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鹽之國度—白金國

火六年四月。天與漸漸的轉暖。積雪早凡經消融的幹師,曰了春孔,大夏王都的遷移工作終於拉開了序幕,新的王都還在規劃,籌備之中,所以這次前往的是距離新都只有車裡之遙的明宗城這座臨時的王

雖然已經決定了遷移王都,但並非所有的部門都要遷到新都去,除了政務三省。樞密省隨行遷都外,大夏匠院,太學院,醫學院,士兵學院,軍官學院。大夏中央銀行等衆多機構還將留在靈夏城,畢竟靈夏城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系統的城市鏈條。雖然失去了王都這一政治中心。但靈夏島卻依舊是大夏最大的造船中心,糧儲中心,金融中心。地位並不會被削弱太多。

俗話說破家值萬貫,何況是以富裕著稱的大夏王室,在進行大遷移的那一天,中夏港的碼頭上,聚集了八百多條內河運輸船,用於裝載大夏王室已經隨同官員家中財物,最豪華的兩層小樓船上,夏羽站在樓頂之上,扶着欄杆。望着漸行漸遠的夏島,心中卻是感慨萬千。

從烽火元年到烽火六年,整整五年多的時間。夏羽從這裡起步,從這裡發展,從這裡騰飛,可以說這座在大湖中大島嶼。是大夏展翅飛翔的翅膀,如果不是那環繞着島嶼的上百里湖泊所形成的相對獨立安靜的空間,在這大浪淘沙一般的諸侯世界裡,他又怎麼能堅持到現在。

淡淡的蘭花馨香從身後傳來,兩團柔軟頂在後背之上,一雙如藕般雪白的玉臂抱着他,夏羽閉着雙眼,體味着那往日的一幕幕,任由記憶在腦海中如幻燈片一般的翻過,一眨眼,已經過去五年了,他已經到了而立之年,膝下子女成羣,而這一切都恍若隔世一般,甚至連那個世界在眼前都變的模糊起來,讓他分不清究竟哪一個纔是真實,哪一個纔是夢幻。

將周紫晴環抱在懷中,時間並沒有在她的臉上留下歲月的痕跡,擁有着神器神農鼎的大夏,有着醫之國的稱呼,遍佈大夏村鎮的醫療體系,大規模的藥材種植園以及那山中成百數千年的珍貴藥材,以及道家的盛行,在這個世界,煉丹術練出的丹藥不在是吃了死的毒藥,而是具備着各種神奇功效的丹藥,駐容丹,培元丹等等丹藥長期服用,真正的做到了延緩了衰老。

儘管周紫晴已經二十七八歲,但從容貌上看卻與十八歲的青春花季一般,青春的容顏,成熟妖嬈的身材,高貴典雅的氣質,她就如同一個高貴的妖精。讓人愛不釋手,迷戀不已。

“下去吧。以後每年冬天我們在回來到溫泉宮內貓冬。”對於這裡,周紫晴同樣是滿懷過往,在夏湖邊的那個小村子。第一次見到他。被他抓到。然後成了他的女人,做了兩個孩子的母親,建立起偌大的靈夏商會,看着他從一個小村長成了如今威震關外的王,這裡註定不會被遺忘。

大船之內。可謂熱鬧非凡,夏羽的兩個兒子,四個丫頭都已經能滿地亂跑,儘管跑的時候並不穩當,不過地板上鋪着厚厚的毛絨地毯,就算摔到也不會很疼,後宮內的女人則幾人一夥的圍着麻將桌,顯然麻將成了她們打發漫長旅途最好的娛樂。

大船從中夏港出發,出夏湖口,進入大遼河,然後到達上都郡,進入晉水,在上都城河港下船,乘坐早已經備好的上千輛軍用運輸馬車,浩浩蕩蕩的向北而去,走陸路可以說要耗費不少時間,不過晉水連通渾河的運河纔開鑿了一半,並沒有通航,否則順着水道可以進入渾河水域。路程上可以節省大半。

不過走陸路也有走陸路的好處,儘管粱地上的安洛府被歸入核心五府之一,然而安洛府經受了獸羣的襲擾,丟失了近半的州郡,所以無論從經濟還是基礎上都比起靈夏府,渤海府,上都府,凌西府四府正差去甚遠,不過安洛府畢竟是黃金平原上四大勢力中最早納入大夏的,官道也已經貫通。按照大夏不成文的規矩,只有大夏那寬闊的官道所過之處。這些的方纔能算是真正融入大夏之中。

所以安洛府儘管不夠繁華,卻也被納入核心五府之中,不過這一年多,安洛府已經有了不少生氣,官道沿途之上多出不少的驛村,驛村,一種很特別的村落形式,是以官道沿途的驛站爲核心,爲行走官道上的商隊提供食宿服務的村落,規模不大,但卻五臟俱全。也十分的繁華。

在劃分地域的時候,過了安洛郡,就是大夏新都圈,昔日的皋陽縣如今是大夏新都的所轄數個州縣之一,不過新都未建成,這裡受到的影響並不大,依舊保持着原有的模樣,緩慢的發展着,渡過大明河,新都那龐大的施工工的映入眼簾,爲營建新都,夏羽抓捕了上百萬的造反的逆匪貶爲官奴,除去部分人被調派到渾河上游那峰巒如聚的羣山之中開採石礦,餘下的六十餘萬人都聚在這裡,砍伐着大明河兩側的森林,並在距離王都不足十餘里的地方掘土以做王都之基,爲了保證有足夠的勞動力,夏羽甚至頒佈了一個以工折罪的法令,只要觸犯了大夏律法,一律派來修築王宮。進行勞動改造。

明宗城。明州衛楊文的主城,曾經被獸羣攻陷過,城內百姓死傷慘重,儘管被大夏佔據後,城內又有了一些居民,然而整座城市卻如死城一般,失去了生機,直到去年這裡被定爲臨時王都之後,明宗城才煥發出了新的光彩。

因爲城內沒有多少百姓,所以工部直接將城主府附近的房屋盡數推倒,然後開始興建宮殿,因爲新都建造規模龐大,所以這座臨時王都可能要使用數年,所以宮殿都是按照王宮規格建造。城內三分之一的面積被改建爲王宮內苑以及大夏行政,軍事辦公場所,而剩下的土地也被大夏官員,富商給消化了。

大夏不忌諱安員家中做生意,只要不觸犯大夏法。對所有收入在大夏中央銀行報備,確定屬於合法到大夏法律保護,所以大夏的官員都屬於富有階層,花錢之類的並不需要避諱,所以明宗城被確定爲王都之後,除了王宮區域日夜趕丫,城冉其他的地方也是工匠無數,大起建築風潮。

而經過半年多的建設,明宗城已經是變幻了一個模樣,死氣沉沉的城市煥發着勃勃生機,當然原來的名字也被改去,明宗城改爲新夏城,而隨着夏羽一行浩浩蕩蕩的開入城內,這座臨時的王都正式成爲大夏政治中心。

當初因爲要遷都。所以靈夏城內並沒有大興土木,仍是城主府的規格,隨着夏羽後宮女人增多,地方顯得擁擠了不少,而新夏城的王宮雖然仍然是簡單版的。但仍然有一種恢宏的大氣,正殿爲麒麟殿,中殿爲養心殿,後殿爲後宮內苑,後宮內修建了三十六閣以安置夏羽的妃子,不過這些閣院相距都不是很遠,夏羽並不想因爲後宅裡的女人因爲換了地方就變得陌生起來。

遷都一事整整折騰了一個多月,纔算平息下來,新夏城雖然位於黃金平原腹地,但通往黃金平原各地的官道卻斷斷續續,甚至有的不能稱之爲道,而爲了行政政令暢通,一直都遲緩的道路,驛站,鴿驛等陸續上馬,大筆的金銀不斷的投入,整個黃金平原進入了大建設時期。

內苑,周紫晴的鳳閣,這座後宮中最大的宮殿是周紫晴的居所,不過臥殿規模並不大,真正大的卻是鳳閣內的“內閣”周紫晴所掌握的王室商會,靈夏商會是大夏規模最大的商會,觸角遍佈大夏各個。角落,靈夏商會每年爲王室內庫積存的銀兩可以用天文數字來形容,儘管周紫猜不管軍政,但卻握着大夏的錢袋子,一舉一動都影響着大夏的脈搏,說這裡是大夏小內閣,大夏小錢庫絲毫不爲過。

而他那些後宮的妃子,喜歡舞刀弄棒的管理着大夏內宮女衛,女衛負責着後宮的安全,同時也打理着後宮內的一切事務,總之夏羽居住在一個,巨大的女人堆中。三千女子任取捨,儘管他不可能真的淫亂後宮,但被上千個女人圍着的感覺他只能用太他孃的爽了來形容,除此外,餘下的妃子就成了靈夏商會的一衆管事,各自打理着一攤事務。

因爲有了靈夏商會以及商盟的存在,所以夏羽甚至足不出戶就能瞭解整個,大夏的運作。可以說靈夏商會就是大夏的晴雨表,在鳳閣內,夏羽可以獲得遠比內閣更加快速的消息。

大夏財政稅收。兩分在田畝,八分在工商,從這個比例就能看出夫夏商業的興盛。而實際的情況,工商在大夏財稅比例上佔據的比例更高,因爲大夏一直都維持着高糧價政策,以鼓勵百姓開荒種田,所以在田畝稅上,收取的糧食折換起來,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但隨着烽火大陸諸侯各國逐漸形成固有疆域,儘管邊疆摩擦仍然不少。但大的戰事卻逐步的減少着。各國都開始大力開發內在潛力,產糧日多,所以不需要幾年,糧價大跌是必然的。

“按照去年的各部分的收支情況,草原貿易收益逐步降低,從原有的四成降低到不足兩成,原因主要有幾個,第一,我們周邊的草原部落大多歸入東胡汗國。儘管東胡汗國與我們並不是敵視關係,但形成勢力的東胡汗國內的部落卻大幅度的提升了牛皮,羊毛,獸筋,馬匹以及牛羊等的售價,導致了採購成本上漲,第二:隨着自有各大牧場陸續進入良好的循環階段,大夏牧場已經能提供我大夏很大一部分的肉類以及畜力的需求,第三。來自南方的吳國,清國乃至唐國三國的貨物的競爭,導致利潤空間不斷的壓縮,如今在西南面的草原貿易基本上都已經得不償失,只有西北,北面還在繼續,不過隨着時間推移,草原貿易的收入比例還會陸續降低。”周紫晴穿着一身休閒的居家裙。絲毫沒有一個作爲一國王后的覺悟,倒象是一個居家小女人,不過這種溫馨的情景卻讓夏羽很舒服。

周紫晴看着夏羽嗯哼的點着頭,也不知道是大玉兒的手捏着他舒服,還是因爲她說的內容的關係,周紫晴白了夏羽一眼。繼續道:“國內收益提升了半成左右,主要因爲疆域擴大,人口增多的緣故,不過這個比例提升卻差的太多,新佔土地面積是核心五府的兩倍,人口也差不多兩倍,然而所產生的效益卻不足核心五府的五分之一,主要是因爲新佔領地受到戰爭的影響以及原有舊體制的限制,百姓普通很窮 沒有購買力,不過隨着各的官道建設以及其他基礎建設展開。應該能帶動各地經濟的發展,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所以國內的貿易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

“除此之外。去年到今年聳初,對外海貿的收益逐月上揚,已經佔據了商會去年收益的一半比例,其中這部分收益,遼東半島貢獻了兩成,山東半島貢獻了四成,宋國,魏國貢獻了其餘的四成,可以說我大夏如今各類作坊一半以上的出產都銷往渤海沿岸的勢力。預計今年海貿收益會再次增長。甚至佔有收益的七成以上。”

雖然這個數據是靈夏商會的收益比例情況,但一直作爲大夏工商晴雨表的靈夏商會的收支情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夏財稅的收入的比例,畢竟靈夏商會代表的是整個大夏的工商業,就算有所出入,也不會太大。

而海貿收益的不同,也反映了渤海沿岸各勢力的情況,遼東半島勢力大小有十數個。主要出產鹽,金礦以及珍珠等海產,不過相對強大的只有那麼幾個”不過遼東半島的局勢一向十分平穩,各勢力都處於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所以百姓較爲富庶,而山東半島以半島之力卻佔據着海貿的四成收益。比起宋,魏兩國也不遑多讓,這主要就算拖了山東半島混亂的局勢之福,山東

礦石出產蘭地。境內擁有多座金礦。銀在。鐵礦等砌”另外青石,花崗石山也很多。除此外,還有鹽田,茶葉等等待產,所以山東很富饒,山東上的各大勢力不斷的壓榨着百姓,換取各種資源,山東半島也是如今少數幾個動亂之地,而大夏的武器,戰馬,糧草在這裡十分暢銷,而換取的卻是大量的金銀。

至於宋國,本身就不禁商貿,而且地佔中原半壁,四周勢力衆多,自身出產有限,所以就做起了倒爺,二道販子,買入大夏的大宗貨物,然後販賣到內地國家。賺取差價,屬於大夏吃肉,大宋喝湯那類。

不過在衆多的貿易之中,瓷器,漆器,絲綢等奢侈品佔據了三成,武器,戰馬佔據了兩成。而餘下的五成卻由最基礎的資源組成,而這些資源中就包括,鹽,茶兩類,鹽茶在數千年的封建歷史上,都屬於十分重要的戰略物資,屬於國家專營,也是稅賦的主要來源之一,就算在大夏商貿發達,鹽。茶依舊在大夏稅金中佔據着很重要的一席。

大夏產鹽之地只有一個,那就是靈夏府的鹽郡,大夏用鹽盡出鹽郡,那個巨大的鹽湖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鹽層湖,鹽貿,佔據着大夏財政稅金比例中的一成七,主要滿足國內以及草原貿易,是大夏所有財政稅金收入中排行老大,而鐵,茶葉貿易則位列第二,第三。可見鹽在大夏有着怎樣的地位。

“聽說,東府,東南府打算在夏季來臨前進行一次大練兵!”周紫晴放下手中的賬本,眨動着那雙猶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斗的眼眸,對着夏羽問道。

夏羽半睜開眼睛,看着周紫晴那狡黠的如同狐狸一般的目光。道:“怎麼,你又有什麼想法了”。尤其去年大夏各府中近半精銳被抽調到禁軍之中,造成各府戰鬥力下降,所以前幾天,東府,東南府的陳慶之,程咬金聯合提交了一份春季練兵計劃,當然這個練兵不可能是在記練場上,由於大夏戰略的轉變,大夏的資源開始向海軍傾斜,而陸軍則採取防禦態勢,不在擴展領土,不過兩府提請的計劃卻很讓人心動,目標是正陽府河下郡東南方的營州。

營州,是遼東半島上西北端的最大的勢力,手下擁有兵馬近十萬,擅長叢林作戰,武力很強,程咬金兩次征討都失敗了,當然一次是吃了虧,一次是被叫了停。而程咬金之所以死盯着這裡,當然不是因爲營州對大夏具有威脅,而是因爲營州產鹽。

營州海灣,擁有着北方最大的一塊鹽田,所生產的食鹽並不比大夏鹽湖內出產的食鹽數量少多少,最關鍵的是鹽湖內的鹽挖一點少一點,而營州鹽田卻是海是曬鹽。無窮無盡,而營州的鹽田擁有着很大的規模,百里河堤,百里鹽田就是形容營州的鹽。

在大夏沒有佔據麒麟。正陽,廣陽,廣樑等府的時候,營州的鹽順着渾河銷售到後金,大梁。甚至是整個黃金平原,就算大夏佔據了這些地方,營州鹽依舊在這些地方流通,直到大清洗之後,營州鹽纔算絕跡,營州就靠着鹽,這種白色的黃金積攢下了雄厚的家本。佔據着遼東半島西北大部。

營州,是大夏對此的的一種稱呼,其實這裡叫做白金國。白金指的就是鹽,擁有一件下位神器,叢林之矛,可刮練叢林兵種,叢林戰士,善於叢林隱匿,追蹤。獵殺,正因爲如此,程咬金纔會在叢林中吃了大虧。

夏羽早就聞知這個白金國之富裕,百里鹽田,每日可產多少鹽,白金國有多富裕,只要看看鹽郡就能知曉,所以對於這個地方,夏羽自然是垂涎三尺的,既能獲的一片土地,而且還能獲得一大財源,不會成爲大夏的包袱,夏羽自然不會拒絕這種美事,再說夏羽停止擴張疆域,採取積極防禦的姿態,畢竟不是徹底的放棄擴疆,而是怕佔據貧癮之地,平白在攤上一個大包袱而已,而營州的白金國自然不算在內。

“怎麼,你也要插手鹽業,這可是國家專營的,你可不能亂伸手”。鹽茶鐵三樣國家專賣是規矩,就算是靈夏商會也不能染指,國,家,國庫,內庫,夏羽還是很分的清的,不可能爲了自己就去奪國家的財,再說他也不差這點錢。

周紫晴輕哼一聲道:“你看人家是那麼不懂事的人麼,人家纔不會插手鹽的事情,不過你出產的鹽總要銷售的吧,官府可沒有運輸商隊,這銷售還不是靠我們商盟組織,這鹽引的事情你總得給我吧!”

夏羽呵呵一笑,說起來。這大夏內部其實很多事情都沒分清楚,就比如這鹽引的發放,本來屬於戶部,不過戶部之前機構不完全,這鹽引發放的權利就在商盟手裡。不過如今戶部重新整肅一番。這鹽引發放權自然也要歸屬國家,不過大夏官家與商盟屬於利益共同體,商盟的建立本身就是爲大夏建立商部而成立的,如今商盟建立一年半多了,但商部組建的事情在內閣卻幾次通不過,商部遲遲不能正位,自然就不是官府機構,沒有半點權利。這自然讓這位王后娘娘很不爽,所以周紫晴纔會要鹽引發放權,至少讓某些人知道商盟的決心。

其實夏羽心中還是很希望建立商部,這樣大夏對於商人團體的控制力度就會加強許多,不過這個商部一旦成立,顯然會對現有的體制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直接拆分了戶部的權限,而且讓商人當了官,很多文人官員都無法接受,畢竟上千年的士農工商的思想並不是一時就可以改變的,所以夏羽才決定拖一拖,隨着大夏商業發展,這些人會接受這一點,但看來有些時候,強硬一點也是很有必要的,成立一個專門圈錢的商部對於大興土木建設的大夏是勢在必行的。(,如欲知後事如何,??,

第71章 解決之道第502章 七星羣島之天璣要塞第206章 後金局勢第503章 登陸威海第461章 東胡汗王大會第683章 讓人琢磨不透的黃巾第208章 皇太極第398章 真假蕭第318章 圍剿冰霜巨猿第411章 獵場比鬥第86章 月夜攔截第598章 這個冬天不太第56章 水下大戰第685章 臨陣第621章 太平道術師第133章 兵發鳳凰鎮第582章 星辰塔的占星預測第738章 天地會的分裂第379章 不一樣的張飛第71章 解決之道第736章 中伏第200章 城級瓶頸第734章 會盟狼山第145章 劃分三縣第547章 魚死網破禁軍即榮譽第51章 血性第645章 殭屍的剋星—殭屍草第535章 兵馬南下第425章 七星玄龜島第682章 成立僱傭軍的想法第87章 村政第497章 驚現巨型露天煤海第699章 大夏西北危機第324章 鎮龍之石第318章 圍剿冰霜巨猿第670章 雙龍口第388章 暴雨傾城—大自然的考驗第249章 靈夏銀行第265章 露出獠牙第6章 柔然後裔第740章 防禦龍塔第182章 遍地開花第504章 阿彌陀佛第264章 大騎兵軍團戰略第588章 你敢打我臉第623章 慶川城破第148章 堅壁清野第159章 東進西伐北掠第567章 黃綺韻的選第557章 走馬嶺內的走馬商人第405章 糅合四大第231章 揮戈北上第305章 獸卵孵化第379章 不一樣的張飛第285章 俘獲趙雲第406章 大清洗的前兆第646章 冷兵器時代的空降作戰第691章 微服出宮第578章 墨甲VS白馬第270章 祈神—玉麒麟附體第578章 墨甲VS白馬第67章 新村規劃第20章 美人計第440章 收縮防禦第523章 三十六計的創始人檀道濟第126章 魔王軍第211章 薛仁貴一箭殺白鹿第226章 瘟疫爆發第502章 七星羣島之天璣要塞第711章 連發火箭,萬箭齊發第533章 倒黴的阮氏三雄第141章 山蠻長老蘇里曼第444章 冬季攻勢第623章 慶川城破第262章 心學大師—王守仁第550章 墨門防線第141章 山蠻長老蘇里曼第290章 水軍內部改革第262章 心學大師—王守仁第473章 好戰不要命的雷瘋子第405章 糅合四大第176章 大船匠孟康第18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7章 紫晴村第386章 勢如破竹第342章 接見奚蠻第751章 盧象升降夏第500章 吳三桂借刀殺人第526章 墨子佈局第386章 勢如破竹第346章 毒士賈第170章 小日本鬼子第246章 離間計第701章 僱傭軍第651章 弄巧成拙第361章 引蛇出洞第131章 公孫康投奔第204章 出使後金第561章 一個妃是納兩個妃也是納第387章 巨大的危機—水災初現
第71章 解決之道第502章 七星羣島之天璣要塞第206章 後金局勢第503章 登陸威海第461章 東胡汗王大會第683章 讓人琢磨不透的黃巾第208章 皇太極第398章 真假蕭第318章 圍剿冰霜巨猿第411章 獵場比鬥第86章 月夜攔截第598章 這個冬天不太第56章 水下大戰第685章 臨陣第621章 太平道術師第133章 兵發鳳凰鎮第582章 星辰塔的占星預測第738章 天地會的分裂第379章 不一樣的張飛第71章 解決之道第736章 中伏第200章 城級瓶頸第734章 會盟狼山第145章 劃分三縣第547章 魚死網破禁軍即榮譽第51章 血性第645章 殭屍的剋星—殭屍草第535章 兵馬南下第425章 七星玄龜島第682章 成立僱傭軍的想法第87章 村政第497章 驚現巨型露天煤海第699章 大夏西北危機第324章 鎮龍之石第318章 圍剿冰霜巨猿第670章 雙龍口第388章 暴雨傾城—大自然的考驗第249章 靈夏銀行第265章 露出獠牙第6章 柔然後裔第740章 防禦龍塔第182章 遍地開花第504章 阿彌陀佛第264章 大騎兵軍團戰略第588章 你敢打我臉第623章 慶川城破第148章 堅壁清野第159章 東進西伐北掠第567章 黃綺韻的選第557章 走馬嶺內的走馬商人第405章 糅合四大第231章 揮戈北上第305章 獸卵孵化第379章 不一樣的張飛第285章 俘獲趙雲第406章 大清洗的前兆第646章 冷兵器時代的空降作戰第691章 微服出宮第578章 墨甲VS白馬第270章 祈神—玉麒麟附體第578章 墨甲VS白馬第67章 新村規劃第20章 美人計第440章 收縮防禦第523章 三十六計的創始人檀道濟第126章 魔王軍第211章 薛仁貴一箭殺白鹿第226章 瘟疫爆發第502章 七星羣島之天璣要塞第711章 連發火箭,萬箭齊發第533章 倒黴的阮氏三雄第141章 山蠻長老蘇里曼第444章 冬季攻勢第623章 慶川城破第262章 心學大師—王守仁第550章 墨門防線第141章 山蠻長老蘇里曼第290章 水軍內部改革第262章 心學大師—王守仁第473章 好戰不要命的雷瘋子第405章 糅合四大第176章 大船匠孟康第18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7章 紫晴村第386章 勢如破竹第342章 接見奚蠻第751章 盧象升降夏第500章 吳三桂借刀殺人第526章 墨子佈局第386章 勢如破竹第346章 毒士賈第170章 小日本鬼子第246章 離間計第701章 僱傭軍第651章 弄巧成拙第361章 引蛇出洞第131章 公孫康投奔第204章 出使後金第561章 一個妃是納兩個妃也是納第387章 巨大的危機—水災初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