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爭相獻媚

第620章 爭相獻媚

虞世基與封德彝一行人來到九江之時,崔澈尚未奪取成都。

張須陀親自出城,前往碼頭迎接。

虞世基官級不高,僅爲正四品,與張須陀同一品級。

只是且不論京官與地方官的區別,虞世基總領政務,名爲內史侍郎,實爲宰相,張須陀又怎敢怠慢。

況且虞世基此來,是專門查驗宇文士及叛國一事,與張須陀密切相關。

“虞相,下官與許國公並無私仇,又怎會誣衊其子。”

張須陀解釋道:

“若非斥候們衆口一詞,我也不敢相信此事。”

虞世基點頭道:

“張府君無需爲此憂心,以聖人對許國公一家的寵信,仍能讓我前來探明實情,可見府君同樣是簡在帝心。

“老夫此來,不會徇私,必將查明事情經過,上呈聖人。”

張須陀連連稱是。

虞世基一行人在張須陀的引領下,進入九江郡城。

他先是與封德彝召見了此前潛往巴東郡,將消息傳回的那幾名斥候。

斥候們依舊堅持自己在巴東郡的見聞,巴東太守被宇文士及襲殺,宇文士及獻城投降。

但虞世基與封德彝以擔心斥候們被崔澈欺弄爲由,不肯輕易採信他們的證詞。

由於虞世基疏於俗務,安排人手前往探察實情,自然全是由封德彝來處置。

臨行前,封德彝將一封密信交給自己的親隨,叮囑道:

“大燕天子必然已經入蜀,此信,你可往紫陵交給竇建德,也可去江陵交到劉黑闥的手上,此外,鎮守長沙的徐世𪟝也是可以信任的人選。

切記,此事事關我的身家性命,不可落到第四人手中。

如今燕強隋弱,早晚有統一天下的一天。

我與大燕天子本就是親戚,少年時,又一同往關中求學,感情深厚。

你若能替我將這封信送往燕國,我必有重賞,甚至將來爲你請官。

若是妄想賣主求榮,燕主立馬吳山之際,又豈能饒過伱!”

說到最後,封德彝威逼利誘,實在是關係重大,正如他自己所說,一旦走漏了消息,自己必定死無葬身之地。

親隨見他許諾將來會爲自己請官,激動不已,連連保證:

“家主平日恩養,僕日夜思報,今日聽命行事,又怎敢不盡心竭力。”

封德彝見他神情真摯,也終於安下心來。

此番前往探察巴東情報的,並不只有一人,一羣細作北渡長江,經由漢東,夜過漢水,深入燕國的控制區。

竇建德駐守紫陵已有數月,哪怕崔澈封鎖了白帝城的消息,但他作爲燕軍大將,自然是清楚前線戰報的。

得知崔澈勢如破竹,深入蜀地,竇建德也不免爲之開懷。

遙想自己當年,不過是一個耕田的農夫,因爲重義輕財的關係,在當地有了些許名聲。

一衆鄉黨投奔崔澈,在他府中立足之後,竇建德也隨後投入崔澈的帳下。

不曾想,只是初見,崔澈將就自己引爲親信,大肆提拔,也讓他從農夫,成爲燕國大將,如今鎮守紫陵,麾下兩萬步騎,這要放在當初,簡直連想都不敢想。 如今崔澈形勢一片大好,竇建德也爲他感到高興。

俗話說,士爲知己者死,竇建德爲人重義,哪怕在原時空是雄踞一方的大夏天子,但作爲崔澈的親信大將,竇建德從未有過二心。

崔澈走前,命竇建德看守紫林,防止江東水軍進入揚水,以及防備漢東與九江之敵,竇建德不敢懈怠,沿江修築了許多烽火臺,同時也派出大量哨騎巡視。

今日,就有哨騎回報擒住了一名隋軍細作。

這本是一件小事,竇建德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抓住的細作,沒有上千,也有幾百。

但今日那名細作卻聲稱自己是自投羅網,有密信想要轉交竇建德。

竇建德原本擔心是隋朝想要以高官厚祿收買自己,下意識想要拒絕見他,但又想到宇文士及的例子,還是接見了那名細作。

細作正是封德彝的心腹,而密信是封德彝寫給崔澈的,竇建德不敢私自拆看。

封德彝與崔澈之間的關係,竇建德是清楚的,而他在隋朝雖然職位不高,只是一個內史舍人,但與虞世基上下勾結,把持朝政,竇建德同樣有所耳聞。

這樣的人物冒險寄來密信,必然是要效仿宇文士及,暗中投靠大燕天子。

竇建德爲了防止沿途出現意外,派出五百名騎士往蜀地向崔澈送信。

站在西側城樓,竇建德望着五百餘騎絕塵而去,不禁譏諷道:

“國家危亡之際,這些個隋臣不思報國,居然爭相向我主獻媚,呵!江南多好臣。”

說罷,竇建德才反應過來,宇文士及、封德彝那可都是北方人。

好在今日是他獨自登樓遠眺,別無外人。

當然,竇建德也知道,若不是宇文士及,崔澈別說是攻取蜀地,就連江陵一時半會只怕也拿不下,因爲他之所以能夠攻克江陵,是因爲對城池佈防以及水寨瞭如指掌。

虞世基、封德彝在九江郡城等了月餘時間,才終於探明消息,不僅證實了宇文士及叛國,更得知崔澈攻陷成都,傳檄以定蜀中。

“齊王何在!”

虞世基緊張地喝問細作。

齊王事關國本,由不得虞世基不緊張。

他雖然貪腐受賄,但對楊廣卻是極爲忠誠,畢竟是楊廣一手提拔了他,使他得以把持相權。

“回稟虞相,齊王在燕賊圍城之前,就已經離開,只怕現在已經到了嶺南。”

虞世基聞言鬆了口氣,封德彝說道:

“既然已經查清楚了事情真相,不如即刻回京,向聖人稟明經過。”

虞世基點頭道:

“德彝所言有理。”

當天,二人便與張須陀告辭,張須陀又送二人前往碼頭,還沒來得及登船,就有快船逆江而來,向他們通報消息。

原來在二人離開建康期間,宇文述之子宇文化及、宇文智及不甘心坐以待斃,陰謀作亂,不甚走漏消息,現已伏誅。

而宇文述雖然沒有參與其中,但受到其子的牽連,被楊廣勒令在家中自盡。

(本章完)

第458章 綁送晉陽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285章 營州之圍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109章 狗急跳牆第306章 雙喜臨門第70章 擊鼓鳴冤第15章 闔家再聚第555章 益州長史第462章 組建水師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28章 雄主崩殂第324章 書信往來第522章 和親之議第525章 分兵之議第126章 文士來投第30章 貴人相邀第227章 自相殘殺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106章 少年秦瓊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284章 圍魏救趙第276章 行軍總管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567章 二郎從軍第469章 長遠之計第17章 初至聞喜第78章 同姓聯結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49章 婚姻之言第101章 青州總管第58章 失意之人第43章 尉遲身死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1章 邊疆牧童第253章 徐門新人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531章 夜間生變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171章 早做準備第191章 徐門三傑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483章 發放撫卹第282章 李景稱病第374章 清河崔氏第510章 軍民譁變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507章 受驚失眠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73章 如魚得水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403章 屯兵嶺下第512章 勸降忠臣第43章 尉遲身死第497章 孝心可嘉第143章 漁陽設伏第611章 攻陷江陵第468章 盤剝索賄第217章 矛盾爆發第465章 越府報喪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197章 藥師同乘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102章 精騎迎主請假一天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607章 天時地利第202章 田螺姑娘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582章 父子爭執第403章 屯兵嶺下大家不要等第539章 李淵爲將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574章 天子出巡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58章 失意之人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522章 和親之議第341章 有無防備大家不要等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381章 兩軍列陣今晚沒有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82章 勿慮婚姻第595章 退守江陵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217章 矛盾爆發
第458章 綁送晉陽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285章 營州之圍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109章 狗急跳牆第306章 雙喜臨門第70章 擊鼓鳴冤第15章 闔家再聚第555章 益州長史第462章 組建水師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28章 雄主崩殂第324章 書信往來第522章 和親之議第525章 分兵之議第126章 文士來投第30章 貴人相邀第227章 自相殘殺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106章 少年秦瓊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284章 圍魏救趙第276章 行軍總管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567章 二郎從軍第469章 長遠之計第17章 初至聞喜第78章 同姓聯結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49章 婚姻之言第101章 青州總管第58章 失意之人第43章 尉遲身死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1章 邊疆牧童第253章 徐門新人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531章 夜間生變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171章 早做準備第191章 徐門三傑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483章 發放撫卹第282章 李景稱病第374章 清河崔氏第510章 軍民譁變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507章 受驚失眠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73章 如魚得水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403章 屯兵嶺下第512章 勸降忠臣第43章 尉遲身死第497章 孝心可嘉第143章 漁陽設伏第611章 攻陷江陵第468章 盤剝索賄第217章 矛盾爆發第465章 越府報喪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197章 藥師同乘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102章 精騎迎主請假一天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607章 天時地利第202章 田螺姑娘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582章 父子爭執第403章 屯兵嶺下大家不要等第539章 李淵爲將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574章 天子出巡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58章 失意之人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522章 和親之議第341章 有無防備大家不要等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381章 兩軍列陣今晚沒有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82章 勿慮婚姻第595章 退守江陵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217章 矛盾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