,又否定了前面的說法。
“ming,學術界不重過程,只重結果。就比如你那篇關於互聯網流量誤區的論文,能一路殺到richard/stone獎的評審第二輪,就是因爲它的原創性和對互聯網企業有指導作用。我敢打賭,如果你已經獲得博士學位,拿論文獎沒有一點難度。”
這?李家明突然有種明悟,或許自己的學術之路會比想象中容易得多,因爲自己可以用一個既定的未來,在繁雜的現實中尋找依據。
只要自己能夠不斷髮表有份量的論文,根本無需象穆尼這樣去謀求教職,按照既定的渠道一步步上升。就象四哥,拿下stevenson獎和博士學位,立即被加州理工聘爲助理教授,一舉進入正式的教職序列,根本不要去先當博士後、講師之類的。
這就是所謂的‘學術界,不問耕耘,只問收穫’。
這就對了,正品酒的穆尼舉杯示意,但也提醒道:“還有一點,第一流大學的正教授,固然擁有崇高的學術和社會地位,但是他們依然不能稍微鬆懈。
上至學術界的權威,下至研究員或大學生,都會對他們施以壓力。因此,他們既要經常發表論文、書評甚至專著以滿足學術界的要求,又要隨時周旋於青年學子之中以提拔後進。
一位教授如果不能在學術界擔任自己專長的領導工作,他不但會受到同事的恥笑,甚至會遭到扣薪之類的打擊。”
明白了,李家明舉起酒杯與師兄碰了一下,小聲道:“所以教授讓我去從師於michael?”
“good,但也不完全對,到了他那個層次,已經是學校求着他任教。”
那是當然,能開宗立派的大師,而且是鐵定會獲得諾貝爾獎的大師,可以說只要他願意,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學都會掃榻相迎。
當初李家明給十幾位教授寫了申請,一收到托馬斯教授的回覆後,立即將他人拋之腦後。除了對其學術思想的崇拜之外,也有點拜個鐵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爲師的小心思。就象老章是尼葛洛龐帝教授的博士,一畢業就擔任任mit亞太地區(華國)聯絡負責人,隔年回國任美國isi公司駐華國首席代表。除了他本人能力不錯外,一個好導師讓他沾了多少便宜?
“mooney,敬教授!”
明白就好,穆尼將半杯威士忌酒一乾而盡。學術界也講派系,這小子與他師從過一個導師,未來就有可能幫得到他,導師的學術水平確實高,但在人際交往方面確實欠缺。
李家明對穆尼的心思也會意,有人處即有江湖,學術界也不是象牙塔。想在學術界混得開,除了真才實學之外,也得要人脈關係。尤其是法學、歷史、人文、經濟……學界,並不象那些自然科學,很多東西根本沒辦法量化,在大家承認你學術成就的前提下,人脈就顯得很重要了。
說白了,想在這圈子裡混得好,真才實學是第一要素,除此之外還得拉幫結派。自己這學長來找自己,除了指點一些東西之外,更重要的是想與自己結盟,方便兩人日後在學術上相互支持、聲援。這一點很重要,就比如自己導師托馬斯教授,獨力開創‘合理預期’學派,並將其完善成了商學院的必修理論。如果人脈關係好一點,多一些人爲他搖旗吶喊,或許十年前就能獲得諾獎了,而不是大家公認的‘未來諾獎獲得者’。
兩人噓唏感嘆一陣,李家明也想起了‘大瘟’那愣貨,這次北大的研究生估計又是名落孫山。正好穆尼要去斯隆學院任教,讓他幫忙把‘大瘟’弄去讀博不容易,念個過渡性質的碩士學位,應該問題不大吧?
這倒讓穆尼爲難了,學計算機專業的跨到經濟學,這個跨度可夠大的。
“no,no,wen是先創業成功,纔想來美國學習的。”
喜歡沒棗也敲三杆子的李家明,連忙領着學長進書房,打開電腦點開毛砣他們的‘夢幻世界’遊戲網、‘e時代’網吧官網。
“你看,他大學沒畢業就加入了‘e時代’,創立了金陵分公司,旗下有十一家網吧,個人資產大概有200萬美元。大學畢業後,他去了滬市發展,與他的朋友創立了‘夢幻世界’遊戲網站並擔任cto。這個網絡遊戲網站,最高同時在線人數超過120萬,去年贏利超過3000萬美元。”
哇哦,又一個商業天才?
有點興奮的穆尼用李家明的賬號,玩了幾分鐘這個畫面很粗糙的遊戲,不解道:“這麼簡單的遊戲,也能獲得贏利?”
這款從韓國人那買來的遊戲,確實夠粗糙,但扛不過喜歡玩的人多。當初張紹龍來找李家明,說想做網絡遊戲,他不好把名字寫出來,但把其的特點可是說了個完整。
“mooney,這是文化差異,華裔年輕人更注重在遊戲中的存在感,而不是宏大的故事背景和畫面的精緻。我認爲他們的商業眼光很精準,你看他們引進的《創世紀》,故事背景和畫面勝過這款遊戲不止一籌,但產生的利潤連它的1/3都不到。”
穆尼連連點頭,同意李家明的解釋,答應道:“ok,我可以爲他推薦導師,但前提是他能通過gre,成績還不能太差。”
李家明大喜,連忙道:“當然,他已經通過了gre,還向mit遞交了入學申請,你只要幫我留意一下就行。”
有成功的創業經歷,成績不差,想進的又是商學院,估計沒什麼大問題。搞不好,這個wen已經被學院錄取了,連通知書都寄出去了。
想到這,穆尼爽快道:“ok,我幫你關注一下。對於學校來說,一個優秀的畢業生,可以給學校帶來聲譽”。
那就好,很多事看似很難,但在那些能幫得上忙的人眼裡,也不過就是舉手之勞。有托馬斯教授的學生推薦,再加上‘大瘟’漂亮的履歷,去斯隆學院混個碩士,應該問題不大。
大不了人家讀一年,他讀兩年、三年,多吃點苦就是了。如果他確實想走學術的路子,再吃幾年苦,拼下一個博士學位,以後回國還不能進北大任教?mit斯隆學院的博士,可比國內任何一個大學、任何一個專業的博士含金量都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