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鄴城之戰

第382章 鄴城之戰

隋軍沒有過多的試探,徑直全軍出擊,主將馮孝慈甚至沒有留下後備部隊。

眼看着隋軍慢慢逼近,時而調整陣型,崔澈立即下令,命秦瓊、王當萬領兩翼騎兵出陣,中軍卻留在原地,結陣自守。

秦瓊、王當萬望見令旗揮舞,毫不遲疑,各自領着左右兩軍殺向隋軍。

呂玉與侯莫陳乂見狀,也不再護衛中軍,各領五千騎卒迎戰燕軍四萬騎卒。

雙方騎兵最先交手,燕軍左軍佔據明顯的優勢,但浴血奮戰的侯莫陳乂卻並不慌張,騎兵無法與燕軍抗衡,這是他們在戰前就已經預料到的事情。

對於隋軍來說,勝負的天平不在於騎兵之間的勝負,只見侯莫陳乂率領隋軍右軍且戰且退,試圖誘使燕軍騎兵追擊,從而使他們不能干擾到馮孝慈與崔澈之間的中軍決戰。

然而當侯莫陳乂望向呂玉的左軍所在,卻發現,左軍已然陷入了混亂之中。

隋軍左軍面對的是燕軍右軍,燕軍兩翼的人數並不均衡,左軍有騎卒兩萬五千人,右軍卻只有一萬五千人。

但這支燕軍右軍卻是由帳前效節軍與銀鞍契丹直組成。

作爲右軍的箭頭部隊,蘇定方手持長槊,衝鋒在最前沿,他領着帳前效節軍第一團的一千騎卒與呂玉麾下五千騎兵迎頭撞上。

蘇定方能夠統御燕軍最精銳的一支部隊,絕不僅是因爲崔澈的偏愛,別看他年紀小,憑藉着自身的悍勇,也早已使麾下心悅誠服。

今日他一馬當先,長槊揮舞,頃刻間就掃落數人,滿是血污的稚嫩臉龐,更是讓人望而生畏。

如果說隋軍右軍尚且能夠勉力支撐,且戰且退,那麼面對燕軍帳前效節軍與銀鞍契丹直衝擊的隋軍左軍,則全完喪失了自主。

相、衛府兵上一次參戰,已經是七年前,高熲領兵圍攻遼東城一戰。

正兒八經的騎兵戰鬥,那更是開皇三年,反擊突厥時的老黃曆了,距今已經超過二十年。

如今缺少戰爭歷練的隋軍右軍面對三倍於自己的燕軍騎卒,又是帳前效節軍、銀鞍契丹直這樣的天下強兵,自身士氣本就低落,潰敗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任憑呂玉如何呼喊指揮,都無法讓丟盔棄甲的右軍騎卒停下逃跑的腳步。

不過,倒是成功引起了蘇定方的注意,他挺着馬槊殺奔呂玉而去。

見蘇定方衝來,呂玉想到了斬將奪旗,扭轉敗局,他顧不得喝止潰兵,拍馬持槊迎向蘇定方。

呂玉官職是司法參軍,身份是李景的幕僚,但他並非文士,而是一員戰將,平素也是以勇銳著稱。

他的槊尖直貫蘇定方的要害而來,蘇定方不懼反喜,與呂玉挺槊而戰。

兩人交戰數合,呂玉急着斬將,好挽回頹勢,自然是攻勢迅猛,只是蘇定方從容以對,他或是以長槊格擋,或是在馬背上俯仰左右,以避開呂玉的槊尖。

呂玉越戰越是焦急,他清楚,時間不在自己一方,然而越是急,就越容易露出破綻。

蘇定方再一次避開了呂玉直貫自己要害的一擊,趁呂玉用力過猛,失了重心,蘇定方馬槊橫拍,將呂玉打落馬下。

呂玉正要掙扎着起身,蘇定方的槊尖已然抵住了呂玉的咽喉。

在呂玉被擒以後,所剩不多還在頑抗的隋軍右軍將士,也一鬨而散。

王當萬趁機分五千銀鞍契丹直追捕潰兵,自己領着帳前效節軍向隋軍中軍發起衝鋒。

但其實,隋軍中軍早就陷入了苦戰之中。

他們雖有四萬步卒,人數遠超崔澈麾下一萬五千人的皮室軍,但崔澈還在皮室軍的後方埋伏了五千博陵騎卒。

當雙方中軍交戰之時,崔澈立即命後方的博陵騎卒分作兩股,包抄隋軍側翼。

沒有了呂玉與侯莫陳乂的掩護,使得隋軍的中軍側翼,直面博陵騎卒的威脅,這讓隋軍主將馮孝慈不得不分出大量步卒守衛兩翼,也大大減輕了皮室軍在正面的壓力。

然而當帳前效節軍擊潰隋軍右軍,從後方殺來,完成了對隋軍包圍圈的同時,也使對方處於四面受敵的困境。

隋軍中軍一時間陣腳大亂,站在城樓上的李景望着城下這一切,心知若是沒有變數,堅持不了多久,城外的相州兵、衛州兵必然是棄甲而降的結果。

又不是在與異族交戰,面對的又是代表河北士人利益的崔澈,這些河北士兵又怎麼可能在士氣低落的情況下,死戰到底。

李景打算冒險一搏,放鬆對洺、魏二州士兵的看管,統御留在城內的五千相州兵出城,支援馮孝慈。

但頃刻間,城內響起了不弱於城外的喊殺聲。

李景臉色一白,他知道出大事了。

有親信氣喘吁吁爬上北面城樓,哭喪着臉道:

“李公,洺、魏二州將士譁變,現已奪占城中武庫,正向城北殺來,李公,鄴城守不住了,快走吧!”

李景並沒有離開,他鎮定地問道:

“是李靖嗎?”

爲了防止洺州兵與魏州兵趁機生亂,昨天李景便收繳了他們的武器,從五千留守將士之中,分出了一千人對這些手無寸鐵的洺、魏士卒嚴加看管。

可如今武庫被奪佔,兵械重新落入了洺、魏將士手中,能一手促成這件事,有動機促成這件事的,也只剩了相州刺史府司馬李靖。

親信憤恨道:

“正是李靖,他假傳李公軍令,調走了看守洺、魏之兵的軍隊,趁機煽動他們叛亂。”

李靖不願再爲李景獻策,但他依舊是相州刺史府司馬,親自前往假傳李景軍令,也難怪看守洺州兵與魏州兵的偏將會上當。

李景仰天長嘆,他知道,別說介入城外的戰鬥,自己連鄴城都保不住了。

“走吧。”

親信以爲李景是要逃離鄴城南下衛州,正要爲他備馬,李景卻對一衆親信道:

“你們各自逃命去吧。”

說罷,獨自走下了北面城樓。

身後一名幕僚追問道:

“明公何去?”

李景嘆道:

“僅此一敗,失了河北,老夫無顏再回關中。

“我主在西,當往西城樓,面西跪拜,了此殘軀。”

前面一直把呂玉寫成了呂玉都。

(本章完)

第556章 洛陽宮室第476章 一計不成第438章 回師晉陽第363章 李密東奔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62章 裴秀來京第85章 相士納賄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316章 初生牛犢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409章 賣主求榮第422章 大軍南渡第499章 大戰將啓第255章 減免賦稅第132章 131大索貌閱番外發不出來第580章 不顧西域第285章 營州之圍第344章 驅使俘虜第559章 自比貞婦第466章 鋪張浪費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55章 徵辟裴矩第31章 憾失姻緣第513章 李淵定計(3000)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441章 重設商稅第25章 竇府家宴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306章 雙喜臨門第432章 洛陽易幟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90章 反擊突厥第54章 再見德彝第168章 誰可爲帥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611章 攻陷江陵第290章 揣測心思(第五更)第406章 將士譁變第264章 尚月尼庵第349章 事後處置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622章 班師回朝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194章 親友重逢第149章 歃血爲盟第509章 攻心爲上第23章 北齊舊人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45章 賞功罰罪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60章 孝子賢孫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333章 離間君臣第57章 楊廣相求第287章 二度出塞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539章 李淵爲將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613章 宴無好宴第600章 江陵城防網吧裡寫狀態有點差,今天先兩更吧第93章 三線告捷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250章 回饋宗族第142章 趙穆爲間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603章 疑兵之計第108章 蘇威問案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447章 東窗事發第522章 和親之議第199章 武官升遷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178章 燕公崔澈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228章 進兵吳縣第433章 幼子爲質第608章 拖延時間第28章 雄主崩殂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77章 南陳奪嫡第227章 自相殘殺第346章 棄城求援
第556章 洛陽宮室第476章 一計不成第438章 回師晉陽第363章 李密東奔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62章 裴秀來京第85章 相士納賄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316章 初生牛犢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409章 賣主求榮第422章 大軍南渡第499章 大戰將啓第255章 減免賦稅第132章 131大索貌閱番外發不出來第580章 不顧西域第285章 營州之圍第344章 驅使俘虜第559章 自比貞婦第466章 鋪張浪費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55章 徵辟裴矩第31章 憾失姻緣第513章 李淵定計(3000)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441章 重設商稅第25章 竇府家宴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306章 雙喜臨門第432章 洛陽易幟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90章 反擊突厥第54章 再見德彝第168章 誰可爲帥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611章 攻陷江陵第290章 揣測心思(第五更)第406章 將士譁變第264章 尚月尼庵第349章 事後處置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622章 班師回朝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194章 親友重逢第149章 歃血爲盟第509章 攻心爲上第23章 北齊舊人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45章 賞功罰罪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60章 孝子賢孫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333章 離間君臣第57章 楊廣相求第287章 二度出塞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539章 李淵爲將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613章 宴無好宴第600章 江陵城防網吧裡寫狀態有點差,今天先兩更吧第93章 三線告捷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250章 回饋宗族第142章 趙穆爲間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603章 疑兵之計第108章 蘇威問案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447章 東窗事發第522章 和親之議第199章 武官升遷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178章 燕公崔澈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228章 進兵吳縣第433章 幼子爲質第608章 拖延時間第28章 雄主崩殂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77章 南陳奪嫡第227章 自相殘殺第346章 棄城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