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雄主崩殂

第28章 雄主崩殂

崔澈、裴秀是在城門口與楊玄感、竇威碰的頭,竇威躺了三天,屁股上的傷早就好了,也沒有奴僕真敢對小主子下狠手。

來的路上,竇威沒少安慰楊玄感,顯然也是知道堂兄給招親設門檻,讓同窗好友受了不小的打擊。

而崔澈微笑着與自己打招呼,也讓竇威不清楚對方是不是在強顏歡笑。

“阿澈,你也莫要沮喪,家宴時我堂兄還誇讚過你,他說你爲人聰慧,行事得體,若有朝一日懂得收斂鋒芒,當成天下偉器。”

竇威模仿着堂兄竇毅的口吻,家宴上的評語本不該拿來在外邊說,但他實在擔心好友就此消沉,況且也不是貶低之語,這纔出言鼓舞。

只不過崔澈早就釋然了,他已經領悟到與其陪伴竇家女一起長大,倒不如躺在穆家姐姐懷裡說些心裡話。

“文蔚無需爲我擔憂,當日也不過是應玄感邀請才答應下來,澈年方六歲,一心向學,又怎會分心男女之事。”

竇威見他神情不似作僞,終於放下心來。

四人結伴去往書院,沿途說說笑笑,然而崔澈心中一直在思量竇毅對自己的評語。

莫不成真應該收斂鋒芒。

崔澈穿越之前也只是一名普通的文科類大學生,還未遭受社會的毒打,許多事情難免思慮不周。

而竇毅宦海沉浮四十餘年,他的評語也引起了崔澈的反思,自己此前種種行徑,都是爲求揚名,但是否操之過急。

也許真該緩上一緩,沉心向學,充實自己,否則名聲越大,但真實才學卻不能跟上,名不副實,終有丟人現臉的一天。

就在崔澈認真反省以後,又聽竇威說起了前日求親失敗的那些國公家公子,當他講到隨國公的二公子時,崔澈一時還真沒有反應過來普六茹英究竟是誰。

但轉念一想,才記起楊廣本名正是楊英,也讓崔澈忍俊不禁,原來比自己大了兩歲的楊廣也在竇府吃了癟。

回到書院,拜過了先生,衆人又迴歸了日復一日的學習生活,而崔澈受竇毅點撥,也少了許多別的心思,真正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別看他在書院衆人之中年紀最小,入學最晚,但功課很快便追趕上了一衆師兄,惹得先生徐文遠大爲驚奇,卻也沒有誇獎,就是擔心這少年驕傲自滿。

而崔澈等人在渭水書院求學的時候,外界並不平靜。

在北周與南陳爭奪淮北的戰事中,起初,南陳大將吳明徹數次擊敗北周徐州總管樑士彥,兵圍彭城(江蘇徐州)。

這也是楊堅被火速從河北定州調往淮北亳州的原因,而楊素也隨郯國公王軌往淮北,穩定局勢。

在此期間,楊素得以與楊堅交好。

而朝中關於廢立太子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歇,宇文邕固然對太子不滿意,卻一直沒有采取行動。

自己的身體自己最清楚,宇文邕雖然才三十五歲,但身體一直不好,建德四年的時候,他派遣十八萬大軍伐齊,接連攻克三十餘城,卻因病不得不班師回朝。

在次子不賢,其餘諸子年幼,自己身體又差的情況下,宇文邕哪敢廢棄太子。

當初堂兄宇文護攝政,威福自專,接連廢棄、殺害宇文邕兩位兄長,可給年少時的宇文邕留下不少陰影。

他可不想廢長立幼,再給幼子留下一個權臣輔佐。

於是廢儲之議,便這般擱置下來。

與此同時,領三千騎投奔突厥的高紹義,在佗鉢可汗的支持下即北齊帝位,統屬流亡草原的北齊遺民,並與營州(遼寧朝陽)高寶寧相勾結。

突厥這樣的做法,無疑觸犯了宇文邕的逆鱗,這位剛剛統一北方,虎視天下的雄主便也有了北伐突厥的想法。

當初面對阿史那皇后的隱忍,不過是爲了一展胸中志向,如今北齊已亡,也無需再與突厥虛與委蛇,而暫未展開行動,不過是淮北戰事焦灼,勝負未分而已。

建德七年(公元578年)二月底,淮北之戰終於有了結果,王軌、楊素奔赴彭城救援,阻斷陳軍退路,恰逢吳明徹患上背疾,行動不便,更難以指揮。

於是讓蕭摩訶率騎軍突圍,而吳明徹身邊部衆隨即紛紛潰散,自己也在走投無路之下,爲周軍所擒。

戰事以北周全取淮北之地而告終,陳軍將士陸續被俘者三萬餘人。

宇文邕聞訊大喜,甚至封吳明徹爲懷德郡公,官拜大將軍,只是吳明徹心懷故國,始終鬱鬱寡歡。

而對於此戰的功臣,更是不吝獎勵,主將王軌進位柱國,拜徐州總管、都督七州十五鎮諸軍事。

楊素也得以獲封治東楚州事(江蘇宿遷),其弟楊慎爲義安侯。

淮北戰事的終結,也使得宇文邕終於能夠將北伐突厥的構想付諸實際。

三月上旬,周主宇文邕下詔放免奴婢,所謂放免奴婢,與趙文、張武、妙容等人無關,而專指北周境內,有西魏、北周之人,在過往與關東政權東魏、北齊以及江南政權南樑、南陳對峙期間,被兩方擄爲奴婢之人,盡皆放爲良人。

三月二十五日,宇文邕下詔改元,以建德六年爲宣政元年。

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四月二十三日,突厥入寇幽州,殺掠士民。

曾經親密的兩方,早就應北齊滅亡,而關係破裂,宇文邕早就有意要尋突厥人的麻煩。

如今淮北戰事平歇,南陳短時間內無力北上,又聽得突厥殺掠邊民,於是宇文邕於五月二十三日,親率諸軍,兵分五路,討伐突厥。

在其中,最尷尬的便是北周皇后,突厥公主,阿史那氏。

當然,軍國大事,誰又會在乎一個婦人的處境尷尬與否。

然而一如三年前,宇文邕在伐齊途中因病班師,此番北伐,離京僅四天,五月二十七日,宇文邕在途中又一次病倒。

五月三十日,宇文邕自感命不久矣,下詔停止一切軍事行動,並從長安喚來自幼相伴長大的宇文孝伯,執其手囑託後事。

六月初一,宇文邕病情加重,當夜,一代雄主於返回長安的途中駕崩,時年三十六歲。

(本章完)

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507章 受驚失眠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408章 豆盧皇后第364章 兩封文書第493章 無忌嫁母第329章 託付家事第98章 新婦奉茶第99章 放浪形骸第329章 託付家事第72章 誇大成果第191章 徐門三傑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482章 寬赦爲民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231章 突破浙江第566章 來來往往第422章 大軍南渡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81章 皇家尼寺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269章 後發先至第195章 元宵夜會番外發不出來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447章 東窗事發第157章 夜襲王庭第500章 徐姓少年第513章 李淵定計(3000)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515章 議定婚事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599章 荊南將士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471章 援弱抗強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55章 徵辟裴矩第362章 各方反應第304章 重組騎兵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26章 希望落空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438章 回師晉陽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582章 父子爭執第537章 再見故人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371章 士族來投第159章 突厥可敦第321章 契丹親衛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240章 各有去處第15章 闔家再聚請假第306章 雙喜臨門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33章 暗中投效第112章 總管人選第400章 兩軍僵持請假一天大家不要等第50章 摯友登門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第126章 文士來投第615章 消息泄露第290章 揣測心思(第五更)第540章 九錫之禮下午出院,明天恢復更新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168章 誰可爲帥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304章 重組騎兵第486章 程郎求親第413章 汾陰薛氏請假第110章 奔襲歷城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334章 調兵遣將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第1章 邊疆牧童第468章 盤剝索賄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72章 誇大成果第86章 佳人邀見
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507章 受驚失眠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408章 豆盧皇后第364章 兩封文書第493章 無忌嫁母第329章 託付家事第98章 新婦奉茶第99章 放浪形骸第329章 託付家事第72章 誇大成果第191章 徐門三傑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482章 寬赦爲民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231章 突破浙江第566章 來來往往第422章 大軍南渡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81章 皇家尼寺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269章 後發先至第195章 元宵夜會番外發不出來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447章 東窗事發第157章 夜襲王庭第500章 徐姓少年第513章 李淵定計(3000)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515章 議定婚事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599章 荊南將士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471章 援弱抗強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55章 徵辟裴矩第362章 各方反應第304章 重組騎兵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26章 希望落空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438章 回師晉陽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582章 父子爭執第537章 再見故人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371章 士族來投第159章 突厥可敦第321章 契丹親衛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240章 各有去處第15章 闔家再聚請假第306章 雙喜臨門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33章 暗中投效第112章 總管人選第400章 兩軍僵持請假一天大家不要等第50章 摯友登門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第126章 文士來投第615章 消息泄露第290章 揣測心思(第五更)第540章 九錫之禮下午出院,明天恢復更新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168章 誰可爲帥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304章 重組騎兵第486章 程郎求親第413章 汾陰薛氏請假第110章 奔襲歷城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334章 調兵遣將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第1章 邊疆牧童第468章 盤剝索賄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72章 誇大成果第86章 佳人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