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兩軍列陣

第381章 兩軍列陣

崔澈一番話,簡直說到了趙什柱的心坎裡,頓時讓他生出了知己之感。

隨後,崔澈向趙什柱詢問城中軍情,趙什柱居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將他所知道的情報盡數告知了崔澈。

“如今藥師在鄴城的處境如何?”

臨別之際,崔澈問出了他關心的最後一個問題。

趙什柱回答道:

“自從李司馬建議偷襲毛州,被李景否決,便不再參與軍事,以抱病爲由,整日閉門在家。”

崔澈聞言,微微頷首,囑託趙什柱道:

“若有機會,還請趙柱國爲我轉告藥師,往日情誼,崔某片刻不敢忘懷。

“我也知道他是身不由己,才爲李景出謀劃策,心中從未有過怨言。

“只希望他能保重自己,明日之後,還能與我在鄴城再會。”

趙什柱應下此事,隨即告辭。

崔澈命麥季才代他將趙什柱送出帥帳,與帳內諸將高聲道:

“相、衛之兵本就不及燕地精銳,如今守軍士氣墮喪,種種利好,優勢在我!明日決戰,必勝!”

衆人紛紛響應,隨他高呼:

“必勝!必勝!”

趙什柱被矇住了雙眼,隨麥季纔出營,卻聽見身後的帥帳傳來震耳欲聾的呼喊聲,那一句句必勝,也讓趙什柱深刻感受到了崔澈及其麾下將領們的信心。

這讓趙什柱不得不爲自己謀求後路。

他對明天的決戰早就不抱希望了,本就是打不過,李景才抱定主意死守城池,如今主動求戰,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畢竟出城決戰,還有一線生機,若是固守孤城,誰又知道留在城內的數萬洺州兵與魏州兵,什麼時候就會當了內應,偷偷給崔澈開門。

趙什柱回到鄴城,告知李景,崔澈答應了明日在城外與鄴城守軍列陣決戰。

李景內心厭惡趙什柱,隨即便將他打發走,這讓趙什柱怨念更深。

夜裡,他秘密前往李靖的住處,要是平時,李靖必然是不願意見他的,這人名聲實在太臭。

但今日趙什柱剛剛出使崔澈大營,如今急着來見自己,必然和崔澈脫不開關係。

果然,當趙什柱爲崔澈轉述一番肺腑之言,李靖大受感動。

趙什柱趁機提議道:

“明日燕公將有大戰,李司馬若是感念與燕公的舊情,又怎可安坐城內,無動於衷。”

李靖鄙夷趙什柱不假,但也有心爲崔澈立功,畢竟此前在李景面前一口一個崔逆,若是與崔澈重逢,未有寸功,李靖也自覺愧對好友。

他的心中早就有了謀劃,只是不曾與趙什柱透露半句,李靖總覺得趙什柱不是能夠共謀大事的人。

趙什柱見李靖推脫不肯答應,只得垂頭喪氣地離開。

當夜,崔澈依舊保持着警惕,安排將士輪值,守衛營寨。

但李景終究沒有出城襲營。

正如史萬歲宿營,從不安排警備,卻不曾遭遇過襲營,那是別人害怕他的威名。

而崔澈無論戰績,還是名聲,更在史萬歲之上,正如趙什柱此前恭維,說道劫營,當時無人能出其右。

守軍的士氣本就跌落到了谷地,要是冒然出城襲營,再吃一場敗仗,那明天的決戰也沒必要再打了。

仁壽四年(公元604年)九月二十九日,正值秋冬交替的季節。

天還沒亮,燕軍大營內就已經在生火造飯。

用過早膳,各部在營中稍作休息,這才陸續出營,前往商量好的決戰之地。

這是十四歲的蘇定方所經歷的第一場大戰,但他的內心卻沒有一絲一毫的緊張情緒,反而是按捺不住地興奮。

此前崔澈選拔大將,只是破格提拔了十六歲的程咬金。

當然了,蘇定方對此也沒有什麼怨言,畢竟那黑廝比自己年長年歲,至少目前來說,無論步戰、馬戰,自己都要遜色於程咬金。

他也不羨慕程咬金能夠獨領一軍,作爲帳前效節軍的十位偏將之一,蘇定方麾下有一個一千人的騎兵團。

帳前效節軍本就是從八萬燕地騎卒之中選拔的精銳,而蘇定方麾下這支騎兵團,更是優中擇優,被崔澈定爲帳前效節軍第一團。

蘇定方有的是信心來應對即將發生的大戰。

距離巳時正刻(上午十點)還有一小段時間,雙方大軍已經就緒,在城外列陣。

隋軍以相州總管府司馬馮孝慈爲主將,領相、衛二州四萬步卒爲中軍。

由司法參軍呂玉領五千騎卒爲左軍,儀同三司侯莫陳乂領五千騎卒爲右軍,共計五萬步騎。

相州總管李景自領五千相州步卒坐鎮城內。

燕軍以崔澈爲主將,領博陵騎卒五千人、皮室軍一萬五千人爲中軍。

以皮室軍持盾居於前,博陵騎卒置於後。

又命秦瓊領左軍,都督劉黑闥、程咬金、盧明月、周侃四將,領騎卒兩萬五千人。

右軍統率則是王當萬,有將士一萬五千人,其中帳前效節軍一萬騎卒,以及由魏州回師的五千銀鞍契丹直。

共計出動步騎五萬五千人

崔澈留高雅賢守衛大營,至於被召集來的洺、魏二州百姓,也在昨日遣散。

當初尉遲迥反叛,與韋孝寬大戰在鄴城城外,勝利在望的時候,就是因爲吃瓜羣衆受到驚嚇,胡亂衝擊陣型,這才招致慘敗,自己最終也身首異處。

崔澈自然不會留下觀衆。

隋軍主將馮孝慈咬着脣,無需交手,僅從對方的氣勢就能看出,他面對的燕軍是一支精銳之師,這讓馮孝慈倍感壓力。

這一戰,根據兵力的分佈,雙方也能夠看出側重點。

崔澈將精銳放在了兩翼,便是寄希望於左右兩軍能夠快速擊潰對方騎卒,而後包抄隋軍中軍。

而馮孝慈則是希望左右兩軍能夠儘量拖延時間,能夠給他時間,擊破崔澈的中軍。

只是崔澈早就判斷出了馮孝慈的計劃,這才命皮室軍步卒持盾在前。

雙方對峙許久,最先擂鼓出陣的自然馮孝慈麾下的隋軍,呂玉與侯莫陳乂率領騎卒護衛着中軍兩翼遵循着鼓點前進。

一時間,揚起漫天灰塵。

(本章完)

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65章 屠戮宇文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544章 大將獻城第142章 趙穆爲間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386章 四州舉義第403章 屯兵嶺下第372章 舉兵南下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376章 三路出擊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17章 初至聞喜第151章 援軍將至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539章 李淵爲將第588章 兵發南陽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17章 初至聞喜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40章 孝寬之疾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55章 徵辟裴矩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613章 宴無好宴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397章 陣前斬將第33章 暗中投效第347章 變故突發第70章 擊鼓鳴冤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527章 重逢李淵第153章 揮師西進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295章 家事國事第199章 武官升遷第615章 消息泄露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482章 寬赦爲民第260章 母女私語新章在審覈第85章 相士納賄下午出院,明天恢復更新第228章 進兵吳縣第368章 仁壽宮變第39章 姑母有命第166章 千牛備身(第一更)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412章 遷都與否第27章 胭脂鋪子第204章 舊人之心第539章 李淵爲將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463章 重定租調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80章 前線覓功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139章 范陽盧氏第77章 南陳奪嫡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494章 含飴弄孫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299章 遼東之敗第237章 崔澈歸朝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210章 請教工藝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505章 渡河西進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161章 刎頸之交請假第584章 東宮失竊第285章 營州之圍第387章 議論紛紛第156章 重整旗鼓第485章 廢除酷法(3000)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56章 太后楊氏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37章 共誅國賊第481章 歃血爲盟(4000)第366章 君臣訣別
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65章 屠戮宇文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544章 大將獻城第142章 趙穆爲間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386章 四州舉義第403章 屯兵嶺下第372章 舉兵南下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376章 三路出擊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17章 初至聞喜第151章 援軍將至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539章 李淵爲將第588章 兵發南陽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17章 初至聞喜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40章 孝寬之疾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55章 徵辟裴矩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613章 宴無好宴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397章 陣前斬將第33章 暗中投效第347章 變故突發第70章 擊鼓鳴冤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527章 重逢李淵第153章 揮師西進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295章 家事國事第199章 武官升遷第615章 消息泄露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482章 寬赦爲民第260章 母女私語新章在審覈第85章 相士納賄下午出院,明天恢復更新第228章 進兵吳縣第368章 仁壽宮變第39章 姑母有命第166章 千牛備身(第一更)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412章 遷都與否第27章 胭脂鋪子第204章 舊人之心第539章 李淵爲將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463章 重定租調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80章 前線覓功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139章 范陽盧氏第77章 南陳奪嫡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494章 含飴弄孫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299章 遼東之敗第237章 崔澈歸朝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210章 請教工藝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505章 渡河西進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161章 刎頸之交請假第584章 東宮失竊第285章 營州之圍第387章 議論紛紛第156章 重整旗鼓第485章 廢除酷法(3000)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56章 太后楊氏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37章 共誅國賊第481章 歃血爲盟(4000)第366章 君臣訣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