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危牆之下

第436章 危牆之下

沂州城外,東隋軍隊陷入了苦戰之中,縱使崔棄疾驍勇敏捷,領着麾下騎卒左右衝殺,依舊難以挽回頹勢。

部衆們之所以能夠支撐到現在,還多虧了崔棄疾少年時就跟在崔澈身邊,耳濡目染,學到了父親許多收攬人心的手段,能夠讓麾下將士爲他拼死效力。

又將身前一名西隋騎卒斬落馬下,崔棄疾已經顧不上下馬去將那人的鼻子割下,他要把每一分力氣都用在殺敵上。

崔棄疾與其父不同,他更樂於身先士卒,來激勵將士,至於崔澈,則會在決戰以前,通過各種手段,來打擊對方的士氣。

這一戰並非是出自李靖的手筆,他再怎麼大膽,也不敢提出讓崔澈的嫡長子身處險境,作爲誘餌。

而是崔棄疾主動聯絡李靖,讓他東出配合自己。

戰前,崔棄疾曾擔心李靖若是提前埋伏在戰場周邊,會被來護兒的哨騎偵查到蹤跡,故而,崔棄疾特意讓李靖在距離戰場以北十里外等候,在正午時分,才動身南下。

好在李靖並沒有讓崔棄疾等待太久,當兩軍亂戰之際,李靖終於趕到了戰場。

望見那面熟悉的燕字旗,崔棄疾舉起長槊高聲吶喊道:

“諸位!援軍已至!該是奮起反擊的時候了!封妻廕子,就在今日!隨我殺敵!”

瀕臨奔潰的東隋將士見到北方的援軍正如山洪一般,奔涌而來,得以重新振作。

相對應的,原本佔據了上風的西隋士兵,則陷入了慌亂之中。

李靖並沒有參與亂戰,而是領着一萬騎卒直撲來護兒的帥旗所在。

來護兒的親信急忙勸說道: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還請將軍暫避鋒芒!”

來護兒卻握緊了長槊,喝道:

“我乃武人,戰場廝殺,本就是性命懸於一線,哪有不立危牆的說法!”

說罷,他一把推開親信,帶着跟隨自己從曹州退往徐州的數千騎卒,向李靖殺去。

戰場上煙塵繚繞,人喊馬嘶,隆隆地馬蹄聲響徹四野。

騎卒們相互拋射一輪後,徑直將馬弓扔下,取了長短兵器,即將近身肉搏。

李靖麾下將士在短兵交接之際,齊聲吶喊三聲:

“殺!殺!殺!”

震耳欲聾,氣勢驚人。

至少,來護兒麾下的騎卒們很明顯是被震懾住了。

他們所面對的,是比崔棄疾麾下將士更精銳的騎卒。

這些人被崔澈恩養,作爲脫產戰兵,他們不事生產,平日裡只琢磨殺人技巧,以軍功領賞,以軍功求富貴。

雙方騎卒交匯之後,來護兒麾下的騎卒便肉眼可見的在減少,不斷有人墜落馬下。

最終,李靖與來護兒的勝負,在崔棄疾麾下青州兵支撐不住之前,已經分出了勝負。

這場大戰也隨着來護兒死於亂軍之中的一支流矢而結束。

主將之死,使得西隋將士喪失了鬥志,餘衆或降或潰。

沂州之戰以東隋的慘勝而告終,李靖並沒有遭受太多的損失,但崔棄疾麾下三萬步騎,死傷慘重,陣亡者接近萬人。

沂水已經被血染紅,河道之中,不時有屍體起起伏伏。

崔棄疾置身於戰場,默然無語。

李密來到崔棄疾的身邊,想要與他說幾句,卻又不知道從何說起。

他也知道崔棄疾是想將這三萬步騎作爲自己的嫡系來培養,如今遭受了這麼大的損失,崔棄疾心中的沮喪,李密也能夠窺見一二。

許久,李密拍了拍崔棄疾的肩膀,以示安慰。

崔棄疾回過頭來,對李密說道:

“讓將士們不要再打掃戰場了,留着等崔履行(沂州刺史)派人前來處置,將士們剛剛纔經歷了一場惡戰,讓他們好生休息,明日一早,再隨我南下。”

顯然,他並沒有沉浸在悲痛之中。

李密問道:

“是否要讓李司馬(李靖爲中外府司馬)一同南下?”

崔棄疾搖頭道:

“不必,如今宇文述虎視眈眈,他很快就會知道來護兒敗亡的消息,讓李司馬留在河南,也能看住宇文述,不使他支援淮北。”

李密聞言頷首,又提醒崔棄疾道:

“世子此番南下,不可越過淮河。”

崔棄疾笑道:

“這是當然。”

青州雖然有一支水師,卻要拱衛臨海鹽場,難以抽調南下。

李密就在淮北止步,也是擔心等渡過淮河以後,西隋水師會進來淮河,截斷歸路。

別看現在入了冬,這一時期的淮河可是不結冰的,能夠任由艦船通行。

崔棄疾看着幾艘小船在沂水之上打撈屍體,又對李密道:

“此戰之後,也該向阿爺建議大力擴建水師了。”

李密贊同的點點頭,西隋在中原安排的於仲文、段文振、楊義臣、宇文述、來護兒這五員大將,如今就只剩了宇文述一人佔據陳、許等州。

到那時,在三面圍剿之下,宇文述也支撐不了太久,只要統一了中原,下一步,就得考慮是入關,還是南下了。

若是要南下,必然得要發展水軍。

而水軍也不是一兩年就能夠練成,更應該早做準備。

李靖向南追殺潰兵二十里,滿載而歸,他得知崔棄疾入了沂州城,趕忙入城拜謁。

在得知崔棄疾明日就將南下之時,李靖詢問他,是否需要自己分兵。

崔棄疾婉拒道:

“孫策能以數千兵馬平定江東,如今來護兒敗亡,淮北人心惶惶,棄疾能有兩萬步騎隨行足矣,叔父無需擔憂。”

李靖見狀,也並沒有再堅持。

雖然這一戰殺敵不多,大量的淮北府兵逃了回去,但他們這次受到驚嚇,短時間內起不到多少作用。

兩萬步騎南下,哪怕不能全取淮北,也能奪取不少州縣。

在李靖走後,崔棄疾找李密整理出來了陣亡以及殘疾將士的名單,準備等將來班師之後,挨家挨戶去發放撫卹,這些都是他跟崔澈學的一些小手段。

翌日清晨,崔棄疾與李靖在沂州城外作別,俘虜盡數留在城中,交由崔履行暫時看管。

崔棄疾自然是要領兵南下,而李靖也不會在沂州久留,需得快速回師,免得宇文述趁自己不在,襲擊鄭州等地。

今天沒有了,我那個把天賦點都加在顏值上的蠢妹妹高考310分,總算是通過舞蹈類藝考,上了287分的線,今晚要去給她慶祝。

(本章完)

第157章 夜襲王庭第567章 二郎從軍第20章 抵達長安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318章 契丹歸附第63章 楊堅建隋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488章 展現財富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73章 如魚得水第97章 結髮夫妻第472章 出兵準備第604章 夜襲水寨第77章 南陳奪嫡第584章 東宮失竊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143章 漁陽設伏第101章 青州總管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355章 朝廷忌憚更新要晚一點第291章 所謂計謀第465章 越府報喪第45章 賞功罰罪大家不要等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444章 王府相婿第585章 中秋攬月第344章 驅使俘虜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353章 契丹軍隊好消息與壞消息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299章 遼東之敗第320章 贖買婦孺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3章 鄴城來人第185章 兒女親家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159章 突厥可敦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420章 目標河南第21章 稚子擇師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355章 朝廷忌憚第585章 中秋攬月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18章 崔家兒拳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596章 封鎖江面第37章 共誅國賊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542章 重瞳大將第387章 議論紛紛第39章 姑母有命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108章 蘇威問案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36章 天元駕崩第237章 崔澈歸朝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77章 南陳奪嫡第564章 各有封賞第95章 天子賜婚第337章 平壤婦人(水)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315章 搶奪隋羊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269章 後發先至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28章 雄主崩殂第131章 設立義倉第458章 綁送晉陽第68章 太原王氏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560章 燕王三辭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111章 離開前夕第374章 清河崔氏第105章 取而代之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77章 南陳奪嫡第44章 提攜後進第185章 兒女親家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39章 姑母有命第141章 劉焯師徒
第157章 夜襲王庭第567章 二郎從軍第20章 抵達長安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318章 契丹歸附第63章 楊堅建隋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488章 展現財富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73章 如魚得水第97章 結髮夫妻第472章 出兵準備第604章 夜襲水寨第77章 南陳奪嫡第584章 東宮失竊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143章 漁陽設伏第101章 青州總管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355章 朝廷忌憚更新要晚一點第291章 所謂計謀第465章 越府報喪第45章 賞功罰罪大家不要等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444章 王府相婿第585章 中秋攬月第344章 驅使俘虜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353章 契丹軍隊好消息與壞消息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299章 遼東之敗第320章 贖買婦孺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3章 鄴城來人第185章 兒女親家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159章 突厥可敦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420章 目標河南第21章 稚子擇師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355章 朝廷忌憚第585章 中秋攬月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18章 崔家兒拳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596章 封鎖江面第37章 共誅國賊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542章 重瞳大將第387章 議論紛紛第39章 姑母有命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108章 蘇威問案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36章 天元駕崩第237章 崔澈歸朝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77章 南陳奪嫡第564章 各有封賞第95章 天子賜婚第337章 平壤婦人(水)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315章 搶奪隋羊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269章 後發先至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28章 雄主崩殂第131章 設立義倉第458章 綁送晉陽第68章 太原王氏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560章 燕王三辭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111章 離開前夕第374章 清河崔氏第105章 取而代之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77章 南陳奪嫡第44章 提攜後進第185章 兒女親家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39章 姑母有命第141章 劉焯師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