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藥師同乘

第197章 藥師同乘

崔澈離開晉王府的時候,還帶着些許失落。

本以爲晉王妃叫住自己,是想與他談談心,說說惆悵,還讓澈哥兒暗喜。

原來還是爲了楊廣。

回到家中,李敏已經在府裡等候,是楊麗華喚來的。

方纔在宮裡的時候,楊麗華已經派人找到太史令詢問吉日。

樂平公主有問,太史令不敢怠慢,當即讓手下官吏查詢吉日,方纔太史令派人來報,言稱四月之中,初三成親,最利新人。

崔澈頷首道:

“既然此日最吉,那就定在四月初三。”

李敏聞言,臉上抑制不住的喜悅之情。

雖然婚事早已欽定,但一日不成婚,哪怕崔澈、楊麗華已經將他當作女婿看待,可還是讓人感覺七上八下,放不下心來。

要萬一崔澈、楊麗華夫婦有一人去世,宇文娥英豈不是要守孝三年,蕭瑒與楊阿五的婚事,可不就是守孝給拖黃的。

也就崔澈不知道李敏的擔憂,否則定要爲他的孝心所打動,咋就不盼着點好。

崔澈又與李敏談論了不少爲官之道,眼見夜色深沉,才讓菩薩奴代替自己將李敏送出府。

回到臥房,才洗漱乾淨,楊麗華便纏了上來。

翌日清晨,天還未亮,崔澈與菩薩奴兩父子便結伴出府,李密已經等在了府外。

身穿一襲嶄新官袍的崔澈注視兩名少年結伴回去書院,彷彿見到了自己年少時與裴秀的模樣。

與裴秀不相見,已有三年,崔澈遙目東望,細究,才一聲長嘆,上了馬車。

李靖一早也在妻子的服侍下,換上從六品官服。

他這樣的世家子弟,都二十歲了,又怎麼可能沒有成家。

穿戴整齊,李靖正要出門,妻子卻叫住了他,將一個錢袋塞進李靖手裡,說道

“夫君履新,少不了應酬,多帶些錢,下值後也可以請同僚吃酒。”

李靖答應一聲,將錢袋收好,臉上笑容更盛。

出了府門,沒走幾步,身後就有馬車駛來。

李靖也沒多想,現在正是上值的時候,多的是往皇城辦公的權貴。

但身後卻傳來了呼喊:

“前方可是駕部員外郎李靖,李藥師?”

李靖回頭望去,正是崔澈掀開了門簾在呼喚自己。

“在下正是李靖,不知燕公何以知我名諱?”

等馬車穩穩停下,崔澈跳落下來,他笑道:

“當日在吏部與藥師有過一面之緣,藥師儀表魁偉,絕非常人,崔某遣人詢問過後,才知道藥師身份,聽說藥師將在兵部任職,崔某喜不自勝,還想着下值後再與藥師親近,不曾想居然能在道上相逢。”

李靖也不是初入官場的新丁,他可不信崔澈是真的與自己巧遇,燕國公府往皇城,並不經過自己家,對方分明是特意繞道而來。

但李靖也着實不明白崔澈向自己示好的用意,總得有個原由。

‘莫非是因爲舅父的關係?’

李靖暗自尋思道。

他向崔澈躬身見禮,再怎麼說也是自己的頂頭上司,不能失利。

崔澈一把將李靖扶起,他很自來熟的拉住了李靖的手,邀請道:

“與皇城還有一段距離,藥師不如與崔某同坐。”

“李靖官職卑微,豈敢與燕公同乘。”

李靖推辭道。

崔澈聞言變了臉色,他沉聲道:

“崔某誠心相邀,藥師何故推辭,莫非是瞧不起崔某,不屑與我爲伍!”

李靖心中苦笑:您燕國公鼎鼎大名,我又哪敢輕視。

但見崔澈佯怒,只得順從道:

“李靖絕無此心,既然是燕公好意,李靖恭敬不如從命。”

崔澈這才重新綻放笑顏,他與李靖攜手走上馬車,笑道:

“正該如此,你我都是五姓七族子弟,說不定祖上就有姻親,如今又同在兵部任職,更應該多多親近。”

李靖說是出自隴西李氏,但也能算半個關東人,他的祖父李崇義曾在河北任職殷州刺史,父親李詮也曾爲殷州趙郡太守,他少年時,與父祖長期在關東生活。

可能不認李淵這門親戚,也是跟他在趙郡生活過的經歷有關。

有傳言說李淵祖上並非出自隴西李氏,而是趙郡破落戶出身。

隋末天下大亂時,李淵圖謀叛亂,當時楊廣都已經逃去了江都,局勢已然失控,同爲隴西李氏出身的李靖卻逃回大興,準備去江都,向楊廣告發。

若不是心有不甘,在被李淵抓捕後,大聲求活,只怕也沒了後來的豐功偉業。

崔澈打量着正襟危坐的李靖。

這人才華固然了得,但是不能輕易交心。

且先與他交往,待將來事到臨頭,他不願助力,再以性命脅迫,崔澈相信李靖定會順從。

越是才華橫溢,就越是不甘於平庸死去。

而李靖也在猜測崔澈的目的,任憑他如何聰慧,也以爲是崔澈在借他,爲楊廣拉攏韓擒虎。

韓擒虎與賀若弼的矛盾衆所周知,都是爭功給鬧的。

賀若弼既然是太子黨,與晉王楊廣自小感情深厚的崔澈代替楊廣拉攏韓擒虎,也很合理。

李靖打定主意,若是崔澈真要自己引見舅父,他就打馬虎眼,給糊弄過去。

奪嫡兇險異常,李靖也不想舅父涉身其中,招來橫禍。

正當李靖沉思的時候,崔澈緩緩道:

“我常聽人說,壽光公(韓擒虎)曾稱讚,天下間只有藥師能與他討論兵法。”

李靖心道:

‘來了,來了,他果然是衝着舅父來的。’

“不過是戲言而已,燕公切勿當真。”

李靖謙虛道。

崔澈卻搖頭,說道:

“世人將崔某稱爲名將,但崔某着實沒有學過兵法,不過是倚仗國勢,僥倖立了些功勞而已,既然藥師通曉孫吳之術,今後崔某可要時常向藥師請教。”

李靖聞言一愣,原來不是衝着舅父去的,但也沒有答應下來,他推辭道:

“盛名之下無虛士,燕公又何必自謙,燕公之才,勝過李靖十倍,李靖又豈敢班門弄斧。”

崔澈戲謔道:

“藥師這話可不能外傳,你能與壽光公切磋兵法,卻又稱讚崔某之才勝你十倍,豈非是說壽光公遠遜於崔某,若是壽光公得知,豈肯罷休。”

李靖愕然。

還有兩章,先去吃個晚飯。

(本章完)

第2章 時來運轉第139章 范陽盧氏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1章 邊疆牧童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385章 渡河北上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21章 稚子擇師第14章 妙容訪親第400章 兩軍僵持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262章 母子離別第49章 婚姻之言第448章 走漏消息第141章 劉焯師徒第238章 回朝受賞第614章 襲佔二郡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607章 天時地利更新要晚一點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514章 接見二郎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75章 雕版印刷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219章 楊廣隨軍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229章 殺人脫身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425章 屯駐邙山第380章 出城約戰第403章 屯兵嶺下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108章 蘇威問案第111章 離開前夕第84章 涼亭桂樹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276章 行軍總管第202章 田螺姑娘第82章 勿慮婚姻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343章 喪師自刎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486章 程郎求親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435章 消磨耐心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391章 重返幷州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225章 圍困無錫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497章 孝心可嘉第485章 廢除酷法(3000)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326章 回朝述職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379章 呼喚家人第81章 皇家尼寺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100章 98章被屏蔽第501章 徐郎何來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553章 李府奔喪第564章 各有封賞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391章 重返幷州第324章 書信往來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62章 裴秀來京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434章 東線戰起第599章 荊南將士第224章 兵分三路
第2章 時來運轉第139章 范陽盧氏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1章 邊疆牧童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385章 渡河北上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21章 稚子擇師第14章 妙容訪親第400章 兩軍僵持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262章 母子離別第49章 婚姻之言第448章 走漏消息第141章 劉焯師徒第238章 回朝受賞第614章 襲佔二郡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607章 天時地利更新要晚一點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514章 接見二郎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75章 雕版印刷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219章 楊廣隨軍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229章 殺人脫身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425章 屯駐邙山第380章 出城約戰第403章 屯兵嶺下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108章 蘇威問案第111章 離開前夕第84章 涼亭桂樹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276章 行軍總管第202章 田螺姑娘第82章 勿慮婚姻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343章 喪師自刎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486章 程郎求親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435章 消磨耐心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391章 重返幷州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225章 圍困無錫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497章 孝心可嘉第485章 廢除酷法(3000)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326章 回朝述職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379章 呼喚家人第81章 皇家尼寺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100章 98章被屏蔽第501章 徐郎何來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553章 李府奔喪第564章 各有封賞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391章 重返幷州第324章 書信往來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62章 裴秀來京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434章 東線戰起第599章 荊南將士第224章 兵分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