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三篇(六)

6

9、《大壯》裡所講的“有孚”原則

《大壯》是講述事物強盛的道理。《大壯》裡說:“壯於趾,徵兇。有孚,貞吉”。這是說:“壯大強盛起來,是爲發動戰爭,結果是兇險的。應堅守愛,前途吉祥”。這裡是反對戰爭。國家發展了,強盛了,目的不是去征戰,而是建立人與人的愛,有了愛,邦與邦之間就和諧相處,自然是吉祥的前景。愛是國家之間通向和平的途徑。

10、《晉》裡所講的“愛”

《晉》裡說“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無咎”。

《晉》篇是講的進取發展的道理。並以康侯用錫馬繁殖後代來比喻發展上的挫折與困難。而《晉》裡的“孚”,已然講的是“愛心”。只有有了寬宏與愛心,纔不會出現咎害。

11、《家人》裡的“有孚”理念

《家人》是講述家庭與國家的關係道理。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治理好了,關係着國家的發展與穩定。正如《家人》裡所論述:“富家,大吉,王假有家,勿恤,吉。有孚威如,終吉”的道理。(家庭富裕,是大吉祥,君王憑藉這富裕的家庭,就沒有了擔憂,吉祥。把愛做爲根本,才能建立起威信,最終都吉祥如意)。

這裡的“有孚”,所體現的是統治者給於人民的關愛。有了愛就有了威信,這就是先儒建構的“民本”思想。

12、《睽》裡的“有孚”思想

《睽》裡說:“睽孤,遇元夫,交孚,厲,無咎。”這是說:“因背離的行爲,造成了孤獨,遇到原來的丈夫,合好了,相互有了真誠的愛,勉勵,沒有了危害”。 《睽》是講違背或背離所造成的問題。但歸根結底,應堅守愛才是彌補因違背造成的過錯。正像這裡的舉例“因違背了某種事情出現的過錯,而造成孤獨,而只有愛才能彌補過失,也能免去害咎。”

13、《解》裡的“有孚”理念

《解》裡說:“君子維有解,吉,有孚於小人”。這意思是:“君子思考懂得和解的道理,迎來的吉祥,正是有了關心愛護百姓。”這纔是《周易》一書裡所建構的君子有孚理念的特質。

“解”是指和解。《解》篇裡所立論的就是“和解”。也是圍繞着和解講述政治道理。那麼如何做到和解呢?就是“有孚於小人”。即“君子”執政的根本是“有孚於小人”,才能做到和解。“有孚”是真對“小人”的。君子面對“小人”施行的是“有孚”原則,才能達到和解,故而社會才能達到和諧。“君子思考懂得和解的道理,才能施愛於百姓。”“君子有孚於小人”是個政治目的,是實現“和解”的保證,即社會和諧的保證。講“和解”既不是敵對,也不是居高臨下的暴政與專制,而是沒有爭執,也沒有仇視,是大家和睦相處。這就是“君子有孚於小人”的實際內涵,即先儒建構的民本思想。

《解》篇裡的中心思想,是“君子”與“小人”建立和解。“君子”愛護、呵護(孚)“小人”,是實現和解的途徑。當然《解》篇不是無原則的講一團和氣,而是面對“負且乘,至寇至”的這種不公的社會問題,即社會出現了嚴重的貧富差距的矛盾。讓君子思考懂得和解的道理,如何解決貧富差距,纔是執政者思考的問題。只有執政者去愛護,關心百姓,這是《周易》作者嚮往的縮小貧富差距,建立和諧社會的根本。

《解》篇裡的“君子唯有解,吉,有孚於小人”。無疑是《周易》所建構的“君子”之治政治理念的實質內涵。君子要把“有孚”做爲實施安邦治國的根本行爲準則。這君子“有孚”的對象,正是面對的是“小人”,就是說在位的統治者要愛護統治下的百姓。這正是《周易》所建構的民本思想,是開儒家民本思想之先河。

14、《益》篇中所體現的“有孚”理念

《益》裡說:“益之用凶事,無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中行告公,從利用爲依遷國。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

這段話的意思是:“收益是用在收成不好的凶年,沒有過失,有了愛,並居中行事,告訴王公諸侯,用圭舉行隆重的儀式,(把愛心兆示天下)。居中行事,告訴王公諸侯,順從有利於效法先例,做遷都利國的大事。有了愛,惠愛之心,不用問詢,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正是有了愛,才能得到被惠愛者感戴我們的恩德(即得到民衆的擁護)。”

《周易》裡的《益》篇是在《損》篇之後。《損》,《益》兩篇文章是講述國家經濟上減損與增益的政治道理。

《損》篇裡的立論是:“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

“損”的本義是減少,喪失。此處意是減損,在經濟財富上減少了,爲何會是一連串好的“判詞”呢?即財富經濟減損了還爲何是“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的這麼多的好結果呢?這麼多好的判詞的關鍵語是“有孚”。即經濟財富上的減損目的是建立在“有孚”上,減損的目的是爲了關愛百姓。才如此出現“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的這種代表事物發展好結果的判詞。可見“有孚”體現在經濟上(即國家或統治者的財富上),既使財富減損,但是爲了關愛體恤(有孚)百姓,是沒有害處的(如同現在中央提出的惠民、扶民政策。中央的財政減少了,但爲的是關心低層百姓的生活所支出)。關心惠顧百姓而減損財富無疑是執政上的正確目的,這是“民本”的實質內容。

《益》篇裡所闡述的“有孚”,同理也是“本民”的實質體現。收益的目的是用在收成不好的凶年,即是防患於未然,也是愛民的體現,對百姓施愛,關心愛護其治下的“小人”,反過來就會得到治下百姓(“小人”)的擁護與報答,這就是“有孚,惠我德。”

《損》,《益》裡均體現了“有孚”的原則。減少經濟是爲了惠民,沒有害咎,增加收益的目的已然是防災之年,也是心裡想着百姓,爲了百姓,這樣的去對待百姓,自然會得到“惠我德”的好結果。愛民,就是得民心,得民心,就是得‘天下’。“惠我德”就是受恩德而回報恩德。​​​

《左傳》與《周易》(四)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二)《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二十二)《“易學”評論》(三十一)《“易學”評論》(五十五)《“易學”評論》(四十一)《周易》哲學解讀 “導讀”第一篇(十二)《周易大發現》(四十八)《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五篇(二十七)《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三十八)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九)《“易學”評論》(二十四)《周易》詩性智慧解讀(七)《八卦筮法源流考》(四十二)《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四十七)《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二)《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八)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三十)《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三十)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十八)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五十四)《“易學”評論》(七十一)《八卦筮法源流考》(七)《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四十三)《周易》哲學解讀 “導讀”第一篇(十三)《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二十三)《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一篇(十九)《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一篇(十八)《八卦筮法源流考》(十六)《“易學”評論》(五十)《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九)《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三十)《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一百一十五《“易學”評論》(六十五)《周易大發現》(四十)《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二十九)《左傳》與《周易》(九)《周易》詩性智慧解讀(九)《“易學”評論》(十五)《周易大發現》(四十六)《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一百一十八《“易學”評論》(六十七)《八卦筮法源流考》(九)《周易大發現》(七十三)《八卦筮法源流考》(二十一)《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八)《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四)《周易集解》易說批判(十七)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四篇(一)《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六十二《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二十三)《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二)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五十九)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譯解(四十三)《天下第一哲學》(二十三)《天下第一哲學》(四十七)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譯解(四十九)《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二十五)《周易大發現》(四十九)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譯解(六十一)《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五篇(六)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二)《天下第一哲學》(二十七)《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二十九)《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十一《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五篇(八)《八卦筮法源流考》(二十)《天下第一哲學》(二十三)《周易》政治哲學演講(十二)《周易大發現》(六十五)《周易》詩性智慧解讀(二十三)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四十五)《“易學”評論》(二十六)《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六十二《周易大發現》(二十四)《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四十六)《周易集解》易說批判(十三)《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一篇(五)《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三十四)《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二十一)《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二篇(二)《天下第一哲學》(七)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五篇(三)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二十九)《左傳》與《周易》(三)《天下第一哲學》(二十六)《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五十《周易大發現》(四十一)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五十八)《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四十一)附錄三:今本《周易》文本(二)《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九十二《周易大發現》(三十一)《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三十一)《“易學”評論》(二十四)《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一百一十八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十四)《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五十《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二十八)《“易學”評論》(七十四)
《左傳》與《周易》(四)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二)《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二十二)《“易學”評論》(三十一)《“易學”評論》(五十五)《“易學”評論》(四十一)《周易》哲學解讀 “導讀”第一篇(十二)《周易大發現》(四十八)《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五篇(二十七)《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三十八)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九)《“易學”評論》(二十四)《周易》詩性智慧解讀(七)《八卦筮法源流考》(四十二)《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四十七)《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二)《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八)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三十)《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三十)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十八)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五十四)《“易學”評論》(七十一)《八卦筮法源流考》(七)《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四十三)《周易》哲學解讀 “導讀”第一篇(十三)《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二十三)《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一篇(十九)《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一篇(十八)《八卦筮法源流考》(十六)《“易學”評論》(五十)《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九)《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三十)《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一百一十五《“易學”評論》(六十五)《周易大發現》(四十)《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二十九)《左傳》與《周易》(九)《周易》詩性智慧解讀(九)《“易學”評論》(十五)《周易大發現》(四十六)《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一百一十八《“易學”評論》(六十七)《八卦筮法源流考》(九)《周易大發現》(七十三)《八卦筮法源流考》(二十一)《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八)《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四)《周易集解》易說批判(十七)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四篇(一)《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六十二《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二十三)《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二)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五十九)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譯解(四十三)《天下第一哲學》(二十三)《天下第一哲學》(四十七)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譯解(四十九)《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二十五)《周易大發現》(四十九)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譯解(六十一)《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五篇(六)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二)《天下第一哲學》(二十七)《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二十九)《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十一《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五篇(八)《八卦筮法源流考》(二十)《天下第一哲學》(二十三)《周易》政治哲學演講(十二)《周易大發現》(六十五)《周易》詩性智慧解讀(二十三)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四十五)《“易學”評論》(二十六)《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六十二《周易大發現》(二十四)《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四十六)《周易集解》易說批判(十三)《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一篇(五)《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三十四)《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二十一)《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二篇(二)《天下第一哲學》(七)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五篇(三)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二十九)《左傳》與《周易》(三)《天下第一哲學》(二十六)《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五十《周易大發現》(四十一)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五十八)《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四十一)附錄三:今本《周易》文本(二)《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九十二《周易大發現》(三十一)《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三十一)《“易學”評論》(二十四)《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一百一十八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十四)《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五十《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二十八)《“易學”評論》(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