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光州刺史

第133章 光州刺史

在開皇六年(586)正月的搜捕殺戮後,擺在崔澈面前的第一個問題便是招募縣衙吏員,這是他徹底掌控青、膠、光、莒四州的關鍵一環。

正如之前所言,官員有三年任期,但是小吏們卻是紮根本地,大多都只是職位升降,很少出現外調的情況。

此前有不少縣令被押解大興治罪,崔澈趕在新任縣令到達之前,選拔吏員,充實各地縣衙,補足了空缺。

兵心在我,民心在我,吏心在我。

眼見轄地被自己經營成了鐵板一塊,崔澈有信心即使將來外調,也能在暗中牢牢掌控四州之地。

若有變故,則振臂高呼,屆時青州等地州縣長官響應也就罷了,若是要做大隋忠臣,自有人助其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在此期間,去年率領三萬人於靈武、朔方等地修築長城的崔仲方,在今年又奉詔領十五萬人,在朔方以東,邊境險要之處修築數十座城堡。

在分裂突厥汗國,東突厥內附以後,隋朝改變了戰略,採取北守南攻的策略,試圖滅陳之後,再徹底解決突厥在北方的威脅。

在北守南攻的戰略影響下,就連吐谷渾國太子請降於隋朝,都被楊堅所拒。

吐谷渾爲鮮卑慕容部遷徙到西北地區的一支所建立的政權,其勢力範圍東西四千裡,南北兩千裡,都城伏俟城位於青海湖以西四十餘里。

自西魏時起,吐谷渾便時常侵擾隴右地區,前年也就是開皇四年四月,上大將軍賀婁子幹奉詔徵發河西地區涼、甘、瓜、鄯、廓五州之兵反擊吐谷渾,歷時二十日,斬殺吐谷渾部落男女一萬多口。

吐谷渾國主慕容誇呂於公元535年繼位,與高歡、高澄、宇文泰等是同時代的人物,在位已經五十餘年,晚年喜怒無常,樂於廢殺太子。

如今的吐谷渾太子因此惶恐不安,於是計劃捉了慕容誇呂向隋朝請降,請他們派兵接應。

但楊堅清楚,慕容誇呂在位五十餘年,在國內根基深厚,難以動搖。

爲了不影響北守南攻的大戰略,這才拒絕了吐谷渾太子的提議。

果然,不久,吐谷渾太子所謀泄密,被誇呂所殺,誇呂又立小兒子慕容訶爲太子。

慕容訶眼見兄長們做了太子後的下場,也感受到父愛如山。

爲了不被父愛的大山給壓死,慕容訶密謀率領麾下一萬五千戶內附隋朝,並遣使入大興面呈楊堅。

楊堅爲了不破壞與吐谷渾好不容易緩和下來的關係,再次忍痛拒絕,並遣使訓斥慕容訶,聲稱絕不會助他這等不孝行爲,慕容訶只得作罷。

不久,新太子慕容訶亦爲誇呂所殺。

楊堅兩次拒絕助長吐谷渾內亂,也深得誇呂的感激,自此西北邊疆也少了許多事端,讓隋朝能夠集中人力物力,緊鑼密鼓的籌備滅陳之事。

吐谷渾內亂頻生,開皇六年的隋朝內部也不安寧。

昔日楊堅的丞府有擺爛二人組,即劉昉、鄭譯,黃國公鄭譯改過自新,雖然仍被楊堅疏遠,但到底還是得了任命,而舒國公劉昉卻依然我行我素,爲楊堅所厭惡,從此鬱郁不得志。

而在討平尉遲迥的鄴城一戰,率領麾下將士攻擊吃瓜羣衆,立下大功的宇文忻受封英國公,身負盛名,其精通兵法,治軍嚴整,但凡軍中有出衆的計謀,無論是否出自宇文忻之手,將士皆言,定是英國公所設。

這樣的威望爲楊堅、高熲君臣所忌,於是尋了個由頭,將改封杞國公的宇文忻免職,賦閒在家,一如白道大捷後的李充。

而宇文忻交好的樑士彥由於在戰前收受尉遲迥的賄賂,亦爲楊堅所猜疑,數年前被從相州召回關中,一直被閒置在京,無所事事。

三人都曾爲楊堅立下汗馬功勞,例如劉昉,是他在周宣帝死後矯詔迎楊堅主政,而宇文忻在鄴城戰事不利之際,力挽狂瀾,樑士彥更是驍勇善戰,屢立功勳。

如今都是失意之人,也組成了失意者同盟,宇文忻就曾對樑士彥說:

‘帝王難道就是註定的嗎?有人扶持,便是帝王!’

像極了安重榮那句‘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爲之。’

三人密謀叛亂,卻被樑士彥的外甥裴通告發,楊堅假作不知,暗中試探,見三人果真有反意,於是立即命衛士緝拿。

僅有樑士彥次子樑剛苦勸其父不能謀反得以免死,三人其餘子嗣,男丁盡數牽連被殺,家中女眷充沒爲奴婢。

崔澈麾下光州刺史宇文愷受兄長宇文忻的牽連,被罷官免職,光州政務又全都落到了長史裴秀的頭上。

接替宇文忻,就任光州刺史的人選也已經確定,便是北齊宗室大臣高勱。

高勱之父高嶽是高歡血緣最親近的同輩兄弟,畢竟高歡同父異母的親兄弟高琛因爲盜嫂,被高歡失手給活活打死了。

崔澈並不關心高勱之父,他倒是對高勱的兒女感興趣。

高勱有一子,名叫高儉,時年十一歲,日後會以字行於世,喚作高士廉。

高士廉又有一妹,如今年歲尚淺,也才四歲,未來會嫁給突厥分裂者長孫晟那個老傢伙做繼室。

什麼枯木逢春,什麼一樹梨花壓海棠,澈哥兒一點也不羨慕!

高家女未來會爲長孫晟誕下一子一女,兒子名叫長孫無忌,女兒乳名觀音婢。

崔澈得知消息,夜裡回到家中,趁楊麗華不注意,抱着菩薩奴笑道:

“你岳母將至,過些時日爲父便帶你提前見上一面。”

未滿兩歲的菩薩奴一臉問號,根本不知道父親再說些什麼。

隋朝地方官員赴任,可以攜帶妻妾與十五歲以下的子女,但父母、以及十五歲以上的子女要麼留在大興,要麼返回原籍。

年僅十一歲的高士廉及其幼妹自然得以隨父東出。

東陽城裡供了崔澈這麼一尊大佛,高勱於公於私都得進門拜一拜。

於公,崔澈是青州總管,天子之婿,是他的頂頭上司。

於私,二人都出自河北,高勱曾與崔澈祖父崔季舒同朝爲官,多少有點香火情。

長孫皇后之母沒有記載年紀,長孫無忌也沒有生年記載,但說是與二鳳自小友善,二鳳生於599年,長孫無忌應該相差不大,長孫皇后生於601年。

現在是586年,估個四歲,到599年,便是十七歲,那時候也正是生育兒女的年紀。

(本章完)

第143章 漁陽設伏第284章 圍魏救趙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515章 議定婚事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175章 渡江破城第105章 取而代之第588章 兵發南陽第464章 起意南巡今晚沒有,大家不要等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590章 襲取武當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386章 四州舉義第388章 棄軍而走第179章 雙姝同名第604章 夜襲水寨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304章 重組騎兵第323章 仁壽元年第364章 兩封文書第364章 兩封文書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514章 接見二郎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606章 鎮守巴東第23章 北齊舊人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344章 驅使俘虜第264章 尚月尼庵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329章 託付家事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510章 軍民譁變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96章 名將殞命第140章 選送貢士第451章 出兵隨州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227章 自相殘殺第86章 佳人邀見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48章 崔郎可友第96章 名將殞命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134章 高家父子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14章 妙容訪親第159章 突厥可敦下午出院,明天恢復更新第271章 視察宮殿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12章 少年詠鵝第33章 暗中投效還要晚一點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408章 豆盧皇后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140章 選送貢士第608章 拖延時間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49章 婚姻之言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36章 天元駕崩第374章 清河崔氏第524章 羣衆力量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473章 三部騎兵今晚沒有第6章 夜不能寐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24章 爲報君恩第243章 入宮哭訴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498章 好心錯事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99章 放浪形骸第378章 攻佔魏州第465章 越府報喪第553章 李府奔喪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185章 兒女親家第257章 鉅鹿魏徵第68章 太原王氏第20章 抵達長安
第143章 漁陽設伏第284章 圍魏救趙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515章 議定婚事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175章 渡江破城第105章 取而代之第588章 兵發南陽第464章 起意南巡今晚沒有,大家不要等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590章 襲取武當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386章 四州舉義第388章 棄軍而走第179章 雙姝同名第604章 夜襲水寨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304章 重組騎兵第323章 仁壽元年第364章 兩封文書第364章 兩封文書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514章 接見二郎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606章 鎮守巴東第23章 北齊舊人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344章 驅使俘虜第264章 尚月尼庵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329章 託付家事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510章 軍民譁變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96章 名將殞命第140章 選送貢士第451章 出兵隨州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227章 自相殘殺第86章 佳人邀見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48章 崔郎可友第96章 名將殞命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134章 高家父子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14章 妙容訪親第159章 突厥可敦下午出院,明天恢復更新第271章 視察宮殿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12章 少年詠鵝第33章 暗中投效還要晚一點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408章 豆盧皇后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140章 選送貢士第608章 拖延時間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49章 婚姻之言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36章 天元駕崩第374章 清河崔氏第524章 羣衆力量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473章 三部騎兵今晚沒有第6章 夜不能寐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24章 爲報君恩第243章 入宮哭訴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498章 好心錯事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99章 放浪形骸第378章 攻佔魏州第465章 越府報喪第553章 李府奔喪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185章 兒女親家第257章 鉅鹿魏徵第68章 太原王氏第20章 抵達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