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調兵遣將

第334章 調兵遣將

此前,崔澈征討契丹,出發前還特意與麾下將士強調紀律,出塞後,需得嚴肅軍紀,不許擄掠人畜。

但這一次東征,崔澈一點也沒有標榜仁義之師的想法。

仁壽二年(公元602年)正月十八,幽州道行軍元帥崔澈派遣東突厥葉護都速六爲先鋒,領突厥三萬步騎率先東出。

隋軍、奚族將士緊隨其後,相繼渡河,與契丹軍隊在老哈河東岸會師。

崔澈並未將四族軍隊打亂,重新編制,真要這樣做,需得花費很長的時間讓將士們彼此熟悉,重新形成戰鬥力。

畢竟在戰場上,沒有人願意把自己的後背交給一個陌生人。

只不過崔澈還是往其餘三族派遣了使者,負責替他傳達軍令。

其中,魏徵被派往奚人軍中,跟在阿會魯蘇的身邊。

魏徵在安平縣看完了崔澈家中萬卷藏書,經由崔澈舉薦,二十三歲的魏徵通過了吏部考覈,如今任職記室參軍。

他此前雖然貧苦,但終究是出自鉅鹿魏氏,自身才學出衆,又有崔澈的舉薦,起步就是正七品其實也不算誇張。

魏徵並不是派去阿會魯蘇身邊最合適的人選,只不過崔棄疾被崔澈送去了契丹軍中。

四族聯軍究竟由誰統領,其實根本就沒有爭議,就算崔澈執意讓賢,也沒有人敢坐這個位子。

但契丹軍中的主將人選,就是一個麻煩的問題。

八部酋長都知道,崔澈有心挑選一位至少是名義上的契丹之主,他們八人之中,誰能被選上契丹軍主將,基本就能內定,在將來成爲契丹的王。

要是平時,那也罷了,這麼緊要的問題,誰又願意讓步。

眼見八人爭執不休,崔澈無奈,只得派遣其子崔棄疾擔任契丹軍主將,這才平息了爭端。

崔澈考慮到崔棄疾年少,再怎麼天資聰穎,將十萬契丹步騎教到他的手中,也放心不下。

於是派遣大將王當萬隨行,暗中叮囑,若是崔棄疾不遵號令,魯莽行事,立即將他拿下,押回隋營。

崔棄疾這傢伙是有過前科的,崔澈也擔心他又犯了老毛病。

實際上,崔澈全然多慮了,崔棄疾看向苦着一張臉的王當萬,笑道:

“王將軍莫要爲此煩惱,此前我違背阿爺軍令,只是我的職責無關緊要,如今阿爺將十萬契丹步騎交給了我,我又怎敢自作主張。

“況且,我能統御契丹軍隊,全憑我是阿爺的兒子,否則八部酋長,誰又會心服於我。

“若非阿爺的軍令,他們也不會遵從。”

王當萬好奇道:

“公子是怎麼知道燕公的囑託?”

崔棄疾故作神秘地笑了笑,閉口不答。

他心道:

‘難不成我還能說,你王當萬勇冠三軍,卻無智謀。

‘讓你跟在我身邊,肯定不是給我出謀劃策,無非就是爲了看管我,若我自行其事,就立即將我制住。

‘再者說了,你那心事如今都寫在了臉上,我能不知道麼。’

總之,王當萬算是鬆了口氣,崔棄疾願意配合,那最好不過。

他也擔心自己真的與崔棄疾發生衝突,而崔澈又在事後原諒其子,那與崔棄疾的仇,可就結大了。

如今的崔棄疾,心裡想的不再是衝鋒陷陣,而是要輔佐其父創業,心態上的成熟,自然不會再幹出將房玄齡綁在營帳裡,自己偷偷跑出殺敵的蠢事。

而被崔澈派往都速六部的,則是麥鐵杖之子,備受崔澈喜愛的麥孟才。

都速六舉族相投,婦孺如今都被安排在了燕州,而庫莫奚的婦孺也已經遷往了燕地,族中丁壯盡出,老弱自然要去往隋境,暫時尋求庇護。

免得跟當初劫掠遼西的契丹人一樣,自己在圍營州,老巢卻被人給掏了。

只有契丹八部的老弱婦孺跟隨崔澈東出,他們在房玄齡的管理下,爲大軍放牧牛羊。

崔澈一如既往,將後勤重任託付給了房玄齡。

而房玄齡也不負他的期望,短時間內,就學會了契丹人的語言,將契丹八部婦孺與老弱,管理得井井有條。

崔澈不由感慨,不愧是在大唐二百八十九年的歷史中,能夠位列四大賢相之首。

三十餘萬聯軍會師後,崔澈繼續以都速六爲先鋒,各部有序東進。

與此同時,高句麗也在做着戰爭準備,只不過這一次,高元並沒有親自領軍前往遼東城。

高熲雖然有平定尉遲迥,滅亡南朝的功績,但是在塞外,聲名實在難與崔澈相媲美。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又何況是君主。

高元派遣北部耨薩領兵十萬馳援遼東,又命乙支文德輔佐王弟高建武前往遼東城,主持遼東防衛。

《三國志·魏書·東夷傳》記載:高句麗本有五部,爲涓奴部、絕奴部、順奴部、灌奴部、桂婁部。

這五部就是高句麗的主體民族構成,高句麗王原本出自涓奴部,後來涓奴部衰弱,王族從此出自桂婁部。

歲月流轉,五部名稱屢有更迭,到了如今,也被稱爲內部、東部、西部、南部、北部。

而北部耨薩,也可稱作北部大人,宰相淵子游便是東部大人。

此次崔澈所要面對的,就是高句麗西、北兩部大軍。

倒不是高元不願意派遣更多軍隊應戰,譬如南部、內部就還得防備新羅、百濟,東部軍隊也有自己的任務。

高元在調兵遣將,積極備戰的同時,使團肩負着離間楊堅與崔澈這對君臣的重任,也早早離開了平壤,抵達了遼東。

此時的遼東,已經在西部大人的命令下,堅決地實施堅壁清野的戰略,周邊的民衆拖家帶口,盡數潤往城中。

當使團離開遼東城的時候,城內已經是擁擠不堪。

乙支文德與高元之弟高建武領着援軍抵達遼東城後,乙支文德迅速向高建武建議將大部分民衆遷往內地,只保留部分人協助守城,供應後勤即可。

但也只是遷走了少量民衆,乙支文德就已經接到前線告急,隋軍沿東遼河東進,正伺機南下。

乙支文德慶幸道:

“還好使團先走一步,不至於困在遼東城中。”

還有

(本章完)

第92章 可汗夜遁第176章 花落誰家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466章 鋪張浪費第373章 何處爲先第142章 趙穆爲間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391章 重返幷州第164章 重回書院第8章 周主滅佛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17章 初至聞喜今晚沒有第16章 德彝同行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86章 佳人邀見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8章 周主滅佛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69章 晉王設宴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398章 激敵出戰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376章 三路出擊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322章 開皇之末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612章 收縮兵力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316章 初生牛犢第223章 聚兵無錫第465章 越府報喪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24章 爲報君恩第21章 稚子擇師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315章 搶奪隋羊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269章 後發先至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473章 三部騎兵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488章 展現財富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341章 有無防備第613章 宴無好宴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121章 刺史韋藝第98章 新婦奉茶第10章 少年出遊第84章 涼亭桂樹第610章 約定舉義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423章 連成一片第605章 繼領水軍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41章 吃瓜羣衆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347章 變故突發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132章 131大索貌閱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411章 加官進爵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542章 重瞳大將第280章 心悅誠服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447章 東窗事發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25章 竇府家宴第316章 初生牛犢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47章 獻策平陳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335章 奪取小城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350章 全據遼東請假一天第534章 議和班師
第92章 可汗夜遁第176章 花落誰家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466章 鋪張浪費第373章 何處爲先第142章 趙穆爲間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391章 重返幷州第164章 重回書院第8章 周主滅佛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17章 初至聞喜今晚沒有第16章 德彝同行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86章 佳人邀見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8章 周主滅佛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69章 晉王設宴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398章 激敵出戰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376章 三路出擊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322章 開皇之末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612章 收縮兵力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316章 初生牛犢第223章 聚兵無錫第465章 越府報喪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24章 爲報君恩第21章 稚子擇師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315章 搶奪隋羊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269章 後發先至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473章 三部騎兵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488章 展現財富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341章 有無防備第613章 宴無好宴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121章 刺史韋藝第98章 新婦奉茶第10章 少年出遊第84章 涼亭桂樹第610章 約定舉義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423章 連成一片第605章 繼領水軍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41章 吃瓜羣衆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347章 變故突發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132章 131大索貌閱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411章 加官進爵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542章 重瞳大將第280章 心悅誠服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447章 東窗事發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25章 竇府家宴第316章 初生牛犢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47章 獻策平陳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335章 奪取小城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350章 全據遼東請假一天第534章 議和班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