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

甄氏如今的主事的家主名爲甄儼,爲已故的上蔡令甄逸的次子,也是甄姜的二兄。長子甄豫體弱多病,不及十歲便早夭了。

甄儼雖然年輕,但自身資歷卻是很足的,早些年被郡中舉了‘孝廉’,後來黃巾之亂前夕又被大將軍何進徵辟爲大將軍掾,也就是何進幕府的副官,直至去年父親甄逸過世,辭官回家守孝。

甄氏府邸的院子極大,甄姜清脆的聲音將家裡如今情形表述清楚,他們已經走過了雞黍與馬廄,往返的家丁行禮中他們走了足有一里路,這才走到主廳。

畢竟燕北曾救過甄姜,她不希望讓燕北覺得自家怠慢了他,要向他解釋清楚,家裡阿翁已不在世上。

燕北只是低垂着面孔對甄姜行禮,請她節哀。比起甄氏府中的生離死別,更讓燕北在意的是甄姜先前責罰那名僕人的原因,令他驚醒……什麼是士?即便責罰僕人都要不卑不亢地告訴他,這不是爲了討好他,而是不願因奴僕而壞了名聲。

甄姜則面色平靜地點頭,眉目中有些憂傷地說道:“這一年比從前都要艱難,黃巾亂的餘波未平,張太守又舉兵反漢,這壞年景只怕是沒頭了……燕軍侯勿怪,姜並非是在說你。”

反應過來燕北本就是張純麾下軍侯,甄姜急忙小心地抵住櫻脣,隨後才小心翼翼地看了燕北一眼。

燕北臉上帶着有些僵硬地笑容,旋即擺手道:“無妨,無妨……我也不明白張太守爲何要叛亂,只是身在其位,別無他法。”

實際上燕北心裡並不舒服,因爲他不但是張純麾下的軍侯,而且還是黃巾之亂的參與者……可以說近五年冀州的亂象,都有他的一份力。

有時候人們做了壞事,儘管心裡知道這是件壞事,但也僅僅想到自己做了壞事就做了壞事,老子自己對自己負責,如何?

可很多事情,之所以被稱作壞事,那便是因爲所作所爲會傷害到別人……縱然不知究竟會如何傷害到別人。

參與黃巾時,燕北還太年輕,他並不知自己那樣做會造成怎樣的後果,但到後來,他明事理之後才終於知道,黃巾之亂,對那些吃苦耐勞的百姓意味着什麼。

冀州超過二十萬百姓參與黃巾,大多爲青壯年,這些青壯在戰事結束後沒有多少能回到家鄉。冀州各郡鄉里的農田沒有青壯能夠去勞作耕種,中平二年便出了大饑荒。

如果不是時任冀州的皇甫嵩免了一年的賦稅,恐怕還有更大的災難等待着百姓。

甄姜纔不知燕北心裡想的這些,偷偷看了燕北一眼好像沒有生氣,心裡頓時對他有不少好感,臉上也多了點笑容說道:“燕軍侯,你這人很有意思,那日初見你,以爲是個粗豪武夫,卻沒想到今天竟是這番打扮。”

燕北輕輕笑了一下,心想這甄氏小娘不但雷厲風行,性格也很活潑,接着他認真地說道:“回姑娘,在下確爲一介粗鄙武夫,今日這裝扮,只因登門貴府不敢失禮。”

他又不是來打架的,穿一身鐵鎧甲算怎麼回事?

甄姜頷首點頭,接着向他引道:“請進吧,兄長就在裡面了。”

說罷,甄姜便與燕北並排跨入門檻,對着上首說道:“兄長,我回來了!”

燕北一進屋子擡頭便瞪了一下眼睛,好傢伙,一大屋子人……難不成甄氏全家人都在裡面了?

裡面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屋子人端端正正跪坐成一排,而在對面有一男青年接引着一位老者。

“劉先生,這便是小妹,還請您爲她看上一看。”燕北能猜出來,說話的比自己大上五六歲面容清秀的男青年便是甄姜的兄長,也是如今的甄氏家主甄儼,不過他口中的小妹可不是甄姜,而是身旁女子抱着的好似瓷娃娃一般的女童,看上去只有三四歲的模樣。甄儼說罷看到甄姜快步走進來不由地柔聲斥責道:“阿淼你去了哪裡?今日劉先生到,不是叫你不要亂跑的嗎?”

看到有燕北這個外人在,甄儼拱了拱手道:“請君稍座。”

說罷,甄儼便拉着甄姜對劉良引薦道:“令先生見笑了,這是女弟甄姜,幼名阿淼,自小不愛女紅像個男兒般喜弓馬射獵,家嚴故去後很令在下頭痛,稍後還請您爲她看相……小妹的面相,如何?”

劉良對着婦人懷中梳着總角辮兒的女娃看了一會,面上竟是大驚,轉身對甄儼拱手說道:“恭喜甄公子,令妹將來……貴不可言啊!”

這個時代就不存在幾個不迷信的人,這也是張角假託黃天起義的土壤所在,這年頭不迷信的除了濟南國的前任國相曹操之外就沒幾個人了。即便是曹操那樣出身權貴的公子,也在破除了濟南國迷信後被調離,如今心灰入土地在譙縣老家山上搭了個草棚冬夏射獵不問世事。

更何況他人呢?

甄儼聞言當即大悅,將甄姜推至前方說道:“如此甚好,甚好,請您再爲阿淼看看。”

不過當劉良將目光望在甄姜臉上時卻愣了好久,爍爍的眼神看得甄姜都有些不好意思,臉頰飛出紅霞,這才轉頭對甄儼說道:“令妹的面相是難能可貴,不過……尚需貴人,是女憑夫貴之相。”

“女憑夫貴?難道小妹的貴不可言,就不是女憑夫貴了?”

甄儼愣了一下,旋即笑了,這年頭能有哪個女子憑自身貴得出來的?

“非也非也,宓兒的面相是大富大貴,更是旺夫……而舍妹的面相則更多的依賴夫家,或者說。”劉良頓了一下,對甄儼說道:“她的夫家,將來闖下的家業要比甄氏大得多!”

甄儼眯了一下眼睛,旋即點頭笑道:“今日多謝劉先生勞心費神,來人,送先生至偏房休息!”

燕北在一旁跪坐着看相士爲甄氏子女相面,他一介邊州野民哪裡見過這般光景,自然是瞪着眼睛仔細觀看連大氣都不敢喘上一口……說來也怪,他不信黃天的存在,卻對其他迷信相信的不行。

就好像他相信天,有天的存在。

之所以不信張角,也僅僅是因爲他們敗了……大多黃巾餘黨的心思都和他差不多,若真有黃天,他們如此虔誠怎麼還會失敗?

他媽的,明顯蒼天還沒死嘛!

看到相士劉良準備告辭,燕北也急忙起身做好一名客人的禮節,對劉良拱手。

劉良笑呵呵地對燕北拱手,笑着擡起頭卻一臉詫異地僵住,回過頭警惕地望了一眼甄姜,隨後這才問道:“敢問閣下,姓甚名誰?”

“嗯?”燕北拱手笑道:“在下燕北,遼東庶民。”

“不對不對,卻不想竟是中山軍侯燕北當面,老夫無極相士劉良,有禮了。”劉良手撫鬍鬚笑了,隨後小聲說道:“閣下長着一副或死於非命,或大富大貴的面孔。”

“哦?先生也聽過燕某的名字嗎?”這一下子是讓燕北有些受寵若驚了,沒想到無極城的相士居然也聽說過自己,不過笑意在臉上轉瞬即逝,微微皺眉燕北問道:“先生,這死於非命……怎麼說?”

聽到二人說話,甄儼也向這邊走了兩步,靜靜聽着,同時用眼睛狠狠地瞪了甄姜一下……這阿淼也真是的,怎麼就這樣將個叛軍頭目帶到家中,事先也不與自己打聲招呼。

到這時候,人家在家裡處處恭敬有禮,難道還有攆人出去的道理嗎?

甄儼是打心底兒裡不願與張舉張純爲首的叛軍有絲毫交集。

劉良拱手說道:“軍侯在後年當有大劫,若過不去,嘿,自然是死於非命。不過若是扛過了……今後便是地龍翻身,飛黃騰達了!”

燕北腦子一轉,還愣在原地,回過神時便見那老相士已經隨着甄氏的僕從走遠了,有心想追上去問個清楚,卻見甄儼近在眼前,急忙拱手行禮說道:“在下燕北,見過甄公子。”

“請入座吧。”甄儼儘管心中不喜燕北的叛軍身份,面上卻沒有絲毫表露,翻手引其落座,隨後自己坐在上位讓夫人將家中姊妹送回,對燕北問道:“閣下今日前來,請問可是張太守有何想要示下?”

“不不不,您多慮了,在下今日那個,冒昧拜訪,是爲私事有求於甄氏。”燕北這麼說着,便見甄姜從側廳小步跑來在甄儼耳邊小聲耳語幾句,隨後對燕北輕輕笑了一下,這才離開。

“哦?如果是私事,請但說無妨。”甄儼聽甄姜說罷,生分的臉上這纔有了半分親待模樣,挑了挑眉毛說道:“方纔小妹說,前些時候我甄氏車馬前往常山途經盧奴時被烏桓人騷擾,是爲閣下所救,甄某在此謝過閣下了,您的要求只要甄氏能做得到,便一定會幫您。”

“嘿,多謝甄公子,這真是太好了!”燕北拱手抱拳說道:“燕某隻有一個請求,燕某家中有一三弟,前些時候燕某得罪了中山都尉潘興,只怕過些時候烏桓南下,會與潘興起衝突……因此在下希望閣下暫時照顧舍弟,他讀過書,會算數,便是做賬房先生都好,只求甄公子能夠答應。燕某自知身份低微,只怕也沒什麼能幫到公子,您若能答應,燕某無以爲報,就算甄氏惹了皇帝,燕某也爲甄氏拔刀!”

“好了不必說了!”甄儼看燕北很誠懇,本來臉上帶着笑容,聽着便聽到這遼東莽夫要朝皇帝拔刀急忙擡手止住他的話頭,對燕北說道:“燕軍侯不必如此,在府上安排個人罷了,在下答應便是!”++本站重要通知:本站的免費小說app,無廣告、無錯誤、更新快,會員同步書架,文字大小調節、閱讀亮度調整、更好的閱讀體驗,請關注微信公衆號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下載免費閱讀器!

第八十六章 人心思變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四十三章 突入遼山第五章 窮且益堅第七十九章 出類拔萃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所動作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六章 真正威脅第六十八章 更待何時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二百六十二章 撲空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一百四十二章 譙縣之戰 五第四十八章 紅花綠葉第五十九章 俱爲浮萍第一百一十七章 烏合之衆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二百二十五章 廣陵第九十五章 聞風變節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第一百零九章 始終未變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一百零三章 牆頭架弩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二十四章 改變天下第六十五章 謀刺燕東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二十二章 何人敢動第二百九十七章 羊骨頭第二十章 聲東擊西第十八章 慷慨解囊第六十章 主公原話第一百五十一章 就在今夜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五十一章 求仁之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暴怒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飛轉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二百八十八章 守第二十四章 東征句麗第八十章 四患五政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七十章 漢朝使者第三十二章 威逼甄氏第七十七章 衡量戰力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五十一章 呼嘯而來第八十六章 冢外老狗第六十六章 英雄之器 七夕快樂第六十四章 堆積如山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第六十八章 覆滅王氏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二百八十九章 輜重線第一百一四章 不是伯圭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將入相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九十五章 宗室器物第八十五章 臨行話別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六十七章 一律格殺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七十七章 新年伊始第七十九章 將士聚飲第四十一章 漢騎赤海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三十四章 太學通議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十章 黃天在上第六十六章 請主公響鼓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第一百零二章 臘月成婚第八十二章 皇帝詔命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九十六章 橫掃六州第九十八章 一鍋爛粥
第八十六章 人心思變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四十三章 突入遼山第五章 窮且益堅第七十九章 出類拔萃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所動作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六章 真正威脅第六十八章 更待何時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二百六十二章 撲空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一百四十二章 譙縣之戰 五第四十八章 紅花綠葉第五十九章 俱爲浮萍第一百一十七章 烏合之衆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二百二十五章 廣陵第九十五章 聞風變節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第一百零九章 始終未變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一百零三章 牆頭架弩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二十四章 改變天下第六十五章 謀刺燕東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二十二章 何人敢動第二百九十七章 羊骨頭第二十章 聲東擊西第十八章 慷慨解囊第六十章 主公原話第一百五十一章 就在今夜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五十一章 求仁之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暴怒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飛轉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二百八十八章 守第二十四章 東征句麗第八十章 四患五政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七十章 漢朝使者第三十二章 威逼甄氏第七十七章 衡量戰力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五十一章 呼嘯而來第八十六章 冢外老狗第六十六章 英雄之器 七夕快樂第六十四章 堆積如山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第六十八章 覆滅王氏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二百八十九章 輜重線第一百一四章 不是伯圭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將入相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九十五章 宗室器物第八十五章 臨行話別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六十七章 一律格殺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七十七章 新年伊始第七十九章 將士聚飲第四十一章 漢騎赤海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三十四章 太學通議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十章 黃天在上第六十六章 請主公響鼓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第一百零二章 臘月成婚第八十二章 皇帝詔命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九十六章 橫掃六州第九十八章 一鍋爛粥