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東隋馬政

第446章 東隋馬政

就連高熲都選擇對楊勇諸子謀逆案袖手旁觀,自然也不會有人會爲他們伸張正義。

最終這些被祖母獨孤伽羅、外祖父雲定興稱作是豬狗崽子的皇族貴胄們,在怨恨、不甘以及恐懼之中,被迫飲下叔父楊廣派人送來的鴆酒。

而誣告外孫的雲定興,則如願獲得任用,被楊廣拜爲少府丞。

至於高熲,也因此與楊廣緩和了關係。

楊素在這場風波中置身事外,他在向楊廣請辭後,便將家眷留在大興爲質,隻身趕赴荊州。

樹欲靜而風不止,崔澈有心偃旗息鼓,抽出時間整頓內政,但楊廣卻不願意坐以待斃,試圖反攻中原。

只不過消息還未傳到晉陽,崔澈對此暫不知情。

好在崔澈在晉陽宮白天處置政務,夜裡與太后偷情的同時,也沒忘記從三河地區府兵之中,挑選壯士補充戰兵,除去崔棄疾麾下三萬徐州精銳以外,東隋的戰兵規模又重新恢復到了二十萬。

也有壞消息,隨着崔澈多次長途奔襲,戰馬以及代步的馬匹數量損失嚴重,早已不復當初八萬五千燕軍精騎,人均三馬的規模。

如今東隋戰兵中,僅有帳前效節軍、銀鞍契丹直、博陵騎卒這兩萬五千人能夠維持一人三馬的配置。

剩餘騎卒大多是一人雙馬,甚至單騎走馬,已經承擔不了長途奔襲的任務。

崔澈並沒有在奪取關東後,就認爲騎兵在南方派不上大用場,而懈怠馬政。

他清楚,沒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無法震懾草原部族。

東突厥、庫莫奚、契丹,這些胡人之所以對當初僅僅只是幽州總管的崔澈畏之如虎,可不就是他通過威逼利誘,通過各種交易,剝削漠南各族的馬匹,從而組建起一支八萬人規模的燕地精騎。

八萬騎卒隨時可以長途奔襲,直搗黃龍,漠南各族哪個又不掂量着點自己的份量。

因此,對於崔澈來說,保持對草原部族的威懾,要比組建水軍更爲優先。

也正是要將資金投入到繁育馬匹之中,使得崔澈只能將組建水軍的事情拖延至今年秋收,等到秋稅入庫以後,再撥下款項,打造艦船,組建水軍。

養馬是一個技術活,非得有專業人士主持不可,但還真叫崔澈找到了這麼一個人。

由於東隋軍隊分爲戰兵與府兵,二者之間的待遇天差地別,去年年底,心高氣傲的朔州鄯陽(今山西朔州)人尉遲融與一衆好友背井離鄉,前往代州投軍。

代州有麥鐵杖麾下的一萬戰兵,尉遲融便是想要躋身在麥鐵杖的麾下。

麥鐵杖作爲崔澈麾下的方面之將,想要見他一面,對於普通人來說自然是千難萬難,但好在這尉遲融頗有背景。

其祖父尉遲本真,是北魏冠軍將軍、漁陽郡公。

祖父尉遲孟都,爲北周濟州刺史。

父親尉遲伽,也在隋朝擔任過儀同大將軍一職。

尉遲氏作爲代北豪族前來相投,麥鐵杖自然不能避而不見。

而尉遲融魁梧雄偉的身材也吸引了麥鐵杖的注意,他讓麾下部將與尉遲融比武。

別看尉遲融年輕,才二十出頭,可無論步戰、馬戰,都沒有人是他的對手。

麥鐵杖見尉遲融是一員難得的猛將,立即將他收在麾下。

只不過任免、提拔將領的權力屬於中外府,麥鐵杖喜愛尉遲融的才能,便向崔澈去信,希望爲尉遲融求一個偏將。

偏將位在大將、亞將之下,可領騎卒千人,或者是步卒兩千。

可見麥鐵杖對尉遲融的看重。

崔澈收到來信後,並沒有依照麥鐵杖的請求,任命尉遲融爲代州偏將,而是徵召尉遲融前來晉陽,往帳前效節軍,擔任亞將。

亞將比偏將高了一級,更別提是在帳前效節軍效力。

衆人都以爲這是崔澈愛屋及烏,正因爲是麥鐵杖推薦,這纔對尉遲融委以重用,就連麥鐵杖自己都這麼覺得。

但實際上,尉遲融以字行於世,當崔澈看到麥鐵杖的來信上,赫然寫着尉遲敬德四個字,哪還有半點猶豫。

尉遲敬德本名就是尉遲融,至於尉遲恭,則是歸順唐朝的賜姓。

時年二十二歲的尉遲敬德,懷揣着對未來的滿滿憧憬,來到了晉陽。

貞元元年(公元606年),正月十二,時年二十二歲的尉遲敬德,懷揣着對未來的滿滿憧憬,來與其同鄉張萬歲等人來到了晉陽。

崔澈得知消息,命人將他們引入晉陽宮,在相國府接見了尉遲敬德等人。

只不過出乎尉遲敬德一行人預料的事,崔澈並沒有考較他們的武藝,而是詢問道:

“諸位之中,可有人善於養馬?”

衆人聞言,都將目光看向張萬歲,張萬歲起身答道:

“回稟相國,小民張萬歲,家中世代販馬,論及養馬,倒是頗有心得。”

實際上,這羣人中,崔澈最欣喜的,便是得了張萬歲。

原時空中,張萬歲跟隨尉遲敬德降唐,李世民以張萬歲執掌馬政。

張萬歲專掌監牧養馬24年之久。

接手之初,僅有軍馬三千匹,但在他的努力下,到唐高宗時期,繁育軍馬76萬匹,這還不算軍鎮、驛站、閒廄的馬匹數量。

而隨着張萬歲被免職,唐朝馬政也衰敗下來,直到唐玄宗重新啓用張萬歲的孫兒,恢復張萬歲曾經的舊令,這才使得軍馬數量恢復到40餘萬。

這樣一位養馬大才,崔澈又怎能忽視,初唐名將們能夠四處滅國,揚威異域,其中少不了張萬歲的貢獻。

所以他纔會在接見尉遲敬德一行人時,迫不及待的詢問誰能養馬,就等着張萬歲毛遂自薦。

當然,崔澈也不能單憑張萬歲一句話就對他委以重任,爲此,崔澈特意詢問了張萬歲不少養馬的知識。

崔澈自己對於養馬所知不多,但並不妨礙他不懂裝懂,時而頷首微笑,彷彿張萬歲所言,無不貼合自己的心意。

在張萬歲通過所謂的考覈後,崔澈當即表奏天子,拜張萬歲爲太僕少卿,專掌馬政。

(本章完)

第86章 佳人邀見第234章 稍作休整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27章 胭脂鋪子第62章 裴秀來京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273章 民部尚書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305章 江東二陳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420章 目標河南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56章 太后楊氏第455章 卦象玄機第352章 漢燕爲盟第42章 行差踏錯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485章 廢除酷法(3000)第385章 渡河北上請假一天第436章 危牆之下第60章 孝子賢孫第559章 自比貞婦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257章 鉅鹿魏徵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176章 花落誰家第363章 李密東奔第190章 越府尋人第194章 親友重逢第596章 封鎖江面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260章 母女私語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77章 南陳奪嫡第248章 妄人妄語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400章 兩軍僵持第183章 覬覦遼西(第四更)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69章 晉王設宴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455章 卦象玄機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166章 千牛備身(第一更)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40章 孝寬之疾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397章 陣前斬將第14章 妙容訪親第235章 誘敵之計第305章 江東二陳第501章 徐郎何來第586章 以詩明志第8章 周主滅佛第54章 再見德彝第4章 初入崔府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400章 兩軍僵持第400章 兩軍僵持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89章 有子名樂第86章 佳人邀見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618章 父子合謀第509章 攻心爲上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379章 呼喚家人第343章 喪師自刎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298章 震懾北疆第211章 江南叛亂第169章 行軍長史第216章 夜探敵營第295章 家事國事第601章 揚水運河第45章 賞功罰罪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92章 可汗夜遁第399章 孰輕孰重更新要晚一點第26章 希望落空第333章 離間君臣第154章 大興獻俘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317章 不問前罪請假一天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582章 父子爭執
第86章 佳人邀見第234章 稍作休整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27章 胭脂鋪子第62章 裴秀來京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273章 民部尚書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305章 江東二陳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420章 目標河南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56章 太后楊氏第455章 卦象玄機第352章 漢燕爲盟第42章 行差踏錯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485章 廢除酷法(3000)第385章 渡河北上請假一天第436章 危牆之下第60章 孝子賢孫第559章 自比貞婦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257章 鉅鹿魏徵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176章 花落誰家第363章 李密東奔第190章 越府尋人第194章 親友重逢第596章 封鎖江面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260章 母女私語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77章 南陳奪嫡第248章 妄人妄語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400章 兩軍僵持第183章 覬覦遼西(第四更)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69章 晉王設宴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455章 卦象玄機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166章 千牛備身(第一更)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40章 孝寬之疾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397章 陣前斬將第14章 妙容訪親第235章 誘敵之計第305章 江東二陳第501章 徐郎何來第586章 以詩明志第8章 周主滅佛第54章 再見德彝第4章 初入崔府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400章 兩軍僵持第400章 兩軍僵持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89章 有子名樂第86章 佳人邀見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618章 父子合謀第509章 攻心爲上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379章 呼喚家人第343章 喪師自刎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298章 震懾北疆第211章 江南叛亂第169章 行軍長史第216章 夜探敵營第295章 家事國事第601章 揚水運河第45章 賞功罰罪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92章 可汗夜遁第399章 孰輕孰重更新要晚一點第26章 希望落空第333章 離間君臣第154章 大興獻俘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317章 不問前罪請假一天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582章 父子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