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心懷憂慮

第332章 心懷憂慮

仁壽二年(公元602年)正月十四,崔棄疾聽從其父崔澈的命令,先行抵達庫莫奚。

前來迎接的阿會哥耶朗聲道:

“與賢弟久不相見,今日再會,仍是光彩依舊。”

崔棄疾翻身下馬,把繮繩交給了隨從,對着阿會哥耶,也是笑容滿面:

“有勞義兄久候。”

阿會哥耶問道:

“不知燕公如今走到了何處。”

崔棄疾答道:

“阿爺領兵在後,按行程,再有兩日也能到達。”

這兩位香火兄弟又寒暄了幾句,在前往王帳的路上,崔棄疾問道:

“阿爺大軍將至,敢問義兄,不知奚王如今準備得怎樣了?”

阿會哥耶笑道:

“賢弟儘管放心,大隋天子的詔書送達後,父王就在徵召各部兵馬,如今老哈河以西,集結了奚族步騎不下十二萬。”

崔棄疾聞言,稍稍安心,又問道:

“契丹如今又是什麼情況?”

阿會哥耶如實道:

“契丹五部都已經盡數遷徙到了老哈河以東,也在等着燕公蒞臨。”

崔棄疾暗自點頭,果然,阿爺這幾年苦心經營北疆,如今這些草原部族,一個個都乖順得很。

二人邊說邊走,阿會哥耶突然感慨道:

“要我說,燕公是我們奚族的大恩人,聽從差遣,是我們的本分。

“哪需要向契丹、突厥一般,向我們奚人許諾將來共同瓜分高句麗。

“難道沒有利益驅使,我們奚人就會違逆燕公的命令麼。”

崔棄疾知道這是阿會哥耶故意在自己面前講的。

這僅僅是一張空頭支票而已,崔澈雖然豪言奪取遼東城以後,三年滅亡高句麗,但也就是瞅準了楊堅活不到那一天。

爲了讓自己能夠留在燕地,找的一個藉口而已。

庫莫奚、契丹這些胡人這麼積極出兵,甚至自備牲畜,圖的還是楊堅在戰後的賞賜。

遼東城,就是楊堅心裡的一根刺,若是能爲他拔掉這根刺,賞賜又怎麼會少得了。

至於崔澈向庫莫奚、契丹甚至都速六許諾將來共分高句麗,也是盤算着真要對高句麗發起滅國戰爭的那一天,驅使這些胡人充當馬前卒。

不過在崔棄疾看來,有此前高熲慘敗的例子在,這些胡人居然還是篤定阿爺能夠奪取遼東城,這般踊躍,多少也有點離譜。

‘看來我還是低估了阿爺在漠南部族之間的威信。’

心中稍作思量,崔棄疾正色道:

“阿爺曾教導過我,挾恩圖報,非君子所爲。

“奚王與義兄,有感於阿爺過去的恩義,報以拳拳之心,棄疾也是深受感動。

“但奚王爲此勞師動衆,又怎能無利以慰勞將士。

“阿爺向奚王許以重利,並不是與奚王生分了關係,而是在爲奚王着想,爲了兩家長久的情誼考慮。”

阿會哥耶慚愧道:

“是我愚鈍,沒能理解燕公的良苦用心。”

說着,他代替其父阿會魯蘇,向崔棄疾表態,肅容道:

“賢弟儘管放心,我奚族將士,必將爲燕公拼死奮戰,奪下遼東城!”

崔棄疾笑道:

“義兄所言,棄疾定然是信的。”

雖然隋軍之中,多有猜測,認爲崔澈此次徵召的胡漢將士不會比當年的遼東大戰少太多。

但實際上,崔澈此次東征,都速六、庫莫奚、契丹五部都可以說是傾巢出動。

其中,有燕地騎卒八萬人,博陵騎卒五千人,都速六麾下步騎三萬人,庫莫奚步騎十二萬人,以及契丹五部步騎十萬人,合計共有胡漢步騎三十三萬五千人。

比五年前的遼東大戰甚至還要多出了三萬五千人。

當然,相比較於楊廣在原時空的征討高句麗的手筆,還是不夠看。

只是這支龐大的漢胡聯軍,戰鬥力實在是良莠不齊,尤其是契丹五部拼湊起來的十萬大軍,早在西遼河畔,崔澈就已經領教過。

庫莫奚十二萬步騎,也只有三萬騎卒可堪驅使,至少在這一時期,庫莫奚與契丹的步卒,只能說是烏合之衆。

但也實在是沒有辦法,還非得有這些炮灰幫忙,崔澈可捨不得自己苦心培育出來的精銳騎卒去下馬攻城。

這些隋軍騎卒,除了壓陣以外,崔澈另有用處。

仁壽二年(公元302年)正月十六,黃昏中,八萬五千隋軍騎卒,與都速六部三萬步騎聯袂抵達老哈河流域,身後更是跟着茫茫的牲畜羣。

崔澈沿河下寨,連營五里。

契丹八部酋長聞訊渡河而來,奚王阿會魯蘇也與其子阿會哥耶跟隨崔棄疾前來拜謁。

帥帳之中,衆人齊聚一堂。

崔澈命隨軍的四名側室穆邪利、王妙容、尉遲熾繁、張麗華現身,爲衆人斟酒。

這些胡人酋長們無不正襟危坐,目不斜視,唯恐崔澈誤會,那模樣,像極了崔澈面對小陳時的正經。

酒過三巡,崔澈藉着醉意說道:

“崔某奉聖人之令征討高句麗,才能與諸位歡聚,但喜悅的同時,實在是忐忑不安。”

由於在場的既有漢人,也有突厥人、契丹人、庫莫奚人,崔澈索性說的是漢話。

大賀摩會這兩年苦學漢人語言,別的人還在聽陪坐的譯者翻譯的時候,他已經當先做了捧哏,疑惑道:

“燕公乃當世之名將,麾下兵強馬壯,又能有什麼能讓燕公憂慮。”

衆人紛紛附和。

崔澈嘆息道:

“諸位心向大隋,才能應詔而來,崔某不勝感激。

“但自古聯軍,大多難以成事,究其緣由,還是令出多門,難以協調。

“如今卻是四族同聚,崔某又怎能不爲此憂心忡忡。

“今日諸位既然都在場,不如我們就推舉一人,號令聯軍,如何?”

精通漢話的可不止是大賀摩會一人,阿會魯蘇起身道:

“燕公!我阿會魯蘇與你關係不睦,但有句話,實在是不吐不快。

“我等勞師遠征,爲的是報效朝廷,替大隋天子洗刷當年的恥辱,並非是要爭權奪利。

“若是有誰用兵之妙,能更勝燕公,阿會魯蘇定然擁護,我實在是不願對你俯首聽命。

“但實情卻是在座的各位,包括我自己,都難望燕公項背,除卻燕公,誰又能當此重任!

“三十餘萬大軍的生死,實在不可兒戲。

“既然燕公擔憂令出多門,我阿會魯蘇今日就放下舊怨,在此立誓。

“此戰,奚族定當遵從燕公軍令,若有違背,讓我死於亂刀之下!”

(本章完)

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58章 失意之人抱歉,今天要再請一次假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505章 渡河西進請假第95章 天子賜婚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285章 營州之圍第274章 越府相親第354章 重逢劉方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400章 兩軍僵持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90章 反擊突厥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104章 處刑立威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292章 破敵之計第110章 奔襲歷城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599章 荊南將士第326章 回朝述職第602章 九江太守第585章 中秋攬月第373章 何處爲先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548章 小試牛刀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68章 太原王氏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497章 孝心可嘉第227章 自相殘殺第268章 蘇威來訪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362章 各方反應第81章 皇家尼寺第610章 約定舉義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397章 陣前斬將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526章 救援隴右第531章 夜間生變第44章 提攜後進第576章 體驗生活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190章 越府尋人第5章 封家六子第366章 君臣訣別第89章 有子名樂第9章 巡視田宅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379章 呼喚家人第10章 少年出遊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485章 廢除酷法(3000)第465章 越府報喪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200章 楊崔之會第581章 開平三年第610章 約定舉義請假一天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153章 揮師西進第243章 入宮哭訴第229章 殺人脫身第16章 德彝同行請假一天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80章 前線覓功第459章 汾水之魚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530章 難捨慈母第374章 清河崔氏第420章 目標河南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309章 父子娶妻第436章 危牆之下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58章 失意之人第18章 崔家兒拳第613章 宴無好宴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377章 忠義難全
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58章 失意之人抱歉,今天要再請一次假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505章 渡河西進請假第95章 天子賜婚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285章 營州之圍第274章 越府相親第354章 重逢劉方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400章 兩軍僵持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90章 反擊突厥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104章 處刑立威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292章 破敵之計第110章 奔襲歷城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599章 荊南將士第326章 回朝述職第602章 九江太守第585章 中秋攬月第373章 何處爲先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548章 小試牛刀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68章 太原王氏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497章 孝心可嘉第227章 自相殘殺第268章 蘇威來訪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362章 各方反應第81章 皇家尼寺第610章 約定舉義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397章 陣前斬將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526章 救援隴右第531章 夜間生變第44章 提攜後進第576章 體驗生活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190章 越府尋人第5章 封家六子第366章 君臣訣別第89章 有子名樂第9章 巡視田宅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379章 呼喚家人第10章 少年出遊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485章 廢除酷法(3000)第465章 越府報喪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200章 楊崔之會第581章 開平三年第610章 約定舉義請假一天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153章 揮師西進第243章 入宮哭訴第229章 殺人脫身第16章 德彝同行請假一天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80章 前線覓功第459章 汾水之魚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530章 難捨慈母第374章 清河崔氏第420章 目標河南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309章 父子娶妻第436章 危牆之下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58章 失意之人第18章 崔家兒拳第613章 宴無好宴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377章 忠義難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