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重遇舊人

第532章 重遇舊人

慕容伏允並未被憤怒衝昏頭腦,見局勢難以挽回,他在諸王的勸說下,強硬地逃離了大營。

而這些受到驚嚇,僥倖逃出生天的吐谷渾潰兵,短時間內無法重新形成戰鬥力。

至少在崔澈結束關隴之戰前,他們都難以威脅隴右。

大戰平息,日出也爬上了隴山。

第一縷晨曦照耀下,吐谷渾的營寨還在升騰着滾滾黑煙。

此前放火的東隋騎卒們,正指揮着俘虜撲滅明火,總算沒有將整座大營燒成白地。

各項繳獲已經在清點,但崔澈目測了一些,此戰收穫並不豐。

雖說是吐谷渾可汗慕容伏允親征,但他並沒有舉傾國之力,在吐谷渾的北方,還有一支實力不俗的鐵勒部落正虎視眈眈。

果然,結果也正如崔澈所料,此次突襲,燕軍共計收繳牛、羊等牲畜數萬頭,然而俘斬卻不足萬人。

當然,這也與昨夜一戰,本就不是以殺傷爲目的有關。

騎卒們突入營中,第一任務是縱火,製造騷亂。

第二任務是驅散敵軍,不使他們能夠集結。

奉命襲營的騎將們都出色的完成了崔澈的要求。

丘和在城外戰鬥結束的第一時間,便帶着百餘名騎卒出城,前來謁見崔澈。

崔澈沒在人羣中看到高士廉,不由心中一緊,問道:

“高士廉何在?莫非已經罹難?”

丘和趕忙解釋道:

“高長史如今正在城中,只是覺得無顏面見燕王,故而未曾前來相迎。”

崔澈聞言,啞然失笑。

誠然,當初高士廉棄自己而去,崔澈確實有過不滿,但當初他應徵入幕,本就是受自己逼迫,並非真心投效。

高士廉當初離開,也並非是爲了謀求高官厚祿,另投新主,而是在終南山隱居避禍。

對於當初的事,崔澈早已釋然。

更別提如今迎娶了高士廉的妹妹,二人有了親戚關係。

得知高士廉如今還好好的活着,崔澈也不急着去見他。

崔澈翻身下馬,將跪在馬下的丘和扶起,感慨道:

“孤可是久聞丘公之名,相見恨晚。

“丘公曆經州郡,皆以惠政著聞,寬而不擾。

“如今面對外敵,更是不屈不撓,保境安民,正是地方官員效仿的榜樣。”

這番話說得丘和內心激情澎湃,一股士爲知己者死的情感油然而生。

“大王,這是天水太守印,以及天水郡的戶籍賬冊,還請大王檢閱。”

丘和將印璽與賬冊雙手奉上,但崔澈卻不接,他將印璽與賬冊推回給丘和,鄭重其事道:

“如今關中局勢尚未分明,孤不能在隴右久留,還請丘公繼續爲我鎮守天水。”

丘和愕然道:

“丘某不過是一降臣,安敢當此重任。”

崔澈正色道:

“丘公某要自謙,將來收取關隴,孤另有重用,如今這天水,就有勞丘公費心了。”

丘和於是不再推辭,他激動叩首道:

“大王厚愛,丘某銘感五內,願爲大王盡綿薄之力,效犬馬之勞。”

崔澈撫掌笑道:

“孤不喜得天水,能得丘公,便是此行最大的收穫!”

在城外交流許久,直到崔澈麾下的將士已經接管了城防,徹底控制了天水城,崔澈才與丘和同坐一車,攜手入城。

馬車自然是丘和特意準備好的。

而李秀寧依舊扮作親兵,跟隨在車駕左右。

崔澈沿途所見,都是戰爭的痕跡。

城牆周邊的屋舍都已經被拆毀,顯然是擔心被敵軍帶火的箭矢引燃屋子,引發大火。

許多在吐谷渾圍困前,臨時逃入天水的民衆無家可歸,只能以天爲被,以地爲牀。

燕王崔澈領兵救援天水,趕跑了吐谷渾人的消息早就傳遍了全城。

飢餓的民衆聞訊,蜂擁而來,將道路堵得水泄不通,乞求崔澈能夠施捨些吃的。

崔澈見到衆人瘦骨嶙峋,不禁當衆潸然淚下,他站在馬車上,對百姓們喊道:

“諸位天水父老,是崔某來晚了!

“如今城中斷糧,但崔某一心救援天水,拋棄輜重,輕裝奔襲,故而軍中也沒有多少餘糧。”

正當百姓們大失所望的時候,崔澈又道:

“但是在我驅逐吐谷渾人時,繳獲了不少牲畜,我只留部分,以供軍需,其餘則盡數運來城中,與百姓同食!”

天水民衆聞言,無不歡呼雀躍,高呼燕王萬歲。

一旁的丘和也在恭維道:

“大王千里奔襲,救下天水軍民,如今更是施以肉食,天水百姓又怎敢忘記大人的恩惠!”

崔澈擺擺手,對丘和道:

“此事就麻煩丘公操持,切記久餓不能暴食,莫要將好事給辦差了。”

丘和連連應是,對這位新主的好感度早已拉滿。

崔澈先往郡守府,寫下一封奏疏,請求改天水郡爲秦州,向晉陽朝廷表奏丘和爲秦州刺史,在正式任命下達之前,由丘和代理秦州政務。

隨即便將爲戰爭善後之事,盡數交給了丘和,崔澈離開郡守府前,吩咐李孝恭帶領一隊騎卒,前往清水縣運糧前來,以解天水之急。

他知道李孝恭與清水縣令張綸結下了友誼,這件事情他去最爲合適。

李孝恭應命告辭,崔澈目送他遠去,又讓丘和爲自己準備了住處,派人送李秀寧前去歇息,這才讓郡守府的一名小吏引路,前往高士廉的府邸拜訪。

高士廉自覺無顏面對崔澈,但也知道崔澈入城,必會登門。

畢竟高母還在府上,崔澈這個女婿的,無論如何也得登門拜訪岳母。

故而,高士廉已經提前在府門外迎候。

崔澈坐着馬車遠遠行來,行至高士廉面前,馬車才聽聞,不等高士廉見禮,崔澈便起身笑道:

“孤還以爲內兄還要避着我呢!”

高士廉俯身拜道:

“罪人曾棄大王而去,本不敢再見大王。

“只是罪人知道大王忠孝爲先,必會過府探望罪人之母。

“罪人本就有負大王,又怎敢心生怠慢。”

崔澈走下馬車,扶起高士廉,不以爲意道:

“我與內兄如今是親戚,又何必舊事重提。

“內兄當初離我而去,只爲自保而已,並不曾向朝廷告發,又何言有負於我。”

還有

(本章完)

下午出院,明天恢復更新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38章 大戰將起第328章 巧遇小陳第215章 重瞳快腿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204章 舊人之心第154章 大興獻俘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12章 少年詠鵝第12章 少年詠鵝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24章 爲報君恩第53章 記事參軍第167章 唐公李淵第22章 求學之心第285章 營州之圍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47章 獻策平陳第613章 宴無好宴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595章 退守江陵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86章 佳人邀見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364章 兩封文書第489章 契丹之行第303章 廢立儲君第102章 精騎迎主請假一天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550章 亂軍之際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481章 歃血爲盟(4000)第124章 食鹽入關第94章 突厥分裂第434章 東線戰起第60章 孝子賢孫第570章 崔澈教孫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22章 求學之心第421章 先鋒襲城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200章 楊崔之會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448章 走漏消息第460章 護寺僧兵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340章 改變想法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535章 重回關中第132章 131大索貌閱第416章 關隴危機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194章 親友重逢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349章 事後處置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461章 淨身修行第143章 漁陽設伏第40章 孝寬之疾第512章 勸降忠臣第33章 暗中投效第318章 契丹歸附第395章 偵查敵情第248章 妄人妄語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284章 圍魏救趙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611章 攻陷江陵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535章 重回關中第185章 兒女親家第576章 體驗生活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54章 再見德彝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147章 冊立新汗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164章 重回書院請假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104章 處刑立威第586章 以詩明志第71章 一喜一憂第397章 陣前斬將
下午出院,明天恢復更新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38章 大戰將起第328章 巧遇小陳第215章 重瞳快腿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204章 舊人之心第154章 大興獻俘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12章 少年詠鵝第12章 少年詠鵝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24章 爲報君恩第53章 記事參軍第167章 唐公李淵第22章 求學之心第285章 營州之圍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47章 獻策平陳第613章 宴無好宴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595章 退守江陵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86章 佳人邀見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364章 兩封文書第489章 契丹之行第303章 廢立儲君第102章 精騎迎主請假一天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550章 亂軍之際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481章 歃血爲盟(4000)第124章 食鹽入關第94章 突厥分裂第434章 東線戰起第60章 孝子賢孫第570章 崔澈教孫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22章 求學之心第421章 先鋒襲城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200章 楊崔之會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448章 走漏消息第460章 護寺僧兵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340章 改變想法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535章 重回關中第132章 131大索貌閱第416章 關隴危機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194章 親友重逢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349章 事後處置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461章 淨身修行第143章 漁陽設伏第40章 孝寬之疾第512章 勸降忠臣第33章 暗中投效第318章 契丹歸附第395章 偵查敵情第248章 妄人妄語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284章 圍魏救趙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611章 攻陷江陵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535章 重回關中第185章 兒女親家第576章 體驗生活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54章 再見德彝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147章 冊立新汗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164章 重回書院請假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104章 處刑立威第586章 以詩明志第71章 一喜一憂第397章 陣前斬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