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

“袁紹表周昂爲豫州刺史,在豫荊交匯之地搦戰數場,勝負難分。”燕北料想中孫堅大發雷霆的情景並未出現,他只是面色如常地看完書信,擡頭對燕北抱怨道:“就在孫某爲他袁氏復仇向西作戰的時候?”

這話說的在場三人皆是心有慼慼。

其實挺委屈的,一衆兵馬作爲先鋒,面對素有天下強兵之稱的董卓軍將生死置之度外,打出勢如破竹的戰績。而在他們身後,各路聯軍諸侯卻好似捅刀子一般,你奪我的地盤,我殺你的屬下。

最叫人難過的並非是屬地被人攻擊,甚至是鳩佔鵲巢。最叫人難過的是如果在相同的位置上,我不會那樣對你,可你偏偏這樣對我。

真心實意付諸狼心狗肺。

纔是最令人難過的事情。

“這天下恐怕空有一腔熱血已經不能改天換日了。”燕北搖搖頭,頗有幾分心灰意冷之意道:“文臺將軍,如果你要回豫州爭奪陽城,不必擔憂我們。離開遼東一年多,事實上如果沒有此次袁紹任命周昂,燕某也是一樣打算要回還幽州了。”

孫堅對燕北的善解人意感到感激,一旁的麴義瞪着眼睛道:“袁本初什麼東西?文臺別擔心,我與你同去,你我二人就像擊敗徐榮一樣,奪回你的城池!”

麴義剛牛氣沖天地說完,拍着胸甲大包大攬,接着臉上一僵小心翼翼地望向旁邊,偷偷觀察着燕北的臉色。不過這一次燕北並沒有怪罪他,而是慎重地對孫堅說道:“不錯,糧草輜重、兵員人力,只要你需要但請開口不必客氣,燕某會盡可能爲長沙軍提供一切幫助。”

即使此次他們的會盟也是散盟,但燕北依然感激孫堅在後方各路諸侯勾心鬥角時一口應下他的邀請,作爲側翼爲他拖住南路徐榮的兵馬……何況這也是他爲了今後考慮。所謂遠交近攻,無論孫堅將來是會在豫州還是回到長沙甚至是老家江東,現在都很難對他在北方的勢力形成威脅。

當今天下如孫堅這般赤膽的人已經越來越少,能多一個,將來他的路便寬上一點。

“多謝二位將軍的好意,孫某雖僅有數千之衆,卻還不將周昂放在眼中。”孫堅氣質豪邁,轉頭看着燕北麴義二人笑了,隨後伸手向前引路對燕北道:“斬殺周昂不急一時,今日我們終於會面,將軍不是已備下酒宴,請!”

“哈哈哈,說得好!”眼看孫堅不急,燕北心中自然也是輕鬆,探手引路道:“孫將軍請!”

衆人一道走至皇宮城門之前。

因爲有孫堅這個外人在,他們並未進入皇宮,而僅僅是在皇宮廢墟的宮門之前搭出儀仗供三軍將領飲宴……說是飲宴,酒水卻沒多少,不過是點到爲止,至於食材也是與軍卒不差多少。

出兵打仗這麼久,若是將軍天天大魚大肉再飲上些酒伺候着,軍卒心裡能沒點想法麼?

所以燕北乾脆就一視同仁,反正都是沙場宿將,誰沒在屍骨裡躺着睡過覺,又怎麼會在乎這些食材不夠精細呢?

“主公,咱們真就這麼打算回去了?”

麴義在席間一直悶聲不說話,觥籌交錯間盡是燕北與孫堅相互交談,平日裡聒噪無比的麴義今日難得安靜下來。足足有一刻時間,麴義纔對燕北發問,“咱真要回去?”

燕北點頭道:“總是要回去的,或早或晚。眼下將西兵逼至函谷關以西,再向西走戰線太長,輜重路線很容易被襲擊……對,我們要回去了。”

他前面從戰略角度說了一堆,可說完便意識到,在場的各部曲將之下不敢說,司馬、校尉甚至偏將軍,哪個有不明白軍略上的這點小道理,把他自己都逗笑了,對麴義問道:“怎麼,出來一年,你在中原還沒待夠?”

“倒不是沒待夠,黑乎乎的洛陽也沒什麼好待的,我只是覺得仗還沒打完,我們這麼撤軍。”麴義臉上的意味難明,“是不是就算輸了?”

燕北的笑意僵在臉上,端起的酒樽緩緩放下,又快速端起盡數倒進口中,這纔有些艱難地說道:“輸了,輸了!”

出遼東時還說要討賊興復,奉迎天子……倒是見到新朝皇帝王莽了,可是當今天子?連影子都沒摸到。

儘管打仗一直在贏,但在戰略上,他們終究是沒能達成來之前的目標。

麴義不開心。

他是個純粹的將軍,最遠大的目標就是想振興西平麴氏,而除了這個,他的一切價值觀就只剩下贏。一場一場戰鬥的贏,一場一場戰爭要贏,其他的?他全都不在乎。

不在乎同僚關係,不在乎天下局勢,不在乎的太多太多……可他只在乎贏。

但是這遼東軍近乎傾巢而出的一戰,歸根結底他們還是輸了。

“這場仗誰也打不贏,再勇猛精進,架不住屁股後頭有人扯腿。”燕北笑了,卻不見眉目間的垂頭喪氣,反倒對麴義安慰道:“雖然輸了一場,但往後的仗還有的打……爲天下的仗打完了,我們該回去爲自己打了。”

對於燕北這句,孫堅是深以爲然,點頭說道:“燕將軍此言不差,天下局勢不同往昔,經此一役,中原恐怕會亂上十幾年。”

“不錯,我亦有此預感,董卓遭受此挫,朝廷亦不夠穩定,沒三年光景是無法率大軍出關。而關東那幾位,文臺兄也知曉是什麼模樣,恐怕從縣到州,戰事不會停息。”燕北提起關東諸侯總是不可避免地帶着一股嘲笑的意味,微微伏過身子對孫堅說道:“中原燕某是呆不下去,但幽州尚可護得周全,便由着他們去鬧吧,燕某回幽州收拾高句麗與三韓去!文臺兄今後有何打算,做豫州刺史嗎?”

“不做了!正如仲卿將軍所言,今後我輩武人要爲自己而戰,孫某亦打算回江東招兵買馬。”孫堅說着臉上便浮上些許慍色,“但這要等斬殺周昂之後,孫某可以不做豫州刺史,但容不得旁人來鳩佔鵲巢!”

“將軍壯勇,請飲!”燕北欣賞孫堅這種氣概,端起酒樽向孫堅祝道:“今後你我各據南北,願三五年後,能再聚首!”

“請!”

孫堅將酒飲盡,對燕北問道:“燕將軍,麴將軍在路上說,遼東注重商賈,貨通幽冀青三州,亦有海船,不知是否?”

“不錯!燕某剛至遼東時窮寒無比,只能借些許商賈手段聚起資財,這才能搭起架子開荒種田,否則到現在恐怕麾下軍卒都餓死了。”燕北提起初領遼東時的心酸,此時尤爲驕傲,轉而對孫堅問道:“怎麼,文臺兄難道需要購置些什麼嗎?”

孫堅這話問的,讓燕北心裡有一種生意上門的感覺。

果然不出所料,便聽孫堅接着說道:“實不相瞞,南人不善馬戰,並非是軍卒瘦弱,而是因爲沒有良馬。孫某看將軍部下騎兵甚是驍銳,想要從將軍手中購置些許戰馬,不知……如果不行也沒有關係。”

“戰馬……烏桓產馬,塞外鮮卑亦產馬,我遼東郡前年也圈出一片草原作爲馬場,若文臺兄有意購置戰馬到不妨事,只是燕某也有難言之隱。”燕北說着便面色犯難,“並非是燕某不願買賣馬匹,實在是遼東戰船堪憂,水寨船匠不過兩年有餘,走軻倒是不少卻無法運載馬匹,建起水寨最初便是爲了征戰之用,商船更是一艘都沒有,眼下最大的戰場也不過艨艟卻也只有三艘,鬥何況路途遙遠,無法把戰船開至豫州啊。”

豫州地處中原,即便說境內流域縱橫,但這路上水賊兵災之患……遼東本就沒多少戰船,再爲了賣上幾百匹馬把船折在路上,得不償失啊。

“這的確是……將軍你看這樣可好,孫某聽說遼東船隊可行至東萊,而青州刺史劉玄德亦曾爲將軍帳下之將,想來不會在青州爲難將軍的水軍戰船。犬子如今客居廬江,可讓其至吳郡接應馬匹。”

燕北聽孫堅這麼一說,倒也確實是有可行之機的,他還尚未點頭,便聽孫堅道:“我部司馬韓當,亦爲幽州人,可隨將軍前往遼東,隨船隊回還引路,將軍也不必擔心路途。孫某所求戰馬只要能達到肩高六尺五寸,兩歲即可……至於戰馬銀錢將軍不必擔心,便依照遼東的馬價再添一成去算,孫某想購五百匹。”

孫堅若想賣馬,最難的不是沒有錢財,而是有價無市,如今中原戰亂,北方的馬匹根本進不到南方。天底下像燕北這樣以諸侯之身去庇護商隊的能有幾個?

都到這份兒上了,燕北還有什麼好說的,當即點頭,隨後對孫堅問道:“若是如此,燕某自不會再推脫。不過作價上,燕某聽說江東多船匠、甲匠、弓匠,我希望文臺兄能以匠人代金錢購馬,或以江東的綢、緞抵價,以物易物。”

燕北現在不缺錢,他甚至不缺鐵木石礦這類原材料,最大的缺口就是匠人!

“一言爲定!”

二人各取所需的交易,令他們臉上浮出笑意,燕北端起酒樽道:“既然如此,燕某便祝文臺兄爭奪豫州,馬到功成!”

第二百九十二章 圍攻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六十五章 洛陽之議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十一章 東萊失守 國慶快樂!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九十八章 無題第四十二章 流離之人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六十二章 幹他孃的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一百零八章 開城迎人第二十二章 向死而生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十二章 漢軍武備第一百零七章 南渡預感第七章 馬首是瞻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一百九十三章 踹營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五十六章 戰勝謀勝第四十二章 流離之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八十四章 人口銳減第十一章 東萊失守 國慶快樂!第六十九章 一劍光寒第二十八章 天大喜事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六十五章 出營挑戰第三十四章 旋門之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記下來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九十五章 馳北道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四十八章 護衛北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二百零九章 疼第八十七章 無欲則剛第二百三十二章 升帳議事第九十章 會盟封爵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二百九十九章 漠南紛爭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第七十二章 何以解憂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五十章 狼奔冢突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三十四章 旋門之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則無敵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四十六章 從長計議第二百四十九章 涼州人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五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八章 應有之義第九十五章 宗室器物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韜第二十三章 屯田之法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一百零五章 林間伏擊第七十章 漢朝使者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二章 義正言辭
第二百九十二章 圍攻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六十五章 洛陽之議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十一章 東萊失守 國慶快樂!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九十八章 無題第四十二章 流離之人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六十二章 幹他孃的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一百零八章 開城迎人第二十二章 向死而生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十二章 漢軍武備第一百零七章 南渡預感第七章 馬首是瞻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一百九十三章 踹營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五十六章 戰勝謀勝第四十二章 流離之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八十四章 人口銳減第十一章 東萊失守 國慶快樂!第六十九章 一劍光寒第二十八章 天大喜事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六十五章 出營挑戰第三十四章 旋門之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記下來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九十五章 馳北道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四十八章 護衛北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二百零九章 疼第八十七章 無欲則剛第二百三十二章 升帳議事第九十章 會盟封爵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二百九十九章 漠南紛爭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第七十二章 何以解憂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五十章 狼奔冢突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三十四章 旋門之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則無敵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四十六章 從長計議第二百四十九章 涼州人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五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八章 應有之義第九十五章 宗室器物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韜第二十三章 屯田之法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一百零五章 林間伏擊第七十章 漢朝使者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二章 義正言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